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1 / 2)
一时无声地吃罢早饭,宋玥带着秋喜一起出门,往玄妙观去。至于安哥和巧巧,则因为年纪太小, 不好出去吹风挨冻,被宋玥托付着陪阿奶在家里。
曲瓶儿乖巧地曲膝告退,带着小丫头百灵回了听萧院。
临出门,秋喜还看了曲瓶儿好几眼,替她有点儿难过,又有些气她口不择言,说什么不好啊,说自己病了,这下好了,被禁足了吧!
不过,等娘儿俩上了马车,出了大门,渐渐有市井的声音从外边传进来,秋喜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过去,又撩起一点点车帘,指点着外头的街景给宋玥分说,谷清芳最爱哪家的点心,赵文瑜喜欢的是另一家的蜜饯,还有武胜桥那边的果子铺的干果子最好……
宋玥很有兴致地听她一路说过去,一直说到玄妙观。
下车,见到谷家、赵家和沈家的孩子们也跟了过来,秋喜都不觉得冷了,兴高采烈地和小伙伴儿们会合。
四个母亲一商量,索性让孩子们在山门外布施,几位太太一起进了玄妙观,去看一看盛开的山茶,然后就去静室中,坐着喝茶了。
山门外,各家蒸的豆泥馉饳儿、油酥饽饽等糕饼点心,一字儿摆开,不仅仅是无家可归的流民和乞丐来领,周围居住的老百姓也有不少过来排队领取的。
赵家大郎最大,看着山门外人多眼杂的,干脆安排谷清芳带着秋喜和赵文瑜去绣坊和慈幼局送饽饽和馉饳儿。
谷清芳扫一眼小小的敬行和沈四郎,干脆把这两个也带上,一起去了。
赵家黄太太一听这话,立刻就要人去拦回来:“就几个孩子,万一出点子事儿可麻烦了。”
宋玥就伸手拦她。她打发了青枫、青玉兄妹俩跟着呢,一般的事儿不担心的。
谷二太太先笑起来,道:“恁就放心吧,恁家大郎是个妥帖的,必定打发了可靠的人跟着呢。再说,各人跟前也都有人跟着,只是去两处送点儿东西,隔着又近,不过几步路,哪里就能有什么事了。”
宋玥也就附和一声:“唐太太说的对呢,恁且放心。”
果然,没过多久,谷清芳带着几个小的就回来了,没在山门外停留,径直进了静室。
宋玥就对黄太太笑:“行了,这回可以放心了。”
又张罗着人给几个小的洗手擦脸,在暖炕上按一张炕几,让孩子们脱了靴子上炕,暖暖和和地吃点心喝水去。
山门外发放糕饼、施药的速度很快,不到半个时辰就发完了。
留了小厮和婆子扫尾清理,赵家大郎带着几个小子进来,先来几位太太这间静室里打过招呼,就又出去,去轩廊中赏茶花去了。
谷家是百年之家,衣食住行都是极讲究的。宋玥都不用看,就知道,轩廊中必定三面打了围子,生了炭盆,只留一面赏花看景。
这天,众人没有留在玄妙观吃斋,各处扫尾打理干净,众人就从观里出来,一起往得月楼里过去。
早就打发人来定了雅间,众人到达时,火锅和烧烤架都已经备好了。
几位太太在火锅边坐了,有美味的佳肴,有温的正好的老酒,说笑几句,浅酌慢饮着,对几个执掌家务的太太来说,这份闲适和惬意难得。
孩子们则更喜欢烧烤的乐趣,围着特制的铜制烤炉,小子们拿着锋利的小刀子插了烤熟的肉片,一口一口吃着,不时地说笑一阵,那份豪情满怀的模样,好像在漠北草原,围着篝火烤肉一样的。
几个姑娘和小小子都不敢拿刀子吃烤肉,谷清芳是不方便和小子们挤在一处,于是,敬行和沈四就成了搬运工,把烤肉端到火锅这边,又把火锅里涮好的肉菜、素菜运送到烤肉那边。
大大小小一行人正吃喝的高兴,就听外边突然传来一阵鼓乐之声。鼓乐声阵阵,时急时缓,急时如骤雨流行,短暂的舒缓则如山泉潺潺,一阵鼓乐之后,呜呜几声号角吹响,然后,就有歌声传了进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谐作!……”
先是一道清朗的声音,很快,就有或粗豪或沙哑的声音加入进来,屋里的沈家小子很快跟上唱起来,略顿了顿,赵家、谷家的小子也跟上。
宋玥知道这一首诗,却不知道曲调,听了一遍,心情激荡,一手拎起只盛菜的铜盘,用筷子哐哐哐敲着,随着鼓点儿,竟别有一番豪情。
谷清芳和秋喜也听得心头激荡,又不好跟小子一样扯着嗓子唱,见宋玥敲起铜盘子,立刻各自找了趁手的家伙事儿,一个敲碗,一个干脆站起身敲击鼓凳,咣咣咣,当当当,咚咚咚……平日里相当不搭调的声音,和在鼓声乐声歌声里,竟意外地和谐。
几乎没什么文学细胞的宋玥受到此情此景的感染,竟脱口念出一句诗来。 ↑返回顶部↑
曲瓶儿乖巧地曲膝告退,带着小丫头百灵回了听萧院。
临出门,秋喜还看了曲瓶儿好几眼,替她有点儿难过,又有些气她口不择言,说什么不好啊,说自己病了,这下好了,被禁足了吧!
