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青青麦穗_80(2 / 2)
秋天快来了,菜园子里春天栽种下的都柿也一点点熟了。西远嘱咐秋阳和小林,看到熟的都柿及时摘下来,并且告诉他们果酱和果酒的做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为怕他俩自己做不好,西远索性叫他们到自己家来做,并且把需要用的坛子罐子和糖等东西统一给买了回来,跟他们说好,以后卖钱了,这些花费从赚的钱里边扣除。
秋阳和小林都很高兴,小远说了,这些东西虽然赚不了大钱,但是足够他们来年买笔墨纸砚用,笔墨纸砚可是不便宜,所以,在他们心中这是一大笔钱。
小林现在偶尔来西远这里学识字,他现在在家里是老大,要照看弟弟妹妹,有时候忙起来还要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不过他家离秋阳家近,只要有空闲,小林就会跑到秋阳家,让秋阳教他识字背书。秋阳脾气好,他哪里不会,都耐心地、一遍一遍地讲给他听。小林尽管用的功夫没有别的孩子多,也没有别的孩子聪明,不过也颇认识了些字。
等到真正的秋天来临时候,果树上的果子都成熟了,西远就自己教的几个孩子夹,统计好谁家有果树,告诉他们不要随便摘吃了。
村里人家常常在院子里随意栽两棵果树,只是为了给小孩子当零嘴吃,至于拿这个卖钱还没怎么想过。
秋天正是地里活计最忙的时候,谁有时间去卖果子!而且,这几种果子,都很常见,买的人少,也卖不到几个钱。
因为没有可赚钱的价值,所以家里的果树也好,野地里的野果也好,村里人都只把它们当做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有了,给孩子们多添个零嘴,没有,也不影响什么。
今年却不同了,和西家走的近的人家,王柱家有一棵海棠果,小林家有一棵山丁子,程南家有一棵面果树,三家的老大,柱子、小林、程南,都禁止家里人随便摘果子吃,说是要拿来做东西。
弟弟妹妹们实在馋了要摘,他们才万般不情愿地给摘几个,而且跟他们说,这些果子以后能卖钱,等卖钱了,分给他们,把几个小的也都哄住了。
王顺伯伯家的大妮更逗,现在整天坐在果树下,谁摘果子都不让,说是给哥哥留着赚钱。你要是逗她真的伸手摘两个,她马上咧嘴哭起来,因为两个果子把人家孩子弄哭,谁也舍不出那个脸,所以,村里人本来谁想吃就去人家摘两个果子的习惯,愣是被大妮给改变了。
西家院子里,西远专门倒出来个屋子,给孩子们做果酱、果酒和罐头。西远无比庆幸自己前世,家里地里位置和这里差不多,千百年时间积累下来纳罹椋梢灾苯幽美从茫热纾龉础9坪凸尥贰
当然,这和人家专门做这个的工艺还有些差别,做出来的味道也稍逊一筹,不过也足够了。
西远把几种东西的做法,用笔写在纸上,后面标上注意事项,孩子们识字,怕万一做错了,都背的滚瓜烂熟,做起来也都认真执行。
因为有的孩子家没有果树,西远做主,把所有的果子平分,不过说明,没果子的,等做的东西赚钱以后,要把果子的钱给人家,等于买的原材料。
剩下的东西,西远先给垫付,等到赚钱了他要扣除本金,然后才能是他们赚的。孩子们都点头答应了。
不过西远也给他们讲明,万一做出来的东西没成功,或者没卖出去,赔了,他给垫付的钱就不要了,那些拿出果子的孩子也表明,他们也不要果子钱了。
按照聚德楼的账簿的做法,西远还给每个孩子做了一个小账簿,让他们自己来记账。
所以,在大人们忙着挖土建围墙,收获庄稼的同时,西家院子里坛坛罐罐、桶桶盆盆地摆了满院,孩子们洗水果的洗水果,削皮的削皮,称重量的称重量,至于上锅蒸的步骤,由西远亲自在旁边掌控。
