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第85节(2 / 4)
李信原本以为,以他们这一路上的遭遇和赵人对他们的态度来说,赵国人恐怕不会轻易让他们进邯郸城。
但等他们递交文书后,赵国人直接派人就带他们进去了,连盘问都特别的简单。
李信等人都懵了,就感觉这一路受到的挤兑,怠慢,苛刻就跟做梦一样。
这不正常,按理邯郸城中的人对他们的仇恨应该更深才对。
其实现在邯郸上下,哪里有人还有那么多闲心来责辱李信他们,自个儿都忙着争论得不可开交,君臣离心,混乱不堪。
李信的破烂队伍走在街道上,倒是普通百姓多对他们十分不满,甚至能听到不断的辱骂声。
李信心道,这才正常,刚才他们都以为走错了地方。
骂就骂吧,赵国儿郎的确是他们秦人杀的,是对他们勇猛的赞歌。
他们运气好,在路上就遇到赵政他们,赵政现在正在完成范雎交给他的任务……霍乱赵国的民心。
范雎想带赵政归秦,但他现在做得太好了,他怕赵王偃舍不得他离开,所以他也得做一点让邯郸那些大臣和王室恨不得他早点离开的事情。
所以才有了赵政现在的任务。
任务的对象是邯郸城的百姓。
赵政骑着公子熊的那只黑瞎子,见到老人就谈论他们秦国对老人的优待,老有所依,不会因为年长了没用了就受人歧视,还有一些老人的特权,比如走在路上,年轻人都得给老人让路,老人售卖酒类免税等等。
遇到壮年,就讲他们秦国的功劳封官制度,无论出生无论贵贱和从事的行业,只要有一股子勇气和拼搏的干劲,就能在他秦国封官进爵,而不是世世代代皆布衣,被压得永无抬头之日。
遇到妇女就谈论秦国的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多么的尊重妇女,以及教育制度,她们的儿子,少有所教,义务教育,哪怕穷苦人家的孩子,也能人人识字读书。
还有什么天灾来临了,由他们秦国都府放粮救灾,反正绝对不会饿死人,若是生病了也有郎中可以看,不会饱受病疼折磨。
反正李信等人听得都目瞪口呆,说的是哪一个秦国?
这些夸张到了极点的法令,听所未听
,闻所未闻,若不是赵国官员告诉他那就是秦国公子政,他都以为找错了人,对方是其他什么奇怪的国家的公子。
其实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邯郸百姓真知道秦国百姓过得怎么样的人能有几个?
这个时代游学的学者都没多少,更别说为一日三餐忙碌的邯郸百姓,加上交通条件的限制,很多邯郸百姓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去过临近的城市。
即便明知道这些是假的,但舆论的力量真的能挡得住吗?
谣言永远拥有难以想象的影响力,而避谣之言又有几人会认真听会听得进去。
他们只需要知道有人比他们过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更有前途就行了,而那个地方就在他们最憎恨的秦国。
李信等还有一个疑惑,赵国对秦国的仇恨有目共睹,他们本以为秦国公子政在邯郸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他们在来的路上都想过见到的会是一个多么朴素的多么担心受怕受尽苛待的秦国公子,但……
但那骑在野兽上,一副得胜归来,巡视疆场的将军模样的小孩就是公子政?
看看,长得粉雕玉琢的,脸上都长了婴儿肥,嘟嘟脸,一看就知道平时吃得多好。
还有那干净漂亮的衣服,他们邯郸的公子也不过如此。
这……这赵国人对他们秦国公子这般优待?谁都知道公子政的父亲异人逃回了秦国,公子政的母亲赵姬又仅仅是个舞女,在邯郸城无依无靠的公子政怎么就活得这般滋润?
半响,李信才带着人过去。 ↑返回顶部↑
但等他们递交文书后,赵国人直接派人就带他们进去了,连盘问都特别的简单。
李信等人都懵了,就感觉这一路受到的挤兑,怠慢,苛刻就跟做梦一样。
这不正常,按理邯郸城中的人对他们的仇恨应该更深才对。
其实现在邯郸上下,哪里有人还有那么多闲心来责辱李信他们,自个儿都忙着争论得不可开交,君臣离心,混乱不堪。
李信的破烂队伍走在街道上,倒是普通百姓多对他们十分不满,甚至能听到不断的辱骂声。
李信心道,这才正常,刚才他们都以为走错了地方。
骂就骂吧,赵国儿郎的确是他们秦人杀的,是对他们勇猛的赞歌。
他们运气好,在路上就遇到赵政他们,赵政现在正在完成范雎交给他的任务……霍乱赵国的民心。
范雎想带赵政归秦,但他现在做得太好了,他怕赵王偃舍不得他离开,所以他也得做一点让邯郸那些大臣和王室恨不得他早点离开的事情。
所以才有了赵政现在的任务。
任务的对象是邯郸城的百姓。
赵政骑着公子熊的那只黑瞎子,见到老人就谈论他们秦国对老人的优待,老有所依,不会因为年长了没用了就受人歧视,还有一些老人的特权,比如走在路上,年轻人都得给老人让路,老人售卖酒类免税等等。
遇到壮年,就讲他们秦国的功劳封官制度,无论出生无论贵贱和从事的行业,只要有一股子勇气和拼搏的干劲,就能在他秦国封官进爵,而不是世世代代皆布衣,被压得永无抬头之日。
遇到妇女就谈论秦国的妇女也能顶半边天,多么的尊重妇女,以及教育制度,她们的儿子,少有所教,义务教育,哪怕穷苦人家的孩子,也能人人识字读书。
还有什么天灾来临了,由他们秦国都府放粮救灾,反正绝对不会饿死人,若是生病了也有郎中可以看,不会饱受病疼折磨。
反正李信等人听得都目瞪口呆,说的是哪一个秦国?
这些夸张到了极点的法令,听所未听
,闻所未闻,若不是赵国官员告诉他那就是秦国公子政,他都以为找错了人,对方是其他什么奇怪的国家的公子。
其实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邯郸百姓真知道秦国百姓过得怎么样的人能有几个?
这个时代游学的学者都没多少,更别说为一日三餐忙碌的邯郸百姓,加上交通条件的限制,很多邯郸百姓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去过临近的城市。
即便明知道这些是假的,但舆论的力量真的能挡得住吗?
谣言永远拥有难以想象的影响力,而避谣之言又有几人会认真听会听得进去。
他们只需要知道有人比他们过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更有前途就行了,而那个地方就在他们最憎恨的秦国。
李信等还有一个疑惑,赵国对秦国的仇恨有目共睹,他们本以为秦国公子政在邯郸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他们在来的路上都想过见到的会是一个多么朴素的多么担心受怕受尽苛待的秦国公子,但……
但那骑在野兽上,一副得胜归来,巡视疆场的将军模样的小孩就是公子政?
看看,长得粉雕玉琢的,脸上都长了婴儿肥,嘟嘟脸,一看就知道平时吃得多好。
还有那干净漂亮的衣服,他们邯郸的公子也不过如此。
这……这赵国人对他们秦国公子这般优待?谁都知道公子政的父亲异人逃回了秦国,公子政的母亲赵姬又仅仅是个舞女,在邯郸城无依无靠的公子政怎么就活得这般滋润?
半响,李信才带着人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