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权臣 第73节(3 / 4)
意外的是,两个素来孝顺的儿子,在关乎苏晏的事情上,态度出奇的一致。一个口是心非,嘴里说着贬降,手上却将尚方剑赐出去。另一个装聋作哑,整日忙着建院之事,连入宫问安也少了。
今日豫王来慈宁宫,话没说两三句,就动手打人,太后气得肝颤,指着他骂道:“老莱子还彩衣娱亲呢,你倒好,非但自己不娱亲,还容不下能让你娘开心的!这么忤逆不孝,待在京城作甚?让我看了堵心,还不如滚去戍边!”
豫王低头挨训,听到最后一句,大喜过望:“母后说的甚是!不如下道懿旨,放儿臣出京赴藩?”
太后银牙快要咬碎,抄起白瓷胭脂盒砸他:“滚出去!敢拆灵光寺,我拆了你的反骨!”
豫王哪里会被一个盒子砸中,侧身轻易避开,忙不迭赔罪告退。
此事传到皇帝耳中,才有今日御书房的召见。
眼下皇帝发话,问他灵光寺是否非拆不可,显然也受到来自太后的压力。皇帝知道建院地址是豫王定下的,希望在无伤大雅的前提下,顾念太后的心情,各退一步。天工院是肯定要建的,但可以另择个合适的地址,未必非要拆寺毁庙。
豫王不为所动,答:“臣弟跑遍全京城,只有那处地方最合适。再说,苏晏看了也满意。若是要换地址,不如派臣弟去一趟陕西,亲自和他解释?”
皇帝无语,半晌后叹道:“左不过一座寺庙,拆就拆吧。母后那里,朕去说项。”
豫王又说:“还有那继尧,整一个敛财的神棍,张口就是故弄玄虚的套路,我看了就想抽他。母后把他当个玩意儿,他还真当自己是玩意,见天的往宫里跑,万一和宫女弄出什么丑事……还是赶紧处置了的好。”
皇帝也隐隐怀疑,太后除了拿那个俊壮和尚解闷逗趣之外,还有点什么别的意思,碍于身份只不好说出口。豫王拿宫女做由头,这么肆无忌惮地一提,倒把皇帝不能说的猜虑给戳动了。
他警告似的瞥了一眼豫王,转而对沈柒吩咐:“豫王的话,你都听清了?这事交予你去办,既要冠冕堂皇,又要掩人耳目,还要面面俱到。办好了,朕升你的官,办砸了,你回诏狱,再蹲一个月大牢。”
皇帝这话看似矛盾,但沈柒头脑灵光,心眼多、会算计,立刻就悟出话中之意——
皇帝和豫王要联手收拾妖僧继尧,但又不方便亲自出手。“冠冕堂皇”的意思是,得找个无可指摘的罪名,破了他的高僧光环,让他身败名裂,才能顺理成章地除去。“掩人耳目”的意思是,这个罪名绝不能牵涉宫内。而“面面俱到”最难,既要让豫王顺利拆庙办学,还要让太后无话可说,甚至不能太坏她心情。
如此困难又奇葩的差事,难怪皇帝会一反常态,未见成果先把奖赏抛出来。找上他,大概也是觉得他办事快准狠,阴起人来隐忍而又果断——譬如捏住冯去恶的把柄十年,等到最要命的一刻,毫不犹豫地出首告发。
沈柒知道皇帝这是把他当做了一柄黑暗中的刀刃,专门用来除去不能见光的障碍。但他并不觉得委屈耻辱或难以接受。
也许这就是他向峰顶攀爬时,最适合的一条路,是属于他的道。
如果这样做,能让苏晏开办新学的抱负得以实现,为他的政绩添上光风霁月的一笔……沈柒低头,嘴角微微勾起,抱拳道:“臣遵旨。”
第八十一章 七郎我想你了
沈柒出了南书房,没走多远,就在步廊里与太子朱贺霖遇个正着。他退避一旁,屈膝行半跪礼。
太子容光焕发、步履轻快,见到沈柒一怔,似乎想起什么旧事,脸色微沉,驻足道:“沈‘义士’?”
