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节(2 / 4)
疲惫至极的李德诚在马背上仰望着那个年轻人,一股从未有过的挫败感与无力感笼罩在心头。
气定神闲站在清流关上的,正是李从璟,他伸出手,史彦超立即将从滁州城得来的刺史与节度使印信交到他手上,看了城下狼狈不堪的吴军将士一眼,李从璟的目光最后落在李德诚身上,“滁州已入孤王囊中,李将军进退无路,如何不降?”
第782章 莫离献策定滁州,冯道驱至寿春城(六)
所谓雄关天堑,首要之重便是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修建关隘,真正的雄关并不需要驻扎雄兵数万,往往千百人就足够稳固防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才是雄关的含义,驻兵数万的不叫险关而叫兵城重镇,无论是大小剑山的剑门关还是关山的清流关,关隘本身也容不下千万人,在兵法上讲究让敌军优势兵力施展不开,只能在数十人数百人的规模上交战,才是天堑险隘的真正含义。
李德诚带着万余吴军残兵败将赶到清流关,城头上的李从璟将滁州刺史印信等物扔下关隘,令这群丧家之犬缴械投降,到了这步田地吴军已经没有资本与李从璟谈条件,前有雄关天堑后有虎狼之师,吴军若是不想全军覆没就只剩下投降一途,然而李德诚的反应却让清流关上的君子都勃然大怒,这厮不仅不下马请降,反而在马背上指着李从璟的鼻子,好一阵破口大骂。
“李家小儿休得猖狂,我李德诚戎马一生何等场面不曾见过,要某家投降真是痴人说梦,某家一身横肉铁骨铮铮,上承君王厚恩下系军民厚望,便是粉身碎骨也决不投降,今日便纵是要死也是为家国而死,乃是死得其所,忠义不负祖宗妻儿不负江东父老,要某效仿那摇尾乞怜之辈,你真是瞎了你的狗眼!李家小儿,若想取某项上人头就出关与某一战,看看某家这杆铁枪饶你不饶!”
李德诚这一阵怒骂让史彦超须发皆张,他当即向李从璟请命要出关去取下这老贼人头,吴军分明已经败了再也无路可走,此时李从璟怜惜他等性命意欲放他一条生路,李德诚不知好歹也就罢了,竟然敢对李从璟出言不逊,史彦超恨不得立即将其碎尸万段。
平心而论李从璟的脾气也跟温和扯不上半分关系,他只是早已不习惯喜怒形于色罢了,眼下被李德诚这般怒骂,自然不会坚持热脸贴冷屁股,要他摆出一张思贤若渴的嘴脸,继续去苦口婆心跟李德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没有这个必要。李德诚既然一心求死,李从璟不介意成全他,对方要忠义之名他要万里江山,彼此各取所需而已。
得到李从璟首肯之后,史彦超只带十名亲兵就出关,二话不说当头杀向李德诚,李德诚的亲兵乍见唐军只十一骑出关,心头既有对方托大露出破绽的欣喜,也有被史彦超如此轻视所激起来的怒气,他们既然是李德诚的亲兵,自然跟李德诚同样心思,李德诚忠心报国他们同样不会过分爱惜一条性命,打定主意跟李德诚一同战死此地的吴国儿郎,立即迎上史彦超。
只是两者相遇之后,这些吴国儿郎立即被杀得毫无还手之力,别说碰不到风驰电掣的史彦超一根汗毛,便是连史彦超身旁的铁骑都抵挡不住,须臾间就被斩杀十余人。史彦超一马当先带领十骑杀入吴军群中,一柄斩马刀像极了演义里关公的青龙偃月刀,所到之处人马皆亡,左右吴军见他如见鬼神,骇然四下避退,乱成一团。
这些吴军自然不知道史彦超在遂州的战绩,那是敢在乱军之中逆流突进擒杀投敌叛将的狠人,论及冲锋陷阵的凶猛之处,当今唐军大将上将中也没几个人能与之媲美,他哪里会将他们这群疲惫不堪的残兵败将放在眼里。史彦超披荆斩棘杀到李德诚面前,沿途斩杀吴军将士就跟收割荒草灌木一般,李德诚饶是早已抱定必死之心也被震惊的双目大睁,然而他并没有后退的意思,反而大吼一声提抢迎上史彦超。
