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节(2 / 4)
当然,重点工作依然是在追查之前的造谣者,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水如大川,要想找到是谁泼出来的,那简直比大海捞针还要困难。不过情报人员自然有一套办事方法,他们先从那些信从这些言论的人下手,对这些人进行密切的监视,全面调查他们的背景。既然这些人相信谣言,那自然有不安分的原因,要么他们就是主谋,要么主谋就在他们身边。
经过几天时间的忙碌,中情局总算找到了一些头绪,在他们入手调查的几十个对象当中,有八个人是中华革命党的党员,另外五、六个人则分别与这八个人是认识的,当然至于认识的关系程度还有待追查。
虽然这算得上一条线索,但仍然很难有精准的证据,毕竟中华革命党一直以来都是反对党身份,只不过势单力薄所以没什么做为和影响。另外这八个党员以前都是同盟会在地方的骨干成员,属于那种激进的政治活动者,之前还一直反对荣誉改制,现在反对“举孝廉”和“时评”教育手段也很正常,这暂时不能说明他们是有阴谋的行为,或许仅仅只是跟风。
一九一七年七月份,世界格局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种僵持。
自从中华民国先后与英国、俄国议和之后,可以说是彻底脱离了世界大战的战场,仅仅是保留着一个同盟国的名份而已。只是,这看似与大局并无直接联系的事情,却间接的给欧洲战场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英国从南亚战场上抽调了全部的战略资源,转而投向法国正面战场上面。这一举虽然有几分强弩之末的虚张声势,但不可不否认,时至七个月之久德国主力部队仍然被困在巴黎,未能再向西边挺进半步。至于做为“奇兵”的意大利,除了发动突袭抢占了里昂之外,也没有任何其他的做为,甚至即便有多余的兵力继续组织进攻,也装出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只是一味的巩固占领区,并在占领区内大肆掠夺,就好像他们的战场就局限于此似的。
至于塞尔维亚战场上,同盟国的三支大军疯狂的进攻之下,终于显出了防守松动的状况,但严格的来说同盟国军的进展依然不算有效率,哪怕塞尔维亚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状态,也能继续坚持七、八个月之久。
因此,同盟国在声势上获得的绝对优势,但却没有办法全部转化为战场上的优势。总体而言整个欧洲战场还是处于一种僵持状态。军事时评家们都看得出来,事实上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中国与英、俄议和是重要因素之一,但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长久以来的大规模作战,使得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都陷入了资源困乏状态。
正因为如此,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都无法组织像之前那样有效率的作战,哪怕协约国处于弱势,但凭借战略防守的姿态还是能跟同盟国拼上一拼。相反,同盟国却因为战斗力锐减,而没有能力去跟对方硬拼。
当然,如果中国能够在亚洲将英国、俄国牵制的更久一些,同盟国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发动一次破釜沉舟似的总攻,趁势彻底击溃协约国的主力防线,那么剩下的作战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不必再担心有僵持的局面。
直到这个时候,西方国家才真正意识到中华民国这个东方“落后”国家的举足轻重,没想到最终能够影响整个世界大战局面的人竟然是这个不起眼的国家。
可惜事情已经成为定局,中国签订了两份停战和约,彻底置身于战争之外,以中国目前的态势显而易见是不可能再重新发起战争了。
然而,这种僵持实际上对协约国来说仍然是不利。目前协约国整体采取的是战略防守,这种战略部署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吸引同盟国的进攻,继而达到快速消耗敌军的目的。可是正因为同盟国阵营的内部情况同样不明朗,因此无论是德军还是奥军、意军,基本上都大幅缩减了主动进攻的力度。
也就是说,同盟国与协约国现在都进入了一种消极的防守作战状态,双方都没有足够的力气发动一场可以摧毁对方的作战。如果单纯就这样消耗下去,做为主力部队的英法联军很快就会因为战略资源慢慢消耗完毕,最终导致连战略防守都无法进行下去。
毕竟英国从南亚抽调的资源十分有限,南亚大部分殖民地全部丧失,跟中国又打了一年之久的作战,英屬印度政府剩下的物资也不多。一旦在缓慢的对峙过程中用光了物资,英国、法国再也没有办法从海外争取到更多的援助,等待他们的就是弹尽粮绝的局面。
相对而言,同盟国虽然也面临战略资源紧缺的情况,但比起协约国来说,他们的状况显然要好很多,绝对能够比协约国坚持的更久。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49章,国际利益的诱因
这场战争如果继续僵持下去,不出五个月的时间,必将以协约国主动投降而告终。
这原本是欧洲各国普通老百姓所期待的情况,在他们眼里,不管是谁胜利,只要能够尽快结束这旷日持久的战争,让亲人们平安归来,让生活的负担释放下来,哪怕是敌人获得胜利都无所谓。欧洲人已经彻底被这场战争折磨到近乎疯狂的地步,骨子里对当权者不顾人民百姓生活问题早已产生了一股痛恨,一些激进分子甚至还巴不得自己国家战败,然后趁机推翻这个残暴不仁的政府。
