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0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超高温环境控制上,保罗菲尔-琼斯认为湮灭力场环境下,产生光压的温度需求不同,但即便是温度需求有所降低,也肯定不是几百、几千摄氏度,他们能做的就是进行温度控制的设计,以便于让温度需求继续降低。
  这样到研究的时候才会具有可行性。
  如果让物理界的学者们知道,保罗、陈蒙檬等人在研究发动机技术,肯定会觉得大材小用。
  发动机,只是科技应用而已。
  技术的研究处在学术鄙视链的底层,几个最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去研究技术,实在是太浪费他们的才能了。
  如果他们知道是光压发动机,感官肯定就不一样了。
  疯了吧!
  光压发动机根本不是现在人类能够掌握的技术,绝对不是这个时代能够拥有的技术。
  科技基础差距太大了。
  即便是拥有了湮灭粒子技术,但高温控制是摆在面前的大问题,产生光压的需求最低是五万摄氏度,而现有材料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极限为7600摄氏度,还是科学院材料所最新的研究成果——
  全新的一阶钨钛合金。
  这里说的温度不是指的粒子活跃度,而是纯粹的‘传导温度’,也就是传输到容器边缘的温度。
  保罗菲尔-琼斯、丁志强等人,把目标定在了控制1万摄氏度以上环境上,只有能实现1万摄氏度的控制,再加上特殊的湮灭力场环境,才有可能实现制造出真正的光压。
  现阶段还是只能进行设计论证。
  他们认为应该把设计做的更完善一些,后续有实验结果后才能投入到研究中。
  这种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研究组的关注点很快放在了高能所的实验上,高能所的‘超光速粒子’实验已经建造一段时间了。
  田桂林给王浩报告了进度。
  湮灭力场实验组完成了通道设备基础制造,后续就是要添加一些高精度的场力装置以及检测装置。
  “改造已经基础完成。”
  “后续还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会在月中的时候确定具体的实验时间。”
  田桂林就是邀请王浩参与到实验中,最好是提前一段时间过来,对于湮灭力场装置、实验基础等进行一些指导。
  这样才能确保实验有结果。
  王浩当地就同意了。
  本来研究就是两个机构一起进行的,湮灭力场实验组派出了一个小组,去指导进行设备的安装。
  现在改造工作已经快要完成,他们当然要过去参与到实验中,毕竟实验是对于理论的检验,而理论就是他们研究出来的。
  很快。
  王浩就带着研究组的人,一起前往高能所的对撞机实验基地,他们路上还在谈论着相关问题。
  “对于粒子最高速度的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场力速度。”
  “场力速度为光速,粒子最高速度自然不会达到光速。在强湮灭力场环境下,场力速度超过光速,就会让粒子速度突破光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