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硬碰硬(2 / 3)
这就是,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担负起了夜间阻击任务,而且中国海军陆战队还动用了足够多的重炮来封锁美军的撤退通道。
当时,几乎每过五分钟,就会有几架、甚至十几架战机在美军第一装甲师东面的公路上投下炸弹与燃烧弹。更要命的是,战场上空随时都有好几架侦察机,而且这些侦察机每隔几分钟就会投下一枚挂着减速伞的照明弹,照亮美军第一装甲师撤退时必须经过的路口。只要发现了美军车辆,这些侦察机就会立即呼叫炮火打击,并且为炮兵提供精确的炮击数据,而猛烈的炮火粉碎了美军的所有希望。
只是,美军不是不能撤退。
以当时的情况,让步兵撤退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轰炸与炮击只能封锁主要公路,无法对付那些通过小路撤退的步兵。
问题是,美军得为此抛弃所有重型装备。
没有坦克、没有装甲车,第一装甲师还是装甲部队吗?
显然,布雷德利不会让第一装甲师抛弃重型装备,只让官兵撤退。
结果就是,第一装甲师没有能够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晚上撤走。
十一月三日,第二陆战师发起总攻。除了留下一个坦克营与两个摩步营充当预备队,以及让步兵营负责从美军侧翼迂回之外,第二陆战师把五个坦克营与四个摩步营全部摆在了正面战场上。
当然,第二陆战师的六个炮兵营全部在夜间部署到位。
此外,空军与海军航空兵还派来了数百架战斗轰炸机。
虽然美军的战斗机也在清晨到达,但是没能夺取制空权,因为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的战斗机在投下了炸弹之后,全部转为执行制空任务,在数量上压倒了美军机群,让美军的战斗机根本没有机会夺得制空权。
这场装甲战的规模比不上谢戈德阿维拉与莫龙之间的那场战斗,却更加激烈。
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第一装甲师也投入了全部装甲力量,向第二陆战师的装甲部队发起了反冲击。
显然,美军指挥官非常清楚,装甲部队的价值在于进攻,而不是防御。
更重要的是,美军的装甲力量中,以坦克为主,而主要用于防御作战的突击炮、也就是反坦克战车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让坦克去执行防御任务,简直就是在浪费作战力量。
此外,第一装甲师的历史,也让这支部队更擅长进攻。
要知道,第一装甲师是巴顿将军的嫡系部队,也是由巴顿一手创建的,还跟随巴顿在北非战场上征战过。
可以说,这是巴顿的装甲师,而不是布雷德利的装甲师。
当然,第一装甲师的打法,在给予了第二陆战师更大的损失之外,也使大大加快了这场装甲战的进行速度。
战斗持续到中午就基本上结束了。
不可否认,美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出色的重型坦克。
在很多地点,美军的“潘兴”式重型坦克都能让陆战队的坦克兵头痛。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这个上午的战斗中,曾经有一辆“潘兴”式坦克在一条溪流旁的树林里坚持了四个小时,击毁了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十四辆坦克与装甲车,在耗光了弹药之后,才被三辆中国坦克抵近击毁。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夸张的成分。
只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即“潘兴”式重型坦克打出的穿甲弹,能打穿两千米外的中国坦克的正面装甲,而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中型坦克必须把距离缩短到一千米、甚至是八百米以内,才能打穿“潘兴”的正面装甲。在遇到“潘兴”式重型坦克的时候,陆战队的坦克手往往会迂回到其侧面,再开火。也就是说,很多时候,需要几辆中型坦克协作,才能干掉一辆美军的重型坦克。
要知道,陆战队的主力是中型坦克,而不是重型坦克。
主要是,一艘坦克登陆艇能运送两辆中型坦克,如果换成重型坦克,就只能运送一辆。
所幸的是,第二陆战师拥有比美军第一装甲师多得多的坦克,而且得到了航空兵与炮兵的支援。
惨烈的战斗结束时,美军第一装甲师几乎全军覆没。 ↑返回顶部↑
当时,几乎每过五分钟,就会有几架、甚至十几架战机在美军第一装甲师东面的公路上投下炸弹与燃烧弹。更要命的是,战场上空随时都有好几架侦察机,而且这些侦察机每隔几分钟就会投下一枚挂着减速伞的照明弹,照亮美军第一装甲师撤退时必须经过的路口。只要发现了美军车辆,这些侦察机就会立即呼叫炮火打击,并且为炮兵提供精确的炮击数据,而猛烈的炮火粉碎了美军的所有希望。
只是,美军不是不能撤退。
以当时的情况,让步兵撤退是没有问题的,毕竟轰炸与炮击只能封锁主要公路,无法对付那些通过小路撤退的步兵。
问题是,美军得为此抛弃所有重型装备。
没有坦克、没有装甲车,第一装甲师还是装甲部队吗?
