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608节(2 / 4)
经过实战已经证明了这种飞机,完全不是日军作战飞机的对手之后。甚至到了在日军对马来亚的攻势之中,被分配到驾驶这些飞机的英国和澳大利亚飞行员,公开拒绝驾驶这种飞机升空作战。就放任空战之中残存的飞机,在机场上被日军飞机一架架的炸毁。
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之内,日军已经席卷了整个马来半岛,兵锋已经直指新加坡和荷属东印度群岛,东南亚英军已经面临彻底崩溃的情况之下。急需抗联在北方发起攻势,减轻英军在战场上压力的英国人,才最终向抗联转交了一批改型飞机。
只是英国人和加拿大人的动作虽说很快,但这么来回折腾之下,这批飞机在二月底之前才全部运抵了抗联。这还是苏联人在美国人的压力之下,答应了用自己宝贵的货轮来帮忙。要是单靠英国人的船队,在整个太平洋已经成为战场,只能转路伊朗的情况之下,估计等到战役全部结束也恐怕无法运到。
虽然抗联最终还是超额得到了这些急需的战术轰炸机,但大量的对抗联来说,极其宝贵的时间已经被浪费到这种无穷无尽,几乎伴随了整个战争期间的扯皮上。这批二月底才抵达抗联的飞机,根本就无法赶上战役发起。
尽管那些接手这些飞机的抗联原本驾驶苏二轻轰炸机,此时却已经失去了自己原本座机的飞行员,在接到这批飞机之后加班加点的进行转换训练。那些随机而来的英国和加拿大技术人员,也在第一时间将这批飞机组装完毕。但是对于此次会战来说,这批飞机依旧抵达的太晚了。
而且对于已经习惯使用苏制和美制飞机的抗联飞行员来说,这款抗联得到的第一种英制作战飞机,无论是性能还是英式仪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熟悉。即便不进行任何改装,就投入战场,也还是需要大量时间的。
更何况这批飞机上的英制机载机枪是七点七毫米英制口径的,但是英国人随机运过来的子弹却是只有三十万发。也就是说这种作战飞机每架两挺,总计六百挺的机枪,平均每挺只能够分到五百发子弹,这个数量几乎是杯水车薪。
而之前从来没有使用过英制口径武器的抗联,翻遍整个根据地,也找不到一发七点七毫米机枪子弹。虽说有大批缴获的日制七点七子弹,这口径相同并不代表这两种子弹真的就能够通用。
在前线急需战术飞机,但有限的自卫火力不仅火力不足,还处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情况之下。无奈之下的抗联航空兵,只能将有限的弹药集中在七十架轰炸机上,优先保障这些飞机的自卫能力之后,先投入战场使用。
至于剩下的二百多架,除了留下三十架交给后方训练基地,让新飞行员熟悉英制飞机性能之外。其他的则抓紧时间改进,用原来米格三战斗机装备,但此时已经被抗联自己制造的十二毫米机枪替换下来的苏制七点六二毫米航空机枪,将这些无弹药的英制机枪换下来。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直到四月下旬,这批英制轻型轰炸机才被投入到战场上。而且第一批投入的飞机,只有七十架。剩下的还在抗联的航空工厂,加班加点的进行改造更换机枪。要不然还能怎么办?让这种飞机刺手空拳的上战场?
