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73节(3 / 4)
一丝危险的感觉让她再将这部分多看了几遍,很快,韩盈的目光在夫妻同朝为官上停住。
有了可以专空子的规则,那肯定会有人尝试,将妻子安排为官也不是不可能,而朝中都是男官,安排进来的妻子无法越过丈夫的地位,最终只会成为他们手中的伥鬼,她们的存在,对韩盈和她背后的女官吏会是极大的威胁,更不要说这样完全是联手垄断官场,与韩盈向汉武帝提到女性为官,能够减少阶级固化完全背道而驰。
这是个大坑。
韩盈的目光瞬间冰冷起来。
那些屎上雕花的礼仪条例,此刻都有了更深的用意,怪不得要争执这个,她手底下不是寡妇就是未婚或纳赘婿的,也就零星几个丈夫尚在的儿媳爬到县曹职位,弄这些根本不是给她用,而是有朝臣等她上去,给自己开后门用的!
韩盈脸色逐渐沉重起来。
这样的猜测不太准确,或许不是有人给自己开后门,而是真正针对这种现象提前定论,毕竟,受限于十五岁嫁人的律法,若是想选拔女官,那基本上只能从嫁人后的女子中挑选,可不管怎么猜想,情况是可以确定的——
越复杂的法律条例,其规则也会更加复杂,执行起来会更加的困难,同时也会有无数嫁人女子在非自愿或者自愿的情况下,为全家谋取私利,而惩罚却落不到真正人头上,如此,运行成本将被推高到难以承受的地步,甚至不需要多少,只需要无法处置的几例展示出这儿有个修复不了的漏洞,就足够逼迫国家全面拒绝女性为官了。
她必须要遏制这样的情况发生。
看着面前的印绶,韩盈一个一个的数了过去,将记忆中,那些身为儿媳而达到医曹、田曹职位的女吏印绶都挑了出来。
封建古代男尊女卑的形成,除了其它种种原因,还有一点极为重要的,便是行政上的便捷,只需要以家庭为单位,管理住总人口一半的男人,另一半女人也被间接的管理住了。
在人力资源匮乏,沟通成本高昂的古代,这是比较高效的管理方式。
生产力不足,有些政策是就是没办法推行,韩盈能做的,只能是顺应如今的趋势,进行最简单的调整。
把这些受封赏女官吏中几个是儿媳的女吏的印绶扣留,韩盈铺开信纸,将选择改户改名或者离婚方可继续为官,否则只能罢官,光给予金银奖赏的条件写上,让她们选择,再连同其她女官吏的印绶照常分发了下去后,韩盈便开始给长安写奏书。
理由很多,需要奉养长辈,家庭需要有人抚育子女,一个人没办法兼顾家庭和政务,礼仪太过于繁琐,阴阳相和做为表率……总之,就为了一点,嫁人后,丈夫尚在的女子不能出来为官,除非她丈夫死了。
赘婿比照妻子,也是同样的要求。
一刀切下,肯定会有才华横溢的女子,就此只能在后宅中消磨一生,但韩盈没有办法,因为现在的情况就是要么困住大部分人,能有一小撮能够出头,要么,大家一起互相拖死。
二选一,韩盈明白什么是现阶段的最优解。
奏书很快上表到了长安,比起来之前无法确定的争议,这条提议通过的速度快了无数倍。
受限于信息不畅,韩盈和长安的朝臣有着不浅的隔阂,最初开后门的想法是错误的,很多人是不能将妻子从家里提出来安插职位的,家里一大摊子事情需要她操持,出来反而是添乱,更不要长期有各种机会见到外男带来的风险……总之,在朝臣眼中,他们认为女子做官,人选多是嫁人之妇,这会撼动他们的权威,为了满足陛下的要求,他们做了极大的妥协。
这种妥协是极不情愿的,把它毙掉才是大部分人的想法,此刻看韩盈如此提议,顿时觉着他们占了便宜,而后快速通过了它。
收获这个结果的刘彻也非常满意,不枉费他让朝中争这么一回,还命人带跑偏了方向,这不,试出了韩盈能看透风险所在,又让朝臣认为自己赢了。
毕竟,把丈夫尚在的妻子去掉后,如今十八岁没嫁人的女子能有几个?更不要说还得识字进行体测,本来就没几个人不说,这还只是选拔标准,西汉又没有科考,全靠长官自主挑选推举,他不想选,又有哪个女子能出头?
就算是真有零星几个女子出了头,那也撼动不了主流,凑合着把她当做男人看就是了,反正以前也不是没有女子出来顶立门户,如今不过是更进一步而已嘛……
“有此一试,朕也不必担心她日后是否冒进了。”
就像韩盈会顺势试探刘彻一样,刘彻也会用现有的政事来试探她,毕竟二人不像桑弘羊这样,从小就是刘彻的班底,品性能力已经摸的很清楚,也不像卫青这般留在长安,即便之前了解不深,现在也有大把的时间去观察,他能做的,只有用政事去了解韩盈。
很多人嘴上说的和手上做的是两码事儿,韩盈真极力促成和反对的事情,才会体现出她的能力、品性,以及真正的利益所在,而这也能够让刘彻逐渐确定韩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最终要将她用到什么程度。
看过韩盈第二封建议给予官吏妻子、赘婿正式品阶认证,妻子三不去,赘婿三必养的法律保障,刘彻嘴角多了几分笑意:
“媳婿同责,女官虽有生育之苦,却不必承养育之劳,而赘婿也有后嗣可奉养终老,推行无碍,就按这法子来吧。”
直至这次,刘彻才真正将允许任职什么样的女子为官,不录取什么身份的女子,以及三不去和三必养的条例加入今年新补充的汉律中,并让人快马加鞭的送往山阳郡。 ↑返回顶部↑
有了可以专空子的规则,那肯定会有人尝试,将妻子安排为官也不是不可能,而朝中都是男官,安排进来的妻子无法越过丈夫的地位,最终只会成为他们手中的伥鬼,她们的存在,对韩盈和她背后的女官吏会是极大的威胁,更不要说这样完全是联手垄断官场,与韩盈向汉武帝提到女性为官,能够减少阶级固化完全背道而驰。
这是个大坑。
韩盈的目光瞬间冰冷起来。
那些屎上雕花的礼仪条例,此刻都有了更深的用意,怪不得要争执这个,她手底下不是寡妇就是未婚或纳赘婿的,也就零星几个丈夫尚在的儿媳爬到县曹职位,弄这些根本不是给她用,而是有朝臣等她上去,给自己开后门用的!