可是,对于一些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家来说,他们对这场战争还意犹未尽,因为这场战争带来的巨大利益一直吸引着无数投机者,如果战争能继续持续下去,他们所能赚取的利益则会更多一筹。人总是有贪得无厌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前期投资失败的国家,好不容易赚回了本钱,怎么也要多捞一些利息才是。
美国在战前购买了大批协约国阵营的战争债券,可惜协约国从一开始就显出了颓废之势,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日本就被击败退出阵营,随后又传出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的惊人消息。可以说,从一九一五年开始,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前期投资的重大失败。
起初,美国人还打算扭转这种失败,可是到了一九一五年下旬,在协约国阵营上的投资越来越困难,甚至还导致国内许多银行因为资金无法周转而破产。再加上中国与德国合作制订的“东亚经济复苏计划”,其中一部分还邀请到美国的商人财阀参与,一下子扭转了美国国内对整个欧洲大战的感观。
尽管当时美国政府还在苦苦坚持,但民间的私人财阀则已经渐渐开始见风使舵。这些民间资金汇总起来,决定在一些稳定的商贸项目上投入大资金,同时也通过中立国瑞士的牵头,在同盟国阵营购买了大批银行债券。
美国私人财阀的这一行动,不得不说挽救了许多同盟国的金融业,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同盟国的资源会超过协约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转向投资同盟国只是一小部分资金而已,毕竟经过前期投资协约国的失败,给美国很多商人的信心造成严重的打击,所以在欧战后期他们宁可真正扮演中立的角色,也不会轻而易举的倒向任何阵营。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只购买同盟国的银行债券,而不购买同盟国国家发行的战争债券原因,就是为了掩护他们投机的身份,希望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都能建立贸易合作。
从一九一六年上旬开始,美国开始加大军火贸易的力度。就目前而言,军火贸易是最稳定的投资项目,只要战争一天没有结束,军火市场一天就不会关门。
只是,军火贸易考验的是国内生产力,所以美国政府一开始并没有把重心全部放在这方面,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选择了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政治投资。很显然,政治投资收益虽然丰富,可惜风险实在过大。
在吃了亏之后,美国这才又转回军火贸易的老本行。
之前参与政治投资失败的大财阀们,为了填补这笔损失,他们咬紧牙关在国内一下子扩大了六倍之多的军火生产线,更疯狂的是整个扩大生产规模的工期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不得不说,这次美国军火商人们是下了血本。 ↑返回顶部↑
经过几天时间的忙碌,中情局总算找到了一些头绪,在他们入手调查的几十个对象当中,有八个人是中华革命党的党员,另外五、六个人则分别与这八个人是认识的,当然至于认识的关系程度还有待追查。
虽然这算得上一条线索,但仍然很难有精准的证据,毕竟中华革命党一直以来都是反对党身份,只不过势单力薄所以没什么做为和影响。另外这八个党员以前都是同盟会在地方的骨干成员,属于那种激进的政治活动者,之前还一直反对荣誉改制,现在反对“举孝廉”和“时评”教育手段也很正常,这暂时不能说明他们是有阴谋的行为,或许仅仅只是跟风。
一九一七年七月份,世界格局隐隐约约出现了一种僵持。
自从中华民国先后与英国、俄国议和之后,可以说是彻底脱离了世界大战的战场,仅仅是保留着一个同盟国的名份而已。只是,这看似与大局并无直接联系的事情,却间接的给欧洲战场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英国从南亚战场上抽调了全部的战略资源,转而投向法国正面战场上面。这一举虽然有几分强弩之末的虚张声势,但不可不否认,时至七个月之久德国主力部队仍然被困在巴黎,未能再向西边挺进半步。至于做为“奇兵”的意大利,除了发动突袭抢占了里昂之外,也没有任何其他的做为,甚至即便有多余的兵力继续组织进攻,也装出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只是一味的巩固占领区,并在占领区内大肆掠夺,就好像他们的战场就局限于此似的。
至于塞尔维亚战场上,同盟国的三支大军疯狂的进攻之下,终于显出了防守松动的状况,但严格的来说同盟国军的进展依然不算有效率,哪怕塞尔维亚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状态,也能继续坚持七、八个月之久。
因此,同盟国在声势上获得的绝对优势,但却没有办法全部转化为战场上的优势。总体而言整个欧洲战场还是处于一种僵持状态。军事时评家们都看得出来,事实上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中国与英、俄议和是重要因素之一,但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长久以来的大规模作战,使得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都陷入了资源困乏状态。
正因为如此,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都无法组织像之前那样有效率的作战,哪怕协约国处于弱势,但凭借战略防守的姿态还是能跟同盟国拼上一拼。相反,同盟国却因为战斗力锐减,而没有能力去跟对方硬拼。
