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三娘再嫁 第22节(2 / 4)
顾三娘脸上忽地一红,她扭过头去不敢再看沈拙,只是嘴里却忍不住嘀咕一句:“哪个要你带,我自己不会去?”
沈拙笑着不说话,两人闲聊的时候,陆续已有搭船的乘客登船,不到半日,就听说船要开了,沈拙想到顾三娘晕船,便要她回房去歇着,离开桐城之前,他特意买了许多梅子和姜糖一类的零嘴儿,就是专门为了防着她晕船的。
没过多久,船开了,想到就要归家,顾三娘的心思也轻快了几分,大概是来的时候晕的太厉害,这次回去,顾三娘竟是没有晕船,可惜了那些买来的零嘴儿,起初她还怪沈拙胡乱花钱,沈拙便劝她只管吃来打发时辰,没想到顾三娘一吃起来就停不了嘴,到最后连她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
到了第三日上午,船到了柳林镇,他俩换了一乘小船,那船行了半日,看到越来越熟悉的地方,顾三娘脸上也不免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郦县到了!”船主一声长喝,大船慢慢靠近岸边,只待停妥后,那些乘船的人纷纷上了岸,顾三娘和沈拙落在最后,只因买的东西太多,还是需得找一个人帮着送回去,好在码头上这样的挑工不少,价钱也很公道,顾三娘找了一个汉子,帮着把东西挑回去。
此时天色尚早,顾三娘先要往铺子里去,沈拙随着她一道,眼看到了西街,顾三娘远远望到自家的招牌,那脚步也加快了,这时,从里头跑出来一个小人儿,她定眼一看,可不就是御哥儿么,那御哥儿朝着他们冲过来,嘴里兴奋的大喊:“我爹爹回来了——”
一眨眼的工夫,就见他已是一头扎到沈拙的怀里,沈拙单手抱起他,又摸着他的头顶问道:“这两日乖不乖?”
“乖,我可乖了!”御哥儿圈着沈拙的劲子,腻在他怀里撒娇撒痴,御哥儿本就岁数小,沈拙多日不在家,白日有小叶子陪着一起顽儿倒好,到了夜里找爹爹,总要哭闹一场,可把秦大娘一家磨坏了。
说话之时,小叶子也从铺子里跑出来了,她娘平安到家她也满心的欢喜,她接过她娘手里的东西,说道:“娘这一路可都顺遂?”
“托你沈叔照料,一切都好!”顾三娘摩挲着女儿的头顶说道。
朱小月站在铺子门口,她见他们带了这么东西回来,引得邻里左右都来张望,便说:“累了一日,快进来罢。”
几个人一起进了铺子里,顾三娘给挑工结了钱,朱小月看着满满一地的东西,笑着说道:“不用说,胭脂买卖可是谈成了。”
顾三娘微笑着点头,她又问:“这几日铺子里可好?”
