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434节(2 / 4)
“啥意思,让我天天吃糠咽菜啊?”孙宏斌对这个建议非常不满,“那可不行,我吃杂粮胃酸。”
根据孙宏斌自己的说法,在生活困难的那段时间里,他正好刚刚开始记事。而那个时候,他始终都是饿着肚子的——饥饿简直就成了一种躲不掉的诅咒,它无时无刻环绕在小小的孙宏斌周围,用尖锐的爪子给他的心灵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伤痕。
而伤痕所带来的两个最主要的伤害后果,全都体现在了孙宏斌的饮食习惯上。他对饥饿的忍耐度很差,只要肚子饿了就得马上吃东西。如果在饥饿的情况下不能马上吃到东西,他就会开始出现难以自控的紧张和愤怒。
第二个后果则是对食物的挑剔。孙宏斌从来不吃红薯和玉米,如果有其他同龄人在餐桌上还想要“忆苦思甜”一下,点个玉米糊糊来吃,孙宏斌就能愤怒的当场离席。
玉米、红薯这种在那个年代拯救了不知道多少人性命的杂粮和粗粮就变成了孙宏斌的梦魇。只要吃了这些东西,他就会开始难以控制的胃酸起来。心口火烧火燎,难受的就像是有一团火正在烧。
虽然胃酸只要通过药物干预就能解除,但这种感觉还是不大好受。只要有的选择,孙宏斌是绝对不会去吃这些玩意的。
“也不是非得吃杂粮。”孙立恩想了想说道,“最重要的就是尽量别吃精加工的粮食。精加工的程度越高就越不好——能吃糙米就别吃细粮,能吃细粮就别吃米粉,能吃米粉就别喝白粥——加工的越充分,吸收起来的速度就越快。”
“那我早上不喝粥吃什么?”孙宏斌仍然没能从自己的担忧中被解放出来。反正他拒绝早上食用固体食物——一大早吃那些硬邦邦的玩意不嫌噎得慌?
“不能喝白粥。”孙立恩躺在床上叹了口气,如果是在医院里,孙宏斌绝对跑不掉一个“依从性不好”的评语。“你要是早上非得来点稀的……可以考虑弄点燕麦粥,不能放糖的那种啊。”
“我平时不吃肉不吃糖,能不能早上喝白粥?”电话那头的孙宏斌叹了口气,开始试图讨价还价,“白粥养胃啊。”
“真的不行。”孙立恩加强了语气说道,“白粥的升糖速度快的要命,你的糖化血红蛋白都这么高了还想喝白粥?”他顿了顿反问道,“你儿子我还没结婚呢,你要抱孙子抱孙女还得好些年,就为了喝上一口白粥这些事儿你都不打算管了是么?”
孙宏斌沉默了好几秒,然后无奈道,“行行行,听你的。”
“那你把电话给我妈。”孙立恩对自家老爹的依从性已经有了认识,他可不放心把控制饮食的工作全都交给自己老爹,“我跟她再说两句。”
“行,你等着啊。”孙宏斌在电话里答应了一声,然后开始去找王彩凤送电话。过了大概七八分钟,孙立恩等的都快睡着了,电话里才重新传来了王彩凤的声音,“儿子?咋的了?”
“我爸这个糖尿病的事情,你得重视起来。”孙立恩对自己老娘非常严肃的说道,“我等会给你发个食谱过去——从今天开始,他只能按照这个食谱的安排吃饭。每天吃进嘴的东西都得提前用电子秤量过计算过才行。”
孙立恩的念头很简单,总之先不择手段把自己老爹的血糖控制下来再说。高血糖对人体造成的损伤是全面的,尤其对于老爹这种中老年人群而言,血糖可能造成的损伤远比年轻人更大。
中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远不如年轻人,而高血糖则会持续损伤血管内壁。如果再加上高血糖所必然带来的高胆固醇血症和其他内分泌方面的问题,孙宏斌以后的心脑血管风险要比没有糖尿病的同龄人高出好几倍。
但是控制饮食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一个不太容易执行的方案。它对于人体的损伤和副作用最小,但同时也最让人难以坚持下去。毕竟要改变一个成年人已经执行了几十年的生活习惯,这怎么想也不可能容易的起来。
孙宏斌的依从性很差,这就意味着他可能被一些其他的“外来因素”加以约束,比如王彩凤。
“这么严重了?”王彩凤在听完了自己儿子的安排之后有些惊讶,“糖尿病不是吃药就行了么?”
