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争取时间(1 / 2)
技术的差距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改变的,除了让科学院加快新型潜艇和声纳的研究速度之外,他们也只能尽量避免海运了。因此除了太过重要的物资以外,他们开始帮助西大陆各国扩建工厂,争取让远征大军的物资能够就地解决,而作为地中海入口的直布罗陀海峡也被用水雷和反潜网彻底封锁了起来,以防止北约利用地中海里的港口给潜艇补给。
海面上的飞机和舰艇巡逻力度也得到了大大加强,以尽量减少潜艇的干扰,让南方次大陆的粮食能够安全的运送到西大陆去,此外波士顿帝国还利用起以前所想到的那个怪异的运输方法,那就是利用飞艇运输。
飞艇在飞机面前非常脆弱,但是它也有运输量大,滞空时间长,运费低等特点,在完全掌控了制空权的北风暴洋上,还是非常有用的,而之前参照中华帝国的飞艇样式,波士顿帝国早就开始大量制造飞艇,现在国内已经有将近四千艘的储量。
利用这些载重量一千多吨的飞艇,波士顿帝国依然可以将大量物资运送到西大陆去,尽管比之货轮的效率还有些低下,又要考虑天气的影响,但胜在足够安全。
当然这些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波士顿帝国军方非常清楚,要想缓解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充分动员后的陆军,尽快打垮中华帝国陆军,赢得这场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摆脱对方潜艇的巨大威胁,为了实现这一军事目标,轴心国调集了接近两千万陆军,十三万辆战车和运兵车,近二十万门火炮和超过三万架各类飞机。
这支庞大的军队可谓空前绝后,它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为了调集如此庞大的军力和装备,西大陆战场上的轴心国军队,甚至将进攻日期推迟了一个半月。
相对于轴心国聚集起来的两千万大军,部署在这一方向上的北约军队则只有哥萨克军接近一百五十万,伊斯坦帝国两百万,中华帝国军四百万,同时拥有三万多辆战车和运兵车,不足六万门火炮和八千多架各类飞机,双方的兵力对比优劣相当明显。
尽管中华帝国在武器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由于人员不足,这些优势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而这一切主要是因为北约国家进行全国总动员时间晚,预备役部队大多数还尚未训练完成,这也是因为中华帝国对预备役的训练相当严格,凭借每个人都需要训练一年时间所造成的。
加之在海上北约同样处于劣势,因此沿海各军区部队不敢抽调,这更加剧了北约国家的兵力劣势,但是中华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多的预备役部队,如果进入持久战阶段那么轴心国必败无疑。
这样的情况双方都非常清楚,因此轴心国部队才下决心倾注全部兵力,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北约各国,将战争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为此波士顿帝国甚至大量削减了在新大陆战场上的兵力,而其国内更是接近于不设防。
北约的窘境还不止于此,圣马丁帝国、拉丁王国、哈瓦王国加入中华帝国的体系较早,他们凭借着圣马丁帝国的铜与黄金、拉丁王国的硝石与可可、哈瓦王国的银,发展单一经济,让国内迅速的富裕了起来。
这些单一经济发展的国家虽然富裕速度很快,却有致命的弱点,就是很容易被他国掌握经济命脉。方啸宇当年就是依靠这样的经济政策,将他们牢牢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现在这三个国家也完全掌握在中华帝国手中。
但是伊斯坦帝国和哥萨克帝国的情况却有些复杂,这两个国家都加入较晚,而且由于两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工业体系,尽管并不算很强,却对中华帝国的经济依赖程度低很多,尤其是哥萨克帝国以前还是列强之一,其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他们并不十分依赖中华帝国。
鉴于这种情况,为了不过分刺激盟友,方睿君打算等到轴心国进攻的时候,再将部队派入其境内联合作战。轴心国的提前发动打乱了方睿君的计划,此时在哥萨克帝国境内驻扎的中华帝国军队,只有国防军第二十八军和二十九军。
他们是因为之前帮助哥萨克帝国清剿俄国残敌,而奉命留在其国内帮忙的,伊斯坦帝国更是根本还没有中华帝国军队进驻,一时间面对大军压境的两国形势十分危急。
面对兵力悬殊的战场,乌拉尔军区高得语三级上将的部队和地中海军区高弘的部队,连同第一批训练完成并获得全部装备的一百万预备役部队,大量聚集到靠近哥萨克帝国和伊斯坦帝国的边境地区,他们打算进入两国境内,与盟军一起抵抗轴心国的进攻。
除了这些陆军部队,中华帝国还准备出动超过七十个联队的空军部队,这一次双方可是要针锋相对的打正规战了。两位上将一面调集部队,一面派人联络两国政府,希望能够尽快出兵,但这都需要时间。
伊斯坦帝国的主体部分隔着达达尼尔海峡还可以多拖延一些时间,哥萨克帝国却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在这个方向上争取时间的任务,就只能落在兵力单薄的国防军二十八军与二十九军身上了。
