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抛尸圆周假设(2)(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的好。这毕竟是一个犯罪分析理论。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准确率在80%到50%之间,偏差的产生主要是受到了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还需要借助另外一个办法……”
  杜志勋说着又用记号笔在一个红色标记旁边写下“b”。
  郭蓉蓉眼尖,“是水佐岗吗?”
  “是。就是发现吕爱青头颅的地方。在犯罪地理学中还有一个规律,在绝大部分市区碎尸案中,分尸现场与抛尸区域之间的距离大都在5公里以内。我现在要寻找分尸地点可能的范围,就以弃尸最远的头颅所在地为圆心,5公里最大距离为半径,做一个圆圈。”
  祖光插话,“这个范围是不是有点儿小啊,这个区域的直径也才一万米。万一凶手是开车抛尸。5公里不算一个很远的距离吧。”
  “这是直线距离。”杜志勋解释,“这个统计也是根据城市来的。如果是在地势开阔的乡村,距离肯定会比这个远很多。但在建筑集中的城区里,直线距离就是一个很大的范围了。即使是蓝京这样的全国大城市,市区长度也就在20公里左右。凶手如果是开车抛尸,想跑出5公里的直线距离,实际上也要在市区里开很远。”
  祖光没有疑问了。
  杜志勋接着就地图说:“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5公里换算下来就是50厘米。”
  他用记号笔和三角板,以头颅发现地b点为圆心,画了一个半径50厘米的大圆。显示在地图上就十分巨大了,占据了小半个城市。细心的人马上就发现,这个圆圈与之前杜志勋通过“圆周假设理论”画的圆圈有重叠的部分。
  “该不会是这两个圆之间有什么联系吧。”郭蓉蓉说。
  “你说对了。”杜志勋赞许的点下头,“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两个理论都是根据实践总结得来的,在个案中会出现一些容错空间,如果将两个理论组合在一起应用,准确率便会大幅增加。现在我就来讲讲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首先,a点是我们假设凶手最可能的住处或者分尸地点。而b点就是最远的抛尸地点,我们将二者相连,这条线就是假设状态下,凶手分尸、抛尸的最理想路径。那么,ab的反向区域就是凶手的心理安全区域和分尸地。再考虑两个圆圈的重叠部分。我们能等到一个扇形面积。”杜志勋把b点和两个圆圈相交的两个点相连,围成了一个扇形区。
  他把这个扇形区用记号笔加粗涂重,笔尖点指,“这个范围里就是当年凶手的碎尸区和生活区域。我们不利的因素是时间,这么多年,环境肯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凶手或许早就不住在那里了,弃尸地点的痕迹或许也早就被毁灭了。调查难度非常之大。有利的因素是我们这里曾经有警察接触过凶手,只要找到当初的调查人员名单,我们就可以逐一进行排查。这个范围相对来说就要小很多了。”
  在座的警员甚至包括宋玉林在内,一开始对重启南大碎尸案侦破多少都心存顾虑,等到听杜志勋讲解完侦破方案,一个个信心倍增,气势大振。
  所有人中,有一个人今天显得特别沉默寡言。他没有参与其他人的讨论,似乎也对杜志勋的讲话反应平淡。
  这个人就是丁潜。
  他一直默默的坐了几个小时,等到散会,不声不响的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刚走没几步,有一个人从身后撵上来。挡住了他的去路。
  他一看,挡路的人居然是杜志勋。“有事儿吗?”
  “没什么,感觉你今天有点儿反常。”原来杜志勋一直都有留意他。
  “有吗?”
  “如果你觉得我的方案有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来。”
  “哦,你误会了,我觉得你的侦破方案非常好,这是心里话,我没什么可挑剔的。”
  杜志勋审视了他片刻,轻叹,“你这个人总喜欢藏着掖着。如果不是这样,当初你也不会被怀疑……”
  丁潜装作没听懂,敷衍的笑笑,独自出了刑事调查局。
  杜志勋那么毒的眼睛已经看出了门道,但他猜不出丁潜的心事到底是什么。
  丁潜是在为一件事发愁。
  准确说是在为他的患者张欣然发愁。
  最初接触张欣然,他只是觉得她像普通都市白领那样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因为她是大学讲师,悟性理应高。丁潜并没有觉得这个病有多难治。可是他没想到,这个漂亮又有修养的女人会给他带来这么大麻烦。
  强迫妄想型精神官能症算得上心理疾病中的顽疾,极易反复,不管上吃药还是所谓的“魔鬼约定疗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丁潜打算从源头入手,弄清她的病因,在对症下药。让丁潜万万没想到的是,张欣然的病症似乎跟南大碎尸案有关。
  她所有脑海中冒出的妄想,都是当年南大碎尸案的一处抛尸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