这声招呼暗带讥嘲,沈柒面无表情道:“太子殿下千岁。”
太子还记恨他之前借着一身刑伤霸占苏晏,吃准苏晏心软又重恩义,享受夜夜床前照顾,以至苏晏大半个月没去东宫。
——也不知自家侍读留宿沈宅期间,有没有被人揩油吃豆腐。
太子自从开了精关,宫中便安排教引嬷嬷,以春画指导他人伦之事。结果他把人撵走,又把画乱涂,多劝几句还要发火。
景隆帝听闻,只当他害羞耍小孩子脾气,笑了笑后免去教引,说再大些自然就懂了。私下命锦衣卫打探东宫,回禀:太子对容貌姣好的宫女态度如旧,未有分毫少年情动之态,对贴身的几个小内侍也只当玩伴。唯独就是对太子侍读苏晏另眼相待,一封来自陕西的问安信来来回回翻看到折痕将破,方才裱糊收藏。
太子喜欢苏晏,几乎是明明白白写在脸上,皇帝一望便知。但这股喜欢过于清澈,带着少年人热烈而纯粹的意气,并不掺杂情欲成分,也让皇帝放了几分心,把防备的目光更多投向素行不良又蠢蠢欲动的豫王。
皇帝知道豫王猎艳成性,被他再三敲打后,如今的确不再对朝中官员出手,也愿意为国为民办实事,看着像是改邪归正、洁身自好了,可始终没有放弃对苏晏的执念,实在有些头疼。
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除非真把豫王关入凤阳高墙,否则就算派出锦衣卫盯梢,也未必能盯住每日十二个时辰。可要真把豫王给囚禁了,且不说他身为亲兄长忍不忍心,太后必然第一个跳出来骂他戕害手足,甚至还会护短地骂苏晏惑主媚上,下懿旨直接赐死了事。
如此左右为难,干脆借着卫浚受伤致残这事,先将苏晏送出京城一段时间,远离漩涡中心,去地方历练,为将来的晋升积累资历与政绩。也让豫王冷静冷静,说不定过个一年半载的,他这多情又薄情的弟弟另结新欢,对苏晏的念想也就淡了。 ↑返回顶部↑
今日豫王来慈宁宫,话没说两三句,就动手打人,太后气得肝颤,指着他骂道:“老莱子还彩衣娱亲呢,你倒好,非但自己不娱亲,还容不下能让你娘开心的!这么忤逆不孝,待在京城作甚?让我看了堵心,还不如滚去戍边!”
豫王低头挨训,听到最后一句,大喜过望:“母后说的甚是!不如下道懿旨,放儿臣出京赴藩?”
太后银牙快要咬碎,抄起白瓷胭脂盒砸他:“滚出去!敢拆灵光寺,我拆了你的反骨!”
豫王哪里会被一个盒子砸中,侧身轻易避开,忙不迭赔罪告退。
此事传到皇帝耳中,才有今日御书房的召见。
眼下皇帝发话,问他灵光寺是否非拆不可,显然也受到来自太后的压力。皇帝知道建院地址是豫王定下的,希望在无伤大雅的前提下,顾念太后的心情,各退一步。天工院是肯定要建的,但可以另择个合适的地址,未必非要拆寺毁庙。
豫王不为所动,答:“臣弟跑遍全京城,只有那处地方最合适。再说,苏晏看了也满意。若是要换地址,不如派臣弟去一趟陕西,亲自和他解释?”
