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3 / 4)
“让路长全组织主簿到渡口设点为流民登记入户,还有告诉刘成安排人广设粥棚施粥。”宋凤林布下一道接一道命令。
因为流民的到来晋阳城大小官吏都忙乱起来,刘湛也收到消息带了三千兵赶到渡口,让郑风田领着士兵维持秩序。
十几艘渡船来回接人,看在刘湛眼里还是太慢了。“去征用商船,若是不从把船给老子砸了。”
曹鸣立即领命下去。
宋凤林噗嗤一笑,他们竟不约而同说了一样的话。
刘湛心情很好。“我已让小连调集一万兵驻扎在芙蓉坪顶,得让这些流民看到,本将军有能力守得住他们的家。”
手中的兵就是刘湛的底气,他会用实际行动告诉这些百姓,北疆已经变天了!
“征兵也要同时进行,大多流民身无分文,二两银子的入伍补偿对他们来说是救命钱。”宋凤林想到这里,忙又安排人设点征兵。
周澶一定会拿刘湛做文章,他们必须尽快扩充军营,兵力越多越好,如今刘湛最缺的就是人,这些流民回来得正是时候。
随着一船接一船流民抵达,鹿鸣渡口也开始忙乱起来。
最拥挤的地方莫过于施粥的粥棚,十几个施粥点围满了人,这些流民衣衫褴褛,形容枯槁,都不知道多久没尝过正经粮食的味了,一时场面纷乱控制不住。
曹鸣亲自带兵维持秩序,不得不连恐带吓的才稳住了这些眼冒绿光的人。
“你们去做些拒马栅栏来,把粥棚隔出通道分成进口和出口。”刘湛拿着树枝在地上比划,他也是灵机一动想起火车站外转圈的栅栏。
张小满立即带人下去做栅栏,砍了好些树,又用麻绳一扎,很快现成的栅栏做好了。
用栅栏分流人群果然十分有用,流民只能前后跟着排队领粥,再没有出现混乱不堪的情况。
初来乍到的流民每人能分得一碗粥一张粗粮饼子,粥不稠但粗粮饼很饱腹,直到吃饱了这些人才有一种活过来的感觉。
此时此刻迟来的感动才油然而起。
“已经吃饱的人别滞留在这里了,到前面登记入户,马上就有人带你们去安置的新村划宅基地!”衙役喊得嗓子都哑了。
宅基地这套政策乃刘湛提出,他给流民用于建房的地就叫宅基地,不能买卖只能代代相传的住人。
一开始宋凤林也没明白,仔细琢磨才明白这里面的妙处。
一来不怕有好吃懒做之徒转手买卖,二来得让这些百姓明白这一切都是齐云将军给予的,并非上天眷顾。
在这套理念的基础上,宋凤林给予补充完整,若日后绝户则宅基地收归衙门重新安排。
至于流民自己新开的荒地则属于流民私产,新村的宅基地搭配多少荒田都有定数,每户多少人配多少亩田均有标准,如此一来便能尽可能的多收容更多流民。
随着北疆雪化回暖,越来越多滞留在中原的流民到达湟川之畔,眼前所见大出他们的意料。
齐云将军不仅派了渡船来接,到了对岸还有施粥的粥棚,办理入户的官吏就在渡口摆了桌案,根本无须他们去找,只要回来马上有人安排去处。
临时搭建的户籍登记处外,拒马栅栏把人群分流,但依旧里三层外三层一片喧腾,几个浊吏嗓子都喊哑了。
“已经拿了牌子的人别滞留在这里,速去安置的新村,到了地自然有人给你发放稻种,还有士兵帮忙盖房,如今正值春耕,赶紧去吧,别在这耽误了!”