莲花村第一个小型水果制品作坊,就这样在一群孩子的打打闹闹中诞生了。 ↑返回顶部↑
因为怕他俩自己做不好,西远索性叫他们到自己家来做,并且把需要用的坛子罐子和糖等东西统一给买了回来,跟他们说好,以后卖钱了,这些花费从赚的钱里边扣除。
秋阳和小林都很高兴,小远说了,这些东西虽然赚不了大钱,但是足够他们来年买笔墨纸砚用,笔墨纸砚可是不便宜,所以,在他们心中这是一大笔钱。
小林现在偶尔来西远这里学识字,他现在在家里是老大,要照看弟弟妹妹,有时候忙起来还要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不过他家离秋阳家近,只要有空闲,小林就会跑到秋阳家,让秋阳教他识字背书。秋阳脾气好,他哪里不会,都耐心地、一遍一遍地讲给他听。小林尽管用的功夫没有别的孩子多,也没有别的孩子聪明,不过也颇认识了些字。
等到真正的秋天来临时候,果树上的果子都成熟了,西远就自己教的几个孩子夹,统计好谁家有果树,告诉他们不要随便摘吃了。
村里人家常常在院子里随意栽两棵果树,只是为了给小孩子当零嘴吃,至于拿这个卖钱还没怎么想过。
秋天正是地里活计最忙的时候,谁有时间去卖果子!而且,这几种果子,都很常见,买的人少,也卖不到几个钱。
因为没有可赚钱的价值,所以家里的果树也好,野地里的野果也好,村里人都只把它们当做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有了,给孩子们多添个零嘴,没有,也不影响什么。
今年却不同了,和西家走的近的人家,王柱家有一棵海棠果,小林家有一棵山丁子,程南家有一棵面果树,三家的老大,柱子、小林、程南,都禁止家里人随便摘果子吃,说是要拿来做东西。
弟弟妹妹们实在馋了要摘,他们才万般不情愿地给摘几个,而且跟他们说,这些果子以后能卖钱,等卖钱了,分给他们,把几个小的也都哄住了。
王顺伯伯家的大妮更逗,现在整天坐在果树下,谁摘果子都不让,说是给哥哥留着赚钱。你要是逗她真的伸手摘两个,她马上咧嘴哭起来,因为两个果子把人家孩子弄哭,谁也舍不出那个脸,所以,村里人本来谁想吃就去人家摘两个果子的习惯,愣是被大妮给改变了。
西家院子里,西远专门倒出来个屋子,给孩子们做果酱、果酒和罐头。西远无比庆幸自己前世,家里地里位置和这里差不多,千百年时间积累下来纳罹椋梢灾苯幽美从茫热纾龉础9坪凸尥贰
当然,这和人家专门做这个的工艺还有些差别,做出来的味道也稍逊一筹,不过也足够了。
西远把几种东西的做法,用笔写在纸上,后面标上注意事项,孩子们识字,怕万一做错了,都背的滚瓜烂熟,做起来也都认真执行。
因为有的孩子家没有果树,西远做主,把所有的果子平分,不过说明,没果子的,等做的东西赚钱以后,要把果子的钱给人家,等于买的原材料。
剩下的东西,西远先给垫付,等到赚钱了他要扣除本金,然后才能是他们赚的。孩子们都点头答应了。
不过西远也给他们讲明,万一做出来的东西没成功,或者没卖出去,赔了,他给垫付的钱就不要了,那些拿出果子的孩子也表明,他们也不要果子钱了。
按照聚德楼的账簿的做法,西远还给每个孩子做了一个小账簿,让他们自己来记账。
所以,在大人们忙着挖土建围墙,收获庄稼的同时,西家院子里坛坛罐罐、桶桶盆盆地摆了满院,孩子们洗水果的洗水果,削皮的削皮,称重量的称重量,至于上锅蒸的步骤,由西远亲自在旁边掌控。
莲花村第一个小型水果制品作坊,就这样在一群孩子的打打闹闹中诞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