战斗并没有发生意料之外的情况,世间哪有那般多的奇迹,实力不够再如何发狠也是徒劳,临时抱佛脚哪里有十年念经的功劳大,养精蓄锐的史彦超没用两个回合,就将强弩之末的李德诚一刀劈下马背,然后一只手擒了生死不知的李德诚,旁若无人一般回去关隘,城墙上的君子都则纷纷震兵击胸,发出一阵阵厚重的呼喝声。
血染盔甲的史彦超将李德诚丢在李从璟脚下,抱拳说了一声“幸不辱命”就退在一边,恭敬等候李从璟处置李德诚。李德诚挨了史彦超一刀,盔甲从肩膀裂开到胸腹下,血肉模糊血流不止,他瘫在地上奄奄一息,却仍旧咬紧牙关奋力坐起,然后神色无愧的看向正打量他的李从璟,嘴中未有一语而鲜血先涌。
“某非不尽力国事,南北勇怯不敌,某戎马一生征战过百,见过无数军队兵马,昔年更是曾与朱温对战沙场,彼之三军,安能如今日秦王兵甲之盛!”李德诚用尽全力说这些话的时候,鲜血淋漓的胸前伤口中,有肠腑一起一伏流了出来,惨状让人头皮发麻,他却看也没看一眼,“昨日退保清流关,本欲意欲后举,不意秦王精骑迂回,先得清流关,某智力俱殚,再无对策,至有今日之败。”
李德诚的声音渐渐疲弱,到最后几乎微不可闻,脑袋也耷拉下去,血线从嘴中连到前胸,前胸中的血肉淌到身下,蓄了一摊,“自随先帝征战淮南,半生枕戈待旦,尔来四十有一年矣,今日虽是力竭败阵,终不负先帝知遇之恩,黄泉路上再见先帝,可以无愧矣……”
坐在血泊中的老将,终于无声,也没了气息,残躯卧在城头,寂静无声,若一座丰碑。
李从璟沉默片刻,喟然叹息,“虽是各为其主,但将军豪情,足以令人尊敬,传令下去,厚葬在清流关。”他打量了这雄关山峦一眼,夕阳将落未落,“山河壮丽,令英雄折腰,付诸七尺之躯,死犹不悔。那就让你在这看着,这如画江山到了我大唐手中,日后会是何等锦绣繁华!”
李从璟复又看向关外,万余吴军绵延道路,一眼能望到山路尽头却望不到将士尽头。侍卫亲军已经追赶上来,迎面碰上的吴军再无殊死抵抗之意,纷纷投降让开道路,等李从珂赶到清流关下,李从璟正让人收殓李德诚的尸身,后者看了前者一眼,吩咐道:“收纳降卒,不服者,斩!”
李从珂仰着头抱拳大声应诺,眼中颇有激动之色,“末将谨遵军令!”
……
清流关的战事完结之后,李从璟去了滁州城,因为滁州城里刺史与守将都望风而遁的缘故,留在城里的官吏基本没甚么大员,不曾和刺史守将一同逃跑的官吏,除却个别忠义之士外,基本都是滁州本地人,后者是地方统治力量的根基,官职虽然不大但都是地头蛇,李从璟也没有理由为难他们,依旧让这些人官居原职,借助他们的力量来统治滁州地区。
在滁州逗留的时候,李从璟得到消息,冯道已经率领大批官员到了寿春,他立即传下命令,让冯道到滁州来,弥补滁州上层权力的真空,接管滁州的府库、民政要事。滁州的位置颇为特殊,堪称江北之地的核心地点,辐射四方,唐军要攻略周边州县,包括东边的扬州楚州、西边的庐州、南边的和州,将滁州建设成中间补给点很有必要,这跟梓州、益州之于两川的道理一样。
吴国国度金陵位于和州、扬州交界地带的江对面,李从璟暂时对它没有想法,他想要的是扬州,那是唐军此番进军的最终目的地,也是攻略江北必须要拿下的目标。抛却军事意义不谈,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政治上,扬州都是江北命脉。
如今大军攻下了滁州,按死了刘信、李德诚这两只大蜘蛛,淮南的江北防线就大受打击,李从璟没有要给淮南喘息之机的意思,大军在滁州略作休整后,他就让李从珂往扬州进发,同时派遣偏师去攻打庐州、和州,至于在盛唐的李彦卿,则被李从璟要求向南挺近,寻机攻占舒州。一旦庐州落入唐军手中,江北西边的舒、蕲、黄、申、安等州,就将成为瓮中之鳖,加之彼处除却江南鄂州能够呼应外,本身并没有重兵把守,唐军要收入囊中只是迟早的事。