“以前的村子都被燕贼毁了,现在的新村都是宋先生统一规划,你想要返回原籍不能了,再说新村都有驻兵,安全也有保障。”
“从军是有银钱,只要去了就能领二两银子,你哭什么?进了营能吃饱还能挣军功拿赏田,又不是要你儿子去当奴隶,去去去到隔壁去,别在这里占地方。”
“你呢,你有什么问题?” ↑返回顶部↑
因为流民的到来晋阳城大小官吏都忙乱起来,刘湛也收到消息带了三千兵赶到渡口,让郑风田领着士兵维持秩序。
十几艘渡船来回接人,看在刘湛眼里还是太慢了。“去征用商船,若是不从把船给老子砸了。”
曹鸣立即领命下去。
宋凤林噗嗤一笑,他们竟不约而同说了一样的话。
刘湛心情很好。“我已让小连调集一万兵驻扎在芙蓉坪顶,得让这些流民看到,本将军有能力守得住他们的家。”
手中的兵就是刘湛的底气,他会用实际行动告诉这些百姓,北疆已经变天了!
“征兵也要同时进行,大多流民身无分文,二两银子的入伍补偿对他们来说是救命钱。”宋凤林想到这里,忙又安排人设点征兵。
周澶一定会拿刘湛做文章,他们必须尽快扩充军营,兵力越多越好,如今刘湛最缺的就是人,这些流民回来得正是时候。
随着一船接一船流民抵达,鹿鸣渡口也开始忙乱起来。
最拥挤的地方莫过于施粥的粥棚,十几个施粥点围满了人,这些流民衣衫褴褛,形容枯槁,都不知道多久没尝过正经粮食的味了,一时场面纷乱控制不住。
曹鸣亲自带兵维持秩序,不得不连恐带吓的才稳住了这些眼冒绿光的人。
“你们去做些拒马栅栏来,把粥棚隔出通道分成进口和出口。”刘湛拿着树枝在地上比划,他也是灵机一动想起火车站外转圈的栅栏。
张小满立即带人下去做栅栏,砍了好些树,又用麻绳一扎,很快现成的栅栏做好了。
用栅栏分流人群果然十分有用,流民只能前后跟着排队领粥,再没有出现混乱不堪的情况。
初来乍到的流民每人能分得一碗粥一张粗粮饼子,粥不稠但粗粮饼很饱腹,直到吃饱了这些人才有一种活过来的感觉。
此时此刻迟来的感动才油然而起。
“已经吃饱的人别滞留在这里了,到前面登记入户,马上就有人带你们去安置的新村划宅基地!”衙役喊得嗓子都哑了。
宅基地这套政策乃刘湛提出,他给流民用于建房的地就叫宅基地,不能买卖只能代代相传的住人。
一开始宋凤林也没明白,仔细琢磨才明白这里面的妙处。
一来不怕有好吃懒做之徒转手买卖,二来得让这些百姓明白这一切都是齐云将军给予的,并非上天眷顾。
在这套理念的基础上,宋凤林给予补充完整,若日后绝户则宅基地收归衙门重新安排。
至于流民自己新开的荒地则属于流民私产,新村的宅基地搭配多少荒田都有定数,每户多少人配多少亩田均有标准,如此一来便能尽可能的多收容更多流民。
随着北疆雪化回暖,越来越多滞留在中原的流民到达湟川之畔,眼前所见大出他们的意料。
齐云将军不仅派了渡船来接,到了对岸还有施粥的粥棚,办理入户的官吏就在渡口摆了桌案,根本无须他们去找,只要回来马上有人安排去处。
临时搭建的户籍登记处外,拒马栅栏把人群分流,但依旧里三层外三层一片喧腾,几个浊吏嗓子都喊哑了。
“已经拿了牌子的人别滞留在这里,速去安置的新村,到了地自然有人给你发放稻种,还有士兵帮忙盖房,如今正值春耕,赶紧去吧,别在这耽误了!”
“以前的村子都被燕贼毁了,现在的新村都是宋先生统一规划,你想要返回原籍不能了,再说新村都有驻兵,安全也有保障。”
“从军是有银钱,只要去了就能领二两银子,你哭什么?进了营能吃饱还能挣军功拿赏田,又不是要你儿子去当奴隶,去去去到隔壁去,别在这里占地方。”
“你呢,你有什么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