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4 / 4)
他们在敦煌待了几十年了,开始还会因为一起许下雄心壮志、说要一起留在敦煌的同事选择离开而愤懑。后来却明白了,每个人面对的处境不同,做出的选择自然也不同。
离开敦煌,只是人生众多选择中的一项,并不能作为评定一个人学识、人品的依据。时间长了,也就释然了。对于当初那些没能坚持留下的朋友,偶尔出去参加研讨会时见到了,也会打个招呼,聊两句敦煌现在的状况。
是以梁悠是个好孩子,跟梁悠不会留在敦煌,并不是相对立的两件事情。
梁悠却不知道他们的想法。收拾好了要带给周师傅的饭菜和碗筷,拎起食盒给其他人挥手道别后,脚步轻快的向周山走去。
梁悠自觉在考古方面不像向瑾那样基础扎实、见解独到。敦煌研究所考古组里出色的人才太多,根本不缺她这一个。倒是文物修复组只有周师傅一人,如果有她再加入,那以后的效率直接就翻了一倍,可以说是影响巨大了。
或许也是因为前世的执念太深,总觉得命都丢在了半路上,这辈子不把路走完,怎么想都觉得赔了。因此跟做考古研究比起来,梁悠觉得还是文物修复更适合她。
就是希望周师傅别嫌弃她就好,毕竟前世她就是个还没出学校的半吊子,十足的理论派。现在过去二十多年了,连理论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返回顶部↑
离开敦煌,只是人生众多选择中的一项,并不能作为评定一个人学识、人品的依据。时间长了,也就释然了。对于当初那些没能坚持留下的朋友,偶尔出去参加研讨会时见到了,也会打个招呼,聊两句敦煌现在的状况。
是以梁悠是个好孩子,跟梁悠不会留在敦煌,并不是相对立的两件事情。
梁悠却不知道他们的想法。收拾好了要带给周师傅的饭菜和碗筷,拎起食盒给其他人挥手道别后,脚步轻快的向周山走去。
梁悠自觉在考古方面不像向瑾那样基础扎实、见解独到。敦煌研究所考古组里出色的人才太多,根本不缺她这一个。倒是文物修复组只有周师傅一人,如果有她再加入,那以后的效率直接就翻了一倍,可以说是影响巨大了。
或许也是因为前世的执念太深,总觉得命都丢在了半路上,这辈子不把路走完,怎么想都觉得赔了。因此跟做考古研究比起来,梁悠觉得还是文物修复更适合她。
就是希望周师傅别嫌弃她就好,毕竟前世她就是个还没出学校的半吊子,十足的理论派。现在过去二十多年了,连理论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