眼下战事核心还是在江北东部,包括滁州北面的濠州、滁州。
李从璟将寿春战事交给了莫离主持,李彦超暂时协助,他自身则准备坐镇滁州,来指挥调度接下来的战事,这个时候,濠、楚二州的战事如何,在整个江北战局上,就显得格外重要。
且说孟平率领百战军到了濠州,在一把火焚毁濠州水师,几乎是用俘获的水师楼船与濠州水师同归于尽后,立即马不停蹄攻打濠州城。濠州城虽然不如寿春坚固,只是一座小城,但也不可小觑,尤其是濠州城与钟离关几乎挨着,后者在前者的东面仅十里处,类似于石首水寨相当于石首县城的位置,这就让濠州战事变得不那么好打,在郭廷谓殊死抵抗的情况下,濠州、钟离天然互为犄角,相互支援彼此呼应都很顺畅。
郭廷谓并不是濠州职位最高的吴国官员,主持濠州事务的是观察使刘金,此人与郭廷谓同心协力,下定了决心要固守濠州城,也不是易与之辈,在孟平率领百战军抵达濠州之前,郭廷谓与刘金将濠州城中的大户人家尤其是地痞游侠,尽数集中于城内的寺院中,派遣甲士严密把守,每日定量给其饭食,杜绝了他们与城外唐军勾结的可能,同时也避免了这些人跑出城去被唐军抓到,被唐军审讯出濠州城的仔细来。
守城守城,不仅要防备城外攻城军,更要防备城中大户大族,这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在这种情况下,孟平虽然到了濠州有几日,但仍旧不能知晓城中虚实,郭廷谓与刘金还不知足,又根据寺院中那些人的情况与能力,让他们制造守城器械,为濠州城防出力,至于城中的青壮,则不必多言,几乎都被郭廷谓与刘金或威逼或利诱送上了城头,帮助守城将士运送器械救治伤员,或者直接参与城池防守战。
孟平手握百战军与侍卫亲军共计万五雄师,且有降卒在前开道,而濠州不过是一个小城,守城兵力并不多,其中还有近半是涂山溃败而归的,大军连续攻城数日而不能克,孟平大怒,遂亲临阵前,割破掌心,与亲兵死士歃血为盟,而后亲自攀城而上,猛攻牛马城,百战军由是人人力战,安重荣、赵弘殷、荆任重、陈青林等人,无不争先恐后,率领亲信部曲蚁附城头。 ↑返回顶部↑
气定神闲站在清流关上的,正是李从璟,他伸出手,史彦超立即将从滁州城得来的刺史与节度使印信交到他手上,看了城下狼狈不堪的吴军将士一眼,李从璟的目光最后落在李德诚身上,“滁州已入孤王囊中,李将军进退无路,如何不降?”
第782章 莫离献策定滁州,冯道驱至寿春城(六)
所谓雄关天堑,首要之重便是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修建关隘,真正的雄关并不需要驻扎雄兵数万,往往千百人就足够稳固防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才是雄关的含义,驻兵数万的不叫险关而叫兵城重镇,无论是大小剑山的剑门关还是关山的清流关,关隘本身也容不下千万人,在兵法上讲究让敌军优势兵力施展不开,只能在数十人数百人的规模上交战,才是天堑险隘的真正含义。
李德诚带着万余吴军残兵败将赶到清流关,城头上的李从璟将滁州刺史印信等物扔下关隘,令这群丧家之犬缴械投降,到了这步田地吴军已经没有资本与李从璟谈条件,前有雄关天堑后有虎狼之师,吴军若是不想全军覆没就只剩下投降一途,然而李德诚的反应却让清流关上的君子都勃然大怒,这厮不仅不下马请降,反而在马背上指着李从璟的鼻子,好一阵破口大骂。
“李家小儿休得猖狂,我李德诚戎马一生何等场面不曾见过,要某家投降真是痴人说梦,某家一身横肉铁骨铮铮,上承君王厚恩下系军民厚望,便是粉身碎骨也决不投降,今日便纵是要死也是为家国而死,乃是死得其所,忠义不负祖宗妻儿不负江东父老,要某效仿那摇尾乞怜之辈,你真是瞎了你的狗眼!李家小儿,若想取某项上人头就出关与某一战,看看某家这杆铁枪饶你不饶!”