“好着呢,就是杨大奶奶府上送来了一床被套,指名要你来做,我跟她们说你往桐城去了,怕是得缓两日,被套我已收了起来,你这两日恐怕得赶一赶了。”
顾三娘记在心里,屋里堆了不少东西,她来不及叙说这些日子在桐城的经历,几个人先帮着她把东西归置一遍,等到都收拾好了,日头已偏西,横竖这个时辰已没甚么生意,顾三娘索性今日早早关了铺子。
☆、第47章
且说顾三娘和沈拙一同前往桐城的事情自是瞒不过左邻右舍的眼睛,她二人免不了要被旁人一通说道,顾三娘听了这些蜚短流长,心里气闷不已,只是也无可奈何,即便她和沈拙清清白白,孤男寡女的走得如此近,不说旁人,就是她自己也莫名有些气短。
估且不说这些烦心事,自打顾三娘从桐城进回了戴春林的胭脂水粉,这些精致小巧的胭脂盒子刚刚摆出来,就惹来许多妇人们的目光,她的铺子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些妇人,有深宅大院的仆妇们,也有那小门小户的当家娘子,只要是妇道人家就没有不爱美的,顾三娘特意开了一盒口脂给她们试用,再加上戴春林的名号,这些妇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几日,来到顾三娘铺子询问的妇人也越发多了起来。
可惜顾三娘本钱少,这回进的各色胭脂香粉拢共就五六种样儿,有些妇人犹嫌少了,打听得顾三娘是在郦县给戴春林做代理,于是特意托她下回带货,顾三娘一一答应下来。
有人欣喜不出远门,就能从顾三娘的铺子里买到戴春林的好胭脂,自然也有人嫌弃她家的胭脂比宝香阁卖得贵,这顾三娘并不辩解,她只把胭脂给她们用了一用,那些妇人就没话说了,县城里原本就一家宝香阁在卖胭脂,而今顾三娘也做起了胭脂买卖,那宝香阁自制的胭脂远远比不上戴春林,眼见着顾三娘家的铺子引走了自家不少客人,宝香阁的掌柜只能干着急,背后下黑手的事却是不敢干的,毕竟金氏刺绣那两个掌柜做出的糊涂事才过去没多久呢。
除了胭脂,顾三娘铺子里的绒花卖得也不错,有些妇人舍不得花费几钱银子买一盒胭脂,便在她家花十几文钱卖朵绒花回去插戴,她家的绒花价钱不贵,堆纱层层叠叠,东西制作的也精细,就算有些有见识的人说她家的绒花样式过了时,京里的妇人早就不流行了,但也架不住那些爱美的妇人到她铺子里去买绒花,毕竟他们这个小县城,哪里就能去跟京城相比呢,这样便宜又好看的绒花已是很好看了,一时之间,顾三娘走在街上,时不时就会看到有些妇人们戴着她家卖出去的绒花。
这段时日,顾三娘家的买卖越做越好,连带着也给隔壁两邻带了不少生意,尤其是卖布匹的赵家,妇人们在她家逛完了,大多会顺道到布庄去看看,是以布庄的掌柜和老板娘看了她总要搭几句话,就是布庄的伙计福全也会在闲暇时和顾三娘说说话,上回顾三娘的铺子被砸,还是他特意去给秦大娘报信,顾三娘很承他的情,过后还特意给他买了一包果子答谢他。
这一日,天下起了蒙蒙细雨,屋里光线有些昏暗,顾三娘看不清绣花,于是坐在铺子里有一搭没一搭的打着络子,一条络子刚打了一半,就听到门口传来响动,顾三娘抬头望过去,门口站着两个妇人,她俩将合拢的雨伞立在门边,便一起走了进来。
两个妇人顾三娘都认识,一个就是布庄的老板娘赵李氏,另一个是她们县里的媒人孙姨婆,可是看到她俩来了,顾三娘不禁有些摸不着头脑,赵李氏过来她不奇怪,毕竟两家隔得近,有时铺子里没有买卖时,两人就会一起说说闲话,可这孙姨婆过来却是为了何事?
心里这么想着,顾三娘站了起来,她给她二人让了座,嘴里说道:“外头下雨,赵姐姐和孙姨婆这会子过来是有甚么要紧事罢?”
今日赵李氏穿戴得很齐整,她头发抹着头油,鬓间插着一支她送的绒花,看到顾三娘后先是微微一笑,又说道:“看到孙姨婆了,还有甚么不明白的?”
顾三娘更是莫名奇妙了,孙姨婆郑重登门,多半是为了说媒,可这孙姨婆难道不知道她是个寡妇?
