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自救(1 / 2)
所以白玉堂积极展开自救,可他怎么弄啊?身上缝了三百多针,说实话,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稍为体质平庸些,或是运气稍差的人,这会都该死得通透了!他还能喘气,又没发烧,伤口没红肿发炎,已是身体素质非常好,兼之老天爷睁着眼闭只眼不想收他走的了。
他难道还能仗刀而行?那是扯了。
所以白玉堂靠着怀里那块风干的牛肉,又撑了一天,在夜里从帐篷后边划了道口子爬出去,挣扎着挪了百来步,真的就走不动了。没等他喘口气,就给巡夜的将领带着亲兵逮着了。
“高相公,你要弄死我,自然举手之劳,但你要误了刘直阁的事,这大宋死伤军士,却便是你造的孽了!”白玉堂也是无法了,除了嘴炮,他真的也没有其他办法。
那将领原以为他是逃兵,听着这话却就来了精神:“你这汉子,好好说话。哪一个刘直阁?”
白玉堂也是豁出去了:“直秘阁刘相公讳瑜!”
那将领听着,却就教亲兵带他到自己的房间里,给了他一碗热汤,等他喝完汤,方才问道:“噢?你与子瑾,是什么关系?我看尊驾,不似官场中人,与子瑾是旧友?同年?同窗?”
“太尉折杀小人了。小的白某,乃是直阁相公门下走狗,受相公所托,潜伏青唐,今听闻青唐吐蕃,欲谋狄道城,故之冒死来报!”白玉堂说着解开衣裳。
他身上那密密麻麻的针迹,便是经过沙场的将领,看着也是咋舌:“你能活下来,当真命大。你说是子瑾所托,有何凭认?”
“王机宜请来,一见便知。”
那将领点了点头,对亲兵吩咐了两句,然后看着白玉堂望着那空了的汤碗,便笑着让亲兵再去打了一碗热碗,拿了两张饼过来:“白兄弟这是饿的?”
白玉堂苦笑着说了自己经历,这将领长叹了一声,摇头道:“这事,高相公有些太过谨慎了。”
无论如何,这位将领却是有自己的操守,不肯在背后讲高遵裕的坏话。
“不敢请教太尉官讳?”白玉堂吃饱了,方才挣扎着起身行礼。
那将领扶住了他,对他说道:“不用这么客气,什么太尉?都是沙场厮杀的粗胚,刘昌祚便是在下,草字唤作子京。”
“小的白某,见过刘太尉!”白玉堂连忙起身行礼,这回无论刘昌祚如何拦他,他都拜了下去,“太尉与直阁相公是结义兄弟,小人怎么敢在太尉面前拿大?”
白玉堂是江湖人,他很讲究这个。
刘昌祚倒是很好说话,扶着他坐下来,说起他身上伤口,谈论起他如何逃脱,不住的赞叹白玉堂身手了得:“虽说军阵之中,个人武勇是不济事,但踏白、刺杀等事,白兄弟这身手,当真是极难得的。”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刘昌祚一开口说起身手,白玉堂听着就知道对方绝对也是好手,两人相谈甚欢,直至亲兵来报,刘昌祚方才对白玉堂说道:“白兄弟稍待,军中有事,我去去就来。”
出得了房间,刘昌祚随着那亲兵行到院子外,便见有家丁挑了灯笼候着,文士打扮的王韶等在那里,刘昌祚抱拳道:“见过王机宜,依着方才细谈,及此人身上创口,应是无虚的。”
王韶苦笑道:“子京也太谨慎了,白玉堂此人,我是见过的,当侍候在子瑾身边,一看便知。来来,随我入内见上一见。”
当王韶入内去,白玉堂倒就镇定了下来。
把此中来去汇报了一番,白玉堂却就不解地问道:“筑录羽城持我长刀前来寻王机宜报信啊,难道到了现在,依然没有抵达秦凤?”
