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节(2 / 4)
三人不再说话,轻车熟路地直奔御书房。
御书房里,皇上端坐龙案之后,正中躬身站着几个人,风尘仆仆的三皇子,还有一同奔赴邯郸城的那几位钦差大人,另外还有李太师,及两位诺雅并不识得的高官,看服饰品阶,都是朝中一品大员。
三人进了御书房,皇上就吩咐身后的值守太监:“孙公公,传朕旨意,屏退所有闲杂人等,然后命御林军将御书房团团包围,退出三丈以外,任谁都不许进出,包括皇后!”
太子听圣旨一下,脸色就猛然变了,他又不傻,皇上不许皇后进书房,能是为了什么?难不成今日就是主要针对自己?!他惊骇之下,四处打量,与李太师的目光碰撞到了一起,李太师满头大汗,就连朝服的后背之处都洇湿了,可见,此事事关重大。
百里九那又是怎样的狡猾心性,审时度势,就立即也参透了其中猫腻。
屋子里顿时比屋外还要沉闷,而且角落处搁置的冰盆所散发出来的凉意不由自主地令人心中生寒。
屋外响起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御林军已经将御书房团团包围了起来,水泄不通。
猛然一道闪电撕裂阴沉的天空,继而雷鸣声起,震得大地好像都颤抖起来。
皇上原本就不怒自威,如今坐在龙案之后,面沉如水,浑身散发出凌冽而磅礴的气势,更是令人感到犹如泰山压顶,不敢仰视。
他缓缓地扫过书房里的众人,竟然当先开口对诺雅道:“舟车劳顿,多有辛苦,你到朕旁边搬个椅子坐吧。”
众人全都不解何意,皇上为何对她竟然这样优待。百里九却心思一转,就立即明白了皇上的用意,对诺雅微不可见地点点头。
诺雅略一沉吟,其实也隐约猜度出了几分皇上的心思。谢过皇恩,走到距离皇上三尺之处站定,恭敬道:“诺雅不累,站着就好。”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诺雅提起了十二分的警戒。
皇上这才缓缓地扫过众人的脸,对三皇子道:“卿修,将你手中的供状交给太子看看。”
三皇子上前,将手里一分奏折递交给太子,然后后退几步,离了太子数步远,百里九不动声色地靠过去,站在太子身后三尺之处。
太子狐疑地接在手里,打开来看,面色顿时大变,愤而将奏章“啪”的一声合拢,怒斥道:“胡说八道,栽赃陷害!”
皇上抬手将案首的几封信拿起来,丢到太子跟前的地上,冷冷地道:“你自己看吧。”
太子浑身压抑着怒火,将地上的的书信捡起来,拆开封口,取出信笺后展开,也只是瞄了一眼,就恨恨地丢在地上,指着三皇子的鼻子就开骂:“早就知道你觊觎我这太子之位已久,今日终于出手了。你从哪里伪造了这许多的书信诬赖我?
“卿勋,这些信件与状纸都是卿修与大理寺,刑部几位大人联手审理出来的,怎么,难不成是冤枉了你?”
楚卿勋是太子的名讳,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磕头道:“这些书信都是凭空捏造,孩儿从来都没有与这广府知府打过交道,更没有做过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还请父皇明察秋毫。”
原来,果真是邯郸一案的幕后之人,调查到了太子的头上。若是负责调查此案的只是三皇子一人,可信度还有待商榷,可是如今乃是皇上极为信任的几位肱骨之臣联手,而且封锁了消息,禁锢了人身自由,也怪不得皇上会直接大动肝火。
“你说你不识得广府知府,可是为何户部调查案卷,这游道举当年并非科考录取,乃是你大楚一十七年亲自举荐的呢?”
“亲自举荐?”太子犹自不信,转头看看老太师,李太师低垂着头,暗地向着他瞟了一眼,偷偷比划了一个手势。太子心里就凉了半截。
可能,这游知府果真是自己举荐的也不一定。
顿时他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不知如何辩驳才是。
皇上将他的一言一行全都看在眼里,忍不住心里一沉,仅剩的一点希望尽数化为泡影。
此事,在场的许多人都是心知肚明,可能也就皇上被蒙在鼓里罢了。太子平素里为了扩张自己在朝中的势力,暗地做过不少买官卖官的勾当,不论才华学识,更不看人品,只要银两到位,又心甘情愿地效忠于自己,他就会想方设法地保举入朝为官,此类交易不胜枚举。而时日久了,他自己究竟举荐过何人,又姓甚名谁,他自己都识不清了。
“信上面的印章,还有你的亲笔手书难不成也有假?难道父皇连这点都辨识不了?”皇上厉声责问道。
太子有些瞠目结舌,支支吾吾道:“印章与署名的确是孩儿的,但是这书信并非孩儿亲笔所写。”
“那你的意思就是说,这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了?” ↑返回顶部↑
御书房里,皇上端坐龙案之后,正中躬身站着几个人,风尘仆仆的三皇子,还有一同奔赴邯郸城的那几位钦差大人,另外还有李太师,及两位诺雅并不识得的高官,看服饰品阶,都是朝中一品大员。
三人进了御书房,皇上就吩咐身后的值守太监:“孙公公,传朕旨意,屏退所有闲杂人等,然后命御林军将御书房团团包围,退出三丈以外,任谁都不许进出,包括皇后!”
