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2 / 4)
匆匆处理完奏折,太子就回寝宫。
眼看着太阳快落山了,石舜华还不见踪影,太子坐不住了,“张起麟,你出去看看福晋怎么还没回来。”
“嗻!”张起麟心想,没有皇上允许,宫里的人不能在外留宿,太子妃也不例外。这会儿没来,不用去看,太阳落山前也会回来。
六点三刻,金乌西坠,畅春园外出现一辆马车。侍卫正想拦着,一看驾车的人,连忙放行。
太子听到说话声,跑到外面,见石舜华额头上全是汗,嘴唇很干,整个人靠在阿笙身上,连忙问:“怎么了?”
刚一从石家出来,石舜华就觉得头有点钝钝的痛,车帘掀开一半,凉风吹拂不见好转,且越来越痛,“可能中暑了。”
“快去喊太医。”太子搂着石舜华,“慢一点。”
石舜华感觉腰间的手一紧,连忙说:“爷别紧张,没大事。”
“衣裳都湿了,还说没事。”太子道,“阿笙,伺候你主子洗洗,换身衣裳。”
石舜华想说不用,风一吹,旗袍贴在身上,登时闭上嘴巴。
换上白色旗袍,石舜华来到中堂,太医已等候多时。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石舜华脸上的面脂太厚,太医看得不甚真切,便问她哪里不舒服。
一番询问下来,太医确定石舜华中暑了,便准备开药。石舜华出言拦住:“劳烦太医帮我把把脉。”
“还有哪里不舒服?”太子率先问。
石舜华道:“肚子。”
“肚子?”太医一惊,莫不是有了?想到这点,太医连忙叫石舜华伸出手腕。心中有了这个猜测,不消片刻,太医断定:“恭喜殿下,恭喜福晋。”
“何喜之有?”太子下意识问。
太医笑道:“福晋有一个多月身孕了。”
“身,身孕?”太子愣了愣,反应过来,难以置信,“你,你有了?”
石舜华微微颔首:“我有点感觉,但不能确定。”
“不能确定就该找太医。”太子道,“太医,她上午去石家,下午又坐马车回来,来回颠簸有没有事?”
太医道:“福晋身体好。”说到这里,太医心里犯嘀咕,太子妃的手腕宛如凝脂,脸色怎么蜡黄?可他又很确定,太子妃的身体很好,谨慎起见,“福晋月份浅,身体虽好,还是得多加小心。”
“这一点孤知道。”太子虽然不关心内宅的事,他也是有两个儿子的人,“要不要喝那什么安胎药?”
太医道:“不用。是药三分毒。”
“那福晋中暑怎么办?”太子问。
太医道:“福晋如果不想喝药,冰敷也是可以的,只是见效慢。”
“那就用冰。”石舜华道,“劳烦太医把忌讳写下来。”随后,冲阿笙使个眼色。
张起麟送太医出去的时候把赏钱给他,就去清溪书屋向康熙报喜。
太子大婚前,太子妃的亲爹死了,大婚后,太子妃的亲祖父死了。康熙正哀叹从小死了娘的嫡子命苦,乍一听到太子妃有了,仿佛柳暗花明又一村。
康熙也不管这个日子是不是太赶巧,念叨一串东西,令梁九功亲自送过去。 ↑返回顶部↑
眼看着太阳快落山了,石舜华还不见踪影,太子坐不住了,“张起麟,你出去看看福晋怎么还没回来。”
“嗻!”张起麟心想,没有皇上允许,宫里的人不能在外留宿,太子妃也不例外。这会儿没来,不用去看,太阳落山前也会回来。
六点三刻,金乌西坠,畅春园外出现一辆马车。侍卫正想拦着,一看驾车的人,连忙放行。
太子听到说话声,跑到外面,见石舜华额头上全是汗,嘴唇很干,整个人靠在阿笙身上,连忙问:“怎么了?”
刚一从石家出来,石舜华就觉得头有点钝钝的痛,车帘掀开一半,凉风吹拂不见好转,且越来越痛,“可能中暑了。”
“快去喊太医。”太子搂着石舜华,“慢一点。”
石舜华感觉腰间的手一紧,连忙说:“爷别紧张,没大事。”
“衣裳都湿了,还说没事。”太子道,“阿笙,伺候你主子洗洗,换身衣裳。”
石舜华想说不用,风一吹,旗袍贴在身上,登时闭上嘴巴。
换上白色旗袍,石舜华来到中堂,太医已等候多时。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石舜华脸上的面脂太厚,太医看得不甚真切,便问她哪里不舒服。
一番询问下来,太医确定石舜华中暑了,便准备开药。石舜华出言拦住:“劳烦太医帮我把把脉。”
“还有哪里不舒服?”太子率先问。
石舜华道:“肚子。”
“肚子?”太医一惊,莫不是有了?想到这点,太医连忙叫石舜华伸出手腕。心中有了这个猜测,不消片刻,太医断定:“恭喜殿下,恭喜福晋。”
“何喜之有?”太子下意识问。
太医笑道:“福晋有一个多月身孕了。”
“身,身孕?”太子愣了愣,反应过来,难以置信,“你,你有了?”
石舜华微微颔首:“我有点感觉,但不能确定。”
“不能确定就该找太医。”太子道,“太医,她上午去石家,下午又坐马车回来,来回颠簸有没有事?”
太医道:“福晋身体好。”说到这里,太医心里犯嘀咕,太子妃的手腕宛如凝脂,脸色怎么蜡黄?可他又很确定,太子妃的身体很好,谨慎起见,“福晋月份浅,身体虽好,还是得多加小心。”
“这一点孤知道。”太子虽然不关心内宅的事,他也是有两个儿子的人,“要不要喝那什么安胎药?”
太医道:“不用。是药三分毒。”
“那福晋中暑怎么办?”太子问。
太医道:“福晋如果不想喝药,冰敷也是可以的,只是见效慢。”
“那就用冰。”石舜华道,“劳烦太医把忌讳写下来。”随后,冲阿笙使个眼色。
张起麟送太医出去的时候把赏钱给他,就去清溪书屋向康熙报喜。
太子大婚前,太子妃的亲爹死了,大婚后,太子妃的亲祖父死了。康熙正哀叹从小死了娘的嫡子命苦,乍一听到太子妃有了,仿佛柳暗花明又一村。
康熙也不管这个日子是不是太赶巧,念叨一串东西,令梁九功亲自送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