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曜容华 第91节(2 / 4)
岑远指尖微蜷。
第057章 火海
思绪间,又听孟行在大殿中继续,“陛下,虽然淮阳郡王府数年来,一直偏安一隅,极少参与朝中之事,也确实像没有立场会同景王一道行谋逆之举,但即便是景王本人,在谋逆之前也没有轻易显露动机,所以才有十余年前景王逼宫,造成朝中祸患。淮阳郡王府是没有谋逆的动机,但也没有绝对的理由不会与景王谋事。淮阳郡王府沉寂已久,谁能说清,淮阳郡王可是想借景王之事翻身,靠拥立乱臣在朝中为子孙谋得一席之地?”
孟行说完,殿中纷纷侧目。
是,哪有谋乱之人,一心将不臣之心写在脸上的,就是景王当年也同先帝亲近,先帝器重景王,也根本没想到景王有异心,这才生出祸端来。淮阳郡王府看似无心朝中权势,但是真风轻云淡,还是沽名钓誉,真说不清……
毕竟,东宫也出自淮阳郡王府,淮阳郡王府虽然遭逢意外,但子孙却日后却能登基为天子,谁说得定呢?
“这些都是孟大人的推测,迄今为止,除了薛仁书与淮阳郡王确实交好之外,旁的都是凭空推测。但景王谋逆之前,看不出端倪,薛仁书与淮阳郡王本是同窗,同窗之间有一段时日走动频繁也是情理中的事。因为薛仁书与淮阳郡王走动一场,淮阳郡王就被划上谋逆的嫌疑,难不成,朝中有任何乱臣,只需要在谋事前,将朝中的肱骨之臣,家中都拜访上两回,日后就算败落,也能拖两个重臣垫背。如此,这江山社稷,是否有些儿戏了?”商姚君开口,便掷地有声。
她是永宁侯的孙女,也是军中之人。
军中之人多豁达,方才言辞也直白,直白里也未留余地。
但凭几次照面,就在十余年后扣上谋逆的帽子,这事确实有些儿戏,不应该是御史台这样的机构做的事情,倒像是天桥下的说书先生。
商姚君的性子,军中多少听说到过。
一个女子能在军中站住脚,光凭战功不够,也能震慑住人。
方才商姚君的一袭话就分明附和军中将领的风格,怼人,也怼得硬气。
信良君不由转眸看向她。
早前他同商姚君的接触不多,当方才这句,倒是对他胃口。
朝中这些人,尤其是御史台,在他眼中阴阳怪气多过刚正不阿,见惯了朝中这些平日里阴阳怪气,但非要自诩义正言辞的人,忽然听到商姚君这样一番话,是对胃口多了。
殿中旁人也纷纷朝孟行投来目光。
天子看了商姚君一眼,没说旁的,目光也落在孟行身上。
孟行有些慌,连忙朝商姚君道,“商将军,下官并非此意,御史台行事也必然不会空穴来风,下官方才只是想说淮阳郡王府未必就没有谋逆的立场,站在客观的角度,淮阳郡王府往前一步,退后一步都有理由,此事不可一概而论。但事实上,种种迹象都表明,淮阳郡王府同薛仁书走动密切,至少,比旁人走动更密切,所以,淮阳郡王府确实有让人怀疑之处,并非全然没有动机,方才陛下问起,下官说的是此意。”
宋佑嘉在岑远近处叹道,“虽然但是,孟行说的有些道理,总不至于都频繁接触了,一点都不怀疑吧?”
宋佑嘉刚说完,岑远看他,宋佑嘉忽然反应过来,“呸呸呸,我就瞎说的,殿下怎么会!”
岑远收回目光,但殿中私下议论声起,岑远也能听到身后的议论之词。
“孟行所说确实没错,如果淮阳郡王与薛仁书确实频繁接触过,谁能确保没动心思,或是私下没动作过?”
“御史台怀疑也是对的。”
宋佑嘉看向孟行,孟行在殿中继续,“而且,个中蹊跷的是,十余年前景王之乱得平,国中大肆搜查景王余孽,不少世家都被牵涉其中,未能幸免,可与薛仁书走动频繁的淮阳郡王府却能置身事外。按册子中所呈报的证词,若是放在当年,淮阳郡王府恐怕难辞其咎,但蹊跷的是,当时国中受牵连的世家和官员众多,不少都在大理寺听候审查,甚至遭受无妄之灾的也有,但怎么就恰好出了纰漏,反而漏掉了淮阳郡王府这么明显一处?这其中,难道就无值得怀疑和商榷之处吗?”
