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当病弱贵公子 第83节(3 / 4)
连国都栎阳都比不过他们的边陲小城,真要翻修重建,还是找个风水宝地从头开始比较省事儿。
随着戚邑会盟散去,得到确切消息的各诸侯国都震惊的不行,能让赵侯让出了足足三十五座城池,秦公是个人才。
可就算秦公态度强硬,赵侯也不是任人欺负的,晋阳没有了再打回来就是,这么直接的把城还回去实在不像他的风格。
各国朝堂上对赵侯如此反应的猜测一波又一波,被迫签了盟书的赵侯有苦说不出,他也没脸说出来,在卫国被人扣下这种事情说出去能把祖宗的脸都给丢尽了。
卫不逝那小子最不该的就是拿了城池后就把他放了,如果直接把他杀了,赵国必定会陷入内乱,他那些儿子都不是什么安稳之辈,等赵国的形势安稳下来或许会给他报仇,不过其中这些年也够卫国喘息了。
内乱之后赵国的实力必定会衰弱,但是现在不一样,等他回去和魏韩商量好,再联合西边的戎狄一起将秦国给灭了,他卫国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三十五座城就能让他铤而走险丧失理智,等卫国尽数并到赵国的版图,当时候看他卫不逝还能不能继续张狂。
魏国对打秦国向来积极,韩国在赵魏一致要干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不会落后,于是连理由都不用怎么找,上午赵侯提议,下午联军就组建了起来。
三晋联军,就这么杀气腾腾到了函谷关。
帝丘,孙伯灵得到消息后便准备启程回栎阳,战事不到最紧要的时候一般不会耽误商贾进出关卡,他直接跟着商队进入秦国,正好还能沿路看看魏国的情况。
联军主帅乃魏国上将军庞涓,时隔多年,他们二人终归还是在战场上碰到了。
孙大军师唇角微扬,可惜笑意不达眼底,他孙伯灵睚眦必报,庞涓的性命他要定了。
第103章
渭河平原莽莽苍苍八百里秦川, 南倚秦岭东至潼关,关中披山带渭,以秦人之血性, 迟早能够吞并天下。
秦国的根本所在易守难攻,关塞地势险要, 打的赢便东出, 打不赢便死守函谷关, 只要秦人有一口吃的, 中原想打到关中难于上青天。
秦魏边境, 商队经过盘查后顺利出关, 孙伯灵在车上没有下来, 回头看了一眼戒备比以往森严了许多的城池,将帘子放下继续闭目养神。
过了关卡后便是秦国的地盘,前两年中原前往秦国的商队多了些, 只是后来秦国闭关拒绝所有外国商贾, 商路也跟着荒废了, 直到不久前秦公到卫国会盟,商路才再一次打开。
商人趋利而动,永远是得到消息最快的那一批人,前几年去秦国已经有利可寻,中间隔了这些年忙着变法,如果变法失败他们自然会谨慎行事, 可秦公都敢掺和中原的会盟了,秦国境内肯定比前几年更好。
行商最重要的是抓住时机, 前些年卫人在秦国赚的盆满钵满,魏国离秦国最近,函谷关打开, 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再让卫人抢先。
孙大军师在路上不赶时间,商队是卫霁手下的商队,一切以他的心意为先,在看到路上不断有魏国的商队超到他们前面往西去的时候就猜到这些商贾是怎么想的了。
如今的秦国不像献公时那般穷苦,这几年不缺粮食也就有精力干其他事情了,变法对庶民的影响虽大,最终却是往好的地方发展,现在去秦国的确有利可图。
至于卫商当年有没有在秦国赚的盆满钵满……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钱财上的确是吃亏,不光吃亏还费钱费力,不过好在结果是好的,至少在秦公在位期间,天下诸国再想欺负卫国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了。
扛不住秦国大军压境,最好还是别去招惹卫国,除非他们觉得秦国离的远永远打不到他们,仗着秦国鞭长莫及为所欲为。
巧了,除了和秦国接壤的几个国家之外,燕国的精力都放在抵御外族之上,发兵中原劳心费力还不一定得到好处,所以对卫国基本没有威胁,齐国和卫国有姻亲关系在,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撕破脸皮,其他的泗上诸侯国力和卫国不相上下,甚至连卫国都不如,更不敢主动挑起战事。
纵观天下,对卫国威胁最大的三晋和楚国将来都不能轻易对卫国用兵,将钱财花在秦国身上可比兵临城下被抢走好太多了。
商队不紧不慢朝秦国的方向走着,丝毫没有因为三晋已经陈兵函谷关外而慌乱,等他们到了有秦兵驻守的地方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秦军阵地灯火通明,营帐乌压压一片坐落在山上,对面的三晋营地同样戒备森严,时不时还有被惊吓到的野兽吼声,大晚上听上去还真挺吓人。
孙伯灵让人将放在其他马车上的轮椅取下来,有些艰难的扶着车厢下去,慢吞吞迈腿走过去坐下,然后看着燃起来的篝火出神。
经过这些年的修养,他的腿已经已经不会再隐隐作痛,除了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跑跑跳跳之外,偶尔离开轮椅走两步也不是不行。
