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走到草坝上,把撅着屁股自己玩的小二叫上,把人抱着回家了。
  田婆子还没得到答案呢,人就走了,庄民国八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又是个男人,田婆子还没脸找他说这些事,悻悻的走到另一边去了。
  田婆子就是硬插进来的,打着工人母亲刘三婶的名头,让计分会记把她给调过来的,她们这些老婆子碎嘴,几个妇人抱成团不理她,一左一右的,田婆子就被“孤立”了。
  到下了工,左边的庄民国先做完走了,后边的几个妇人互相帮衬着也做完了走了,只有田婆子跟刘三婶磨蹭惯了,天都快黑了,还有小半剩着呢,田婆子左右看了又看,气鼓鼓的,“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不知道尊老。”
  计分会记朱大军提着他的收音机在田间地头巡查社员们的做工情况,手上气派的捧着计分册,右手的笔一点,每个人的工分就记录了上去。
  朱大军最喜欢听的就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了”,每天这个时候收音机里就要放这首歌,他就一边跟着哼,一边打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朱大军还自创了一声长长的“哦”字,正从田婆子后边走过,见到还有一片没干的,调也不哼了,重重划了个6。
  6分。
  在田婆子上下,陈夏花的工分是满分,下边几个妇人也是满分,只有在中间的田婆子高不成低不就,刚及格。
  “田婆子,你也是老社员,老同志了,怎么这么没有拼搏奋勇的精神,连人家陈夏花这样的小年轻也比不上,人家满工分,看在你是老社员了,我给你多添了一工分,你下回要努力了。”
  朱大军严肃的走了。
  田婆子不敢回嘴,又忍不住四处看,见没人看到她被训,保住了一张老脸,灰溜溜也回家去了。
  陈夏花母子先下工,回去洗了手去五生产队前进村接了大儿玉林放学,邱老师把一群粘人的小朋友送出来,还难得跟陈夏花说了句,“你们家孩子聪明,以后好好学。”
  陈夏花没跟老师打过交道,连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连人都不敢看,邱老师夸她儿子,又让陈夏花心里骄傲,“多、多谢老师,我们会的,会的。”
  邱老师拍了拍庄玉林的小肩膀:“去吧,跟你的“勤快妈妈”回家去吧。”
  “勤快妈妈”这个词是庄玉林最先说出来的,穿着他勤快妈妈做的衣裳跟小朋友们炫耀呢,现在学校的小朋友们都喜欢用“勤快妈妈”来称呼家里的妈妈了。
  邱老师还说他们家里的妈妈都是“好妈妈”。
  红太阳大队只有这个前进村学校,下边有七八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好百来个人呢,孩子都有二三十个,但真正能送来读书的有几个?
  庄玉林他们四生产队光明村就只有他一个。
  最多的还是学校在的五生产队前进村,一生产队和七生产队,就是六生产队太明村都有好几个孩子来,路上到处都是上工的人,孩子们放学了成群结队就回去了,只有庄玉林,他们生产队就他一个来读书的,没有小朋友们一起回去,庄民国他们这才每天提早来接人。
  大队的社员们大都是不开明的,不愿意把孩子送过来读书,能送孩子们来读书的,可不就是思想开明的“好妈妈”,“好爸爸”?
  庄玉林跟着他的“勤快妈妈”和弟弟一起回家了,母子三个在路上又摘了不少野菜,到了家,庄玉林自觉带着弟弟坐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写作业,陈夏花关了门,又去收拾菜地。
  菜地里的卷心菜能收了,里边的心裹得紧紧的,菜一旦能成了,几天就能收成了,陈夏花数了数能收的,心里有了数,把上回已经收过的一行土给翻了。
  庄民国到家的时候,饭菜都烧好了,炖了蛋,贴了饼子,陈夏花跟庄民国说起了卷心菜:“有两行都能收了,一挑子肯定装不下。”
  庄民国心头顿时有了主意:“一挑装不下就装两挑,卷心菜好换钱,公社收呢,明天一早我送玉林去读书,先送一担去,公社要再回来挑一担过去。”
  像卷心菜这种,里边裹得紧就更重些,像村里送去公社的菜,都是让它多长长,长老些、重些才舍得送去,太青了怕分量不重,少钱。
  这种思想到几十年后都有呢。
  那时候大儿玉林给他在镇上买了房子,庄民国偶尔也去住住,在镇上没田地,吃喝都要靠买,庄民国有社保,每个月也关工资,日子宽裕,也学了几十年后的思想,觉得那些大棚菜没有人家村里私人种的质量好。
  买了好几回,买回来的菜不是老了就是虫洞子多,丢丢洒洒的,最后一把菜炒一盘都不够,其实真说起来,把菜给种老了才卖,多不了几毛钱的,有这时间,都够种第二茬了。从那以后,庄民国买菜就不拘了,不管是大棚还是私人种的菜,只挑新鲜的。
  吃了饭,庄民国端了碗去洗,又烧了水,旁边大房那边,大嫂刘春枝又在阴阳怪气儿的隐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