李德诚这一阵怒骂让史彦超须发皆张,他当即向李从璟请命要出关去取下这老贼人头,吴军分明已经败了再也无路可走,此时李从璟怜惜他等性命意欲放他一条生路,李德诚不知好歹也就罢了,竟然敢对李从璟出言不逊,史彦超恨不得立即将其碎尸万段。
平心而论李从璟的脾气也跟温和扯不上半分关系,他只是早已不习惯喜怒形于色罢了,眼下被李德诚这般怒骂,自然不会坚持热脸贴冷屁股,要他摆出一张思贤若渴的嘴脸,继续去苦口婆心跟李德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没有这个必要。李德诚既然一心求死,李从璟不介意成全他,对方要忠义之名他要万里江山,彼此各取所需而已。
得到李从璟首肯之后,史彦超只带十名亲兵就出关,二话不说当头杀向李德诚,李德诚的亲兵乍见唐军只十一骑出关,心头既有对方托大露出破绽的欣喜,也有被史彦超如此轻视所激起来的怒气,他们既然是李德诚的亲兵,自然跟李德诚同样心思,李德诚忠心报国他们同样不会过分爱惜一条性命,打定主意跟李德诚一同战死此地的吴国儿郎,立即迎上史彦超。
只是两者相遇之后,这些吴国儿郎立即被杀得毫无还手之力,别说碰不到风驰电掣的史彦超一根汗毛,便是连史彦超身旁的铁骑都抵挡不住,须臾间就被斩杀十余人。史彦超一马当先带领十骑杀入吴军群中,一柄斩马刀像极了演义里关公的青龙偃月刀,所到之处人马皆亡,左右吴军见他如见鬼神,骇然四下避退,乱成一团。
这些吴军自然不知道史彦超在遂州的战绩,那是敢在乱军之中逆流突进擒杀投敌叛将的狠人,论及冲锋陷阵的凶猛之处,当今唐军大将上将中也没几个人能与之媲美,他哪里会将他们这群疲惫不堪的残兵败将放在眼里。史彦超披荆斩棘杀到李德诚面前,沿途斩杀吴军将士就跟收割荒草灌木一般,李德诚饶是早已抱定必死之心也被震惊的双目大睁,然而他并没有后退的意思,反而大吼一声提抢迎上史彦超。
战斗并没有发生意料之外的情况,世间哪有那般多的奇迹,实力不够再如何发狠也是徒劳,临时抱佛脚哪里有十年念经的功劳大,养精蓄锐的史彦超没用两个回合,就将强弩之末的李德诚一刀劈下马背,然后一只手擒了生死不知的李德诚,旁若无人一般回去关隘,城墙上的君子都则纷纷震兵击胸,发出一阵阵厚重的呼喝声。
血染盔甲的史彦超将李德诚丢在李从璟脚下,抱拳说了一声“幸不辱命”就退在一边,恭敬等候李从璟处置李德诚。李德诚挨了史彦超一刀,盔甲从肩膀裂开到胸腹下,血肉模糊血流不止,他瘫在地上奄奄一息,却仍旧咬紧牙关奋力坐起,然后神色无愧的看向正打量他的李从璟,嘴中未有一语而鲜血先涌。
“某非不尽力国事,南北勇怯不敌,某戎马一生征战过百,见过无数军队兵马,昔年更是曾与朱温对战沙场,彼之三军,安能如今日秦王兵甲之盛!”李德诚用尽全力说这些话的时候,鲜血淋漓的胸前伤口中,有肠腑一起一伏流了出来,惨状让人头皮发麻,他却看也没看一眼,“昨日退保清流关,本欲意欲后举,不意秦王精骑迂回,先得清流关,某智力俱殚,再无对策,至有今日之败。”
李德诚的声音渐渐疲弱,到最后几乎微不可闻,脑袋也耷拉下去,血线从嘴中连到前胸,前胸中的血肉淌到身下,蓄了一摊,“自随先帝征战淮南,半生枕戈待旦,尔来四十有一年矣,今日虽是力竭败阵,终不负先帝知遇之恩,黄泉路上再见先帝,可以无愧矣……”
坐在血泊中的老将,终于无声,也没了气息,残躯卧在城头,寂静无声,若一座丰碑。
李从璟沉默片刻,喟然叹息,“虽是各为其主,但将军豪情,足以令人尊敬,传令下去,厚葬在清流关。”他打量了这雄关山峦一眼,夕阳将落未落,“山河壮丽,令英雄折腰,付诸七尺之躯,死犹不悔。那就让你在这看着,这如画江山到了我大唐手中,日后会是何等锦绣繁华!”
李从璟复又看向关外,万余吴军绵延道路,一眼能望到山路尽头却望不到将士尽头。侍卫亲军已经追赶上来,迎面碰上的吴军再无殊死抵抗之意,纷纷投降让开道路,等李从珂赶到清流关下,李从璟正让人收殓李德诚的尸身,后者看了前者一眼,吩咐道:“收纳降卒,不服者,斩!”
