顾三娘再嫁 第22节(1 / 4)
正在双方僵持时,又有一个媳妇子跑了过来,她看到满地狼藉,便问道:“姨奶奶问话,说是轿子为何停着不走?”
先前朝着顾三娘发难的媳妇子见了这过来的人,立时变了脸色,她朝着那人赔着笑脸,说道:“婶子别怪,一个乡下来的莽撞妇人打翻了供果,我正在询问呢。”
那媳妇子朝着顾三娘和沈拙看了两眼,转身回去回话了,不一时,就见轿子的帘子被打了起来,顾三娘扭头望过去,只因隔着一层纱,她看得不太真切,隐约似乎是个美貌妇人,妇人隔着帘子与媳妇子说话,不过离得有些远,她听不清她们说了些甚么。
很快,回话的媳妇子又过来了,她对顾三娘和沈拙说道:“我们姨奶奶宽宏大量,说这事就算了,下回小心就是。”
顾三娘心里松了一口气,她道了一声谢,又有几个机灵小厮上前把打翻的供果收拾干净,很快轿子又被抬起,当行至顾三娘身旁时,坐在轿内的妇人撩起帘子,她朝着顾三娘好奇的望了一眼,恰巧一阵轻风将纱帘掀起,站在路边的顾三娘和这妇人四目交接,这次顾三娘可算是看清妇人的长相了,只见她三十来岁,长着一张鹅蛋脸,生得眉眼柔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她戴的那对血色红的葫芦形宝石耳环。
这妇人也直楞楞的看着顾三娘,二人隔着几尺,彼此心头像是被甚么东西触动了一般,可惜轿子很快就被被人抬走,那妇人还待扭头朝着顾三娘张望时,只是两人却越隔越远,她最终还是放下了帘子。
“顾娘子,顾娘子……”沈拙连喊了顾三娘数声,顾三娘回过神来,她满脸迷茫的看着他,似乎在回想着甚么似的。
沈拙见她脸带怔色,只当她是被刚才的意外唬着了,于是问道:“怎么了,是不是身子不爽利,要不要去请个郎中看看?”
顾三娘摇了摇头,她压下心里的异样,回道:“我并无大碍。”
这沈拙见此便放下心来,只可惜刚才掉到地上的点心都被踩烂了,他耳边又听到身旁那些围观的百姓嘴里念叨着:“这两个外乡人也是走运,遇着刺史府的姨奶奶善心,若是有那得理不饶人的,只怕还得吃一顿官司呐!”
顾三娘听了心头一动,她问道:“敢问这位姨奶奶究竟是哪个府上的?”
四周的人都以一副‘你连这都不知道’的神情看着顾三娘,有好心人替她解答:“这位姨奶奶是刺史大人的第三房妾室,她性子温婉,又最是乐善好施,很受刺史大人宠爱,只可惜进了刺史府十多年,却一直未曾添下个一男半女,近日听说龙泉庙寄住了一个游方和尚,这和尚道行高深,是个看相的高手,三姨奶奶便带着仆妇前去礼佛,还请了一尊送子观音像回来。”
提起这位刺史府的姨奶奶,四周的人都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顾三娘听了半日,大多是说她待人慈爱,服侍她的丫鬟们,只要到了年龄,都是发放卖身契,再着家人好生领回去送嫁,每年刺史大人的生辰,三姨奶奶必要设棚施粥,总之所做的好事,一时半会也说不完。
顾三娘听了半日,她回想着先前看到的那个妇人,站在原地半晌没有作声,直到人群渐渐散去,沈拙喊着她,他总觉得顾三娘从刚才开始就有些走神,于是关心的问道:“你这一日只怕是累了,要不我先送你回去歇着。”
顾三娘轻轻点头,便默默的随着沈拙回了客栈。
☆、第46章
第二日一大早,顾三娘和沈拙二人就起床了,今日要回县城,两人用完早饭,沈拙便去结了账,又有客栈的店小二帮着把他俩这两日采买的东西搬下楼,顾三娘特意雇了一个汉子帮着挑到码头,她来的时日不长,但她和沈拙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进的胭脂和绒花,份量不轻数量也多,光靠他们两人可运不到码头去。
到了码头,跟先前来时一样,仍旧有一艘客船停靠在岸边,客船的客舱他们是在来的那日就提前定好了,这会子时辰还算早,他们到的时候,船上没甚么人,还是在二层,沈拙挑了一个靠里的客舱,虽不能跟三层相比,但多少也能安静自在一些。
安置好了行李和货物,顾三娘和沈拙站在甲板上说话,沈拙说道:“如今你的铺子不光只买刺绣,再叫珑绣庄就不妥当了。”
说文道字上面,顾三娘一向都是听从沈拙的,她问:“那依你的主意,该改个甚么名字才好呢?”
