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9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多媒体参与了一个问题的讨论——如何对抗空舰-2呢?
  当一种新型号的武器出现时,竞争或敌对方舆论上,自然就会出现‘对比’或者‘对抗方式’的讨论,空舰-2是反重力飞行器,还没有其他的公司、机构或国家,能够制造出反重力飞行器,自然也就没有对比对象。
  那么问题焦点就在‘对抗’了。
  “fws-2采用和艾福35类似的起飞方式,起飞最初想要打击并不困难。”
  “但问题就在于,fws-2的续航能力非常强,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但能够超音速巡航一个小时,并进行四万米高空悬浮,从其测试数据来判断,作战半径必定超过三千公里,甚至可能会更远。”
  “作战半径范围大,就肯定会在安全的地方起飞……”
  “fws-2上升到万米高空,可以开启超音速巡航,灵活性也比普通战机高很多,但高端战机使用空对空导弹也是可以对抗的。”
  “一旦fws-2上升到四万米高空,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不得不承认,超过四万米高空还能保持灵活性的fws-2,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这不是夸大其词,而是事实。
  常规的防空体系对几万米高空根本不起作用,常规战斗机只能飞行在万米高空,悬挂的空对空导弹,也不可能打击到两万米以上位置。
  即便是有些特殊的导弹,可以打击到四万米高空,但也肯定是弹道导弹,就不可能在控制转向,会被轻易的灵活躲避。
  哪怕是不进行躲避,想击中目标也非常困难。
  四万米。
  这个高度已经可以影响到很多雷达设施的准确性的,而高空中哪怕数据偏离一点点,都会和目标差之千里。
  空舰-2的体型放在地面上看确实很庞大,但放在四万米高空,都可以用‘蚊子’来形容,想命中真就是大炮打蚊子。
  如果空舰-2悬浮在空中保持静止,想要击中还是有可能的,只要是在运动中,即便雷达系统没有检测到来袭导弹,想击中也是个‘运气’问题。
  更不用说,四万米高空必定有足够长的躲避时间。
  所以处在四万米以上高空位置,空舰-2可以就是立于不败之地。
  当空舰-2的性能、画面被报道出来以后,一些国家和机构顿时产生了紧迫感。
  在最开始,他们还觉得反重力飞行器代表了未来的航空技术,即便制造出来也是‘试验样机’,很难真正装配服役。
  现在不同了。
  空舰-2展示出来的性能,已经超额达到了服役标准,测试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自然也代表了一定的安全稳定性。
  这样的飞行器用途太多了,最直接的就是高空威慑。
  当空舰-2悬浮在高空中,都足以威慑到航母舰队,而空舰-2明显具有非常高的携弹量,两、三架一起飞行就足以对航母实施覆盖性打击。
  另外,空舰-2的速度、续航能力以及高度,足以让其成为最优秀的预警机,成为高空的电子信息平台。
  空舰-2有超大携弹量,当然也能胜任轰炸机的角色。
  如果真出现了战争,空舰-2甚至可以充当投掷核-弹的角色,因为其飞行高度足够,执行任务过程都不需要其他战机掩护,就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
  “这样的飞行器,若是制造几台组成一个编队……还有对手吗?”
  想想,都很可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