“首先,药是肯定要吃的。”孙立恩无奈道,“但同时还要监测血糖,随时根据血糖变化的情况来监测……”他说到这里实在是有些不耐烦了,“这事儿你问咱们家医院的大夫啊,中富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肯定比我专业吧?”
“这种事情还真不能问他们。”王彩凤无奈道,“你琢磨琢磨,你们医院的院长要是来找你咨询身体上的问题,然后对你一开始提出的方案完全不满意,那你能怎么办?是不是还得顺着人家的意思,然后调整新方案?”
孙立恩沉默了一会后说道,“宋院长要是有这些要求,我也会毫不犹豫的顶回去的——医疗上的事情,要以科学为准绳。咱们可以兼顾一点个人意愿,但是不能全顺着个人意愿走嘛。”
“那你就把自己老爹气的吹胡子瞪眼睛啊?”王彩凤有些不满的批评道,“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他就早上喜欢喝个白粥,我少用米多放水行不行?”
·
·
·
四十分钟的电话打完,孙立恩感觉自己浑身无力,瘫软在床上连换个衣服的力气都没有。他不禁感慨,自己的爹妈这两口子不愧是把濒临倒闭的纸箱厂愣是搞成现在这个规模的神人。
至少王彩凤的这个谈判技巧也太高超了一点。
为了让孙宏斌早餐喝粥,王彩凤和自己的儿子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谈判”。而孙宏斌的早餐也从“多放水少加米的白粥”一路被艰难的讨价还价到了“多放水少放米多放燕麦和豆类”的杂粥。 ↑返回顶部↑
根据孙宏斌自己的说法,在生活困难的那段时间里,他正好刚刚开始记事。而那个时候,他始终都是饿着肚子的——饥饿简直就成了一种躲不掉的诅咒,它无时无刻环绕在小小的孙宏斌周围,用尖锐的爪子给他的心灵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伤痕。
而伤痕所带来的两个最主要的伤害后果,全都体现在了孙宏斌的饮食习惯上。他对饥饿的忍耐度很差,只要肚子饿了就得马上吃东西。如果在饥饿的情况下不能马上吃到东西,他就会开始出现难以自控的紧张和愤怒。
第二个后果则是对食物的挑剔。孙宏斌从来不吃红薯和玉米,如果有其他同龄人在餐桌上还想要“忆苦思甜”一下,点个玉米糊糊来吃,孙宏斌就能愤怒的当场离席。
玉米、红薯这种在那个年代拯救了不知道多少人性命的杂粮和粗粮就变成了孙宏斌的梦魇。只要吃了这些东西,他就会开始难以控制的胃酸起来。心口火烧火燎,难受的就像是有一团火正在烧。
虽然胃酸只要通过药物干预就能解除,但这种感觉还是不大好受。只要有的选择,孙宏斌是绝对不会去吃这些玩意的。
“也不是非得吃杂粮。”孙立恩想了想说道,“最重要的就是尽量别吃精加工的粮食。精加工的程度越高就越不好——能吃糙米就别吃细粮,能吃细粮就别吃米粉,能吃米粉就别喝白粥——加工的越充分,吸收起来的速度就越快。”
“那我早上不喝粥吃什么?”孙宏斌仍然没能从自己的担忧中被解放出来。反正他拒绝早上食用固体食物——一大早吃那些硬邦邦的玩意不嫌噎得慌?
