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节(1 / 4)
李老太太与李大老爷闻言,忙都觑眼顺着他的视线看了过去。
果见一个花信年华,穿戴得体,面容陌生却又熟悉的女子正由另一个十四五岁,明珠朝霞一般瑰丽耀眼的小姑娘搀扶着,跌跌撞撞的经船梯急步向他们走来。
李老太太的眼泪一下子落了下来。
虽然已经整整十八年没见,当年分离时,她的璇儿还只是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她的好外孙女儿敏敏她更是从来没见过,但她仍一眼就能确定,来人就是她的璇儿和她的敏敏,他们一家终于团聚了!
“娘!”李氏走到离李老太太还有两三丈远的地方,已“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眼泪簌簌直落。 李老太太的眼泪也落得越发的快了,不要两个儿子搀扶,自己跌跌撞撞走了上前,一把便将李氏抱了个满怀:“娘的璇儿,还以为这辈子都再见不到你了,没想到天可怜见,终究还是让我们母女重逢了
,快起来,让娘好好儿看看你,快起来……”
又伸手去拉许夷光起来:“好孩子,你便是敏敏吧?外祖母有生之年能见到你,当真是再无遗憾了。”
李氏却不肯起来,哭道:“娘,不孝女这么多年从未在您膝下尽过孝,就让我好生给您磕三个头吧。”
说完当真“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
许夷光见状,忙也跟着磕了三个头,母女两个才站起来,一左一右搀了李老太太,往前见李大老爷李二老爷等人去。
“大哥,二哥,这些年您们受苦了!”李氏见不但老母亲头发已然全白,连两位兄长的头发都已花白了,可他们一个才四十出头,一个还不到四十……眼泪忍不住又要往下掉。
李大老爷与李二老爷也是眼圈通红,“我们再苦好歹也还有家人陪伴在侧,妹妹才是真苦,好在总算如今咱们一家人都苦尽甘来了。” 兄妹之间虽经年未见,感情却仍跟以前一样的好,并没有因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就生出隔阂来。
第587章 团圆
许夷光忙也上前拜见舅舅们:“大舅舅,二舅舅,我是夷光,两位舅舅一路辛苦了,这些年娘一直很惦记外祖母和两位舅舅,还有一众亲人,总算如今咱们一家人团圆了。”
李大老爷一把搀了许夷光起来,含泪笑道:“好孩子,多亏有你,要不然你外祖父的冤屈还不定什么时候才能洗刷干净,咱们一家也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团聚。”
李二老爷则道:“敏敏长得跟妹妹小时候一模一样儿,当年我们离开时,妹妹比如今敏敏还要小些呢,不曾想一转眼,连妹妹的女儿都这么大了,当真是岁月如梭,由不得人不服老啊!”
李氏也是含泪而笑:“大哥二哥正值盛年,才不老呢,何况当着娘的面儿,哪有你们说‘老’的份儿,侄儿们也还年轻,至少也得你们再替他们保驾护航三五十年的才成。”
许夷光见两位舅舅待自己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与疼爱,暗自松了一口气,她本来还有几分担心他们会因为自己姓许,身上也流着许家的血,多少迁怒她几分的……现下总算可以放心了。
“老太太,奴婢吴氏,给您磕头了。”那边吴妈妈也满脸激动的给李老太太磕起头来。
李老太太想到女儿这些年身边若没有吴妈妈相伴,只怕未必能熬到今日,亲自搀了吴妈妈起来:“快起来,快起来,这些年也是苦了你的,我心里都知道,回头再好生答谢你。”
吴妈妈忙道:“老太太言重了,奴婢不过就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当不得您老人家这声‘谢’,倒是您老人家,这些年……”话没说完,已是热泪盈眶。
大家寒暄了一回,李氏与许夷光忙又上前拜见李大太太李二太太。 当年李氏乃家中幼女,与两个哥哥年纪都差得颇大,所以李大太太进门时她才五岁,李二太太进门时,也才不到七岁,又因让父母兄长们一直宠着,一派的天真纯善,时间不长,便与两个嫂嫂处得亲
姐妹一般,李大太太与李二太太待她亦如姐如母了,姑嫂间的感情非常好。
如今经年再见,瞧得彼此都是大变了模样,自是悲喜交集,少不得又哭了一回。 许夷光陪着李氏见过了两位舅母后,又在表哥表嫂们拜见姑母时,见过了表哥表嫂们,——当年李家覆灭时,李大太太与李二太太都才二十余岁,正是适合产育的年纪,可惜乍然出事,又惊又怕又苦
