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2 / 4)
但是苏茴怎么会愿意简单收拾一下,这房子质量确实好,之前也是颇有古韵的,她特意请了行家来收拾,家具装饰的也是特意去挑的,不便宜也没关系,她现在手里有钱,这世间的钱对她来说作用不是很大,赚来就是花的,又不像灵石,能帮助她修炼。
……
“噼里啪啦——”
过年了,曹燕红母女两个没有别的地方去,是跟他们一起过年的,年夜饭很丰盛。
丰盛到曹燕红都有些合不拢嘴,这餐桌上,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里跑的全都有。
个个菜端出来都能当硬菜。
有烤乳鸽、清蒸鱼、老火炖鸭、红烧排骨、卤猪蹄、红烧带鱼等等等等,一桌人一起吃了个肚圆。
这是苏茴在这里过的第一个年,四兄弟在这时候都很感性,他们也有些预感了,他们长大了,迟早会跟妈妈分开,不知道跟妈妈一起吃饭、一起过年、一起守夜的时间还有多久?
苏茴也有些感慨。
这么丰盛的一桌,之前也不是办不到,但就是不能拿出来,现在好了。
曹燕红在这样特殊的时候也难免想到了她的家人,那个男人不必说,她已经把他当成死人,她娘家那边,她写了信寄回去,说她安顿了下来,让他们不用担心。
不过她没说她在哪,更没有留下地址,就这样了,以前的温馨,以前的和睦都是假象,现在才是真实的。
没关系,她有手有脚有工作,她能养活自己和女儿。
曹丽君十分满足,这是她长这么大,吃的最丰盛的一餐,这大概就是他们说的天堂了吧。
不过就是有个问题,她看向苏茴,她女儿丽君到了上学的年纪了,她想送她上学,不想她做一个睁眼瞎,以后供她上小学、初中、高中,然后成为大学生,只要考上了大学,就会分配工作,旱涝保收,这一辈子就不用愁了,她也能放心了。
她的女儿没有爸爸,但是她有妈妈,她会尽力把其他爸爸能给女儿的,都给她。
但是她不认识什么学校的人,她只能靠苏茴了,她现在户口不在这里,想要送孩子上学,谈何容易。
老师的话苏茴确实认识,文学倾,另外在之前做图书管理员那份工作的时候也认识几个人,苏茴答应去问问。
他们一头年过的其乐融融,张家那一边也不差。
今年家里出了两个大学生,加上之前的四个,这附近十里八乡,谁有他们家风光?
张根特别有面子,现在他出去,见到谁,都会主动跟他打招呼,村里有什么事,也一定要请他到场。
他现在看上去比之前都仿佛变年轻了好几岁。
除了大学这一件喜事之外,还有一件喜事,那就是他们村,也出名了。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包干到户的村,他们年末拿出了一个亮眼的好成绩。
田是按照人头算的,不分男女,户口上有多少人头,就有多少份数。
分田那会儿,张锦华和张凤华的户口都还在,大房这一边,就是11口人,当时吴楚楚肚子里的第四代还没出生,不算人头,已经是个大家庭了。
分的田地都是算计好的,每个人就那么多,他们这里山地多,水田少,水田每个人头0.7亩,旱地、山地也是按照人头,分了田,交够一定比例集体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个个使尽了浑身解数干活,之前有那些个偷懒的,现在再也不用人监督了,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就跟之前爱护自留地似地,这一番精心爱护,到了年底的时候,没有让大家失望,个个看着自己的粮仓喜笑颜开。
这也让他们村收到了表扬,拿到了先进,然后别的村纷纷前来取经,大大露了一次脸。
就是烧瓦的收入也翻了一倍,接下来,大队长也说了,山地也要分给大家,大家可以种果树,种树木,都可以,有人想要承包的话,到他那里去开证明。
就有的人家去他那里包了附近人家的山头,准备用来种果树。 ↑返回顶部↑
……
“噼里啪啦——”
过年了,曹燕红母女两个没有别的地方去,是跟他们一起过年的,年夜饭很丰盛。
丰盛到曹燕红都有些合不拢嘴,这餐桌上,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里跑的全都有。
个个菜端出来都能当硬菜。
有烤乳鸽、清蒸鱼、老火炖鸭、红烧排骨、卤猪蹄、红烧带鱼等等等等,一桌人一起吃了个肚圆。
这是苏茴在这里过的第一个年,四兄弟在这时候都很感性,他们也有些预感了,他们长大了,迟早会跟妈妈分开,不知道跟妈妈一起吃饭、一起过年、一起守夜的时间还有多久?
苏茴也有些感慨。
这么丰盛的一桌,之前也不是办不到,但就是不能拿出来,现在好了。
曹燕红在这样特殊的时候也难免想到了她的家人,那个男人不必说,她已经把他当成死人,她娘家那边,她写了信寄回去,说她安顿了下来,让他们不用担心。
不过她没说她在哪,更没有留下地址,就这样了,以前的温馨,以前的和睦都是假象,现在才是真实的。
没关系,她有手有脚有工作,她能养活自己和女儿。
曹丽君十分满足,这是她长这么大,吃的最丰盛的一餐,这大概就是他们说的天堂了吧。
不过就是有个问题,她看向苏茴,她女儿丽君到了上学的年纪了,她想送她上学,不想她做一个睁眼瞎,以后供她上小学、初中、高中,然后成为大学生,只要考上了大学,就会分配工作,旱涝保收,这一辈子就不用愁了,她也能放心了。
她的女儿没有爸爸,但是她有妈妈,她会尽力把其他爸爸能给女儿的,都给她。
但是她不认识什么学校的人,她只能靠苏茴了,她现在户口不在这里,想要送孩子上学,谈何容易。
老师的话苏茴确实认识,文学倾,另外在之前做图书管理员那份工作的时候也认识几个人,苏茴答应去问问。
他们一头年过的其乐融融,张家那一边也不差。
今年家里出了两个大学生,加上之前的四个,这附近十里八乡,谁有他们家风光?
张根特别有面子,现在他出去,见到谁,都会主动跟他打招呼,村里有什么事,也一定要请他到场。
他现在看上去比之前都仿佛变年轻了好几岁。
除了大学这一件喜事之外,还有一件喜事,那就是他们村,也出名了。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包干到户的村,他们年末拿出了一个亮眼的好成绩。
田是按照人头算的,不分男女,户口上有多少人头,就有多少份数。
分田那会儿,张锦华和张凤华的户口都还在,大房这一边,就是11口人,当时吴楚楚肚子里的第四代还没出生,不算人头,已经是个大家庭了。
分的田地都是算计好的,每个人就那么多,他们这里山地多,水田少,水田每个人头0.7亩,旱地、山地也是按照人头,分了田,交够一定比例集体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个个使尽了浑身解数干活,之前有那些个偷懒的,现在再也不用人监督了,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就跟之前爱护自留地似地,这一番精心爱护,到了年底的时候,没有让大家失望,个个看着自己的粮仓喜笑颜开。
这也让他们村收到了表扬,拿到了先进,然后别的村纷纷前来取经,大大露了一次脸。
就是烧瓦的收入也翻了一倍,接下来,大队长也说了,山地也要分给大家,大家可以种果树,种树木,都可以,有人想要承包的话,到他那里去开证明。
就有的人家去他那里包了附近人家的山头,准备用来种果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