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96节(3 / 4)
三天想要写出一个能过眼的折子,谢雪斋肯定是要熬大夜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谢雪斋也适时流露出三分无奈来,却只能恭恭敬敬的应是。
众人散去,收拾好东西陆陆续续走在出宫的路上。
华尚书走在甬道上,越想越是郁闷,不经意间看见了沈学士。他觉得,如果不是刚才沈学士作为最后的辅助,他未必会让步,可是好端端的,沈学士也没必要开口啊?对他又没有什么好处。
心头想不过,脸上就带了一些出来,对着沈学士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
沈学士却是微微一笑,并不当回事。他自觉看出几分门道,如果华尚书没看出来,他也不打算点破。
今日的事,摆明了背后支持者是皇上,皇上属意谢雪斋才敢大胆说话,不然一贯谨慎的谢大人能有这胆子?
沈学士笑而不语。
宋朗旭落在最后,微微侧头看了看谢雪斋,外人看来谢雪斋肯定面色冷淡,一如既往,只有亲近人能够看出来,谢雪斋心情不错,眉头松开几分。
看来,他们商量的计划,完成了七成。
宋朗旭微微一笑,只要丰产司得到独立,他那一波又一波的新鲜主意,才能冒头见人,不会被他们抢夺,也不会被挪做他用。
现在,宋朗旭的心情也颇好。
*
至于丰产司的相应管理规则,他跟谢雪斋早就商量好的,一切细则都是有章可循。
如果想要这个部门长长久久的运行下去,对于研究新事物的发明就该呈现出鼓励态度,不光要有精神鼓励,还要有物资鼓励,这样有偏才的人才愿意去研究这些东西,更能满足温饱。
民间其实有很多新发明,但出于敝帚自珍之心,往往都难以传播,发挥不了最大的效果。
宋朗旭当然会有很多新点子能够研发出来,但人民群众的智慧才是无穷的,集思广益才是良策。
所以,根据新发明的效用,以此分为了五个档次,分别奖励不同金额的银两,以及丰产司亲自颁发的牌匾,风风光光敲锣打鼓的送到发明者的家中,如果是世代贱籍的工匠,也能脱籍成为良民,给后代留下一点余荫。
除此之外,于民有利的发现,免费传播给所有大江朝的百姓,譬如肥料。于商有利的,有丰产司建立作坊,正常经营,所得利润的一半留给丰产司继续研发,剩余的一半交于内府。而内府管理这笔银钱,只能用于与国有利的事情。
谢雪斋把重新誊抄过的细则交给隆庆帝,他过目之后才叹道:“谢卿思虑周全,能人所不能。”
“也不过是用些笨功夫,反反复复的磨,罢了。”对于背后的辛苦谢雪斋一字不提,只表现出这是自己该做的事情。
“既然这样,办作坊的事情就交给谢卿了,该调动什么人员,你尽管去办。”
谢雪斋应声说,这才正色道:“皇上,有件事哪怕您怪罪,臣也不得不说。”他说着起身跪地,恭恭敬敬道:“户部,本该是掌管天下钱财之地,理所应当名正言顺,这是谁也夺不去的本分。”
他说的这些话,正是前些日子华尚书再三强调的。
“只是如今,税赋艰难国库空虚,处处都捉襟见肘,累的陛下都要消减自己的用度来节约钱粮,户部又是积弊甚重,连账目都算不清.....”提到这个谢雪斋不禁语气加重,难以自控,“而想要改革户部,又不能不动,一动之下,牵连全身,竟然成了个刺猬,没地儿下嘴了。想要清理户部的弊端,只能是徐徐图之,文火满炖,不经历个十几二十年,难见成效。”
“臣只恳请皇上,等到户部清朗那日,再将一应的账目,重新转交给户部!”
谢雪斋的话语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绝不后悔的决绝。
隆庆帝听在耳中,一时感慨万千,难以抑制自己的感动,他亲自上前扶起谢雪斋,“谢爱卿的心意,我已知晓,必不会辜负你的心意,我们二人定会留下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谢雪斋顺势起身,坐在旁边的小凳上。隆庆帝瞄过细则上的字迹,半开玩笑的说:“不,应该是三人留下佳话,宋卿虽然没有出面,但是朕知道他在其中的功劳非小,怎么样,他想要些什么奖赏?”