一贯自私自利的英国人,在关键时刻搞出的这一手,给抗联此次作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会战发起之初,抗联使用的主力战术支援飞机。因为缺乏补充装备,只能继续使用原有的美制a二零攻击机,以及那批经过抗联经过改装之后,转行对地攻击的法制战斗机。
而在实战之中,a二零攻击机依旧表现的极为出色,但数量上却是依旧无法满足需要。而那批法制战斗机,却因为作战航程过短,只能从前线机场起飞不说,滞空时间也过短。而且因为先天设计上的原因,最多只能够挂载二百公斤的炸弹,或是六枚空对地火箭弹。作为攻击机使用,最多也只能说是勉强凑付用。
这批法制战斗机无法全部履行抗联对他们的期待,后方新抵达的飞机,又因为抵达过晚转换飞行训练,耽误了大量的时间,无法在第一时间投入作战。而航空兵又要同时面对这么大的作战区域,有限的对地支援飞机根本无法满足需要。只能不时的抽调战斗机转行,却又影响到了制空权的争夺,很是有些顾此失彼。
第1544章 英国人的垃圾
要知道抗联的战斗机部队在此战之中,不仅要面对关东军飞行集团,还要面对日军华北驻华航空兵团。在保证制空权的同时,又要承担对地支援作战,很多时候还要应付美国人的压力,时不时的光顾一下日本本土,可以说是忙的手忙脚乱。
虽说驻华航空兵团主力已经南调,但是留在华北的少数作战飞机,以及紧急从华中抽调来的日本陆军航空兵,依旧给抗联带来不小的麻烦。事实上抗联的战斗机部队,依旧没有摆脱两面作战的境地。
正是因为面临战术支援飞机不足的窘迫境地。所以在抗联原本的作战计划之中,这批应该在四一年底本就应该抵达的英制轻轰炸机,处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却因为英国人的小算盘,在战役即将打响之前才全部到位的实际情况,却差点没有打乱了杨震整个作战部署。
而且这批英制轻轰炸机,虽说在战役后期陆续分批次投入到了一线作战之中。但是航空兵对于这种在日军少数航空兵偷袭以及地面炮火打击之下,损失很大的轻轰炸机,性能也是很不满意。
认为除了航程和载弹量还算可以之外,这种飞机几乎是一无是处。不仅无法与美制a二零攻击机相比,就是与苏二轻型轰炸机相比,也没有任何的优势。别说高炮和战斗机,就是日军九二式重机枪,都可以轻易的将它们打下来。
刚开始航空兵还在为前线急需战术支援飞机,而这批英国运来的轻型轰炸机却只能在后方忙着进行转换训练,以及临时改装而无法在第一时间参战,私下里面对英国人的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非常的愤怒。
但是当这批飞机投入战场之后,航空兵才发现这种之前被他们寄予很大希望的飞机,带来的哪里是希望,这批飞机简直就是一堆废物。抵达时间过晚,又要临时更换机枪,耽误的大量时间,对于吃了大亏的航空兵来说,甚至可以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形容。
尽管这种英制轻轰炸机,只是在战役后半阶段才投入战场。但是第一批投入战场不过七十架飞机,高达百分之九十战损率,短短几天之内总计六十多架的损失,让航空兵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事实上这种飞机投入战场不久,航空兵就不敢让这种飞机,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之下进入日军纵深进行轰炸。只能让其在前沿阵地,或是华北我军游击区上空活动。即便是偶尔出动对日军纵深进行轰炸,航空兵也要派出战斗机护航,同时活动区域也不敢远离华北我军根据地。
甚至在对地攻击之前,要使用战斗机将目标周围的防空火力清理一遍之后,才敢让这种飞机投入对地攻击。没有办法在前沿阵地或是华北部队游击区内使用,飞机一旦被击落飞行员还有被营救回来的可能。
但是一旦在日军巩固的占领区执行纵深轰炸任务,飞行员基本上就是损失掉了。飞机损失了,航空兵不是无法接受。但是如果飞行员损失过大,这个代价却是正在发展的抗联航空兵,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的。