轴心国军队分成了三个攻击箭头,北路集团由撒尔帝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指挥,这支部队主要由撒尔帝国军队组成,他们负责沿着西大陆北部海岸线,向圣骑士堡方向进攻,以支援哥德堡大公国和维京王国在北方的作战。
中路集团由波士顿帝国的豪威尔五星上将指挥,他们的部队除了波士顿帝国军队,还有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军队,依靠强大的空军和装甲火力,这支部队迅速攻克了布列斯特,目标直指明斯克。
南路军由南特帝国的戴高乐元帅指挥,他们的部队是以南特军为主,目标就是位于西大陆与中大陆交界处得伊斯坦堡,这里也是伊斯坦帝国的首都。
北约联盟的对策也是按照对方的兵力部署布置的,北路方向由哥萨克帝国军队单独应付,由于多年的战争,哥萨克陆军战斗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加上他们刚刚换装了新式装备,虽然人数较对方少,但凭着装备和经验,在防御战中还是打的有声有色,给蒙哥马利的部队造成了不小麻烦。只是因为亚德海的制海权在轴心国手中,为了防止侧翼被对方两栖部队攻击,他们采取了边打边撤,诱敌深入的政策,将敌人逐步引向圣骑士堡。
南路方向由伊斯坦帝国陆军对抗,由于前一段时间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重创了轴心国舰队,让对方短时间内不敢出战,而伊斯坦帝国也将所有舰队集中到了地中海东部,因此北约联盟对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还是没有问题的。
保证了这条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大量军队物资被输送到伊斯坦堡,依托着伊斯坦堡附近的永备工事,伊斯坦王室是打算在这里固守了,毕竟首都城市能不丢就不丢,而高弘也乐得让他们拖延时间,好让自己的部队准备的更充分。
保家卫国的伊斯坦陆军战斗力也的确很是强悍,他们愣是让南特军无法越雷池一步,还给对方造成了重大伤亡,而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中路方向了。
中路方向的目标是哥萨克帝国的南方大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因此轴心国将这里作为主要推进方向,总共集结了近五百个军的一千五百万军队,采取多箭头穿插的方式快速向前推进,他们掩护天空的空军则超过两百五十个联队,其军势之盛可谓世界战争史上空前的。
如此强大的轴心国军队迎面攻来,准备坚守明斯克的国防军压力顿时陡增。面对大军压境,二十八军军长董贵成立刻找到二十九军军长宋明轩商量对策。
“明轩兄,兵力悬殊太大了,这仗可不好打呀,咱们合计合计如何迎敌。”董贵成一进门就皱着眉头坐在那里吸烟。
宋明轩也是一脸严肃的点头道:“高司令要我们死守这里,给大部队争取时间,可是我们只有十万人,人家可是有一千多万,这一百多倍的差距可不好打呀。”
董贵成问道:“明轩兄,你是高司令的老部下,你说这次高司令打得什么主意,我们守得住吗?” ↑返回顶部↑
海面上的飞机和舰艇巡逻力度也得到了大大加强,以尽量减少潜艇的干扰,让南方次大陆的粮食能够安全的运送到西大陆去,此外波士顿帝国还利用起以前所想到的那个怪异的运输方法,那就是利用飞艇运输。
飞艇在飞机面前非常脆弱,但是它也有运输量大,滞空时间长,运费低等特点,在完全掌控了制空权的北风暴洋上,还是非常有用的,而之前参照中华帝国的飞艇样式,波士顿帝国早就开始大量制造飞艇,现在国内已经有将近四千艘的储量。
利用这些载重量一千多吨的飞艇,波士顿帝国依然可以将大量物资运送到西大陆去,尽管比之货轮的效率还有些低下,又要考虑天气的影响,但胜在足够安全。
当然这些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波士顿帝国军方非常清楚,要想缓解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充分动员后的陆军,尽快打垮中华帝国陆军,赢得这场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摆脱对方潜艇的巨大威胁,为了实现这一军事目标,轴心国调集了接近两千万陆军,十三万辆战车和运兵车,近二十万门火炮和超过三万架各类飞机。
这支庞大的军队可谓空前绝后,它在数量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为了调集如此庞大的军力和装备,西大陆战场上的轴心国军队,甚至将进攻日期推迟了一个半月。
相对于轴心国聚集起来的两千万大军,部署在这一方向上的北约军队则只有哥萨克军接近一百五十万,伊斯坦帝国两百万,中华帝国军四百万,同时拥有三万多辆战车和运兵车,不足六万门火炮和八千多架各类飞机,双方的兵力对比优劣相当明显。
尽管中华帝国在武器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由于人员不足,这些优势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而这一切主要是因为北约国家进行全国总动员时间晚,预备役部队大多数还尚未训练完成,这也是因为中华帝国对预备役的训练相当严格,凭借每个人都需要训练一年时间所造成的。
加之在海上北约同样处于劣势,因此沿海各军区部队不敢抽调,这更加剧了北约国家的兵力劣势,但是中华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多的预备役部队,如果进入持久战阶段那么轴心国必败无疑。