不过,等娘儿俩上了马车,出了大门,渐渐有市井的声音从外边传进来,秋喜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过去,又撩起一点点车帘,指点着外头的街景给宋玥分说,谷清芳最爱哪家的点心,赵文瑜喜欢的是另一家的蜜饯,还有武胜桥那边的果子铺的干果子最好……
宋玥很有兴致地听她一路说过去,一直说到玄妙观。
下车,见到谷家、赵家和沈家的孩子们也跟了过来,秋喜都不觉得冷了,兴高采烈地和小伙伴儿们会合。
四个母亲一商量,索性让孩子们在山门外布施,几位太太一起进了玄妙观,去看一看盛开的山茶,然后就去静室中,坐着喝茶了。
山门外,各家蒸的豆泥馉饳儿、油酥饽饽等糕饼点心,一字儿摆开,不仅仅是无家可归的流民和乞丐来领,周围居住的老百姓也有不少过来排队领取的。
赵家大郎最大,看着山门外人多眼杂的,干脆安排谷清芳带着秋喜和赵文瑜去绣坊和慈幼局送饽饽和馉饳儿。
谷清芳扫一眼小小的敬行和沈四郎,干脆把这两个也带上,一起去了。
赵家黄太太一听这话,立刻就要人去拦回来:“就几个孩子,万一出点子事儿可麻烦了。”
宋玥就伸手拦她。她打发了青枫、青玉兄妹俩跟着呢,一般的事儿不担心的。
谷二太太先笑起来,道:“恁就放心吧,恁家大郎是个妥帖的,必定打发了可靠的人跟着呢。再说,各人跟前也都有人跟着,只是去两处送点儿东西,隔着又近,不过几步路,哪里就能有什么事了。”
宋玥也就附和一声:“唐太太说的对呢,恁且放心。”
果然,没过多久,谷清芳带着几个小的就回来了,没在山门外停留,径直进了静室。
宋玥就对黄太太笑:“行了,这回可以放心了。”
又张罗着人给几个小的洗手擦脸,在暖炕上按一张炕几,让孩子们脱了靴子上炕,暖暖和和地吃点心喝水去。
山门外发放糕饼、施药的速度很快,不到半个时辰就发完了。
留了小厮和婆子扫尾清理,赵家大郎带着几个小子进来,先来几位太太这间静室里打过招呼,就又出去,去轩廊中赏茶花去了。
谷家是百年之家,衣食住行都是极讲究的。宋玥都不用看,就知道,轩廊中必定三面打了围子,生了炭盆,只留一面赏花看景。
这天,众人没有留在玄妙观吃斋,各处扫尾打理干净,众人就从观里出来,一起往得月楼里过去。
早就打发人来定了雅间,众人到达时,火锅和烧烤架都已经备好了。
几位太太在火锅边坐了,有美味的佳肴,有温的正好的老酒,说笑几句,浅酌慢饮着,对几个执掌家务的太太来说,这份闲适和惬意难得。
孩子们则更喜欢烧烤的乐趣,围着特制的铜制烤炉,小子们拿着锋利的小刀子插了烤熟的肉片,一口一口吃着,不时地说笑一阵,那份豪情满怀的模样,好像在漠北草原,围着篝火烤肉一样的。
几个姑娘和小小子都不敢拿刀子吃烤肉,谷清芳是不方便和小子们挤在一处,于是,敬行和沈四就成了搬运工,把烤肉端到火锅这边,又把火锅里涮好的肉菜、素菜运送到烤肉那边。
大大小小一行人正吃喝的高兴,就听外边突然传来一阵鼓乐之声。鼓乐声阵阵,时急时缓,急时如骤雨流行,短暂的舒缓则如山泉潺潺,一阵鼓乐之后,呜呜几声号角吹响,然后,就有歌声传了进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谐作!……”
先是一道清朗的声音,很快,就有或粗豪或沙哑的声音加入进来,屋里的沈家小子很快跟上唱起来,略顿了顿,赵家、谷家的小子也跟上。
宋玥知道这一首诗,却不知道曲调,听了一遍,心情激荡,一手拎起只盛菜的铜盘,用筷子哐哐哐敲着,随着鼓点儿,竟别有一番豪情。
谷清芳和秋喜也听得心头激荡,又不好跟小子一样扯着嗓子唱,见宋玥敲起铜盘子,立刻各自找了趁手的家伙事儿,一个敲碗,一个干脆站起身敲击鼓凳,咣咣咣,当当当,咚咚咚……平日里相当不搭调的声音,和在鼓声乐声歌声里,竟意外地和谐。
几乎没什么文学细胞的宋玥受到此情此景的感染,竟脱口念出一句诗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