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第484节(2 / 4)
顾担凑事的看了过去。
紧接着便惊讶的看到,那竟是一个头顶一本书的农夫,正用绳子牵着一个被捆住双手,身着官服的官员在路上行走。
道路上的行人对此指指点点,却无人拦路。
在那农夫不远处,还有两个身着甲胄的士兵跟随,竟也只是看着,而没有阻拦。
顾担摩挲着下巴。
夏朝的确有些不一样了。
民擒官,行走于路,却是正大光明。
就连四周的行人好奇有之,惊讶却是没有的。
似乎也很认同这一点。
“这又是什么?”
第385章 真心实意
商探着头看了两眼,便笑了起来。
“诰书。”
诰者,上告下曰诰。
也意味着帝王对于臣子的命令。
顾名思义,所谓诰书,自然便是帝王对于臣子的命令之集合。
这本书是荀师走后,承平帝尚且在位之时,他主导编撰而成的,自然是再熟悉不过。
承平帝在位之时,除了延续先帝的治国理念之外,做的最大也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绝不是法家领袖于他在位之际成长起来。
也不是有心胸和魄力看着商一口气宰了千余位儒生,强势推行法家。
承平帝最大的贡献与心血,就在《诰书》,就在眼前。
《诰书》之中,有重大罪罚列举,比如结党乱政、抗粮抗拆、抗租等事——其实本来还应该有个诽谤皇帝。
只是开国皇帝王莽当初都不曾用过这个理由去惩治别人,最终被民间誉为圣王。
承平帝左思右想,在位成就超不过也就算了,这个是实在没办法。
但格局可不能再差了,于是就没加上去。
启志帝继位后也是雄心勃勃,甚至还想翻转一下夏朝的国策,所以也没定下诽谤皇帝的罪名。
也就是说,如今的夏朝,普通人还是有资格对皇帝去评头论足的,起码不能用这个理由去抓人。
当然,诽谤在位的还好,要是真敢诽谤王莽或是承平帝,那是绝对不行的。
毕竟活的人还可以吵架、还嘴,死了那便是盖棺定论,一切交给史书。
此时再非议,那可就是数典忘祖,而非诽谤皇帝了。
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 ↑返回顶部↑
紧接着便惊讶的看到,那竟是一个头顶一本书的农夫,正用绳子牵着一个被捆住双手,身着官服的官员在路上行走。
道路上的行人对此指指点点,却无人拦路。
在那农夫不远处,还有两个身着甲胄的士兵跟随,竟也只是看着,而没有阻拦。
顾担摩挲着下巴。
夏朝的确有些不一样了。
民擒官,行走于路,却是正大光明。
就连四周的行人好奇有之,惊讶却是没有的。
似乎也很认同这一点。
“这又是什么?”
第385章 真心实意
商探着头看了两眼,便笑了起来。
“诰书。”
诰者,上告下曰诰。
也意味着帝王对于臣子的命令。
顾名思义,所谓诰书,自然便是帝王对于臣子的命令之集合。
这本书是荀师走后,承平帝尚且在位之时,他主导编撰而成的,自然是再熟悉不过。
承平帝在位之时,除了延续先帝的治国理念之外,做的最大也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绝不是法家领袖于他在位之际成长起来。
也不是有心胸和魄力看着商一口气宰了千余位儒生,强势推行法家。
承平帝最大的贡献与心血,就在《诰书》,就在眼前。
《诰书》之中,有重大罪罚列举,比如结党乱政、抗粮抗拆、抗租等事——其实本来还应该有个诽谤皇帝。
只是开国皇帝王莽当初都不曾用过这个理由去惩治别人,最终被民间誉为圣王。
承平帝左思右想,在位成就超不过也就算了,这个是实在没办法。
但格局可不能再差了,于是就没加上去。
启志帝继位后也是雄心勃勃,甚至还想翻转一下夏朝的国策,所以也没定下诽谤皇帝的罪名。
也就是说,如今的夏朝,普通人还是有资格对皇帝去评头论足的,起码不能用这个理由去抓人。
当然,诽谤在位的还好,要是真敢诽谤王莽或是承平帝,那是绝对不行的。
毕竟活的人还可以吵架、还嘴,死了那便是盖棺定论,一切交给史书。
此时再非议,那可就是数典忘祖,而非诽谤皇帝了。
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