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第一太子妃 第63节(2 / 4)
常乐瞬间眉开眼笑,殷勤备至地替他捶肩,“那父皇那儿,就拜托你搞定了。”
朱标再次点头,他每日政务繁忙,无暇顾及此等事,太子妃既愿意劳心劳力,那肯定得支持。
但支持归支持,朱标皱眉控诉,“乐儿,你很偏心!”
常乐:“???”
他在说什么玩意儿?
朱标满脸委屈,“你可从未对我如此用心。”
常乐连忙否认,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怎么会,我最爱您了。”
朱标:“......”
能不能有点诚意?
第51章
洪武时期, 官方医疗机构分为皇家专用,和地方医事。
皇家专用,其中最著名的太医院是五品衙门, 设令一人,丞一人,吏目一人,属官御医四人,专供居住在皇宫的朱家男人服务,朱元璋、朱标、朱雄英,以及尚未成年的皇子们。
洪武二十二年, 太医令改为院使,丞改为院判,再后来院判增设为两人,吏目十人, 属官御医十人,以及若干后备医士。
太医院衙门位于宫外, 皇宫占地面积宽广, 宫内贵人有个头疼脑热, 传唤太医来回需得一两个时辰,贵人病痛哪能耽误这许久。
于是在宫内令设一机构, 名为御药局,主要职责是管理药材。
御药局设尚药、奉御两人, 直长两人, 药童十人,均由宫内的太监、宫女担任, 同时要求太医院的御医,每日四人同院使、院判共入御药局轮值, 专为皇帝及皇子们服务。
还有一典药局,职责与御药房基本相同,但其属于东宫六局之一,专为皇太子一家服务,目前也就是服务于朱标和朱雄英。
再有尚食局的司药服务于后宫诸妃,安乐堂服务于皇宫内官,以及月子房专为后妃产育服务。
除了以上皇宫部分,还有王府良医所,专门服务于分封出宫的诸王。
地方医事的主要代表是惠民药局,专为贫民提供医药服务,当然虽有优惠,但非免费。
其中太医院御医的主要来源为医户、外访保举、捐纳三种渠道。
史书记载,朱元璋将于洪武十三年创立黄册制度,类似于现代户口本,不一样的地方是他按照职业,把百姓分为民、军、匠三类,且必须子承父业,不可擅自变乱。
换而言之,父亲当兵,儿子也得当兵,孙子也得当兵,世世代代都得当兵,父亲打铁,儿子也得打铁,孙子也得打铁,世世代代都得打铁......
朱元璋可能觉得他当皇帝,他儿子肯定是皇帝,孙子也是皇帝,世世代代都是皇帝,可把他给能耐的。
其中医户分属民户,同样要遵循子承父业的规定,无论其人医术如何。
当然,想入太医院是需要通过考试的,医户子弟有三次考试机会。
外访保举,即由当地官府推荐擅医者,参加太医院的考试。
还有捐纳,擅医者可通过捐纳钱财,免试,直接获得补任医官的资格。
其中外访保举、捐纳都是明朝后期之事,尤其捐纳,那不就是买官卖官么!
如果真的擅医,自可堂堂正正考试,还用得着捐纳? ↑返回顶部↑
朱标再次点头,他每日政务繁忙,无暇顾及此等事,太子妃既愿意劳心劳力,那肯定得支持。
但支持归支持,朱标皱眉控诉,“乐儿,你很偏心!”
常乐:“???”
他在说什么玩意儿?
朱标满脸委屈,“你可从未对我如此用心。”
常乐连忙否认,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怎么会,我最爱您了。”
朱标:“......”
能不能有点诚意?
第51章
洪武时期, 官方医疗机构分为皇家专用,和地方医事。
皇家专用,其中最著名的太医院是五品衙门, 设令一人,丞一人,吏目一人,属官御医四人,专供居住在皇宫的朱家男人服务,朱元璋、朱标、朱雄英,以及尚未成年的皇子们。
洪武二十二年, 太医令改为院使,丞改为院判,再后来院判增设为两人,吏目十人, 属官御医十人,以及若干后备医士。
太医院衙门位于宫外, 皇宫占地面积宽广, 宫内贵人有个头疼脑热, 传唤太医来回需得一两个时辰,贵人病痛哪能耽误这许久。
于是在宫内令设一机构, 名为御药局,主要职责是管理药材。
御药局设尚药、奉御两人, 直长两人, 药童十人,均由宫内的太监、宫女担任, 同时要求太医院的御医,每日四人同院使、院判共入御药局轮值, 专为皇帝及皇子们服务。
还有一典药局,职责与御药房基本相同,但其属于东宫六局之一,专为皇太子一家服务,目前也就是服务于朱标和朱雄英。
再有尚食局的司药服务于后宫诸妃,安乐堂服务于皇宫内官,以及月子房专为后妃产育服务。
除了以上皇宫部分,还有王府良医所,专门服务于分封出宫的诸王。
地方医事的主要代表是惠民药局,专为贫民提供医药服务,当然虽有优惠,但非免费。
其中太医院御医的主要来源为医户、外访保举、捐纳三种渠道。
史书记载,朱元璋将于洪武十三年创立黄册制度,类似于现代户口本,不一样的地方是他按照职业,把百姓分为民、军、匠三类,且必须子承父业,不可擅自变乱。
换而言之,父亲当兵,儿子也得当兵,孙子也得当兵,世世代代都得当兵,父亲打铁,儿子也得打铁,孙子也得打铁,世世代代都得打铁......
朱元璋可能觉得他当皇帝,他儿子肯定是皇帝,孙子也是皇帝,世世代代都是皇帝,可把他给能耐的。
其中医户分属民户,同样要遵循子承父业的规定,无论其人医术如何。
当然,想入太医院是需要通过考试的,医户子弟有三次考试机会。
外访保举,即由当地官府推荐擅医者,参加太医院的考试。
还有捐纳,擅医者可通过捐纳钱财,免试,直接获得补任医官的资格。
其中外访保举、捐纳都是明朝后期之事,尤其捐纳,那不就是买官卖官么!
如果真的擅医,自可堂堂正正考试,还用得着捐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