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节(1 / 4)
姜姬:“不是他身上的味, 是娘身上的味。”
她疼爱的摸了摸三宝的脑袋, 柔滑的乌发替她添了不少女孩味儿。
两个孩子, 她对不起三宝。
但三宝并不自卑, 这大概也跟她从小很少有机会能照镜子有关。
侍人们都非常喜爱三宝,他们从不对女子评头论足,当着三宝的面尤其不会如此。她有一次差一点说三宝额上的痣不好看,被侍人给截住了话头,等三宝走后,侍人特别认真的对她说,这种话绝不能当着三宝的面提。
只要从小不告诉她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不评价她哪里在外人看起来是不够完美的,她就不会有这个意识。
等她长大以后,外人的评价也很难伤到她了。
她这才知道侍人们是如何教育三宝的。
他们的苦心实在是……让她感动的都有点愧疚了。这一点上,她不如他们。
连白哥,她都比不上。
侍人用言传身教来告诉三宝,女子并不以容貌定论;白哥和龚香等教她以智慧立身,以礼仪立足。
所以三宝非常自信,她并不觉得自己貌丑,也不觉得弟弟长得比她好看需要嫉妒。
七宝落地后一直没有见外人,龚香算是唯一一个在当时守在外面的外人了。
他在之后问需不需要周知众人,姜姬摇了头。
生孩子是过鬼门关,她当时让龚香在外面等着,其实是以防万一。如果有万一,姜武加龚香,至少可以控制大半的局面。
虽然她死后管不了太多了,但至少也想让自己的爱人和亲人能够有足够的机会来保全自己。
王姻在半个月后才发觉公主已经产下一子,他才惊觉原来他还不是公主能够放心托负的人。他再见到龚香,也心甘情愿退了半步。公主称其为“叔叔”,当是有几分真心的。
七宝落地后一个月,也正是秋冬交际的时候,北风刮起来,气温一下子就突然降低了。
幸好凤凰台也是早有准备,毛昭早就拿出了凤凰台上一次遇上大旱后的所有记录,记录中说明过在大旱之后,天气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正常。
姜姬早就防备着今年冬天会早早到来,甚至有可能会比往年更冷。
她强令百姓不许再种地,理由是为了让土地休息。
虽然这道公主令头一次不怎么让百姓们高兴,但还是不打折扣的执行下去了。
而凤凰台附近也屯了许多燕煤。
她屯燕煤是为了打造兵器,煤比柴耐烧,能提供持续的高温用来打铁。现在每个月,姜武都能拿到近四十万支箭头,以备大战。
燕煤的兴盛也让她发现在大梁还有许多地方产煤。
因为冒出了很多假燕煤。
商人们并不在意这“燕煤”到底是从哪里产来的,只要是煤,能烧,他们就要。
何况从燕地贩煤过来路途遥远,有近处的煤山可挖,他们自然就会舍远求近。
凤凰台的人也早就习惯了用煤,实在是因为商人贩来的煤又多又便宜,柴虽然便宜,但总有不差钱的人家更愿意用煤。
现在要过冬,至少百姓们不会缺取暖的材料。 ↑返回顶部↑
她疼爱的摸了摸三宝的脑袋, 柔滑的乌发替她添了不少女孩味儿。
两个孩子, 她对不起三宝。
但三宝并不自卑, 这大概也跟她从小很少有机会能照镜子有关。
侍人们都非常喜爱三宝,他们从不对女子评头论足,当着三宝的面尤其不会如此。她有一次差一点说三宝额上的痣不好看,被侍人给截住了话头,等三宝走后,侍人特别认真的对她说,这种话绝不能当着三宝的面提。
只要从小不告诉她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不评价她哪里在外人看起来是不够完美的,她就不会有这个意识。
等她长大以后,外人的评价也很难伤到她了。
她这才知道侍人们是如何教育三宝的。
他们的苦心实在是……让她感动的都有点愧疚了。这一点上,她不如他们。
连白哥,她都比不上。
侍人用言传身教来告诉三宝,女子并不以容貌定论;白哥和龚香等教她以智慧立身,以礼仪立足。
所以三宝非常自信,她并不觉得自己貌丑,也不觉得弟弟长得比她好看需要嫉妒。
七宝落地后一直没有见外人,龚香算是唯一一个在当时守在外面的外人了。
他在之后问需不需要周知众人,姜姬摇了头。
生孩子是过鬼门关,她当时让龚香在外面等着,其实是以防万一。如果有万一,姜武加龚香,至少可以控制大半的局面。
虽然她死后管不了太多了,但至少也想让自己的爱人和亲人能够有足够的机会来保全自己。
王姻在半个月后才发觉公主已经产下一子,他才惊觉原来他还不是公主能够放心托负的人。他再见到龚香,也心甘情愿退了半步。公主称其为“叔叔”,当是有几分真心的。
七宝落地后一个月,也正是秋冬交际的时候,北风刮起来,气温一下子就突然降低了。
幸好凤凰台也是早有准备,毛昭早就拿出了凤凰台上一次遇上大旱后的所有记录,记录中说明过在大旱之后,天气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正常。
姜姬早就防备着今年冬天会早早到来,甚至有可能会比往年更冷。
她强令百姓不许再种地,理由是为了让土地休息。
虽然这道公主令头一次不怎么让百姓们高兴,但还是不打折扣的执行下去了。
而凤凰台附近也屯了许多燕煤。
她屯燕煤是为了打造兵器,煤比柴耐烧,能提供持续的高温用来打铁。现在每个月,姜武都能拿到近四十万支箭头,以备大战。
燕煤的兴盛也让她发现在大梁还有许多地方产煤。
因为冒出了很多假燕煤。
商人们并不在意这“燕煤”到底是从哪里产来的,只要是煤,能烧,他们就要。
何况从燕地贩煤过来路途遥远,有近处的煤山可挖,他们自然就会舍远求近。
凤凰台的人也早就习惯了用煤,实在是因为商人贩来的煤又多又便宜,柴虽然便宜,但总有不差钱的人家更愿意用煤。
现在要过冬,至少百姓们不会缺取暖的材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