显然,布雷德利不会让第一装甲师抛弃重型装备,只让官兵撤退。
结果就是,第一装甲师没有能够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晚上撤走。
十一月三日,第二陆战师发起总攻。除了留下一个坦克营与两个摩步营充当预备队,以及让步兵营负责从美军侧翼迂回之外,第二陆战师把五个坦克营与四个摩步营全部摆在了正面战场上。
当然,第二陆战师的六个炮兵营全部在夜间部署到位。
此外,空军与海军航空兵还派来了数百架战斗轰炸机。
虽然美军的战斗机也在清晨到达,但是没能夺取制空权,因为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的战斗机在投下了炸弹之后,全部转为执行制空任务,在数量上压倒了美军机群,让美军的战斗机根本没有机会夺得制空权。
这场装甲战的规模比不上谢戈德阿维拉与莫龙之间的那场战斗,却更加激烈。
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第一装甲师也投入了全部装甲力量,向第二陆战师的装甲部队发起了反冲击。
显然,美军指挥官非常清楚,装甲部队的价值在于进攻,而不是防御。
更重要的是,美军的装甲力量中,以坦克为主,而主要用于防御作战的突击炮、也就是反坦克战车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让坦克去执行防御任务,简直就是在浪费作战力量。
此外,第一装甲师的历史,也让这支部队更擅长进攻。
要知道,第一装甲师是巴顿将军的嫡系部队,也是由巴顿一手创建的,还跟随巴顿在北非战场上征战过。
可以说,这是巴顿的装甲师,而不是布雷德利的装甲师。
当然,第一装甲师的打法,在给予了第二陆战师更大的损失之外,也使大大加快了这场装甲战的进行速度。
战斗持续到中午就基本上结束了。
不可否认,美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出色的重型坦克。
在很多地点,美军的“潘兴”式重型坦克都能让陆战队的坦克兵头痛。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这个上午的战斗中,曾经有一辆“潘兴”式坦克在一条溪流旁的树林里坚持了四个小时,击毁了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十四辆坦克与装甲车,在耗光了弹药之后,才被三辆中国坦克抵近击毁。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夸张的成分。
只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即“潘兴”式重型坦克打出的穿甲弹,能打穿两千米外的中国坦克的正面装甲,而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中型坦克必须把距离缩短到一千米、甚至是八百米以内,才能打穿“潘兴”的正面装甲。在遇到“潘兴”式重型坦克的时候,陆战队的坦克手往往会迂回到其侧面,再开火。也就是说,很多时候,需要几辆中型坦克协作,才能干掉一辆美军的重型坦克。
要知道,陆战队的主力是中型坦克,而不是重型坦克。
主要是,一艘坦克登陆艇能运送两辆中型坦克,如果换成重型坦克,就只能运送一辆。
所幸的是,第二陆战师拥有比美军第一装甲师多得多的坦克,而且得到了航空兵与炮兵的支援。
惨烈的战斗结束时,美军第一装甲师几乎全军覆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