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3 / 4)
自从庄氏出现异样的时候她就开始起疑心了,但查了几次没有查到,又因为事情太多便先搁下了。后来是方夫人忽然发疯的事情让她坚信府中有眼线,江府的下人一向知根知底,若要安插眼线也是极为困难的,然而沈迟不声不响就做到了。
沈迟尴尬一笑,“你也不用觉得自责,毕竟芬儿之前的确是没问题的。……你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在你眼皮子底下安排人的么?”
江怀璧冷漠道:“不想。芬儿我在走之前已经提醒过阿霁了。”
沈迟:“……”
不要动作那么快,他还想着好好卖个关子呢。
其实他也明白,江怀璧既然能怀疑到芬儿,自然也能想清楚其中关窍。
“夜深了,世子请回吧,明日还要赶路。”语气平淡不带任何感情。
“你这逐客令下得可真是不客气,”沈迟掀袍起身,然后伸了个懒腰,连头都不回道,“咱们都同路同车了,不用这么生疏。我唤你一声怀璧,你也唤我一声君岁,这一路既是暗中查访,身份若让人起了疑心也不好。”
江怀璧轻声应下:“我知道了。”
.
方家,报丧的钟声终于在下午申时初敲响,方府门外的匾额上挂起了白幡,京城中来来往往的行人便都知晓,当年宠极一时的杨昭仪的妹妹终于在嚣张跋扈了二十多年后病逝。
京中贵妇们亦在暗中议论,她们大多不喜欢杨氏的性子,但杨氏毕竟去世时才四十多岁,又加上一月前江尚书夫人庄氏病逝,两位夫人相继离世让人难免唏嘘。
方文知一袭孝衣素服守于灵前。
方恭缓缓走进来在蒲团上跪下,为夫人烧了一些纸钱,灰烬在半空中打着旋儿纷飞,火光中清清楚楚映照着灵堂中大大的“奠”字,堂中除了火燃烧的轻微声音便只剩下安静。
方文知眼眶微红,在旁静静看着父亲的哀悼,过了半晌才哑着嗓子问:“父亲,母亲究竟是什么时候去的?我稀里糊涂去了城郊一趟,回来您就给我说母亲走了,可我连她最后一面都没看到。自母亲一月前从江府回来后便一直抱病,府中大夫很明显治不好,您也不让去请太医,这一个月母亲是何状况连我这个儿子也不知晓,我就想问一句,为什么?”
方恭站起身来,眼神平淡地看着白色的凄惨的灵堂,“她是我的发妻,我自然不会害她。你也知道她得的是疯症,若放出去胡言乱语,我方家又该如何自处?”
“那为何连我都不能见?”
“你母亲清醒时说怕发病时伤着你,所以……”
方文知忍不住打断他:“这样的话父亲觉得我能信?”
方恭默了默,转身走出灵堂,“你母亲是我方家的媳妇,我会风光大葬,人走了就走了,不必太过执着,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好好活着的。”
方文知手紧紧攥住,脸色铁青,好不容易将胸中怒气压下来。
“你便好好做你的尚书吧,我到要看看你能凉薄到什么样子。”
连发妻都狠得下心的人,即便高官厚禄又能如何,终究是个没有感情的怪物。这些年他自己看着父亲与母亲人前鹣鲽情深,人后各自生活,却从来不曾劝说过两人。方恭从来只在书房睡,外人看来是鞠躬尽瘁,却只有贴身的人知道,那一切都是假象。
好一句“忠正”,他忠诚做到了,正直也做到了,但偏偏对家人,没有半点温度。
亏得能当一声“父亲”,一声“夫君”。
所幸他曾偷偷去找过母亲,母子受母子二人却是相对不能言,杨氏那时候已经不能说话了。但她还是一字一句将事情前因后果写给他。
她说了江夫人的一切事情,也说了平郡王,还说了这些年与方恭的无尽煎熬,最后叮嘱了他许多许多。
那个时候的杨氏已经油尽灯枯,但神智却是异常清明。她说自己忽然发疯是有人在背后做了手脚,可她受不住,每每晚上连做梦都是无尽的深渊噩梦。她还说江家不得好死,害了文晓,她要他去给自己和文晓报仇。
那与他一母同胞的弟弟方文晓,自在江府落了水后就特别容易生病,十天后一场高热夺去了他的声音,自那以后便哑了,杨氏正是因为如此才日夜哭泣以至于染了风寒。接着便是有人做了手脚使她发了疯,方恭顺势将她禁足在后院禁止任何人探望,一月后,杨氏“病逝”。
父亲不肯管这件事,他除了朝堂上的事情其他一概不管,那他便替母亲和弟弟报这个仇。 ↑返回顶部↑
沈迟尴尬一笑,“你也不用觉得自责,毕竟芬儿之前的确是没问题的。……你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在你眼皮子底下安排人的么?”