,各自的娘家也都受到李家牵连,帮衬不上她们。 以致一家人好容易到了碾伯所后,李大太太竟是再未怀上过身孕,李二太太好些,也只再生过一个女儿,所以李家如今的第三代,一共就只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三个女儿还都已出嫁了,此番并未跟着
回京来。 不过四个表哥瞧着虽都黑黑壮壮的,已看不出多少读书人家子弟的风采来,却个个都眼神清明,行止有度,一看便知父母长辈们将他们教得极好,四个表嫂则虽都有些小家子气,也一样眼神清澈,言
行得当,应当并不是那等无事生非之人。
待所有人都彼此见过了之后,许夷光与李氏便搀了李老太太下船,其他人则跟在后面,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去了客栈歇息安置,剩下胡阿吉带着人拆卸搬运李家众人的箱笼,不消细说。
一时进了客栈,李氏与许夷光又正式拜见过了母亲兄长外祖母舅舅们,其他人也都彼此行礼见过,该给见面礼的都给了,大家才齐齐坐了,一面吃茶,一面叙着别后经年的寒温。 李家这些年在碾伯所的日子,自是不好过,尤其刚到碾伯所时,真是举步维艰,既要与当地的官府卫所乃至左邻右舍都打好关系,心里还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压力与惊惶,短时间内又适应不了那边的
气候与水土,如今回头再看,都不知道当时究竟是怎么熬了过来,还一个人都没有少的。 流放之人又低人一等,男人们时不时就要去做徭役,连去出卖苦力换点银钱回家来养活一家老小都做不到,只能靠女人们做针线活甚至替人浆洗衣裳来一家人勉强糊口,若不是有许家和李氏的定期接 ↑返回顶部↑
果见一个花信年华,穿戴得体,面容陌生却又熟悉的女子正由另一个十四五岁,明珠朝霞一般瑰丽耀眼的小姑娘搀扶着,跌跌撞撞的经船梯急步向他们走来。
李老太太的眼泪一下子落了下来。
虽然已经整整十八年没见,当年分离时,她的璇儿还只是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她的好外孙女儿敏敏她更是从来没见过,但她仍一眼就能确定,来人就是她的璇儿和她的敏敏,他们一家终于团聚了!
“娘!”李氏走到离李老太太还有两三丈远的地方,已“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眼泪簌簌直落。 李老太太的眼泪也落得越发的快了,不要两个儿子搀扶,自己跌跌撞撞走了上前,一把便将李氏抱了个满怀:“娘的璇儿,还以为这辈子都再见不到你了,没想到天可怜见,终究还是让我们母女重逢了
,快起来,让娘好好儿看看你,快起来……”
又伸手去拉许夷光起来:“好孩子,你便是敏敏吧?外祖母有生之年能见到你,当真是再无遗憾了。”
李氏却不肯起来,哭道:“娘,不孝女这么多年从未在您膝下尽过孝,就让我好生给您磕三个头吧。”
说完当真“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
许夷光见状,忙也跟着磕了三个头,母女两个才站起来,一左一右搀了李老太太,往前见李大老爷李二老爷等人去。
“大哥,二哥,这些年您们受苦了!”李氏见不但老母亲头发已然全白,连两位兄长的头发都已花白了,可他们一个才四十出头,一个还不到四十……眼泪忍不住又要往下掉。
李大老爷与李二老爷也是眼圈通红,“我们再苦好歹也还有家人陪伴在侧,妹妹才是真苦,好在总算如今咱们一家人都苦尽甘来了。” 兄妹之间虽经年未见,感情却仍跟以前一样的好,并没有因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就生出隔阂来。
第587章 团圆
许夷光忙也上前拜见舅舅们:“大舅舅,二舅舅,我是夷光,两位舅舅一路辛苦了,这些年娘一直很惦记外祖母和两位舅舅,还有一众亲人,总算如今咱们一家人团圆了。”
李大老爷一把搀了许夷光起来,含泪笑道:“好孩子,多亏有你,要不然你外祖父的冤屈还不定什么时候才能洗刷干净,咱们一家也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团聚。”
李二老爷则道:“敏敏长得跟妹妹小时候一模一样儿,当年我们离开时,妹妹比如今敏敏还要小些呢,不曾想一转眼,连妹妹的女儿都这么大了,当真是岁月如梭,由不得人不服老啊!”