要知道他又受伤,又病,理论上,筑录羽城怎么也要比他快才对。
甚至在白玉堂先前的推测里,筑录羽城应该早就把情报交给王韶了。
他挣扎着回来,不是为了交情报,而是刘瑜告诉他,活着回来,才能升官。
“不曾见到有人持你长刀来见下官。”王韶很确定这一点。
因为白玉堂的长刀,倒真的就是凭记。
刀柄后面的花纹,刀鞘的三处印花,以及刀格拆开之后的一处刻迹,都是是机宜文字那里留了档的。那是正儿八经的凭认,比起白玉堂这么靠刷脸,要正式得多。
“这不对啊!当时筑录羽城胁持了养鹰人,以他的狡诈,又没有苍鹰在空中盯着,凡增色拉捉住他的机会不大啊。而且,除了归宋,他也没有别的路子可以走了。”白玉堂说将起来,双眉紧皱。 ↑返回顶部↑
他难道还能仗刀而行?那是扯了。
所以白玉堂靠着怀里那块风干的牛肉,又撑了一天,在夜里从帐篷后边划了道口子爬出去,挣扎着挪了百来步,真的就走不动了。没等他喘口气,就给巡夜的将领带着亲兵逮着了。
“高相公,你要弄死我,自然举手之劳,但你要误了刘直阁的事,这大宋死伤军士,却便是你造的孽了!”白玉堂也是无法了,除了嘴炮,他真的也没有其他办法。
那将领原以为他是逃兵,听着这话却就来了精神:“你这汉子,好好说话。哪一个刘直阁?”
白玉堂也是豁出去了:“直秘阁刘相公讳瑜!”
那将领听着,却就教亲兵带他到自己的房间里,给了他一碗热汤,等他喝完汤,方才问道:“噢?你与子瑾,是什么关系?我看尊驾,不似官场中人,与子瑾是旧友?同年?同窗?”
“太尉折杀小人了。小的白某,乃是直阁相公门下走狗,受相公所托,潜伏青唐,今听闻青唐吐蕃,欲谋狄道城,故之冒死来报!”白玉堂说着解开衣裳。
他身上那密密麻麻的针迹,便是经过沙场的将领,看着也是咋舌:“你能活下来,当真命大。你说是子瑾所托,有何凭认?”
“王机宜请来,一见便知。”
那将领点了点头,对亲兵吩咐了两句,然后看着白玉堂望着那空了的汤碗,便笑着让亲兵再去打了一碗热碗,拿了两张饼过来:“白兄弟这是饿的?”
白玉堂苦笑着说了自己经历,这将领长叹了一声,摇头道:“这事,高相公有些太过谨慎了。”
无论如何,这位将领却是有自己的操守,不肯在背后讲高遵裕的坏话。
“不敢请教太尉官讳?”白玉堂吃饱了,方才挣扎着起身行礼。
那将领扶住了他,对他说道:“不用这么客气,什么太尉?都是沙场厮杀的粗胚,刘昌祚便是在下,草字唤作子京。”
“小的白某,见过刘太尉!”白玉堂连忙起身行礼,这回无论刘昌祚如何拦他,他都拜了下去,“太尉与直阁相公是结义兄弟,小人怎么敢在太尉面前拿大?”
白玉堂是江湖人,他很讲究这个。
刘昌祚倒是很好说话,扶着他坐下来,说起他身上伤口,谈论起他如何逃脱,不住的赞叹白玉堂身手了得:“虽说军阵之中,个人武勇是不济事,但踏白、刺杀等事,白兄弟这身手,当真是极难得的。”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刘昌祚一开口说起身手,白玉堂听着就知道对方绝对也是好手,两人相谈甚欢,直至亲兵来报,刘昌祚方才对白玉堂说道:“白兄弟稍待,军中有事,我去去就来。”
出得了房间,刘昌祚随着那亲兵行到院子外,便见有家丁挑了灯笼候着,文士打扮的王韶等在那里,刘昌祚抱拳道:“见过王机宜,依着方才细谈,及此人身上创口,应是无虚的。”
王韶苦笑道:“子京也太谨慎了,白玉堂此人,我是见过的,当侍候在子瑾身边,一看便知。来来,随我入内见上一见。”
当王韶入内去,白玉堂倒就镇定了下来。
把此中来去汇报了一番,白玉堂却就不解地问道:“筑录羽城持我长刀前来寻王机宜报信啊,难道到了现在,依然没有抵达秦凤?”
要知道他又受伤,又病,理论上,筑录羽城怎么也要比他快才对。
甚至在白玉堂先前的推测里,筑录羽城应该早就把情报交给王韶了。
他挣扎着回来,不是为了交情报,而是刘瑜告诉他,活着回来,才能升官。
“不曾见到有人持你长刀来见下官。”王韶很确定这一点。
因为白玉堂的长刀,倒真的就是凭记。
刀柄后面的花纹,刀鞘的三处印花,以及刀格拆开之后的一处刻迹,都是是机宜文字那里留了档的。那是正儿八经的凭认,比起白玉堂这么靠刷脸,要正式得多。
“这不对啊!当时筑录羽城胁持了养鹰人,以他的狡诈,又没有苍鹰在空中盯着,凡增色拉捉住他的机会不大啊。而且,除了归宋,他也没有别的路子可以走了。”白玉堂说将起来,双眉紧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