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以退为进(1 / 2)
“省试考官人选初拟,主考张士逊、副主考二人,徐嘉志、洪青阳,同主考孙奭、冯元……覆考官夏竦、李葳……咦,陈卿家呢?”
赵祯将名单细细读了一遍,却发现陈初六并没有在其列,看了一眼王曾,将折子放在了案上,道:“礼部试乃国之大事,待朕与太后商议之后,方能定下人选。唔……今日天色不早了,经筵就到这里了吧!”
“臣等告退。”
陈初六与一众官员如潮水一般退去,还没回昭文馆,便有人追了出来,把他又叫了回去。从他停止辩论到现在,陈初六未发一语,哪怕王曾最后总结陈词,让那些清流赢了,哪怕看赵祯的脸色就知道,考官名单上没他。
不过,陈初六知道,王曾一定会给他解释。况且,今天经筵辩经的目的已经达到,从此以后,自己的主张在朝廷之上,有了立足之地。
陈初六来到文德殿,只见赵祯、王曾、孙奭等人都是在这里,见他进来,赵祯起身过来赶紧拉住陈初六:“知应,刚才的事情,你没生气吧?”
“生,生什么气?”
“唉……朕也知道,那些人想要借此机会,将知应挤出考官之列,是也不是?”赵祯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模样,开始语重心长开导陈初六,弄得陈初六哭笑不得,只得道:“陛下,臣真的没觉得什么,那些人无非是想让臣一蹶不振,但臣却稳住了阵脚,这已是十分难得。”
“不可能,你不用骗朕了。”赵祯则是全然不信:“以知应的性格,岂能会有仇不报?放心吧,那群酸儒,朕早也看不惯了,找个机会,朕将他们全贬了,给知应出气。”
“要是这样的话……就当我没说什么……”陈初六当然想全贬了那些人,但赵祯说这话,是出气来着,算不了数。
王曾等人在一旁自是羡煞万分,他们虽然贵为相爷,可也没有得到天子如此推心置腹的关怀。张知白在一旁道:“知应,今日你这辩论,可比孔明舌战群儒,经此一战,你的文宗之名就坐实了。”
“张相言重了,小子岂敢。”
“不不不,你不用谦虚。”张知白抚须笑着道:“承平日久,朝廷虚华日渐多了,肯做实事的越来越少。知应,你这一战,将事功的地位拔高了,堵住了天下文人倾向虚华的趋势。眼下虽不见功利,但本相看来,必在百年之后有益!”
张知白此言,的确很有远见,不愧能为天下宰执。轻实干,重清谈,所以误国。一旦轻实干,便会轻视赋税、兵将、治水、农桑、商贾、工匠,可对于一国而言,这些一个也缺不了。
重清谈,就会使人奢侈安乐,一群士大夫不思报效国家,只想着捞钱来让自己清谈,所以吏治腐败。到了王安石时期,大宋已经是积重难返。陈初六引入“中用之道”,提高实干兴邦的地位,可能真的在百年之后,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改变历史轨迹,也并非不可能。
王曾接着张知白的话,笑道:“正是如此,本相方才说清谈家有理,并且没有给知应考官。”
陈初六不语,王曾继续道:“本官任用官员,向来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清流之人好说空话大话,不做实事。修史修书,尚能力所能及,若是查账断案,则是一窍不通。”
“清流好名,若是知应赢了他们,他们必定纠缠不清。若是知应输了,他们又受了今日经筵上这苦头,必不敢再来为难你,亦不敢再来为难你的主张,如此以退为进,方是上策。”
“不拟知应为考官人选,亦是如此。十名考官之中,必有三名六部官员,这三人一定认同中用之道。今日辩经,中用之道已然成了气候,他们便能代知应遴选实用的人才,此外,还有清流也会认同知应的人选,此为一举两得也!”
陈初六这才完全释然,笑道:“王相真不愧是老成谋国,小子佩服,这便是功成不必在我了!嘿嘿,王相,这次真的可以取中用之道的仕人?”
王曾不置可否,只是道:“朝廷选拔人才,向来是不拘一格,只要能为朝廷出力,又品德优良者,皆可取之。”
说到这里,孙奭等人也是道:“陈直馆可以放心,只要发现真才实学之人,我等必然录取。”
陈初六这才放心,于外于内,皆可以放下心了。经筵上汴京的事情,早已经由大内传到了外面。有心人将辩论全过程写下来,发印书坊,赚了个盆满钵满。
大内之中,除了清流之人,其余百官,解释称贺,有一种拨开乌云见晴天的喜庆。以往那些清流,在舆论之上,可谓是死死地压制住了职事官、亲民官,被他们鄙视得不要不要的。
每年上冰敬、炭敬的时候,那些清流一手拿钱,一边还要跟他们说,不要追名逐利。
可今天,陈初六却狠狠地打了那些清流的耳光。若不是陈初六放过他们,这些清流恐怕要钻到地底下去了。
陈初六不愧是铜牙铁齿!
不止职事官、亲民官,更有那些武官们极力拥护,他们甚至听不懂这辩经辩的是什么,但听到陈初六一个打十个,就是觉得十分的牛!
