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贾政怒道:“胡说!有什么事皇上他老人家不知道的!你要我们违背圣旨不成!”
  邢夫人和尤氏自从家里老爷被处死之后,在这个家中就自然是依附贾政和贾琏,轻易也不敢提什么意见,自然他们怎么安排怎么算就是了。
  王熙凤这时说道:“皇上要我们以耕读传家,不入仕做官,估计也就是随口一说,”她见贾琏猛给她使眼色,贾政又要吹胡子瞪眼,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老爷做事一向严谨,我们先搬去乡下耕读几年才最为稳妥,即便是在这住着也没有什么营生,亲戚之间互相帮助也是有个度的,我们也不能所有的一切都靠着姑妈家,这样也让人看不起。咱们家的祭田祖业虽然不多,但是抄家之时这些祭田是不会被抄的,即便每年的产出不多,也够我们一家十几口的嚼用了,大不了日子就过得苦一点,在羁后所时那么艰难,连自由都没有,大家不也都过来了吗!老爷的意思是待会金陵故里侍弄祭田吧?就是路途远了一些。”
  贾琏说道:“正是路远一些才好,京城里波谲云诡,我们现在已经是白身,再也经不起一点风波,曾经交好的那些又都是王公贵族,若再相见也两相尴尬,不如这时候躲丑回金陵老家去为好。”
  贾政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省得我们再留在京城,再让圣上以为我们有什么不臣之心。”
  既然贾政最近也不给她正室的体面,王夫人说话也不必太过客气:“我不同意,金陵路途太远,出京容易进京难。”
  贾政指着她气不过的“你!真是个愚妇!”
  王熙凤目光一转,说道:“老爷也别怪太太说话直接,咱们若是到了金陵是有田有地了,又没人认识咱们,不过,小民百姓的生活岂是好过的,说不定要被别的大户或官府盘剥,到那时找个帮衬的人都没有,这是在这京城附近,好歹咱们还有一二门的好亲,别人就是看在九门提督的面子上,也不会为难咱们,所以我的意思是,就算是老爷要执行皇上的命令,咱们也不要走太远才好啊。至于泛地产的银子,就算是不向姑妈开口,只跟她家的说一说,她手中漏出一点儿,也够我们在乡下买房置地的了,等回了本儿再还她就是了。”
  贾政闻言沉思半晌,觉得在新城附近也好,只不过要像出嫁的女儿借钱他觉得面上无光。
  这时林黛玉说道:“我知道有个地方,也许合适,刘姥姥她们家住的村子就在离城郊不远,而且也不必向探春开口要钱,我手中还有几个钱,应该足够在那买房置地的了。”她到不是留了心眼儿,知道财不露白的道理了,而是当初答应了林如海,她手中还有二十万的银票的事儿,除了当时知道之人,不向任何人透露。
  而且林黛玉成了亲之后,自然知道与做姑娘时的不一样,作为管家掌钱的人,任何开销都要精打细算。否则如现在的情况,如何维持一家子的生计!
  众人闻言都把目光聚到了黛玉身上,果真如此的话,这件事儿倒是解决了。于是贾琏带着贾宝玉去刘姥姥家那边一趟之后,贾家责择日启程,薛夫人,宝钗,探春,知道之后还送他们一程。
  看着渐渐远去的车影,宝钗又想起曾经贾家十分显赫时,他们薛家母子三人前来投奔时的繁花似锦的场面,又想到那歌中唱的:“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可不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贾家一家人现在能在一处,没有闹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相信他们若是真能以耕读传家,五代之后,不过几十年间,这京城之中,说不定又会有贾氏子孙的一席之地了。
  第150章 钗在奁中44(番外)
  探春嫁过来之后,宝钗便将家里的事务让她操持, 外面的事物又全部交给薛蝌, 自己倒落得清闲, 本来会是极为悠闲的富贵闲人生活。
  谁知道薛夫人见儿子婚事有了着落,就开始操心起她的亲事来, 来为宝钗求亲的媒人不比当年为薛蟠的人少,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毕竟她还有一个郡主的封号呢,哥哥又是朝中新贵, 他们家又没有什么复杂的亲戚牵扯, 在京城之中宝钗也算是一位及清贵的人物。
  薛夫人自然是挑花了眼, 看着哪家的公子不错,那家的仿佛又更好, 犹豫不决导致下不了决定, 正这时, 探春又极为及时的生下了薛府中的第一位小少爷, 薛夫人和宋氏婶娘忙着含饴弄孙。
  薛宝钗借此机会留书一封说是要去巡查各地的产业,归期不定, 让薛夫人不要忙着给她相亲了。
  薛夫人看着留书欲哭无泪, “她根本就是怕我给她相亲, 所以才躲了出去。这一去,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
  探春笑着劝道:“宝姐姐是个十分有主见的人,若是遇到她喜欢的, 自然不会错过。既然她不在,咱们又定不下来, 母亲还是先别跟着操心了。”虽然探春成了宝钗的嫂子,但是还是习惯这么称呼她。
  宝钗见红楼之中的人,也都有了结果,便打算去畅游天下,可是总觉得好像有一件事未办,却一时想不起来。出京城之前,宝钗又特地去了一次集芳斋,问了管事儿的知道,几位小姐都按月或者是按季度会来只取分红的银两,并没有落了谁。
  宝钗听到此言之后就更加放心离开了,这一日,她到了秦淮河上,连摇橹的船夫都不用,独自乘坐一艘小舟漫渡江中。听着远处远远的传来的歌声,那是妓船上的歌女们常唱的曲调,是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宝钗正为了自己无意间听到了这极有味道的吴侬软语而欣喜回味,过了一会儿,又听一人用临江仙的曲调唱道:“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宝钗本来是躺在船上的,听罢猛地起身,只觉得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拿起船桨向那传来歌声的花船划去,她船行的速度极快,每一桨荡开去,小船都会向前行驶丈许有余,与那花船已经越来越接近,能看得到船上华灯闪烁人影幢幢,歌妓与客人们极是热闹。你道宝钗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大?只因那首词正是众姐妹在大观园中之时,宝钗作的一首柳絮词!除了她们几人之外,不应该再有人知道!更无论如何不应该传唱在这花船之上,所以宝钗当然要去一探究竟。
  宝钗到了花船之上,上面那一位中年花娘竟然拦住不让她上船,花娘打量她一番,妖娆地说道:“我们船只接男客不接女客,姑娘还是请回吧!这可不是你应该来的地儿!”
  宝钗说道:“刚刚唱临江仙的是谁?我要见那个人!”
  她见到那中年女子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神色,不打算让路,了然的抛出一锭银子,一字一顿的说道:“我要见她!”
  那花娘见到宝钗肯出银子,自然一改先前的不以为然,堆出一副笑脸:“有钱好办事,就算贵客您是位姑娘,我们也接了,枕霞!出来接客了!”
  宝钗早就有了不好的预感,听到这个名字更是浑身一震,因为贾老太太曾说,她年轻的时候,史家有一个枕霞阁,于是她们成立诗社的时候史湘云就用了枕霞旧友做自己的别号。
  史湘云被卖到这船上以来,便是曾经再开朗乐观的人,也都乐观不起来了,想逃脱又逃脱不了,只能深陷这泥潭之中不能自拔,今日又忽然想起大观园中,她们众多姐妹无忧无虑抚琴作诗的日子,想来是这辈子她再也回不去,又想到宝姐姐做在那首柳絮,前半首说的就像她一样,一朝从高处跌落,便是随流水,委芳尘!可是到底何时她才能逃脱命运,飞上青云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