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节(2 / 4)
既客套又疏离。
宋弘本来平和的脸色一僵,顿了顿,才勉强点头。
一时分宾主,宋重锦和王永珠捡了屋里离宋弘最远的位置坐下来,然后眼关鼻,鼻关心的低头不语。
屋子里一片沉默。
好半天,宋弘才打破了这沉默:“你今年秋闱能考中亚元,很好!明年春闱可有把握?”
宋重锦听了,忙站起来,行了个礼,如同这几日跟着顾子楷出去见朝廷官员一般,恭敬又谦逊:“谢国公爷夸奖,晚生愧不敢当!秋闱能中亚元已是侥幸,春闱晚生不敢断言有无把握,只能说到时候尽力而为,无愧于心!”
连说辞都没改,只换了个称谓。
宋弘哪里听不出这话里的敷衍来,只是看着宋重锦这酷似自己的面容,再想起在齐城的经历,心里也知道,眼前这个儿子,可不是养在自己身边的那几个,一言不合说翻脸就真能翻脸的。
因此又忍了下去,转脸看向王永珠,“到京城来可都习惯?都安顿好了没?可有什么为难棘手的?”
王永珠笑盈盈的:“多谢国公爷关心!若国公爷早几日问,说不得还真有两件棘手烦难的事情,现在都已经解决了,就不劳国公爷费心了。我们一家子都安顿好了,有住的有吃的,又有同乡还有几个朋友来往,没什么不方便的!”
这话说出来,宋弘的脸皮一僵,眼中顿时掠过一抹愠色,老狐狸一样的他,如何不知道,王永珠这话就是故意说给他听的。
嘲讽他,若真是关心,就不会等他们都安顿好了,才来惺惺作态。
说来宋弘也有几分心虚,当时他是堵着一口气,也是想着压一压宋重锦的气焰,当初就说不靠他,如今都考上举人,说不得春闱还能再进一步。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国公爷的打算
这时候如果不压着,等宋重锦真考中进士,入了当今的眼,说不得就真拿捏不住了,毕竟文武有别,那帮子读书人,别的时候就算了,可在对付他们武将的时候,那可是上下一心的。
若是可以,他也不愿意这样做,太伤父子情分了。
可这也不是没法子么?外人看来卫国公府赫赫扬扬,深得皇帝看中,乃肱骨之臣。
家中的人,也都一个个只知道享受如今国公府的各种便利,无人看到这光鲜背后的危机。
如今天下安定已久,他已经看出来,当今陛下如今已经慢慢开始重文轻武起来,不说别的,最近几年皇帝陛下提拔的可大多都是文臣。
比如那朱浩然,入朝为官才几年,可升迁速度却飞快,未立寸功,如今却爬得快和他这样身经百战,驰骋疆场的人一般高了。
当然皇帝陛下表面上对他们这些老臣和当日身边的旧人还是颇为优待的。
可宋弘已经嗅到了危机。
如今他还在,皇帝看着往日的情分和他立下的功劳,卫国公府能屹立不倒安然无恙。
可若他不在了,卫国公府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的看着这卫国公府的牌子在他下一辈手中慢慢的沉寂下去,最后沦落为三四流的权贵?
宋弘当然不愿意!
他想让宋家永远荣光,起码也要能成为百年世家吧?
琢磨了很久,他替宋家想好了一条路,改换门庭,弃武从文!
让下一辈学文,有他看着,只要下一辈里出一个读书的,能中个进士,只要好好经营,在朝中站稳脚跟,几代培养,就算一时的沉寂,可终究不会离开这朝廷的中心。
他打算的是好,可扒拉了一下自己的几个儿子,顿时扎心了。
以前一门心思的建功立业,对几个儿子倒还真没怎么管教,如今想管教了,却发现已经迟了。 ↑返回顶部↑
宋弘本来平和的脸色一僵,顿了顿,才勉强点头。
一时分宾主,宋重锦和王永珠捡了屋里离宋弘最远的位置坐下来,然后眼关鼻,鼻关心的低头不语。
屋子里一片沉默。
好半天,宋弘才打破了这沉默:“你今年秋闱能考中亚元,很好!明年春闱可有把握?”
宋重锦听了,忙站起来,行了个礼,如同这几日跟着顾子楷出去见朝廷官员一般,恭敬又谦逊:“谢国公爷夸奖,晚生愧不敢当!秋闱能中亚元已是侥幸,春闱晚生不敢断言有无把握,只能说到时候尽力而为,无愧于心!”
连说辞都没改,只换了个称谓。
宋弘哪里听不出这话里的敷衍来,只是看着宋重锦这酷似自己的面容,再想起在齐城的经历,心里也知道,眼前这个儿子,可不是养在自己身边的那几个,一言不合说翻脸就真能翻脸的。
因此又忍了下去,转脸看向王永珠,“到京城来可都习惯?都安顿好了没?可有什么为难棘手的?”
王永珠笑盈盈的:“多谢国公爷关心!若国公爷早几日问,说不得还真有两件棘手烦难的事情,现在都已经解决了,就不劳国公爷费心了。我们一家子都安顿好了,有住的有吃的,又有同乡还有几个朋友来往,没什么不方便的!”
这话说出来,宋弘的脸皮一僵,眼中顿时掠过一抹愠色,老狐狸一样的他,如何不知道,王永珠这话就是故意说给他听的。
嘲讽他,若真是关心,就不会等他们都安顿好了,才来惺惺作态。
说来宋弘也有几分心虚,当时他是堵着一口气,也是想着压一压宋重锦的气焰,当初就说不靠他,如今都考上举人,说不得春闱还能再进一步。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国公爷的打算
这时候如果不压着,等宋重锦真考中进士,入了当今的眼,说不得就真拿捏不住了,毕竟文武有别,那帮子读书人,别的时候就算了,可在对付他们武将的时候,那可是上下一心的。
若是可以,他也不愿意这样做,太伤父子情分了。
可这也不是没法子么?外人看来卫国公府赫赫扬扬,深得皇帝看中,乃肱骨之臣。
家中的人,也都一个个只知道享受如今国公府的各种便利,无人看到这光鲜背后的危机。
如今天下安定已久,他已经看出来,当今陛下如今已经慢慢开始重文轻武起来,不说别的,最近几年皇帝陛下提拔的可大多都是文臣。
比如那朱浩然,入朝为官才几年,可升迁速度却飞快,未立寸功,如今却爬得快和他这样身经百战,驰骋疆场的人一般高了。
当然皇帝陛下表面上对他们这些老臣和当日身边的旧人还是颇为优待的。
可宋弘已经嗅到了危机。
如今他还在,皇帝看着往日的情分和他立下的功劳,卫国公府能屹立不倒安然无恙。
可若他不在了,卫国公府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的看着这卫国公府的牌子在他下一辈手中慢慢的沉寂下去,最后沦落为三四流的权贵?
宋弘当然不愿意!
他想让宋家永远荣光,起码也要能成为百年世家吧?
琢磨了很久,他替宋家想好了一条路,改换门庭,弃武从文!
让下一辈学文,有他看着,只要下一辈里出一个读书的,能中个进士,只要好好经营,在朝中站稳脚跟,几代培养,就算一时的沉寂,可终究不会离开这朝廷的中心。
他打算的是好,可扒拉了一下自己的几个儿子,顿时扎心了。
以前一门心思的建功立业,对几个儿子倒还真没怎么管教,如今想管教了,却发现已经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