这样的情况双方都非常清楚,因此轴心国部队才下决心倾注全部兵力,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北约各国,将战争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为此波士顿帝国甚至大量削减了在新大陆战场上的兵力,而其国内更是接近于不设防。
北约的窘境还不止于此,圣马丁帝国、拉丁王国、哈瓦王国加入中华帝国的体系较早,他们凭借着圣马丁帝国的铜与黄金、拉丁王国的硝石与可可、哈瓦王国的银,发展单一经济,让国内迅速的富裕了起来。
这些单一经济发展的国家虽然富裕速度很快,却有致命的弱点,就是很容易被他国掌握经济命脉。方啸宇当年就是依靠这样的经济政策,将他们牢牢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现在这三个国家也完全掌握在中华帝国手中。
但是伊斯坦帝国和哥萨克帝国的情况却有些复杂,这两个国家都加入较晚,而且由于两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工业体系,尽管并不算很强,却对中华帝国的经济依赖程度低很多,尤其是哥萨克帝国以前还是列强之一,其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他们并不十分依赖中华帝国。
鉴于这种情况,为了不过分刺激盟友,方睿君打算等到轴心国进攻的时候,再将部队派入其境内联合作战。轴心国的提前发动打乱了方睿君的计划,此时在哥萨克帝国境内驻扎的中华帝国军队,只有国防军第二十八军和二十九军。
他们是因为之前帮助哥萨克帝国清剿俄国残敌,而奉命留在其国内帮忙的,伊斯坦帝国更是根本还没有中华帝国军队进驻,一时间面对大军压境的两国形势十分危急。
面对兵力悬殊的战场,乌拉尔军区高得语三级上将的部队和地中海军区高弘的部队,连同第一批训练完成并获得全部装备的一百万预备役部队,大量聚集到靠近哥萨克帝国和伊斯坦帝国的边境地区,他们打算进入两国境内,与盟军一起抵抗轴心国的进攻。
除了这些陆军部队,中华帝国还准备出动超过七十个联队的空军部队,这一次双方可是要针锋相对的打正规战了。两位上将一面调集部队,一面派人联络两国政府,希望能够尽快出兵,但这都需要时间。
伊斯坦帝国的主体部分隔着达达尼尔海峡还可以多拖延一些时间,哥萨克帝国却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在这个方向上争取时间的任务,就只能落在兵力单薄的国防军二十八军与二十九军身上了。
轴心国军队分成了三个攻击箭头,北路集团由撒尔帝国的蒙哥马利元帅指挥,这支部队主要由撒尔帝国军队组成,他们负责沿着西大陆北部海岸线,向圣骑士堡方向进攻,以支援哥德堡大公国和维京王国在北方的作战。
中路集团由波士顿帝国的豪威尔五星上将指挥,他们的部队除了波士顿帝国军队,还有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军队,依靠强大的空军和装甲火力,这支部队迅速攻克了布列斯特,目标直指明斯克。
南路军由南特帝国的戴高乐元帅指挥,他们的部队是以南特军为主,目标就是位于西大陆与中大陆交界处得伊斯坦堡,这里也是伊斯坦帝国的首都。
北约联盟的对策也是按照对方的兵力部署布置的,北路方向由哥萨克帝国军队单独应付,由于多年的战争,哥萨克陆军战斗力还是相当可观的,加上他们刚刚换装了新式装备,虽然人数较对方少,但凭着装备和经验,在防御战中还是打的有声有色,给蒙哥马利的部队造成了不小麻烦。只是因为亚德海的制海权在轴心国手中,为了防止侧翼被对方两栖部队攻击,他们采取了边打边撤,诱敌深入的政策,将敌人逐步引向圣骑士堡。
南路方向由伊斯坦帝国陆军对抗,由于前一段时间中华帝国地中海舰队重创了轴心国舰队,让对方短时间内不敢出战,而伊斯坦帝国也将所有舰队集中到了地中海东部,因此北约联盟对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还是没有问题的。
保证了这条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大量军队物资被输送到伊斯坦堡,依托着伊斯坦堡附近的永备工事,伊斯坦王室是打算在这里固守了,毕竟首都城市能不丢就不丢,而高弘也乐得让他们拖延时间,好让自己的部队准备的更充分。
保家卫国的伊斯坦陆军战斗力也的确很是强悍,他们愣是让南特军无法越雷池一步,还给对方造成了重大伤亡,而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中路方向了。
中路方向的目标是哥萨克帝国的南方大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因此轴心国将这里作为主要推进方向,总共集结了近五百个军的一千五百万军队,采取多箭头穿插的方式快速向前推进,他们掩护天空的空军则超过两百五十个联队,其军势之盛可谓世界战争史上空前的。
如此强大的轴心国军队迎面攻来,准备坚守明斯克的国防军压力顿时陡增。面对大军压境,二十八军军长董贵成立刻找到二十九军军长宋明轩商量对策。
“明轩兄,兵力悬殊太大了,这仗可不好打呀,咱们合计合计如何迎敌。”董贵成一进门就皱着眉头坐在那里吸烟。
宋明轩也是一脸严肃的点头道:“高司令要我们死守这里,给大部队争取时间,可是我们只有十万人,人家可是有一千多万,这一百多倍的差距可不好打呀。”
董贵成问道:“明轩兄,你是高司令的老部下,你说这次高司令打得什么主意,我们守得住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