跟着商队走南闯北的都不是胆小之人,将帐篷搭好点燃篝火留下守夜的人便钻进去休息了,商队主事端着几个烤饼过来,待孙大军师将盘子接过去然后问道,“先生,不远处便是秦军阵营,可要过去传个消息?” ↑返回顶部↑
随着戚邑会盟散去,得到确切消息的各诸侯国都震惊的不行,能让赵侯让出了足足三十五座城池,秦公是个人才。
可就算秦公态度强硬,赵侯也不是任人欺负的,晋阳没有了再打回来就是,这么直接的把城还回去实在不像他的风格。
各国朝堂上对赵侯如此反应的猜测一波又一波,被迫签了盟书的赵侯有苦说不出,他也没脸说出来,在卫国被人扣下这种事情说出去能把祖宗的脸都给丢尽了。
卫不逝那小子最不该的就是拿了城池后就把他放了,如果直接把他杀了,赵国必定会陷入内乱,他那些儿子都不是什么安稳之辈,等赵国的形势安稳下来或许会给他报仇,不过其中这些年也够卫国喘息了。
内乱之后赵国的实力必定会衰弱,但是现在不一样,等他回去和魏韩商量好,再联合西边的戎狄一起将秦国给灭了,他卫国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三十五座城就能让他铤而走险丧失理智,等卫国尽数并到赵国的版图,当时候看他卫不逝还能不能继续张狂。
魏国对打秦国向来积极,韩国在赵魏一致要干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不会落后,于是连理由都不用怎么找,上午赵侯提议,下午联军就组建了起来。
三晋联军,就这么杀气腾腾到了函谷关。
帝丘,孙伯灵得到消息后便准备启程回栎阳,战事不到最紧要的时候一般不会耽误商贾进出关卡,他直接跟着商队进入秦国,正好还能沿路看看魏国的情况。
联军主帅乃魏国上将军庞涓,时隔多年,他们二人终归还是在战场上碰到了。
孙大军师唇角微扬,可惜笑意不达眼底,他孙伯灵睚眦必报,庞涓的性命他要定了。
第103章
渭河平原莽莽苍苍八百里秦川, 南倚秦岭东至潼关,关中披山带渭,以秦人之血性, 迟早能够吞并天下。
秦国的根本所在易守难攻,关塞地势险要, 打的赢便东出, 打不赢便死守函谷关, 只要秦人有一口吃的, 中原想打到关中难于上青天。
秦魏边境, 商队经过盘查后顺利出关, 孙伯灵在车上没有下来, 回头看了一眼戒备比以往森严了许多的城池,将帘子放下继续闭目养神。
过了关卡后便是秦国的地盘,前两年中原前往秦国的商队多了些, 只是后来秦国闭关拒绝所有外国商贾, 商路也跟着荒废了, 直到不久前秦公到卫国会盟,商路才再一次打开。
商人趋利而动,永远是得到消息最快的那一批人,前几年去秦国已经有利可寻,中间隔了这些年忙着变法,如果变法失败他们自然会谨慎行事, 可秦公都敢掺和中原的会盟了,秦国境内肯定比前几年更好。
行商最重要的是抓住时机, 前些年卫人在秦国赚的盆满钵满,魏国离秦国最近,函谷关打开, 这次说什么也不能再让卫人抢先。
孙大军师在路上不赶时间,商队是卫霁手下的商队,一切以他的心意为先,在看到路上不断有魏国的商队超到他们前面往西去的时候就猜到这些商贾是怎么想的了。
如今的秦国不像献公时那般穷苦,这几年不缺粮食也就有精力干其他事情了,变法对庶民的影响虽大,最终却是往好的地方发展,现在去秦国的确有利可图。
至于卫商当年有没有在秦国赚的盆满钵满……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钱财上的确是吃亏,不光吃亏还费钱费力,不过好在结果是好的,至少在秦公在位期间,天下诸国再想欺负卫国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了。
扛不住秦国大军压境,最好还是别去招惹卫国,除非他们觉得秦国离的远永远打不到他们,仗着秦国鞭长莫及为所欲为。
巧了,除了和秦国接壤的几个国家之外,燕国的精力都放在抵御外族之上,发兵中原劳心费力还不一定得到好处,所以对卫国基本没有威胁,齐国和卫国有姻亲关系在,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撕破脸皮,其他的泗上诸侯国力和卫国不相上下,甚至连卫国都不如,更不敢主动挑起战事。
纵观天下,对卫国威胁最大的三晋和楚国将来都不能轻易对卫国用兵,将钱财花在秦国身上可比兵临城下被抢走好太多了。
商队不紧不慢朝秦国的方向走着,丝毫没有因为三晋已经陈兵函谷关外而慌乱,等他们到了有秦兵驻守的地方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秦军阵地灯火通明,营帐乌压压一片坐落在山上,对面的三晋营地同样戒备森严,时不时还有被惊吓到的野兽吼声,大晚上听上去还真挺吓人。
孙伯灵让人将放在其他马车上的轮椅取下来,有些艰难的扶着车厢下去,慢吞吞迈腿走过去坐下,然后看着燃起来的篝火出神。
经过这些年的修养,他的腿已经已经不会再隐隐作痛,除了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跑跑跳跳之外,偶尔离开轮椅走两步也不是不行。
跟着商队走南闯北的都不是胆小之人,将帐篷搭好点燃篝火留下守夜的人便钻进去休息了,商队主事端着几个烤饼过来,待孙大军师将盘子接过去然后问道,“先生,不远处便是秦军阵营,可要过去传个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