沈拙想了一想,说道:“你买的东西都是妇道人家使的,倒不如就把‘绣’字改成‘琇’罢。”
说完,他手指沾了水,写出‘珑琇庄’三个字,别看顾三娘识的字不多,自家的招牌却是认得的,她看到三个字差不了,字音也是一样的,于是便点了下巴,说等到回去后,再重新找人打招牌。
两人闲聊了半日,日头慢慢升了起来,码头上的人也越来越多,顾三娘和沈拙站得高看得远,从他们这里往外看,码头上一片繁忙的景象,到处都是来去匆匆的行人,顾三娘目视前方,她自言自语的说道:“也不知更远处还有甚么呢?”
沈拙扭头看着她,他想了一下,说道:“从这里再往北走,一路要经过三个州府,十几个县镇,走半个月就能到京城了。”
顾三娘从小就生长在小乡屯,直到小叶子出世前,她最多也就是到镇上去赶赶集,并且这样的机会也不是常常都有,后来家里实在太穷,她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跟着别人到县里来当绣娘,那时她的两个妯娌总是背后编排她,说她不是能安分守已过日子的女人,屯子里有些长嘴妇人喜欢跟着她妯娌一起讲她的闲话,其实顾三娘心知这些人就是眼热而已,要不为何每回她休假回去,那些女人都爱拉着她问长问短,有时看到她从县城带了些稀罕东西回去,嘴里也总是要说些酸溜溜的话。
“京城是甚么样子的,怕是比桐城还要热闹罢?”顾三娘好奇的问道。
听到她的问话,沈拙的脑海里立时浮现出京城的样子,就跟顾三娘生在乡屯一样,他也是在京城出生长大,那是整个大元国最繁华的地方,无数心怀大志的人对那个地方趋之若鹜,只是他却不喜欢那里,这也是他带着沈御远走他乡的原由。
沈拙看着顾三娘,他问道:“你想去吗?”
顾三娘想了一下,她笑着点头说道:“若是日后有时机,我倒想去见识一番,看看京城的好处。”
沈拙眼光一柔,他说:“你若是想去,我就带你去。” ↑返回顶部↑
先前朝着顾三娘发难的媳妇子见了这过来的人,立时变了脸色,她朝着那人赔着笑脸,说道:“婶子别怪,一个乡下来的莽撞妇人打翻了供果,我正在询问呢。”
那媳妇子朝着顾三娘和沈拙看了两眼,转身回去回话了,不一时,就见轿子的帘子被打了起来,顾三娘扭头望过去,只因隔着一层纱,她看得不太真切,隐约似乎是个美貌妇人,妇人隔着帘子与媳妇子说话,不过离得有些远,她听不清她们说了些甚么。
很快,回话的媳妇子又过来了,她对顾三娘和沈拙说道:“我们姨奶奶宽宏大量,说这事就算了,下回小心就是。”
顾三娘心里松了一口气,她道了一声谢,又有几个机灵小厮上前把打翻的供果收拾干净,很快轿子又被抬起,当行至顾三娘身旁时,坐在轿内的妇人撩起帘子,她朝着顾三娘好奇的望了一眼,恰巧一阵轻风将纱帘掀起,站在路边的顾三娘和这妇人四目交接,这次顾三娘可算是看清妇人的长相了,只见她三十来岁,长着一张鹅蛋脸,生得眉眼柔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她戴的那对血色红的葫芦形宝石耳环。
这妇人也直楞楞的看着顾三娘,二人隔着几尺,彼此心头像是被甚么东西触动了一般,可惜轿子很快就被被人抬走,那妇人还待扭头朝着顾三娘张望时,只是两人却越隔越远,她最终还是放下了帘子。
“顾娘子,顾娘子……”沈拙连喊了顾三娘数声,顾三娘回过神来,她满脸迷茫的看着他,似乎在回想着甚么似的。
沈拙见她脸带怔色,只当她是被刚才的意外唬着了,于是问道:“怎么了,是不是身子不爽利,要不要去请个郎中看看?”
顾三娘摇了摇头,她压下心里的异样,回道:“我并无大碍。”
这沈拙见此便放下心来,只可惜刚才掉到地上的点心都被踩烂了,他耳边又听到身旁那些围观的百姓嘴里念叨着:“这两个外乡人也是走运,遇着刺史府的姨奶奶善心,若是有那得理不饶人的,只怕还得吃一顿官司呐!”