尽管这种飞机,是抗联所有战术支援飞机中航程最远的。但是这种飞机在战斗中显示的脆弱防护能力,低劣的飞行性能,却让航空兵压根就不敢让其执行对日军控制最严密的南满日占区,以及华北平津地区的轰炸任务。
这种飞机在完成转换之后,在第一次出击配合太岳军区部队,轰炸山西境内重点封锁区域同蒲线的行动之中。出动的十八架飞机,在地面火力的拦截之下损失了十七架,战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其中一架甚至是在投弹完毕拉起的时候,被地面日军使用步枪齐射给打伤,勉强挣扎脱离地面日军控制区后坠毁的。被三支步枪齐射打下来的飞机。而且这发击穿本应该是飞机最坚固部队的子弹,还是那种三八式步枪发射的。
而在随后的封锁任务之中,因为航程相对较远,专门被用来执行封锁同蒲铁路和津浦线的这第一批七十架飞机。参战仅仅五天之后,就剩下三架还能勉强出动。剩下的不是被击落,就是勉强返航之后因为伤势过重而报废。其居高不下的战损率,创下了抗联航空兵自成立以来的记录。 ↑返回顶部↑
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之内,日军已经席卷了整个马来半岛,兵锋已经直指新加坡和荷属东印度群岛,东南亚英军已经面临彻底崩溃的情况之下。急需抗联在北方发起攻势,减轻英军在战场上压力的英国人,才最终向抗联转交了一批改型飞机。
只是英国人和加拿大人的动作虽说很快,但这么来回折腾之下,这批飞机在二月底之前才全部运抵了抗联。这还是苏联人在美国人的压力之下,答应了用自己宝贵的货轮来帮忙。要是单靠英国人的船队,在整个太平洋已经成为战场,只能转路伊朗的情况之下,估计等到战役全部结束也恐怕无法运到。
虽然抗联最终还是超额得到了这些急需的战术轰炸机,但大量的对抗联来说,极其宝贵的时间已经被浪费到这种无穷无尽,几乎伴随了整个战争期间的扯皮上。这批二月底才抵达抗联的飞机,根本就无法赶上战役发起。
尽管那些接手这些飞机的抗联原本驾驶苏二轻轰炸机,此时却已经失去了自己原本座机的飞行员,在接到这批飞机之后加班加点的进行转换训练。那些随机而来的英国和加拿大技术人员,也在第一时间将这批飞机组装完毕。但是对于此次会战来说,这批飞机依旧抵达的太晚了。
而且对于已经习惯使用苏制和美制飞机的抗联飞行员来说,这款抗联得到的第一种英制作战飞机,无论是性能还是英式仪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熟悉。即便不进行任何改装,就投入战场,也还是需要大量时间的。
更何况这批飞机上的英制机载机枪是七点七毫米英制口径的,但是英国人随机运过来的子弹却是只有三十万发。也就是说这种作战飞机每架两挺,总计六百挺的机枪,平均每挺只能够分到五百发子弹,这个数量几乎是杯水车薪。
而之前从来没有使用过英制口径武器的抗联,翻遍整个根据地,也找不到一发七点七毫米机枪子弹。虽说有大批缴获的日制七点七子弹,这口径相同并不代表这两种子弹真的就能够通用。
在前线急需战术飞机,但有限的自卫火力不仅火力不足,还处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情况之下。无奈之下的抗联航空兵,只能将有限的弹药集中在七十架轰炸机上,优先保障这些飞机的自卫能力之后,先投入战场使用。
至于剩下的二百多架,除了留下三十架交给后方训练基地,让新飞行员熟悉英制飞机性能之外。其他的则抓紧时间改进,用原来米格三战斗机装备,但此时已经被抗联自己制造的十二毫米机枪替换下来的苏制七点六二毫米航空机枪,将这些无弹药的英制机枪换下来。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直到四月下旬,这批英制轻型轰炸机才被投入到战场上。而且第一批投入的飞机,只有七十架。剩下的还在抗联的航空工厂,加班加点的进行改造更换机枪。要不然还能怎么办?让这种飞机刺手空拳的上战场?