气氛松动了些,谢雪斋也不再保持严肃,“听他的意思,是想要继续呆在翰林院,熟悉朝中各类事务吧,朗旭还经常念着,发明来自于生活,没有生活的人,发现不了生活的真谛。”对此他也无奈的很,劝又劝不动,还怎么能办呢? ↑返回顶部↑
谢雪斋也适时流露出三分无奈来,却只能恭恭敬敬的应是。
众人散去,收拾好东西陆陆续续走在出宫的路上。
华尚书走在甬道上,越想越是郁闷,不经意间看见了沈学士。他觉得,如果不是刚才沈学士作为最后的辅助,他未必会让步,可是好端端的,沈学士也没必要开口啊?对他又没有什么好处。
心头想不过,脸上就带了一些出来,对着沈学士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
沈学士却是微微一笑,并不当回事。他自觉看出几分门道,如果华尚书没看出来,他也不打算点破。
今日的事,摆明了背后支持者是皇上,皇上属意谢雪斋才敢大胆说话,不然一贯谨慎的谢大人能有这胆子?
沈学士笑而不语。
宋朗旭落在最后,微微侧头看了看谢雪斋,外人看来谢雪斋肯定面色冷淡,一如既往,只有亲近人能够看出来,谢雪斋心情不错,眉头松开几分。
看来,他们商量的计划,完成了七成。
宋朗旭微微一笑,只要丰产司得到独立,他那一波又一波的新鲜主意,才能冒头见人,不会被他们抢夺,也不会被挪做他用。
现在,宋朗旭的心情也颇好。
*
至于丰产司的相应管理规则,他跟谢雪斋早就商量好的,一切细则都是有章可循。
如果想要这个部门长长久久的运行下去,对于研究新事物的发明就该呈现出鼓励态度,不光要有精神鼓励,还要有物资鼓励,这样有偏才的人才愿意去研究这些东西,更能满足温饱。
民间其实有很多新发明,但出于敝帚自珍之心,往往都难以传播,发挥不了最大的效果。
宋朗旭当然会有很多新点子能够研发出来,但人民群众的智慧才是无穷的,集思广益才是良策。
所以,根据新发明的效用,以此分为了五个档次,分别奖励不同金额的银两,以及丰产司亲自颁发的牌匾,风风光光敲锣打鼓的送到发明者的家中,如果是世代贱籍的工匠,也能脱籍成为良民,给后代留下一点余荫。
除此之外,于民有利的发现,免费传播给所有大江朝的百姓,譬如肥料。于商有利的,有丰产司建立作坊,正常经营,所得利润的一半留给丰产司继续研发,剩余的一半交于内府。而内府管理这笔银钱,只能用于与国有利的事情。
谢雪斋把重新誊抄过的细则交给隆庆帝,他过目之后才叹道:“谢卿思虑周全,能人所不能。”
“也不过是用些笨功夫,反反复复的磨,罢了。”对于背后的辛苦谢雪斋一字不提,只表现出这是自己该做的事情。
“既然这样,办作坊的事情就交给谢卿了,该调动什么人员,你尽管去办。”
谢雪斋应声说,这才正色道:“皇上,有件事哪怕您怪罪,臣也不得不说。”他说着起身跪地,恭恭敬敬道:“户部,本该是掌管天下钱财之地,理所应当名正言顺,这是谁也夺不去的本分。”
他说的这些话,正是前些日子华尚书再三强调的。
“只是如今,税赋艰难国库空虚,处处都捉襟见肘,累的陛下都要消减自己的用度来节约钱粮,户部又是积弊甚重,连账目都算不清.....”提到这个谢雪斋不禁语气加重,难以自控,“而想要改革户部,又不能不动,一动之下,牵连全身,竟然成了个刺猬,没地儿下嘴了。想要清理户部的弊端,只能是徐徐图之,文火满炖,不经历个十几二十年,难见成效。”
“臣只恳请皇上,等到户部清朗那日,再将一应的账目,重新转交给户部!”
谢雪斋的话语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绝不后悔的决绝。
隆庆帝听在耳中,一时感慨万千,难以抑制自己的感动,他亲自上前扶起谢雪斋,“谢爱卿的心意,我已知晓,必不会辜负你的心意,我们二人定会留下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谢雪斋顺势起身,坐在旁边的小凳上。隆庆帝瞄过细则上的字迹,半开玩笑的说:“不,应该是三人留下佳话,宋卿虽然没有出面,但是朕知道他在其中的功劳非小,怎么样,他想要些什么奖赏?”
气氛松动了些,谢雪斋也不再保持严肃,“听他的意思,是想要继续呆在翰林院,熟悉朝中各类事务吧,朗旭还经常念着,发明来自于生活,没有生活的人,发现不了生活的真谛。”对此他也无奈的很,劝又劝不动,还怎么能办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