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祭天退水(1 / 2)
在华夏古代,祭天是非常正式的礼仪活动,而且历史源远流长,据说始传于黄帝,或是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甚至比用兵还重要。
在古代,祭天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合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大祀”、“仲夏大雩大祀”、“冬至祭天大祀”等,又有“升配”、“告祭”等典礼活动。每次祭天,都极尽奢华,仪式繁复,仪器考究。
眼下汴都遭了水患,只要能将大水退去,只要能用上的手段就尽管用上,包括祭天似退水方案。
徽宗赵佶命太子、郓王二人登南薰门上城墙降御香四拜退水,消息迅速在汴都城传扬开来。
文武百官知徽宗子嗣众多,然仅有郓王与太子上城门降御香四拜退水,便令人无限暇想起来,心中想归想,但没有人敢在此上言语什么。
当然祭天也不是说祭就祭的,在祭祀前三日,主祭之人或是君王要开始斋戒沐浴,然而有前两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要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
然汴都大水,事情紧急,无法做的那般细致,但徽宗赵佶也通知太子赵桓与郓王赵楷二人沐浴更衣,斋戒食素。
第二日一早,文武百官与汴都百姓齐聚于南薰门,齐齐观望这场史上极为罕见的退水大典。
不止汴都城内低洼之地受了水患,此时汴都南薰门外等低洼之地也尽数被大水淹没,以致于洪水将汴都城团团围住,南薰门百姓民宅被洪水冲倒无数,更不知有多少百姓来不及逃散而命丧水中,在原本的平地之上,己经行驶大船。
太子与郓王长幼有序,祭天退水,自然要分个先后。只见太子上场,降御香四拜。
似这类典礼要包括“择吉日”、“题请”、“涤牲”、“省牲”、“演礼”、“斋戒”、“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庆成”等多项仪程,正式祭祀时,更需完成迎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等九个步骤,过程冗长,礼仪繁缛,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甚至在礼术上还要有相应的舞蹈与音乐和奏。
然而这一次祭天退水,过多的繁缛礼节可以舍去,但“涤牲”、“省牲”、“演礼”、“斋戒”、“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等内容却是少不了。
见太子于城楼上行礼,郓王赵楷借机命人将乐天唤到近前,待乐天作过礼后,郓王赵楷说道:“乐卿,本王怎么觉得靠这祭典退水,似乎并不靠谱……”
“嘘……”乐天摇了摇头,故做神秘道:“殿下举头三尺有神明,殿下勿需有不敬之言,臣昨日曾为殿下卜过一卦,今日殿下祭天定可将大水安退去!”
自乐天还京,未曾去过郓王赵楷府上,郓王也未曾召见过乐天,究其原因是大宋有王爷不得结交大臣,更不得干政,所以赵楷与乐天之间始终保持着距离,免得被别有用心之人或是御使拿来做文章。
虽然乐天是郓王亲信之事,是举朝皆知的事情,但这事只能背地里说说,明面上是无人能提的。
“乐卿就莫拿本王开心了!”郓王赵楷摇头,望着在南薰门上大拜苍天的太子赵桓,又叹道:“大哥身为国之储君,地位尊崇,从上城墙祭拜到现在,己经过去了一个时辰的光景,城外大水未有丝毫退去迹像,我只是一个闲王又岂能退去大水。”
“王爷,您没听说过一句话,唤做万事皆有可能?”乐天在旁边道。
“乐卿,你就莫拿本王开心了!”赵楷摇头道。
乐天与赵楷二人说话随和的像似朋友一般,使得侍候在赵楷身后的史勾当官心中生出几分嫉妒,眼中更是生出几分忌惮。在与赵楷叙话间,乐天也看到了史勾当官,二人很是友好的点头示意做为见礼。
二人间看上去如同多年老友一般,但谁都清楚对方心底在想什么。
前次西北之行,派许将随乐天同行,明上是为保护乐天,实则是史勾当官派去监视乐天的,这足以说明史勾当官对乐天的忌惮,至少说明以前史勾当官并没有将乐天当为对手来看待,然到了这个时候不得不留意乐天。
自从知晓这个内情后,乐天开始留意皇城司了,不得不承认除了皇城司驻所大内的那些兵马侍卫外,那些潜伏分布于汴都还有全国各地的暗探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乐天更知道自己若是将这支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更意味着什么。
只是让乐天现在还头痛的是,如何将皇城司的实权从史勾当官的手里抢过来。若是往日史勾当官与自己关系尚为密切时,自己倒也不在意皇城司的作用,但现在却不得不注意了,史勾当官对自己的敌意,而且史勾当官还是属于阉人一系,这更不得不让人忌惮与注意。
太子赵桓前前后后在南薰门祭拜了近一个时辰,城外大水没有丝毫退去迹像,随即郓王赵楷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向城墙上行去,接着举行退水祭天仪式。
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之前的仪式己经被太子赵桓做过了,郓王赵楷只需再重重一次“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等几个程式化的闻骤便可以了。
时间过去了一刻钟的时候,乐天抬头看天,口中喃喃道:“差不多到进辰了!”