李从珂仰着头抱拳大声应诺,眼中颇有激动之色,“末将谨遵军令!”
……
清流关的战事完结之后,李从璟去了滁州城,因为滁州城里刺史与守将都望风而遁的缘故,留在城里的官吏基本没甚么大员,不曾和刺史守将一同逃跑的官吏,除却个别忠义之士外,基本都是滁州本地人,后者是地方统治力量的根基,官职虽然不大但都是地头蛇,李从璟也没有理由为难他们,依旧让这些人官居原职,借助他们的力量来统治滁州地区。
在滁州逗留的时候,李从璟得到消息,冯道已经率领大批官员到了寿春,他立即传下命令,让冯道到滁州来,弥补滁州上层权力的真空,接管滁州的府库、民政要事。滁州的位置颇为特殊,堪称江北之地的核心地点,辐射四方,唐军要攻略周边州县,包括东边的扬州楚州、西边的庐州、南边的和州,将滁州建设成中间补给点很有必要,这跟梓州、益州之于两川的道理一样。
吴国国度金陵位于和州、扬州交界地带的江对面,李从璟暂时对它没有想法,他想要的是扬州,那是唐军此番进军的最终目的地,也是攻略江北必须要拿下的目标。抛却军事意义不谈,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政治上,扬州都是江北命脉。
如今大军攻下了滁州,按死了刘信、李德诚这两只大蜘蛛,淮南的江北防线就大受打击,李从璟没有要给淮南喘息之机的意思,大军在滁州略作休整后,他就让李从珂往扬州进发,同时派遣偏师去攻打庐州、和州,至于在盛唐的李彦卿,则被李从璟要求向南挺近,寻机攻占舒州。一旦庐州落入唐军手中,江北西边的舒、蕲、黄、申、安等州,就将成为瓮中之鳖,加之彼处除却江南鄂州能够呼应外,本身并没有重兵把守,唐军要收入囊中只是迟早的事。
眼下战事核心还是在江北东部,包括滁州北面的濠州、滁州。
李从璟将寿春战事交给了莫离主持,李彦超暂时协助,他自身则准备坐镇滁州,来指挥调度接下来的战事,这个时候,濠、楚二州的战事如何,在整个江北战局上,就显得格外重要。
且说孟平率领百战军到了濠州,在一把火焚毁濠州水师,几乎是用俘获的水师楼船与濠州水师同归于尽后,立即马不停蹄攻打濠州城。濠州城虽然不如寿春坚固,只是一座小城,但也不可小觑,尤其是濠州城与钟离关几乎挨着,后者在前者的东面仅十里处,类似于石首水寨相当于石首县城的位置,这就让濠州战事变得不那么好打,在郭廷谓殊死抵抗的情况下,濠州、钟离天然互为犄角,相互支援彼此呼应都很顺畅。
郭廷谓并不是濠州职位最高的吴国官员,主持濠州事务的是观察使刘金,此人与郭廷谓同心协力,下定了决心要固守濠州城,也不是易与之辈,在孟平率领百战军抵达濠州之前,郭廷谓与刘金将濠州城中的大户人家尤其是地痞游侠,尽数集中于城内的寺院中,派遣甲士严密把守,每日定量给其饭食,杜绝了他们与城外唐军勾结的可能,同时也避免了这些人跑出城去被唐军抓到,被唐军审讯出濠州城的仔细来。
守城守城,不仅要防备城外攻城军,更要防备城中大户大族,这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在这种情况下,孟平虽然到了濠州有几日,但仍旧不能知晓城中虚实,郭廷谓与刘金还不知足,又根据寺院中那些人的情况与能力,让他们制造守城器械,为濠州城防出力,至于城中的青壮,则不必多言,几乎都被郭廷谓与刘金或威逼或利诱送上了城头,帮助守城将士运送器械救治伤员,或者直接参与城池防守战。
孟平手握百战军与侍卫亲军共计万五雄师,且有降卒在前开道,而濠州不过是一个小城,守城兵力并不多,其中还有近半是涂山溃败而归的,大军连续攻城数日而不能克,孟平大怒,遂亲临阵前,割破掌心,与亲兵死士歃血为盟,而后亲自攀城而上,猛攻牛马城,百战军由是人人力战,安重荣、赵弘殷、荆任重、陈青林等人,无不争先恐后,率领亲信部曲蚁附城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