太子听圣旨一下,脸色就猛然变了,他又不傻,皇上不许皇后进书房,能是为了什么?难不成今日就是主要针对自己?!他惊骇之下,四处打量,与李太师的目光碰撞到了一起,李太师满头大汗,就连朝服的后背之处都洇湿了,可见,此事事关重大。
百里九那又是怎样的狡猾心性,审时度势,就立即也参透了其中猫腻。
屋子里顿时比屋外还要沉闷,而且角落处搁置的冰盆所散发出来的凉意不由自主地令人心中生寒。
屋外响起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御林军已经将御书房团团包围了起来,水泄不通。
猛然一道闪电撕裂阴沉的天空,继而雷鸣声起,震得大地好像都颤抖起来。
皇上原本就不怒自威,如今坐在龙案之后,面沉如水,浑身散发出凌冽而磅礴的气势,更是令人感到犹如泰山压顶,不敢仰视。
他缓缓地扫过书房里的众人,竟然当先开口对诺雅道:“舟车劳顿,多有辛苦,你到朕旁边搬个椅子坐吧。”
众人全都不解何意,皇上为何对她竟然这样优待。百里九却心思一转,就立即明白了皇上的用意,对诺雅微不可见地点点头。
诺雅略一沉吟,其实也隐约猜度出了几分皇上的心思。谢过皇恩,走到距离皇上三尺之处站定,恭敬道:“诺雅不累,站着就好。”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诺雅提起了十二分的警戒。
皇上这才缓缓地扫过众人的脸,对三皇子道:“卿修,将你手中的供状交给太子看看。”
三皇子上前,将手里一分奏折递交给太子,然后后退几步,离了太子数步远,百里九不动声色地靠过去,站在太子身后三尺之处。
太子狐疑地接在手里,打开来看,面色顿时大变,愤而将奏章“啪”的一声合拢,怒斥道:“胡说八道,栽赃陷害!”
皇上抬手将案首的几封信拿起来,丢到太子跟前的地上,冷冷地道:“你自己看吧。”
太子浑身压抑着怒火,将地上的的书信捡起来,拆开封口,取出信笺后展开,也只是瞄了一眼,就恨恨地丢在地上,指着三皇子的鼻子就开骂:“早就知道你觊觎我这太子之位已久,今日终于出手了。你从哪里伪造了这许多的书信诬赖我?
“卿勋,这些信件与状纸都是卿修与大理寺,刑部几位大人联手审理出来的,怎么,难不成是冤枉了你?”
楚卿勋是太子的名讳,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磕头道:“这些书信都是凭空捏造,孩儿从来都没有与这广府知府打过交道,更没有做过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还请父皇明察秋毫。”
原来,果真是邯郸一案的幕后之人,调查到了太子的头上。若是负责调查此案的只是三皇子一人,可信度还有待商榷,可是如今乃是皇上极为信任的几位肱骨之臣联手,而且封锁了消息,禁锢了人身自由,也怪不得皇上会直接大动肝火。
“你说你不识得广府知府,可是为何户部调查案卷,这游道举当年并非科考录取,乃是你大楚一十七年亲自举荐的呢?”
“亲自举荐?”太子犹自不信,转头看看老太师,李太师低垂着头,暗地向着他瞟了一眼,偷偷比划了一个手势。太子心里就凉了半截。
可能,这游知府果真是自己举荐的也不一定。
顿时他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不知如何辩驳才是。
皇上将他的一言一行全都看在眼里,忍不住心里一沉,仅剩的一点希望尽数化为泡影。
此事,在场的许多人都是心知肚明,可能也就皇上被蒙在鼓里罢了。太子平素里为了扩张自己在朝中的势力,暗地做过不少买官卖官的勾当,不论才华学识,更不看人品,只要银两到位,又心甘情愿地效忠于自己,他就会想方设法地保举入朝为官,此类交易不胜枚举。而时日久了,他自己究竟举荐过何人,又姓甚名谁,他自己都识不清了。
“信上面的印章,还有你的亲笔手书难不成也有假?难道父皇连这点都辨识不了?”皇上厉声责问道。
太子有些瞠目结舌,支支吾吾道:“印章与署名的确是孩儿的,但是这书信并非孩儿亲笔所写。”
“那你的意思就是说,这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