“顾娘子,我这番过来,是要来恭喜你的呢。”孙姨婆笑眯眯的说道。
顾三娘心里不明白,干脆直接开口问道:“孙姨婆,我不知道你说的是甚么意思,有事你就直说罢。”
孙姨婆和赵李氏互视一眼,接着那孙姨婆说道:“实与你说罢,我这是来给你说亲的呢,男方就是你赵姐姐的亲侄儿福全。” ↑返回顶部↑
沈拙笑着不说话,两人闲聊的时候,陆续已有搭船的乘客登船,不到半日,就听说船要开了,沈拙想到顾三娘晕船,便要她回房去歇着,离开桐城之前,他特意买了许多梅子和姜糖一类的零嘴儿,就是专门为了防着她晕船的。
没过多久,船开了,想到就要归家,顾三娘的心思也轻快了几分,大概是来的时候晕的太厉害,这次回去,顾三娘竟是没有晕船,可惜了那些买来的零嘴儿,起初她还怪沈拙胡乱花钱,沈拙便劝她只管吃来打发时辰,没想到顾三娘一吃起来就停不了嘴,到最后连她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
到了第三日上午,船到了柳林镇,他俩换了一乘小船,那船行了半日,看到越来越熟悉的地方,顾三娘脸上也不免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郦县到了!”船主一声长喝,大船慢慢靠近岸边,只待停妥后,那些乘船的人纷纷上了岸,顾三娘和沈拙落在最后,只因买的东西太多,还是需得找一个人帮着送回去,好在码头上这样的挑工不少,价钱也很公道,顾三娘找了一个汉子,帮着把东西挑回去。
此时天色尚早,顾三娘先要往铺子里去,沈拙随着她一道,眼看到了西街,顾三娘远远望到自家的招牌,那脚步也加快了,这时,从里头跑出来一个小人儿,她定眼一看,可不就是御哥儿么,那御哥儿朝着他们冲过来,嘴里兴奋的大喊:“我爹爹回来了——”
一眨眼的工夫,就见他已是一头扎到沈拙的怀里,沈拙单手抱起他,又摸着他的头顶问道:“这两日乖不乖?”
“乖,我可乖了!”御哥儿圈着沈拙的劲子,腻在他怀里撒娇撒痴,御哥儿本就岁数小,沈拙多日不在家,白日有小叶子陪着一起顽儿倒好,到了夜里找爹爹,总要哭闹一场,可把秦大娘一家磨坏了。
说话之时,小叶子也从铺子里跑出来了,她娘平安到家她也满心的欢喜,她接过她娘手里的东西,说道:“娘这一路可都顺遂?”
“托你沈叔照料,一切都好!”顾三娘摩挲着女儿的头顶说道。
朱小月站在铺子门口,她见他们带了这么东西回来,引得邻里左右都来张望,便说:“累了一日,快进来罢。”
几个人一起进了铺子里,顾三娘给挑工结了钱,朱小月看着满满一地的东西,笑着说道:“不用说,胭脂买卖可是谈成了。”
顾三娘微笑着点头,她又问:“这几日铺子里可好?”
