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阶—明朝 (中上)(1 / 11)
中央政府
中书省
主条目:中书省 (明朝)和胡惟庸案
明朝中书省,为明朝初期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期间的行政中枢。其中丞相为明朝中书省的最高级长官,负责统领六部。明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其中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由中书省统六部,但不设置中书令。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 一人 正一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右丞相 一人 正一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平章政事 一人 从一品 中书省 洪武九年汰
左丞 一人 正二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右丞 一人 正二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参知政事 一人 从二品 中书省 洪武九年汰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中书省左司 洪武十三年废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中书省右司 洪武十三年废
员外郎 一人 正六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都事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检校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洪武二年革
照磨 一人 从七品 中书省 洪武二年革
管勾 一人 从七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参议 一人 正三品 中书省参议府 吴元年革
参军 一人 从三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断事官 一人 从三品 中书省 洪武二年革
断事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经歷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知事 一人 正八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都镇抚 一人 正五品 中书省都镇抚司 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后废
考功郎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考功所 洪武元年革
中书舍人 十人 从七品 中书省 旧名直省舍人
内阁
主条目:明朝内阁
参见:明朝内阁辅臣年表
明朝内阁制度,为明成祖首先确立。内阁乃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明太祖废除宰相。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受尊崇。宣宗时期,朝廷事无大小,宣宗均悉数諮询大学士杨士奇的看法而决定。虽然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召见时得以参与各部事宜,然而其还远不如杨士奇等内阁成员得以亲自接见。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返回顶部↑
中书省
主条目:中书省 (明朝)和胡惟庸案
明朝中书省,为明朝初期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期间的行政中枢。其中丞相为明朝中书省的最高级长官,负责统领六部。明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其中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由中书省统六部,但不设置中书令。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左丞相 一人 正一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右丞相 一人 正一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平章政事 一人 从一品 中书省 洪武九年汰
左丞 一人 正二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右丞 一人 正二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参知政事 一人 从二品 中书省 洪武九年汰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中书省左司 洪武十三年废
郎中 一人 正五品 中书省右司 洪武十三年废
员外郎 一人 正六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都事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检校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洪武二年革
照磨 一人 从七品 中书省 洪武二年革
管勾 一人 从七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参议 一人 正三品 中书省参议府 吴元年革
参军 一人 从三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断事官 一人 从三品 中书省 洪武二年革
断事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经歷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知事 一人 正八品 中书省 洪武十三年废
都镇抚 一人 正五品 中书省都镇抚司 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后废
考功郎 一人 正七品 中书省考功所 洪武元年革
中书舍人 十人 从七品 中书省 旧名直省舍人
内阁
主条目:明朝内阁
参见:明朝内阁辅臣年表
明朝内阁制度,为明成祖首先确立。内阁乃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明太祖废除宰相。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受尊崇。宣宗时期,朝廷事无大小,宣宗均悉数諮询大学士杨士奇的看法而决定。虽然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召见时得以参与各部事宜,然而其还远不如杨士奇等内阁成员得以亲自接见。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