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1 / 2)
在夏油杰很小的时候,他曾将自己能看见咒灵这件事告知他的父母,但是他们没有信,他们只是担心,担心夏油杰是不是出现了幻听或者幻视。
出于一个普通人的思维,他们曾试图带着夏油杰去看医生,但是遭到了夏油杰激烈的反抗。
之后夏油杰再次提起这件事,他们没有反驳,甚至认真附和。
[看到了,杰,我们一起把它赶跑好不好?]
但是骗子,都是骗子。
夏油杰知道他们根本就没看到,因为那两只咒灵就停在他们的肩上。
所谓的认同,不过一种小心翼翼的敷衍。
他和他的父母,根本不可能有顺畅的、感同身受的沟通交流,因为他们之间的世界天差地别。
自那之后,夏油杰开始学会伪装。
不知不觉中,他与父母渐行渐远。
他像是独自一人走在一条又窄、又黑、又冷且看不见尽头的路上,一种孤寂感与微不可察的惧怕感时刻萦绕在他的脑海中,让他时刻如惊弓之鸟。
直到那天咒术界的人找到他,夏油杰才感觉这条路像是突然有了尽头,尽头并非他所以为的无尽的黑暗,而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
——那儿有他的同类。
因此那一刻,夏油杰无比的感激,他甚至觉得自己像是在某一刹那获得了新生。
所以他无视可能的危险,抛弃了普通人的人生,义无反顾的来到了高专。
他甚至觉得,哪怕咒术师的死亡率再上升五个百分点,也无法动摇他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的决心。
直到那天在便利店中,户川彻的话让他意识到了自己其实从来都拥有无数的选择,而非只有一条单行道。
当脱离了儿时那种被排斥且孤立无援的境地,夏油杰开始用一种更豁达的方式去看待以往的自己,甚至开始思考起另一种可能性。
不是没有像户川彻所说的那样,去思考别的道路。
但是夏油杰深思熟虑后,仍旧觉得还是咒术师最适合自己——因为在这儿所得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别的工作无法给予的。
不过也不一定要一生都是这样,当时夏油杰很乐观的想。
因为这是现在十七岁的他所持有的想法,户川彻的话给他的未来指出了无限的可能性,令夏油杰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
在某个忙里偷闲看漫画的下午,他的脑海中甚至闪过一个以咒术师的经历为蓝本,画漫画或者写小说的想法。
但是这个想法划过的速度比流星还要快,就像所有对未来满怀期待的青少年一样,各式各样的想法此起彼伏,诞生又消亡,对任何事情充满好奇却又喜新厌旧。
——夏油杰正切实的处于这种年纪。
然而突如其来的意外以一种蛮横的姿势揭开了血淋淋的事实。
在此前,所有人都知道咒术师的死亡率高,他们甚至能精准的说出那个数字。
但是数字终究只是数字,就像是新闻上播报的哪儿的洪灾死了多少人,每年车祸的死亡率又有多高。
惋惜,感慨,但多半不会有感同身受。
因为那只是经由统计后得出的冰冷数值。 ↑返回顶部↑
出于一个普通人的思维,他们曾试图带着夏油杰去看医生,但是遭到了夏油杰激烈的反抗。
之后夏油杰再次提起这件事,他们没有反驳,甚至认真附和。
[看到了,杰,我们一起把它赶跑好不好?]
但是骗子,都是骗子。
夏油杰知道他们根本就没看到,因为那两只咒灵就停在他们的肩上。
所谓的认同,不过一种小心翼翼的敷衍。
他和他的父母,根本不可能有顺畅的、感同身受的沟通交流,因为他们之间的世界天差地别。
自那之后,夏油杰开始学会伪装。
不知不觉中,他与父母渐行渐远。
他像是独自一人走在一条又窄、又黑、又冷且看不见尽头的路上,一种孤寂感与微不可察的惧怕感时刻萦绕在他的脑海中,让他时刻如惊弓之鸟。
直到那天咒术界的人找到他,夏油杰才感觉这条路像是突然有了尽头,尽头并非他所以为的无尽的黑暗,而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
——那儿有他的同类。
因此那一刻,夏油杰无比的感激,他甚至觉得自己像是在某一刹那获得了新生。
所以他无视可能的危险,抛弃了普通人的人生,义无反顾的来到了高专。
他甚至觉得,哪怕咒术师的死亡率再上升五个百分点,也无法动摇他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的决心。
直到那天在便利店中,户川彻的话让他意识到了自己其实从来都拥有无数的选择,而非只有一条单行道。
当脱离了儿时那种被排斥且孤立无援的境地,夏油杰开始用一种更豁达的方式去看待以往的自己,甚至开始思考起另一种可能性。
不是没有像户川彻所说的那样,去思考别的道路。
但是夏油杰深思熟虑后,仍旧觉得还是咒术师最适合自己——因为在这儿所得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别的工作无法给予的。
不过也不一定要一生都是这样,当时夏油杰很乐观的想。
因为这是现在十七岁的他所持有的想法,户川彻的话给他的未来指出了无限的可能性,令夏油杰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
在某个忙里偷闲看漫画的下午,他的脑海中甚至闪过一个以咒术师的经历为蓝本,画漫画或者写小说的想法。
但是这个想法划过的速度比流星还要快,就像所有对未来满怀期待的青少年一样,各式各样的想法此起彼伏,诞生又消亡,对任何事情充满好奇却又喜新厌旧。
——夏油杰正切实的处于这种年纪。
然而突如其来的意外以一种蛮横的姿势揭开了血淋淋的事实。
在此前,所有人都知道咒术师的死亡率高,他们甚至能精准的说出那个数字。
但是数字终究只是数字,就像是新闻上播报的哪儿的洪灾死了多少人,每年车祸的死亡率又有多高。
惋惜,感慨,但多半不会有感同身受。
因为那只是经由统计后得出的冰冷数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