皇帝无语,半晌后叹道:“左不过一座寺庙,拆就拆吧。母后那里,朕去说项。”
豫王又说:“还有那继尧,整一个敛财的神棍,张口就是故弄玄虚的套路,我看了就想抽他。母后把他当个玩意儿,他还真当自己是玩意,见天的往宫里跑,万一和宫女弄出什么丑事……还是赶紧处置了的好。”
皇帝也隐隐怀疑,太后除了拿那个俊壮和尚解闷逗趣之外,还有点什么别的意思,碍于身份只不好说出口。豫王拿宫女做由头,这么肆无忌惮地一提,倒把皇帝不能说的猜虑给戳动了。
他警告似的瞥了一眼豫王,转而对沈柒吩咐:“豫王的话,你都听清了?这事交予你去办,既要冠冕堂皇,又要掩人耳目,还要面面俱到。办好了,朕升你的官,办砸了,你回诏狱,再蹲一个月大牢。”
皇帝这话看似矛盾,但沈柒头脑灵光,心眼多、会算计,立刻就悟出话中之意——
皇帝和豫王要联手收拾妖僧继尧,但又不方便亲自出手。“冠冕堂皇”的意思是,得找个无可指摘的罪名,破了他的高僧光环,让他身败名裂,才能顺理成章地除去。“掩人耳目”的意思是,这个罪名绝不能牵涉宫内。而“面面俱到”最难,既要让豫王顺利拆庙办学,还要让太后无话可说,甚至不能太坏她心情。
如此困难又奇葩的差事,难怪皇帝会一反常态,未见成果先把奖赏抛出来。找上他,大概也是觉得他办事快准狠,阴起人来隐忍而又果断——譬如捏住冯去恶的把柄十年,等到最要命的一刻,毫不犹豫地出首告发。
沈柒知道皇帝这是把他当做了一柄黑暗中的刀刃,专门用来除去不能见光的障碍。但他并不觉得委屈耻辱或难以接受。
也许这就是他向峰顶攀爬时,最适合的一条路,是属于他的道。
如果这样做,能让苏晏开办新学的抱负得以实现,为他的政绩添上光风霁月的一笔……沈柒低头,嘴角微微勾起,抱拳道:“臣遵旨。”
第八十一章 七郎我想你了
沈柒出了南书房,没走多远,就在步廊里与太子朱贺霖遇个正着。他退避一旁,屈膝行半跪礼。
太子容光焕发、步履轻快,见到沈柒一怔,似乎想起什么旧事,脸色微沉,驻足道:“沈‘义士’?”
这声招呼暗带讥嘲,沈柒面无表情道:“太子殿下千岁。”
太子还记恨他之前借着一身刑伤霸占苏晏,吃准苏晏心软又重恩义,享受夜夜床前照顾,以至苏晏大半个月没去东宫。
——也不知自家侍读留宿沈宅期间,有没有被人揩油吃豆腐。
太子自从开了精关,宫中便安排教引嬷嬷,以春画指导他人伦之事。结果他把人撵走,又把画乱涂,多劝几句还要发火。
景隆帝听闻,只当他害羞耍小孩子脾气,笑了笑后免去教引,说再大些自然就懂了。私下命锦衣卫打探东宫,回禀:太子对容貌姣好的宫女态度如旧,未有分毫少年情动之态,对贴身的几个小内侍也只当玩伴。唯独就是对太子侍读苏晏另眼相待,一封来自陕西的问安信来来回回翻看到折痕将破,方才裱糊收藏。
太子喜欢苏晏,几乎是明明白白写在脸上,皇帝一望便知。但这股喜欢过于清澈,带着少年人热烈而纯粹的意气,并不掺杂情欲成分,也让皇帝放了几分心,把防备的目光更多投向素行不良又蠢蠢欲动的豫王。
皇帝知道豫王猎艳成性,被他再三敲打后,如今的确不再对朝中官员出手,也愿意为国为民办实事,看着像是改邪归正、洁身自好了,可始终没有放弃对苏晏的执念,实在有些头疼。
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除非真把豫王关入凤阳高墙,否则就算派出锦衣卫盯梢,也未必能盯住每日十二个时辰。可要真把豫王给囚禁了,且不说他身为亲兄长忍不忍心,太后必然第一个跳出来骂他戕害手足,甚至还会护短地骂苏晏惑主媚上,下懿旨直接赐死了事。
如此左右为难,干脆借着卫浚受伤致残这事,先将苏晏送出京城一段时间,远离漩涡中心,去地方历练,为将来的晋升积累资历与政绩。也让豫王冷静冷静,说不定过个一年半载的,他这多情又薄情的弟弟另结新欢,对苏晏的念想也就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