“不能喝白粥。”孙立恩躺在床上叹了口气,如果是在医院里,孙宏斌绝对跑不掉一个“依从性不好”的评语。“你要是早上非得来点稀的……可以考虑弄点燕麦粥,不能放糖的那种啊。”
“我平时不吃肉不吃糖,能不能早上喝白粥?”电话那头的孙宏斌叹了口气,开始试图讨价还价,“白粥养胃啊。”
“真的不行。”孙立恩加强了语气说道,“白粥的升糖速度快的要命,你的糖化血红蛋白都这么高了还想喝白粥?”他顿了顿反问道,“你儿子我还没结婚呢,你要抱孙子抱孙女还得好些年,就为了喝上一口白粥这些事儿你都不打算管了是么?”
孙宏斌沉默了好几秒,然后无奈道,“行行行,听你的。”
“那你把电话给我妈。”孙立恩对自家老爹的依从性已经有了认识,他可不放心把控制饮食的工作全都交给自己老爹,“我跟她再说两句。”
“行,你等着啊。”孙宏斌在电话里答应了一声,然后开始去找王彩凤送电话。过了大概七八分钟,孙立恩等的都快睡着了,电话里才重新传来了王彩凤的声音,“儿子?咋的了?”
“我爸这个糖尿病的事情,你得重视起来。”孙立恩对自己老娘非常严肃的说道,“我等会给你发个食谱过去——从今天开始,他只能按照这个食谱的安排吃饭。每天吃进嘴的东西都得提前用电子秤量过计算过才行。”
孙立恩的念头很简单,总之先不择手段把自己老爹的血糖控制下来再说。高血糖对人体造成的损伤是全面的,尤其对于老爹这种中老年人群而言,血糖可能造成的损伤远比年轻人更大。
中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远不如年轻人,而高血糖则会持续损伤血管内壁。如果再加上高血糖所必然带来的高胆固醇血症和其他内分泌方面的问题,孙宏斌以后的心脑血管风险要比没有糖尿病的同龄人高出好几倍。
但是控制饮食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一个不太容易执行的方案。它对于人体的损伤和副作用最小,但同时也最让人难以坚持下去。毕竟要改变一个成年人已经执行了几十年的生活习惯,这怎么想也不可能容易的起来。
孙宏斌的依从性很差,这就意味着他可能被一些其他的“外来因素”加以约束,比如王彩凤。
“这么严重了?”王彩凤在听完了自己儿子的安排之后有些惊讶,“糖尿病不是吃药就行了么?”
“首先,药是肯定要吃的。”孙立恩无奈道,“但同时还要监测血糖,随时根据血糖变化的情况来监测……”他说到这里实在是有些不耐烦了,“这事儿你问咱们家医院的大夫啊,中富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肯定比我专业吧?”
“这种事情还真不能问他们。”王彩凤无奈道,“你琢磨琢磨,你们医院的院长要是来找你咨询身体上的问题,然后对你一开始提出的方案完全不满意,那你能怎么办?是不是还得顺着人家的意思,然后调整新方案?”
孙立恩沉默了一会后说道,“宋院长要是有这些要求,我也会毫不犹豫的顶回去的——医疗上的事情,要以科学为准绳。咱们可以兼顾一点个人意愿,但是不能全顺着个人意愿走嘛。”
“那你就把自己老爹气的吹胡子瞪眼睛啊?”王彩凤有些不满的批评道,“先解决最重要的问题——他就早上喜欢喝个白粥,我少用米多放水行不行?”
·
·
·
四十分钟的电话打完,孙立恩感觉自己浑身无力,瘫软在床上连换个衣服的力气都没有。他不禁感慨,自己的爹妈这两口子不愧是把濒临倒闭的纸箱厂愣是搞成现在这个规模的神人。
至少王彩凤的这个谈判技巧也太高超了一点。
为了让孙宏斌早餐喝粥,王彩凤和自己的儿子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谈判”。而孙宏斌的早餐也从“多放水少加米的白粥”一路被艰难的讨价还价到了“多放水少放米多放燕麦和豆类”的杂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