而在民间,这一场辩经的影响,则更为轰动了。汴京此时聚集了各地来赶考的举子,又有参加开封府试的书生,全是一些热血之人。至于看法,那便是各异了。
茶楼之上,一名书生轻佻地道:“经筵上,陈知应虽然狡辩得胜,可却未能当得上考官,可见其道并不光明正大。” ↑返回顶部↑
赵祯将名单细细读了一遍,却发现陈初六并没有在其列,看了一眼王曾,将折子放在了案上,道:“礼部试乃国之大事,待朕与太后商议之后,方能定下人选。唔……今日天色不早了,经筵就到这里了吧!”
“臣等告退。”
陈初六与一众官员如潮水一般退去,还没回昭文馆,便有人追了出来,把他又叫了回去。从他停止辩论到现在,陈初六未发一语,哪怕王曾最后总结陈词,让那些清流赢了,哪怕看赵祯的脸色就知道,考官名单上没他。
不过,陈初六知道,王曾一定会给他解释。况且,今天经筵辩经的目的已经达到,从此以后,自己的主张在朝廷之上,有了立足之地。
陈初六来到文德殿,只见赵祯、王曾、孙奭等人都是在这里,见他进来,赵祯起身过来赶紧拉住陈初六:“知应,刚才的事情,你没生气吧?”
“生,生什么气?”
“唉……朕也知道,那些人想要借此机会,将知应挤出考官之列,是也不是?”赵祯一副什么都知道的模样,开始语重心长开导陈初六,弄得陈初六哭笑不得,只得道:“陛下,臣真的没觉得什么,那些人无非是想让臣一蹶不振,但臣却稳住了阵脚,这已是十分难得。”
“不可能,你不用骗朕了。”赵祯则是全然不信:“以知应的性格,岂能会有仇不报?放心吧,那群酸儒,朕早也看不惯了,找个机会,朕将他们全贬了,给知应出气。”
“要是这样的话……就当我没说什么……”陈初六当然想全贬了那些人,但赵祯说这话,是出气来着,算不了数。
王曾等人在一旁自是羡煞万分,他们虽然贵为相爷,可也没有得到天子如此推心置腹的关怀。张知白在一旁道:“知应,今日你这辩论,可比孔明舌战群儒,经此一战,你的文宗之名就坐实了。”
“张相言重了,小子岂敢。”
“不不不,你不用谦虚。”张知白抚须笑着道:“承平日久,朝廷虚华日渐多了,肯做实事的越来越少。知应,你这一战,将事功的地位拔高了,堵住了天下文人倾向虚华的趋势。眼下虽不见功利,但本相看来,必在百年之后有益!”
张知白此言,的确很有远见,不愧能为天下宰执。轻实干,重清谈,所以误国。一旦轻实干,便会轻视赋税、兵将、治水、农桑、商贾、工匠,可对于一国而言,这些一个也缺不了。
重清谈,就会使人奢侈安乐,一群士大夫不思报效国家,只想着捞钱来让自己清谈,所以吏治腐败。到了王安石时期,大宋已经是积重难返。陈初六引入“中用之道”,提高实干兴邦的地位,可能真的在百年之后,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改变历史轨迹,也并非不可能。
王曾接着张知白的话,笑道:“正是如此,本相方才说清谈家有理,并且没有给知应考官。”
陈初六不语,王曾继续道:“本官任用官员,向来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清流之人好说空话大话,不做实事。修史修书,尚能力所能及,若是查账断案,则是一窍不通。”
“清流好名,若是知应赢了他们,他们必定纠缠不清。若是知应输了,他们又受了今日经筵上这苦头,必不敢再来为难你,亦不敢再来为难你的主张,如此以退为进,方是上策。”
“不拟知应为考官人选,亦是如此。十名考官之中,必有三名六部官员,这三人一定认同中用之道。今日辩经,中用之道已然成了气候,他们便能代知应遴选实用的人才,此外,还有清流也会认同知应的人选,此为一举两得也!”
陈初六这才完全释然,笑道:“王相真不愧是老成谋国,小子佩服,这便是功成不必在我了!嘿嘿,王相,这次真的可以取中用之道的仕人?”
王曾不置可否,只是道:“朝廷选拔人才,向来是不拘一格,只要能为朝廷出力,又品德优良者,皆可取之。”
说到这里,孙奭等人也是道:“陈直馆可以放心,只要发现真才实学之人,我等必然录取。”
陈初六这才放心,于外于内,皆可以放下心了。经筵上汴京的事情,早已经由大内传到了外面。有心人将辩论全过程写下来,发印书坊,赚了个盆满钵满。
大内之中,除了清流之人,其余百官,解释称贺,有一种拨开乌云见晴天的喜庆。以往那些清流,在舆论之上,可谓是死死地压制住了职事官、亲民官,被他们鄙视得不要不要的。
每年上冰敬、炭敬的时候,那些清流一手拿钱,一边还要跟他们说,不要追名逐利。
可今天,陈初六却狠狠地打了那些清流的耳光。若不是陈初六放过他们,这些清流恐怕要钻到地底下去了。
陈初六不愧是铜牙铁齿!
不止职事官、亲民官,更有那些武官们极力拥护,他们甚至听不懂这辩经辩的是什么,但听到陈初六一个打十个,就是觉得十分的牛!
而在民间,这一场辩经的影响,则更为轰动了。汴京此时聚集了各地来赶考的举子,又有参加开封府试的书生,全是一些热血之人。至于看法,那便是各异了。
茶楼之上,一名书生轻佻地道:“经筵上,陈知应虽然狡辩得胜,可却未能当得上考官,可见其道并不光明正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