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是包山,其实就是买地,只是荒山和好的田地不一样,价格虽然不贵,可地主瞧不上荒山,庄稼人也买不起,衙门便换了种形式,如果买山地,可以永久买,也可以买二十年五十年,产权时限不同,价格自然也就不等。
  其实也就相当于租赁了,以后觉得不错,再加钱把永久产权买下来也可行。
  刘大爷这回还算是咬牙,一下子买了五十年的。
  虽然是荒地,可刘家一下买了几十上百亩,在村子里绝对是个大新闻了,文书办下来的时候,村民们便上刘家热闹了一回,这个笑呵呵的说自家村里出了财主,那个打趣说现在是地主,再过两年延宁当上大官,他们就是官家人了。
  村民也就是凑个热闹,或许也会有些羡慕,毕竟大家都是同村同族,根子和出身都一样,结果人家日子越过越红火,难免叫人不羡慕。
  不过村民的情绪,还远远不到眼红嫉妒的地步,在他们看来,刘家的改变,都是有了出息的子孙,他们自家要是能供出个秀才老爷来,日子也能这么红火。
  可惜他们子孙不肖,只有种地的命,但是族里出了个争气的,他们也跟着脸上有光。
  文书下来,后山这片地已经是刘家的了,村长又组织村里的劳动力帮忙开山垦地,虽然不是无偿劳动,大家也算是出了力的。
  开荒有人帮忙,刘家男人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收山茶籽上面,女人们也忙,要煮茶叶蛋卖,又要忙着做手工皂,一时间,本来是农闲时分,整个村子却忙得热火朝天。
  刘大爷把事分摊下去,就套了车亲自送刘青回城了,一来刘大爷不想耽搁太久刘青的功课,她现在跟着江先生学习,多少人都求不到的机会,就是姑娘家不用当大官了,也不能浪费了大好机会。
  再来,刘大爷也跟刘青说了,事情办下来,要给大孙子知会一声,免得他惦记,最好还要亲自去向江先生道谢,刘大爷虽然没念过书,却也通人情世故,张大善人可是省府的首富,这样的大人物却对他们一再礼待,多半是看在江先生的面子上。
  刘大爷便觉得他亲自去道谢才更有诚意。
  ☆、第一百二十章
  刘青天没亮跟着刘大爷起来赶路,板车上除了他们祖孙俩,就是蒋氏准备的一些吃食和手工皂,大约二三十斤的样子,不算负重,牛走的也轻松,晃悠悠的就进了城。
  李氏正坐在院子里做针线活。隔壁金氏的儿子自从落榜后,金氏便忙着张罗女儿高梅的亲事,来刘青他们家院子串门的次数便直线下降,高梅作为待字闺中的大姑娘,也不好再往邻居家跑了。
  因此,这几日刘青不在家,李氏都是一个人锁紧院门,除非外面有熟人的声音,等闲是不给开门的。
  李氏埋头缝衣裳,时不时又抬头往院门口瞧一眼,显得有点心不在焉,昨儿收到家里带来的口信,说是今日一早,公爹会亲自送青青进城。
  瞧着这日头,应该差不多快到了罢?
  女儿跟着她爷爷回家住了数十日,虽然是有正事要做,可女儿和她哥哥不一样。青青从生下来就没离开过她身边,这些年延宁在外求学,只她们母女俩相依为命,李氏已经习惯了女儿的陪伴,如今一连数日,女儿都不在她身边,李氏这些天都过得很不习惯。
  心里正思忖着,李氏听到院外传来熟悉的声音,她忙放下手中活计,匆匆走到门口,握着门闩往外瞧:“青青,是你们回来了吗?”
  刘青正从板车上准备下来,听到她娘的声音也扯着嗓子回应:“是我,娘,我和爷回来了,你开下门!”
  李氏这才脸上一喜,忙拉开门闩推开大门,帮着刘青一起把板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
  几人忙完歇下来,李氏又把院子的门闩上,才转过头问刘大爷:“爹,家里现在可还忙得过来?要不要我带青青回家帮衬一阵?”
  刘大爷正捧着瓷碗喝水,闻言呵呵笑道:“索性也就忙过这一头,过一阵就好了,你们便安心罢,再忙也不会让延宁耽搁学业的。”
  “不过。”刘大爷说着,话锋一转,问李氏,“延宁这会儿还在书院?”
  “是呢,再过半个时辰,延宁差不多要下学回来用饭了。”李氏抬头瞧了瞧天色,才道。
  “嗯。”刘大爷喝掉了碗中的水,把瓷碗放桌上,慢慢道,“我这趟进城,除了送青青回来,还想亲自去向江先生道个谢,也不知道什么时辰方便。”
  江先生在这件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李氏自然也想得到,公爹亲自去道谢,总比让两个孩子记下江先生这份恩情要好,虽然江先生是看在延宁的份上,才帮他们一帮,却是一大家子受益。
  公爹出面再适合不过了。
  李氏对此深表赞同,问道:“爹今儿便要回家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