江怀璧冷漠道:“不想。芬儿我在走之前已经提醒过阿霁了。”
沈迟:“……”
不要动作那么快,他还想着好好卖个关子呢。
其实他也明白,江怀璧既然能怀疑到芬儿,自然也能想清楚其中关窍。
“夜深了,世子请回吧,明日还要赶路。”语气平淡不带任何感情。
“你这逐客令下得可真是不客气,”沈迟掀袍起身,然后伸了个懒腰,连头都不回道,“咱们都同路同车了,不用这么生疏。我唤你一声怀璧,你也唤我一声君岁,这一路既是暗中查访,身份若让人起了疑心也不好。”
江怀璧轻声应下:“我知道了。”
.
方家,报丧的钟声终于在下午申时初敲响,方府门外的匾额上挂起了白幡,京城中来来往往的行人便都知晓,当年宠极一时的杨昭仪的妹妹终于在嚣张跋扈了二十多年后病逝。
京中贵妇们亦在暗中议论,她们大多不喜欢杨氏的性子,但杨氏毕竟去世时才四十多岁,又加上一月前江尚书夫人庄氏病逝,两位夫人相继离世让人难免唏嘘。
方文知一袭孝衣素服守于灵前。
方恭缓缓走进来在蒲团上跪下,为夫人烧了一些纸钱,灰烬在半空中打着旋儿纷飞,火光中清清楚楚映照着灵堂中大大的“奠”字,堂中除了火燃烧的轻微声音便只剩下安静。
方文知眼眶微红,在旁静静看着父亲的哀悼,过了半晌才哑着嗓子问:“父亲,母亲究竟是什么时候去的?我稀里糊涂去了城郊一趟,回来您就给我说母亲走了,可我连她最后一面都没看到。自母亲一月前从江府回来后便一直抱病,府中大夫很明显治不好,您也不让去请太医,这一个月母亲是何状况连我这个儿子也不知晓,我就想问一句,为什么?”
方恭站起身来,眼神平淡地看着白色的凄惨的灵堂,“她是我的发妻,我自然不会害她。你也知道她得的是疯症,若放出去胡言乱语,我方家又该如何自处?”
“那为何连我都不能见?”
“你母亲清醒时说怕发病时伤着你,所以……”
方文知忍不住打断他:“这样的话父亲觉得我能信?”
方恭默了默,转身走出灵堂,“你母亲是我方家的媳妇,我会风光大葬,人走了就走了,不必太过执着,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好好活着的。”
方文知手紧紧攥住,脸色铁青,好不容易将胸中怒气压下来。
“你便好好做你的尚书吧,我到要看看你能凉薄到什么样子。”
连发妻都狠得下心的人,即便高官厚禄又能如何,终究是个没有感情的怪物。这些年他自己看着父亲与母亲人前鹣鲽情深,人后各自生活,却从来不曾劝说过两人。方恭从来只在书房睡,外人看来是鞠躬尽瘁,却只有贴身的人知道,那一切都是假象。
好一句“忠正”,他忠诚做到了,正直也做到了,但偏偏对家人,没有半点温度。
亏得能当一声“父亲”,一声“夫君”。
所幸他曾偷偷去找过母亲,母子受母子二人却是相对不能言,杨氏那时候已经不能说话了。但她还是一字一句将事情前因后果写给他。
她说了江夫人的一切事情,也说了平郡王,还说了这些年与方恭的无尽煎熬,最后叮嘱了他许多许多。
那个时候的杨氏已经油尽灯枯,但神智却是异常清明。她说自己忽然发疯是有人在背后做了手脚,可她受不住,每每晚上连做梦都是无尽的深渊噩梦。她还说江家不得好死,害了文晓,她要他去给自己和文晓报仇。
那与他一母同胞的弟弟方文晓,自在江府落了水后就特别容易生病,十天后一场高热夺去了他的声音,自那以后便哑了,杨氏正是因为如此才日夜哭泣以至于染了风寒。接着便是有人做了手脚使她发了疯,方恭顺势将她禁足在后院禁止任何人探望,一月后,杨氏“病逝”。
父亲不肯管这件事,他除了朝堂上的事情其他一概不管,那他便替母亲和弟弟报这个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