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前也做过类似的节目,把虞城所有值得记录下来的人文历史拍了下来,做成一档节目。
  只不过有点像记录片,缺少趣味性,所以收视并不好。
  如果主角换成中学生,说不定会好一点,但是应该也有限。
  “这只是第一步。”叶纤红提醒道。“当这个节目做完之后,接下来举办一次同一个主题的作文、绘画、摄影比赛,让全市学生加入进来。”
  如果只有前面的内容,叶纤红的目的性太明确了,她担心电视台未必有兴趣做。
  但是加入后面的内容,情况就不一样了,至少跟前段时间的美食节一样,把全市人民的热情都激发起来,虞城的旅游资源本来就丰富,说不定会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哦。”田馨予点点头。“不过我有个疑问,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举办相关的比赛,要等前面的游记全面做出来之后,才开始。”
  正常情况下,这种宣传应该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叶纤红却偏偏反过来做,这让她很不解。
  “原因很简单。”叶纤红回答道。“任何一种推广活动,都不能一哄而上,而是应该掌握火候,一步一步来。”
  叶纤红当然不会承认,如果一开始就全市搞比赛,那怎么体现陈溪乡中,怎么体现弟弟?
  只有等她们的节目出来了,再搞竞赛,那样一来,这个节目肯定会重播,那些想参加比赛的学生肯定会去看,弟弟肯定能让更多的人认识。
  这就像前世的造星运动,叶纤红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把弟弟推出去。
  新概念捧出个名人叫韩寒,叶纤红没想过让弟弟成为那样的人物,但是在虞城出点小名,还是有好处的。
  这个时代都崇拜名人,弟弟有了这些做基础,往后的路肯定会好走一些。
  当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弟弟在性格上,依然有些内向和软弱,叶纤红希望通过这件事,能让他变得更自信更坚强。
  “你是说前期就像煮冷水,一点点加热。等锅里的水温高了的时候,再加一把火,然后利用这个竞赛活动,让全市人都来关心参与这个活动?”田馨予似乎有些明白了叶纤红的意思,反问道。
  她是新闻专业毕业的,学过新闻心理学,于是这样解读叶纤红那句话。
  “差不多吧!”叶纤红见她主动帮自己把这个答案圆好了,笑着点点头。
  田馨予从随手的包里,拿出纸笔,记下这些内容。
  今天过来跟叶纤红见面,只是大概了解一下合作方向,具体细节,还得跟领导汇报后才能决定。
  “后面的竞赛,其实容易操作,毕竟全国类似的比赛见得多了。”田馨予想了想,回答道。“关键还是前面的活动,请问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她也清楚,叶纤红感兴趣的是前面部分,后面的跟她关系不大。
  同时最难处理的也是前面的内容,因为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我的想法很简单。”叶纤红想了想,觉得没必要跟她迂回,不如直接把话说明白。“就是以陈溪乡中新成立的团支部,决定开始搞这个活动开始,全程跟进拍摄——”
  接下来叶纤说了具体的想法。
  比如记录陈溪乡中新的团组织成立仪式,比如第一次选举,第一次团员座谈会,比如这个活动的由来等等。
  这当然会涉及学校的拍摄,包括团支部辅导老师,包括学校平时对学生的教育等等,其实算是给陈溪中学做了一次正式的宣传。
  然后定下活动之后,找几个有代表性的团员,跟着他们去虞城各个名胜古迹,采风,写游记,谈感想等等。
  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入团员的心理活动,以独白的形式,让参观者说出当时的感受,增加真实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