当然,如果中国能够在亚洲将英国、俄国牵制的更久一些,同盟国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发动一次破釜沉舟似的总攻,趁势彻底击溃协约国的主力防线,那么剩下的作战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不必再担心有僵持的局面。
直到这个时候,西方国家才真正意识到中华民国这个东方“落后”国家的举足轻重,没想到最终能够影响整个世界大战局面的人竟然是这个不起眼的国家。
可惜事情已经成为定局,中国签订了两份停战和约,彻底置身于战争之外,以中国目前的态势显而易见是不可能再重新发起战争了。
然而,这种僵持实际上对协约国来说仍然是不利。目前协约国整体采取的是战略防守,这种战略部署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吸引同盟国的进攻,继而达到快速消耗敌军的目的。可是正因为同盟国阵营的内部情况同样不明朗,因此无论是德军还是奥军、意军,基本上都大幅缩减了主动进攻的力度。
也就是说,同盟国与协约国现在都进入了一种消极的防守作战状态,双方都没有足够的力气发动一场可以摧毁对方的作战。如果单纯就这样消耗下去,做为主力部队的英法联军很快就会因为战略资源慢慢消耗完毕,最终导致连战略防守都无法进行下去。
毕竟英国从南亚抽调的资源十分有限,南亚大部分殖民地全部丧失,跟中国又打了一年之久的作战,英屬印度政府剩下的物资也不多。一旦在缓慢的对峙过程中用光了物资,英国、法国再也没有办法从海外争取到更多的援助,等待他们的就是弹尽粮绝的局面。
相对而言,同盟国虽然也面临战略资源紧缺的情况,但比起协约国来说,他们的状况显然要好很多,绝对能够比协约国坚持的更久。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49章,国际利益的诱因
这场战争如果继续僵持下去,不出五个月的时间,必将以协约国主动投降而告终。
这原本是欧洲各国普通老百姓所期待的情况,在他们眼里,不管是谁胜利,只要能够尽快结束这旷日持久的战争,让亲人们平安归来,让生活的负担释放下来,哪怕是敌人获得胜利都无所谓。欧洲人已经彻底被这场战争折磨到近乎疯狂的地步,骨子里对当权者不顾人民百姓生活问题早已产生了一股痛恨,一些激进分子甚至还巴不得自己国家战败,然后趁机推翻这个残暴不仁的政府。
可是,对于一些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家来说,他们对这场战争还意犹未尽,因为这场战争带来的巨大利益一直吸引着无数投机者,如果战争能继续持续下去,他们所能赚取的利益则会更多一筹。人总是有贪得无厌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前期投资失败的国家,好不容易赚回了本钱,怎么也要多捞一些利息才是。
美国在战前购买了大批协约国阵营的战争债券,可惜协约国从一开始就显出了颓废之势,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日本就被击败退出阵营,随后又传出中国加入同盟国阵营的惊人消息。可以说,从一九一五年开始,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前期投资的重大失败。
起初,美国人还打算扭转这种失败,可是到了一九一五年下旬,在协约国阵营上的投资越来越困难,甚至还导致国内许多银行因为资金无法周转而破产。再加上中国与德国合作制订的“东亚经济复苏计划”,其中一部分还邀请到美国的商人财阀参与,一下子扭转了美国国内对整个欧洲大战的感观。
尽管当时美国政府还在苦苦坚持,但民间的私人财阀则已经渐渐开始见风使舵。这些民间资金汇总起来,决定在一些稳定的商贸项目上投入大资金,同时也通过中立国瑞士的牵头,在同盟国阵营购买了大批银行债券。
美国私人财阀的这一行动,不得不说挽救了许多同盟国的金融业,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同盟国的资源会超过协约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转向投资同盟国只是一小部分资金而已,毕竟经过前期投资协约国的失败,给美国很多商人的信心造成严重的打击,所以在欧战后期他们宁可真正扮演中立的角色,也不会轻而易举的倒向任何阵营。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只购买同盟国的银行债券,而不购买同盟国国家发行的战争债券原因,就是为了掩护他们投机的身份,希望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都能建立贸易合作。
从一九一六年上旬开始,美国开始加大军火贸易的力度。就目前而言,军火贸易是最稳定的投资项目,只要战争一天没有结束,军火市场一天就不会关门。
只是,军火贸易考验的是国内生产力,所以美国政府一开始并没有把重心全部放在这方面,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选择了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政治投资。很显然,政治投资收益虽然丰富,可惜风险实在过大。
在吃了亏之后,美国这才又转回军火贸易的老本行。
之前参与政治投资失败的大财阀们,为了填补这笔损失,他们咬紧牙关在国内一下子扩大了六倍之多的军火生产线,更疯狂的是整个扩大生产规模的工期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不得不说,这次美国军火商人们是下了血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