一贯自私自利的英国人,在关键时刻搞出的这一手,给抗联此次作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会战发起之初,抗联使用的主力战术支援飞机。因为缺乏补充装备,只能继续使用原有的美制a二零攻击机,以及那批经过抗联经过改装之后,转行对地攻击的法制战斗机。
而在实战之中,a二零攻击机依旧表现的极为出色,但数量上却是依旧无法满足需要。而那批法制战斗机,却因为作战航程过短,只能从前线机场起飞不说,滞空时间也过短。而且因为先天设计上的原因,最多只能够挂载二百公斤的炸弹,或是六枚空对地火箭弹。作为攻击机使用,最多也只能说是勉强凑付用。
这批法制战斗机无法全部履行抗联对他们的期待,后方新抵达的飞机,又因为抵达过晚转换飞行训练,耽误了大量的时间,无法在第一时间投入作战。而航空兵又要同时面对这么大的作战区域,有限的对地支援飞机根本无法满足需要。只能不时的抽调战斗机转行,却又影响到了制空权的争夺,很是有些顾此失彼。
第1544章 英国人的垃圾
要知道抗联的战斗机部队在此战之中,不仅要面对关东军飞行集团,还要面对日军华北驻华航空兵团。在保证制空权的同时,又要承担对地支援作战,很多时候还要应付美国人的压力,时不时的光顾一下日本本土,可以说是忙的手忙脚乱。
虽说驻华航空兵团主力已经南调,但是留在华北的少数作战飞机,以及紧急从华中抽调来的日本陆军航空兵,依旧给抗联带来不小的麻烦。事实上抗联的战斗机部队,依旧没有摆脱两面作战的境地。
正是因为面临战术支援飞机不足的窘迫境地。所以在抗联原本的作战计划之中,这批应该在四一年底本就应该抵达的英制轻轰炸机,处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却因为英国人的小算盘,在战役即将打响之前才全部到位的实际情况,却差点没有打乱了杨震整个作战部署。
而且这批英制轻轰炸机,虽说在战役后期陆续分批次投入到了一线作战之中。但是航空兵对于这种在日军少数航空兵偷袭以及地面炮火打击之下,损失很大的轻轰炸机,性能也是很不满意。
认为除了航程和载弹量还算可以之外,这种飞机几乎是一无是处。不仅无法与美制a二零攻击机相比,就是与苏二轻型轰炸机相比,也没有任何的优势。别说高炮和战斗机,就是日军九二式重机枪,都可以轻易的将它们打下来。
刚开始航空兵还在为前线急需战术支援飞机,而这批英国运来的轻型轰炸机却只能在后方忙着进行转换训练,以及临时改装而无法在第一时间参战,私下里面对英国人的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非常的愤怒。
但是当这批飞机投入战场之后,航空兵才发现这种之前被他们寄予很大希望的飞机,带来的哪里是希望,这批飞机简直就是一堆废物。抵达时间过晚,又要临时更换机枪,耽误的大量时间,对于吃了大亏的航空兵来说,甚至可以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形容。
尽管这种英制轻轰炸机,只是在战役后半阶段才投入战场。但是第一批投入战场不过七十架飞机,高达百分之九十战损率,短短几天之内总计六十多架的损失,让航空兵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事实上这种飞机投入战场不久,航空兵就不敢让这种飞机,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之下进入日军纵深进行轰炸。只能让其在前沿阵地,或是华北我军游击区上空活动。即便是偶尔出动对日军纵深进行轰炸,航空兵也要派出战斗机护航,同时活动区域也不敢远离华北我军根据地。
甚至在对地攻击之前,要使用战斗机将目标周围的防空火力清理一遍之后,才敢让这种飞机投入对地攻击。没有办法在前沿阵地或是华北部队游击区内使用,飞机一旦被击落飞行员还有被营救回来的可能。
但是一旦在日军巩固的占领区执行纵深轰炸任务,飞行员基本上就是损失掉了。飞机损失了,航空兵不是无法接受。但是如果飞行员损失过大,这个代价却是正在发展的抗联航空兵,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的。
尽管这种飞机,是抗联所有战术支援飞机中航程最远的。但是这种飞机在战斗中显示的脆弱防护能力,低劣的飞行性能,却让航空兵压根就不敢让其执行对日军控制最严密的南满日占区,以及华北平津地区的轰炸任务。
这种飞机在完成转换之后,在第一次出击配合太岳军区部队,轰炸山西境内重点封锁区域同蒲线的行动之中。出动的十八架飞机,在地面火力的拦截之下损失了十七架,战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其中一架甚至是在投弹完毕拉起的时候,被地面日军使用步枪齐射给打伤,勉强挣扎脱离地面日军控制区后坠毁的。被三支步枪齐射打下来的飞机。而且这发击穿本应该是飞机最坚固部队的子弹,还是那种三八式步枪发射的。
而在随后的封锁任务之中,因为航程相对较远,专门被用来执行封锁同蒲铁路和津浦线的这第一批七十架飞机。参战仅仅五天之后,就剩下三架还能勉强出动。剩下的不是被击落,就是勉强返航之后因为伤势过重而报废。其居高不下的战损率,创下了抗联航空兵自成立以来的记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