“好着呢,就是杨大奶奶府上送来了一床被套,指名要你来做,我跟她们说你往桐城去了,怕是得缓两日,被套我已收了起来,你这两日恐怕得赶一赶了。”
顾三娘记在心里,屋里堆了不少东西,她来不及叙说这些日子在桐城的经历,几个人先帮着她把东西归置一遍,等到都收拾好了,日头已偏西,横竖这个时辰已没甚么生意,顾三娘索性今日早早关了铺子。
☆、第47章
且说顾三娘和沈拙一同前往桐城的事情自是瞒不过左邻右舍的眼睛,她二人免不了要被旁人一通说道,顾三娘听了这些蜚短流长,心里气闷不已,只是也无可奈何,即便她和沈拙清清白白,孤男寡女的走得如此近,不说旁人,就是她自己也莫名有些气短。
估且不说这些烦心事,自打顾三娘从桐城进回了戴春林的胭脂水粉,这些精致小巧的胭脂盒子刚刚摆出来,就惹来许多妇人们的目光,她的铺子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些妇人,有深宅大院的仆妇们,也有那小门小户的当家娘子,只要是妇道人家就没有不爱美的,顾三娘特意开了一盒口脂给她们试用,再加上戴春林的名号,这些妇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几日,来到顾三娘铺子询问的妇人也越发多了起来。
可惜顾三娘本钱少,这回进的各色胭脂香粉拢共就五六种样儿,有些妇人犹嫌少了,打听得顾三娘是在郦县给戴春林做代理,于是特意托她下回带货,顾三娘一一答应下来。
有人欣喜不出远门,就能从顾三娘的铺子里买到戴春林的好胭脂,自然也有人嫌弃她家的胭脂比宝香阁卖得贵,这顾三娘并不辩解,她只把胭脂给她们用了一用,那些妇人就没话说了,县城里原本就一家宝香阁在卖胭脂,而今顾三娘也做起了胭脂买卖,那宝香阁自制的胭脂远远比不上戴春林,眼见着顾三娘家的铺子引走了自家不少客人,宝香阁的掌柜只能干着急,背后下黑手的事却是不敢干的,毕竟金氏刺绣那两个掌柜做出的糊涂事才过去没多久呢。
除了胭脂,顾三娘铺子里的绒花卖得也不错,有些妇人舍不得花费几钱银子买一盒胭脂,便在她家花十几文钱卖朵绒花回去插戴,她家的绒花价钱不贵,堆纱层层叠叠,东西制作的也精细,就算有些有见识的人说她家的绒花样式过了时,京里的妇人早就不流行了,但也架不住那些爱美的妇人到她铺子里去买绒花,毕竟他们这个小县城,哪里就能去跟京城相比呢,这样便宜又好看的绒花已是很好看了,一时之间,顾三娘走在街上,时不时就会看到有些妇人们戴着她家卖出去的绒花。
这段时日,顾三娘家的买卖越做越好,连带着也给隔壁两邻带了不少生意,尤其是卖布匹的赵家,妇人们在她家逛完了,大多会顺道到布庄去看看,是以布庄的掌柜和老板娘看了她总要搭几句话,就是布庄的伙计福全也会在闲暇时和顾三娘说说话,上回顾三娘的铺子被砸,还是他特意去给秦大娘报信,顾三娘很承他的情,过后还特意给他买了一包果子答谢他。
这一日,天下起了蒙蒙细雨,屋里光线有些昏暗,顾三娘看不清绣花,于是坐在铺子里有一搭没一搭的打着络子,一条络子刚打了一半,就听到门口传来响动,顾三娘抬头望过去,门口站着两个妇人,她俩将合拢的雨伞立在门边,便一起走了进来。
两个妇人顾三娘都认识,一个就是布庄的老板娘赵李氏,另一个是她们县里的媒人孙姨婆,可是看到她俩来了,顾三娘不禁有些摸不着头脑,赵李氏过来她不奇怪,毕竟两家隔得近,有时铺子里没有买卖时,两人就会一起说说闲话,可这孙姨婆过来却是为了何事?
心里这么想着,顾三娘站了起来,她给她二人让了座,嘴里说道:“外头下雨,赵姐姐和孙姨婆这会子过来是有甚么要紧事罢?”
今日赵李氏穿戴得很齐整,她头发抹着头油,鬓间插着一支她送的绒花,看到顾三娘后先是微微一笑,又说道:“看到孙姨婆了,还有甚么不明白的?”
顾三娘更是莫名奇妙了,孙姨婆郑重登门,多半是为了说媒,可这孙姨婆难道不知道她是个寡妇?
“顾娘子,我这番过来,是要来恭喜你的呢。”孙姨婆笑眯眯的说道。
顾三娘心里不明白,干脆直接开口问道:“孙姨婆,我不知道你说的是甚么意思,有事你就直说罢。”
孙姨婆和赵李氏互视一眼,接着那孙姨婆说道:“实与你说罢,我这是来给你说亲的呢,男方就是你赵姐姐的亲侄儿福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