轰隆隆……
就在乐天话音落下未有盏茶的功夫,只听到城北汴河的方向忽传来如同惊雷般的轰鸣剧响,甚至那声势丝毫不次于惊雷,将整个汴都百姓都吓的一惊。
“这水应该下去了!”听到这声轰鸣,乐天微微一笑,随即悄然离去。 ↑返回顶部↑
在古代,祭天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合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大祀”、“仲夏大雩大祀”、“冬至祭天大祀”等,又有“升配”、“告祭”等典礼活动。每次祭天,都极尽奢华,仪式繁复,仪器考究。
眼下汴都遭了水患,只要能将大水退去,只要能用上的手段就尽管用上,包括祭天似退水方案。
徽宗赵佶命太子、郓王二人登南薰门上城墙降御香四拜退水,消息迅速在汴都城传扬开来。
文武百官知徽宗子嗣众多,然仅有郓王与太子上城门降御香四拜退水,便令人无限暇想起来,心中想归想,但没有人敢在此上言语什么。
当然祭天也不是说祭就祭的,在祭祀前三日,主祭之人或是君王要开始斋戒沐浴,然而有前两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要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
然汴都大水,事情紧急,无法做的那般细致,但徽宗赵佶也通知太子赵桓与郓王赵楷二人沐浴更衣,斋戒食素。
第二日一早,文武百官与汴都百姓齐聚于南薰门,齐齐观望这场史上极为罕见的退水大典。
不止汴都城内低洼之地受了水患,此时汴都南薰门外等低洼之地也尽数被大水淹没,以致于洪水将汴都城团团围住,南薰门百姓民宅被洪水冲倒无数,更不知有多少百姓来不及逃散而命丧水中,在原本的平地之上,己经行驶大船。
太子与郓王长幼有序,祭天退水,自然要分个先后。只见太子上场,降御香四拜。
似这类典礼要包括“择吉日”、“题请”、“涤牲”、“省牲”、“演礼”、“斋戒”、“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庆成”等多项仪程,正式祭祀时,更需完成迎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等九个步骤,过程冗长,礼仪繁缛,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甚至在礼术上还要有相应的舞蹈与音乐和奏。
然而这一次祭天退水,过多的繁缛礼节可以舍去,但“涤牲”、“省牲”、“演礼”、“斋戒”、“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等内容却是少不了。
见太子于城楼上行礼,郓王赵楷借机命人将乐天唤到近前,待乐天作过礼后,郓王赵楷说道:“乐卿,本王怎么觉得靠这祭典退水,似乎并不靠谱……”
“嘘……”乐天摇了摇头,故做神秘道:“殿下举头三尺有神明,殿下勿需有不敬之言,臣昨日曾为殿下卜过一卦,今日殿下祭天定可将大水安退去!”
自乐天还京,未曾去过郓王赵楷府上,郓王也未曾召见过乐天,究其原因是大宋有王爷不得结交大臣,更不得干政,所以赵楷与乐天之间始终保持着距离,免得被别有用心之人或是御使拿来做文章。
虽然乐天是郓王亲信之事,是举朝皆知的事情,但这事只能背地里说说,明面上是无人能提的。
“乐卿就莫拿本王开心了!”郓王赵楷摇头,望着在南薰门上大拜苍天的太子赵桓,又叹道:“大哥身为国之储君,地位尊崇,从上城墙祭拜到现在,己经过去了一个时辰的光景,城外大水未有丝毫退去迹像,我只是一个闲王又岂能退去大水。”
“王爷,您没听说过一句话,唤做万事皆有可能?”乐天在旁边道。
“乐卿,你就莫拿本王开心了!”赵楷摇头道。
乐天与赵楷二人说话随和的像似朋友一般,使得侍候在赵楷身后的史勾当官心中生出几分嫉妒,眼中更是生出几分忌惮。在与赵楷叙话间,乐天也看到了史勾当官,二人很是友好的点头示意做为见礼。
二人间看上去如同多年老友一般,但谁都清楚对方心底在想什么。
前次西北之行,派许将随乐天同行,明上是为保护乐天,实则是史勾当官派去监视乐天的,这足以说明史勾当官对乐天的忌惮,至少说明以前史勾当官并没有将乐天当为对手来看待,然到了这个时候不得不留意乐天。
自从知晓这个内情后,乐天开始留意皇城司了,不得不承认除了皇城司驻所大内的那些兵马侍卫外,那些潜伏分布于汴都还有全国各地的暗探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乐天更知道自己若是将这支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更意味着什么。
只是让乐天现在还头痛的是,如何将皇城司的实权从史勾当官的手里抢过来。若是往日史勾当官与自己关系尚为密切时,自己倒也不在意皇城司的作用,但现在却不得不注意了,史勾当官对自己的敌意,而且史勾当官还是属于阉人一系,这更不得不让人忌惮与注意。
太子赵桓前前后后在南薰门祭拜了近一个时辰,城外大水没有丝毫退去迹像,随即郓王赵楷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向城墙上行去,接着举行退水祭天仪式。
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之前的仪式己经被太子赵桓做过了,郓王赵楷只需再重重一次“上香”、“视笾豆”、“视牲”、“行礼”等几个程式化的闻骤便可以了。
时间过去了一刻钟的时候,乐天抬头看天,口中喃喃道:“差不多到进辰了!”
轰隆隆……
就在乐天话音落下未有盏茶的功夫,只听到城北汴河的方向忽传来如同惊雷般的轰鸣剧响,甚至那声势丝毫不次于惊雷,将整个汴都百姓都吓的一惊。
“这水应该下去了!”听到这声轰鸣,乐天微微一笑,随即悄然离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