孟行说完,殿中又开始窃窃私语。
确实,若按照当时的朝中行事,再轻的瓜葛都被牵涉出来过,不应当会漏掉淮阳郡王府这处。
不怪御史台会提起,此事恐怕确实藏了隐情。
当时负责查办之事的机构是大理寺。
“方寺卿。”天子唤了声。 ↑返回顶部↑
第057章 火海
思绪间,又听孟行在大殿中继续,“陛下,虽然淮阳郡王府数年来,一直偏安一隅,极少参与朝中之事,也确实像没有立场会同景王一道行谋逆之举,但即便是景王本人,在谋逆之前也没有轻易显露动机,所以才有十余年前景王逼宫,造成朝中祸患。淮阳郡王府是没有谋逆的动机,但也没有绝对的理由不会与景王谋事。淮阳郡王府沉寂已久,谁能说清,淮阳郡王可是想借景王之事翻身,靠拥立乱臣在朝中为子孙谋得一席之地?”
孟行说完,殿中纷纷侧目。
是,哪有谋乱之人,一心将不臣之心写在脸上的,就是景王当年也同先帝亲近,先帝器重景王,也根本没想到景王有异心,这才生出祸端来。淮阳郡王府看似无心朝中权势,但是真风轻云淡,还是沽名钓誉,真说不清……
毕竟,东宫也出自淮阳郡王府,淮阳郡王府虽然遭逢意外,但子孙却日后却能登基为天子,谁说得定呢?
“这些都是孟大人的推测,迄今为止,除了薛仁书与淮阳郡王确实交好之外,旁的都是凭空推测。但景王谋逆之前,看不出端倪,薛仁书与淮阳郡王本是同窗,同窗之间有一段时日走动频繁也是情理中的事。因为薛仁书与淮阳郡王走动一场,淮阳郡王就被划上谋逆的嫌疑,难不成,朝中有任何乱臣,只需要在谋事前,将朝中的肱骨之臣,家中都拜访上两回,日后就算败落,也能拖两个重臣垫背。如此,这江山社稷,是否有些儿戏了?”商姚君开口,便掷地有声。
她是永宁侯的孙女,也是军中之人。
军中之人多豁达,方才言辞也直白,直白里也未留余地。
但凭几次照面,就在十余年后扣上谋逆的帽子,这事确实有些儿戏,不应该是御史台这样的机构做的事情,倒像是天桥下的说书先生。
商姚君的性子,军中多少听说到过。
一个女子能在军中站住脚,光凭战功不够,也能震慑住人。
方才商姚君的一袭话就分明附和军中将领的风格,怼人,也怼得硬气。
信良君不由转眸看向她。
早前他同商姚君的接触不多,当方才这句,倒是对他胃口。
朝中这些人,尤其是御史台,在他眼中阴阳怪气多过刚正不阿,见惯了朝中这些平日里阴阳怪气,但非要自诩义正言辞的人,忽然听到商姚君这样一番话,是对胃口多了。
殿中旁人也纷纷朝孟行投来目光。
天子看了商姚君一眼,没说旁的,目光也落在孟行身上。
孟行有些慌,连忙朝商姚君道,“商将军,下官并非此意,御史台行事也必然不会空穴来风,下官方才只是想说淮阳郡王府未必就没有谋逆的立场,站在客观的角度,淮阳郡王府往前一步,退后一步都有理由,此事不可一概而论。但事实上,种种迹象都表明,淮阳郡王府同薛仁书走动密切,至少,比旁人走动更密切,所以,淮阳郡王府确实有让人怀疑之处,并非全然没有动机,方才陛下问起,下官说的是此意。”
宋佑嘉在岑远近处叹道,“虽然但是,孟行说的有些道理,总不至于都频繁接触了,一点都不怀疑吧?”
宋佑嘉刚说完,岑远看他,宋佑嘉忽然反应过来,“呸呸呸,我就瞎说的,殿下怎么会!”
岑远收回目光,但殿中私下议论声起,岑远也能听到身后的议论之词。
“孟行所说确实没错,如果淮阳郡王与薛仁书确实频繁接触过,谁能确保没动心思,或是私下没动作过?”
“御史台怀疑也是对的。”
宋佑嘉看向孟行,孟行在殿中继续,“而且,个中蹊跷的是,十余年前景王之乱得平,国中大肆搜查景王余孽,不少世家都被牵涉其中,未能幸免,可与薛仁书走动频繁的淮阳郡王府却能置身事外。按册子中所呈报的证词,若是放在当年,淮阳郡王府恐怕难辞其咎,但蹊跷的是,当时国中受牵连的世家和官员众多,不少都在大理寺听候审查,甚至遭受无妄之灾的也有,但怎么就恰好出了纰漏,反而漏掉了淮阳郡王府这么明显一处?这其中,难道就无值得怀疑和商榷之处吗?”
孟行说完,殿中又开始窃窃私语。
确实,若按照当时的朝中行事,再轻的瓜葛都被牵涉出来过,不应当会漏掉淮阳郡王府这处。
不怪御史台会提起,此事恐怕确实藏了隐情。
当时负责查办之事的机构是大理寺。
“方寺卿。”天子唤了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