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人类的智慧(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主要就是,两个、甚至多个完全一样的人,会使得人类的伦理文明遭到挑战,从而使人类的思想发生转变。
  当时,最有效的解决手段,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来确保同时只有一个人能够存在。
  显然,这就引出了立法问题。
  在“传送”技术推广之前,宇宙人类政府就制定了极为详细的法律,规定在传输的时候只有一个人能够存在,另外一个人必须立即销毁。当时,宇宙人类政府甚至规定,必须人道销毁。
  总而言之,法律与伦理上的问题,最终都得到了妥善解决。
  真正难以解决的,还是技术上的难题。
  原因很简单,“传送”只是半信息化,即只是在传送过程中使人类信息化,而在两端人类都是由能量与物质构成的。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在传送目的地,必须拥有“传送”所需的设备。
  这就是说,必须要有人提前到达目的地,安装“传送”设备。
  显然,这仍然无法使人类在探索与开拓宇宙空间的过程中突破光速,即先前去往目的地的人类、或者是无人平台依然要受到光速限制。
  事实上,这只是解决了在人类活动空间内的速度问题。
  显然,这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速度对人类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与开发上。在已知的人类活动空间范围内,速度所产生的影响,远没有达到限制人类文明的地步。
  比如说,在向“天蝎b”殖民之后,两个星系间的往来并不频繁。
  借助量子通信技术,即便是“天蝎b”的居民,也可以通过虚拟影像等技术手段,与太阳系内的人类进行交流与沟通,甚至可以通过其他技术手段,达到仿真交流的程度,从而不需要返回太阳系。同样的道理,太阳系里的人类,也可以与任何一个殖民地里的人类进行交流,而不需要前往殖民地。
  事实上,人类文明本身也因为生存空间扩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各个殖民地都拥有完善的文明基础,与外界交流的必要性并不高,也就对人类自身活动范围的需要大幅度降低。在宇宙探险阶段,部分人类群体甚至出现了集体自闭的症状。比如在一些大型探险飞船上,上千人、甚至上万人,组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小群体,很少与外界交流。这种小群体,最终都演变成了独立的小社会,而且具有非常完善的社会基础。
  总而言之,如果只在人类文明内部进行“传送”,科学与经济价值并不是很大。
  当然,在政治上,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只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科学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第一种办法上,即让人类摆脱空间的限制。
  准确的说,是摆脱三维空间的限制。
  原因很简单,人类本身就是三维结构,而宇宙也是三维结构。虽然在理论上,宇宙中肯定存在二维、一维与零维空间(严格说来,零维算不上空间),但是在数百年里,人类还没有发现四维空间。
  如此一来,科学家相信,在四维空间里没有速度限制。
  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四维空间也存在最大空间膨胀速度,因此也有限制,只不过远远超过了光速。
  更重要的是,量子理论已经证明了,确实有更高维度的空间存在。
  可惜的是,只限于微观世界。
  这下,科学家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向微观世界努力,即争取让人类文明进化到可以在微观世界里存在。另外一部分则向宏观世界努力,即争取在宏观世界中创造出一个量子理论所提到的高维空间。
  问题是,这两个前进方向都充满了挑战,甚至有着难以逾越的障碍。
  比如说,在微观世界上,虽然人类掌握的技术,已经能够把微观粒子在宏观世界里向低维度展开,并且通过调整微观粒子里的基本粒子结构,使其智能化,然后用来储存信息,理论上可以把一个人的信息完全储存在一颗智能化的微观粒子里面,但是在复原之后,微观粒子依然要受到光速限制,即在宇宙中的飞行速度无法超过光速,因此就算能够到达遥远的星系,同样得花费很多的时间。
  从根本上看,这与“传送”技术没有区别。
  又比如,在宏观世界里创造多维空间,首先就需要新的物理学基础理论,而基础理论又是最难以突破的科学壁垒。事实上,当时科学家甚至无法想像四维空间是个什么样子,只能猜测四维空间是无数个三维空间的集合,因此在四维空间里,可以很容易的从三维空间的一点到达另外一点,不受速度与时间的限制。可最关键的是,科学家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构筑四维空间。
  显然,这些科学壁垒,已经使人类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