李氏也是含泪而笑:“大哥二哥正值盛年,才不老呢,何况当着娘的面儿,哪有你们说‘老’的份儿,侄儿们也还年轻,至少也得你们再替他们保驾护航三五十年的才成。”
许夷光见两位舅舅待自己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与疼爱,暗自松了一口气,她本来还有几分担心他们会因为自己姓许,身上也流着许家的血,多少迁怒她几分的……现下总算可以放心了。
“老太太,奴婢吴氏,给您磕头了。”那边吴妈妈也满脸激动的给李老太太磕起头来。
李老太太想到女儿这些年身边若没有吴妈妈相伴,只怕未必能熬到今日,亲自搀了吴妈妈起来:“快起来,快起来,这些年也是苦了你的,我心里都知道,回头再好生答谢你。”
吴妈妈忙道:“老太太言重了,奴婢不过就是尽了自己的本分而已,当不得您老人家这声‘谢’,倒是您老人家,这些年……”话没说完,已是热泪盈眶。
大家寒暄了一回,李氏与许夷光忙又上前拜见李大太太李二太太。 当年李氏乃家中幼女,与两个哥哥年纪都差得颇大,所以李大太太进门时她才五岁,李二太太进门时,也才不到七岁,又因让父母兄长们一直宠着,一派的天真纯善,时间不长,便与两个嫂嫂处得亲
姐妹一般,李大太太与李二太太待她亦如姐如母了,姑嫂间的感情非常好。
如今经年再见,瞧得彼此都是大变了模样,自是悲喜交集,少不得又哭了一回。 许夷光陪着李氏见过了两位舅母后,又在表哥表嫂们拜见姑母时,见过了表哥表嫂们,——当年李家覆灭时,李大太太与李二太太都才二十余岁,正是适合产育的年纪,可惜乍然出事,又惊又怕又苦
,各自的娘家也都受到李家牵连,帮衬不上她们。 以致一家人好容易到了碾伯所后,李大太太竟是再未怀上过身孕,李二太太好些,也只再生过一个女儿,所以李家如今的第三代,一共就只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三个女儿还都已出嫁了,此番并未跟着
回京来。 不过四个表哥瞧着虽都黑黑壮壮的,已看不出多少读书人家子弟的风采来,却个个都眼神清明,行止有度,一看便知父母长辈们将他们教得极好,四个表嫂则虽都有些小家子气,也一样眼神清澈,言
行得当,应当并不是那等无事生非之人。
待所有人都彼此见过了之后,许夷光与李氏便搀了李老太太下船,其他人则跟在后面,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去了客栈歇息安置,剩下胡阿吉带着人拆卸搬运李家众人的箱笼,不消细说。
一时进了客栈,李氏与许夷光又正式拜见过了母亲兄长外祖母舅舅们,其他人也都彼此行礼见过,该给见面礼的都给了,大家才齐齐坐了,一面吃茶,一面叙着别后经年的寒温。 李家这些年在碾伯所的日子,自是不好过,尤其刚到碾伯所时,真是举步维艰,既要与当地的官府卫所乃至左邻右舍都打好关系,心里还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压力与惊惶,短时间内又适应不了那边的
气候与水土,如今回头再看,都不知道当时究竟是怎么熬了过来,还一个人都没有少的。 流放之人又低人一等,男人们时不时就要去做徭役,连去出卖苦力换点银钱回家来养活一家老小都做不到,只能靠女人们做针线活甚至替人浆洗衣裳来一家人勉强糊口,若不是有许家和李氏的定期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