顾三娘听了心头一动,她问道:“敢问这位姨奶奶究竟是哪个府上的?”
四周的人都以一副‘你连这都不知道’的神情看着顾三娘,有好心人替她解答:“这位姨奶奶是刺史大人的第三房妾室,她性子温婉,又最是乐善好施,很受刺史大人宠爱,只可惜进了刺史府十多年,却一直未曾添下个一男半女,近日听说龙泉庙寄住了一个游方和尚,这和尚道行高深,是个看相的高手,三姨奶奶便带着仆妇前去礼佛,还请了一尊送子观音像回来。”
提起这位刺史府的姨奶奶,四周的人都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顾三娘听了半日,大多是说她待人慈爱,服侍她的丫鬟们,只要到了年龄,都是发放卖身契,再着家人好生领回去送嫁,每年刺史大人的生辰,三姨奶奶必要设棚施粥,总之所做的好事,一时半会也说不完。
顾三娘听了半日,她回想着先前看到的那个妇人,站在原地半晌没有作声,直到人群渐渐散去,沈拙喊着她,他总觉得顾三娘从刚才开始就有些走神,于是关心的问道:“你这一日只怕是累了,要不我先送你回去歇着。”
顾三娘轻轻点头,便默默的随着沈拙回了客栈。
☆、第46章
第二日一大早,顾三娘和沈拙二人就起床了,今日要回县城,两人用完早饭,沈拙便去结了账,又有客栈的店小二帮着把他俩这两日采买的东西搬下楼,顾三娘特意雇了一个汉子帮着挑到码头,她来的时日不长,但她和沈拙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进的胭脂和绒花,份量不轻数量也多,光靠他们两人可运不到码头去。
到了码头,跟先前来时一样,仍旧有一艘客船停靠在岸边,客船的客舱他们是在来的那日就提前定好了,这会子时辰还算早,他们到的时候,船上没甚么人,还是在二层,沈拙挑了一个靠里的客舱,虽不能跟三层相比,但多少也能安静自在一些。
安置好了行李和货物,顾三娘和沈拙站在甲板上说话,沈拙说道:“如今你的铺子不光只买刺绣,再叫珑绣庄就不妥当了。”
说文道字上面,顾三娘一向都是听从沈拙的,她问:“那依你的主意,该改个甚么名字才好呢?”
沈拙想了一想,说道:“你买的东西都是妇道人家使的,倒不如就把‘绣’字改成‘琇’罢。”
说完,他手指沾了水,写出‘珑琇庄’三个字,别看顾三娘识的字不多,自家的招牌却是认得的,她看到三个字差不了,字音也是一样的,于是便点了下巴,说等到回去后,再重新找人打招牌。
两人闲聊了半日,日头慢慢升了起来,码头上的人也越来越多,顾三娘和沈拙站得高看得远,从他们这里往外看,码头上一片繁忙的景象,到处都是来去匆匆的行人,顾三娘目视前方,她自言自语的说道:“也不知更远处还有甚么呢?”
沈拙扭头看着她,他想了一下,说道:“从这里再往北走,一路要经过三个州府,十几个县镇,走半个月就能到京城了。”
顾三娘从小就生长在小乡屯,直到小叶子出世前,她最多也就是到镇上去赶赶集,并且这样的机会也不是常常都有,后来家里实在太穷,她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跟着别人到县里来当绣娘,那时她的两个妯娌总是背后编排她,说她不是能安分守已过日子的女人,屯子里有些长嘴妇人喜欢跟着她妯娌一起讲她的闲话,其实顾三娘心知这些人就是眼热而已,要不为何每回她休假回去,那些女人都爱拉着她问长问短,有时看到她从县城带了些稀罕东西回去,嘴里也总是要说些酸溜溜的话。
“京城是甚么样子的,怕是比桐城还要热闹罢?”顾三娘好奇的问道。
听到她的问话,沈拙的脑海里立时浮现出京城的样子,就跟顾三娘生在乡屯一样,他也是在京城出生长大,那是整个大元国最繁华的地方,无数心怀大志的人对那个地方趋之若鹜,只是他却不喜欢那里,这也是他带着沈御远走他乡的原由。
沈拙看着顾三娘,他问道:“你想去吗?”
顾三娘想了一下,她笑着点头说道:“若是日后有时机,我倒想去见识一番,看看京城的好处。”
沈拙眼光一柔,他说:“你若是想去,我就带你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