韩盈脸色逐渐沉重起来。
这样的猜测不太准确,或许不是有人给自己开后门,而是真正针对这种现象提前定论,毕竟,受限于十五岁嫁人的律法,若是想选拔女官,那基本上只能从嫁人后的女子中挑选,可不管怎么猜想,情况是可以确定的——
越复杂的法律条例,其规则也会更加复杂,执行起来会更加的困难,同时也会有无数嫁人女子在非自愿或者自愿的情况下,为全家谋取私利,而惩罚却落不到真正人头上,如此,运行成本将被推高到难以承受的地步,甚至不需要多少,只需要无法处置的几例展示出这儿有个修复不了的漏洞,就足够逼迫国家全面拒绝女性为官了。
她必须要遏制这样的情况发生。
看着面前的印绶,韩盈一个一个的数了过去,将记忆中,那些身为儿媳而达到医曹、田曹职位的女吏印绶都挑了出来。
封建古代男尊女卑的形成,除了其它种种原因,还有一点极为重要的,便是行政上的便捷,只需要以家庭为单位,管理住总人口一半的男人,另一半女人也被间接的管理住了。
在人力资源匮乏,沟通成本高昂的古代,这是比较高效的管理方式。
生产力不足,有些政策是就是没办法推行,韩盈能做的,只能是顺应如今的趋势,进行最简单的调整。
把这些受封赏女官吏中几个是儿媳的女吏的印绶扣留,韩盈铺开信纸,将选择改户改名或者离婚方可继续为官,否则只能罢官,光给予金银奖赏的条件写上,让她们选择,再连同其她女官吏的印绶照常分发了下去后,韩盈便开始给长安写奏书。
理由很多,需要奉养长辈,家庭需要有人抚育子女,一个人没办法兼顾家庭和政务,礼仪太过于繁琐,阴阳相和做为表率……总之,就为了一点,嫁人后,丈夫尚在的女子不能出来为官,除非她丈夫死了。
赘婿比照妻子,也是同样的要求。
一刀切下,肯定会有才华横溢的女子,就此只能在后宅中消磨一生,但韩盈没有办法,因为现在的情况就是要么困住大部分人,能有一小撮能够出头,要么,大家一起互相拖死。
二选一,韩盈明白什么是现阶段的最优解。
奏书很快上表到了长安,比起来之前无法确定的争议,这条提议通过的速度快了无数倍。
受限于信息不畅,韩盈和长安的朝臣有着不浅的隔阂,最初开后门的想法是错误的,很多人是不能将妻子从家里提出来安插职位的,家里一大摊子事情需要她操持,出来反而是添乱,更不要长期有各种机会见到外男带来的风险……总之,在朝臣眼中,他们认为女子做官,人选多是嫁人之妇,这会撼动他们的权威,为了满足陛下的要求,他们做了极大的妥协。
这种妥协是极不情愿的,把它毙掉才是大部分人的想法,此刻看韩盈如此提议,顿时觉着他们占了便宜,而后快速通过了它。
收获这个结果的刘彻也非常满意,不枉费他让朝中争这么一回,还命人带跑偏了方向,这不,试出了韩盈能看透风险所在,又让朝臣认为自己赢了。
毕竟,把丈夫尚在的妻子去掉后,如今十八岁没嫁人的女子能有几个?更不要说还得识字进行体测,本来就没几个人不说,这还只是选拔标准,西汉又没有科考,全靠长官自主挑选推举,他不想选,又有哪个女子能出头?
就算是真有零星几个女子出了头,那也撼动不了主流,凑合着把她当做男人看就是了,反正以前也不是没有女子出来顶立门户,如今不过是更进一步而已嘛……
“有此一试,朕也不必担心她日后是否冒进了。”
就像韩盈会顺势试探刘彻一样,刘彻也会用现有的政事来试探她,毕竟二人不像桑弘羊这样,从小就是刘彻的班底,品性能力已经摸的很清楚,也不像卫青这般留在长安,即便之前了解不深,现在也有大把的时间去观察,他能做的,只有用政事去了解韩盈。
很多人嘴上说的和手上做的是两码事儿,韩盈真极力促成和反对的事情,才会体现出她的能力、品性,以及真正的利益所在,而这也能够让刘彻逐渐确定韩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最终要将她用到什么程度。
看过韩盈第二封建议给予官吏妻子、赘婿正式品阶认证,妻子三不去,赘婿三必养的法律保障,刘彻嘴角多了几分笑意:
“媳婿同责,女官虽有生育之苦,却不必承养育之劳,而赘婿也有后嗣可奉养终老,推行无碍,就按这法子来吧。”
直至这次,刘彻才真正将允许任职什么样的女子为官,不录取什么身份的女子,以及三不去和三必养的条例加入今年新补充的汉律中,并让人快马加鞭的送往山阳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