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69节(3 / 4)
但赵璨显然不这么想,而他也没有那样豁达。
不过平安很快就不得不下定决心了。
这时节已经是腊月,新年将至,各地到任期满的官员们纷纷回京,等候迁调,各地的消息也都被送到京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王从义也给平安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的消息。
消息是冯玉堂那边送来的,走了皇城司的路子,直接送到了王从义手里。王从义和石世文隐隐不对付,冯玉堂又是平安的人,消息更是指定了给平安,所以他立刻就送过来了。
这是一封短信,主要是说他在那里一切顺利,已经初步铺开了摊子。然后顺便提了一句,他已经跟平安派去的人联络过,也做好了相关的安排。
言辞含糊,但平安一看就知道说的是徐文美已经安顿好了。至于究竟是留在那边,还是去了江南,便不得而知了。
徐文美的事情才是平安跟赵璨所有矛盾的根本来源。收到消息之后,平安对于自己最近的疏懒和松懈不免也生出几分警惕来。再次提醒自己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从前的事说不上来谁对谁错,但已经足够让平安知道,自己跟赵璨继续纠缠不休并不合适。他没有任性的权力,也不能够在承受再一次的意外和疏忽大意了。
虽然受到了一点打击,但收到这封消息,平安最多的还是高兴。毕竟西边的事情进行得顺利,徐文美也安顿好了,一切都按照计划往前推进,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
更让平安高兴的是,新年结束的第一个大朝会上,皇帝便隐隐露出打算对西边用兵的意思来了。
众所周知,草原上才是合适的养马之处。大片广漠的草场,才能养出优良的马匹。而有了马匹,才能装备骑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大楚自己目前只有两处养马地。第一处是上林苑,这里养的都是皇室私用的马匹,一共不过几百匹马,聊胜于无。
另一处在北边的燕州。如今大楚军队使用的马匹,几乎都是这里提供的。但仍旧远远不足。
原本涿州那边也是有马场存在的,但是西边的草原人不安分,那里时时都会有小规模的战争爆发,养那么多马在那里,说不准就会被草原人掠去,得不偿失,因此后来废置了。
这一次对西边用兵,皇帝的意思是要将边境线再往西推进一个州左右的范围。那边大片地方都适合用来养马,纳入国土之后,自然便能够利用起来。在几年之内,便可装备出一支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的骑兵。
而骑兵,是用来对付北边的长河部落的。燕州的马场也好,西边的草地也好,论起来都比不上长河部落所占据的长河流域。那里水草丰美,物产丰富,但气候环境又与江南截然不同,很适合养马。
长河部落曾经依靠骑兵征战天下,举世皆惊。直到现在,虽然大楚已经立国多年,提起长河部落来,仍旧令人心有戚戚。
这才是大楚真正的心腹之患。不过当年他们被太祖率军击破,元气大伤,内部又自己分裂成了各个小部落,所以这几十年来都在休养生息,并没有什么威胁。
但是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分久必合,北边这几年来动作频频,皇帝也有些按捺不住了。再不做好准备,说不定又要被人压着打。
有识之士多少都能看出来几分,所以对于皇帝的暗示,并没有人立刻跳出来反对。
只不过战争也不是那么好打的,朝中需要做的准备还有许多。至少一两年才能真的打起来。——这让平安很不适应。他觉得打仗应该是大卡车把军队全都拉过去,短时间内便能够交战,分出胜负。
但是在这个年代,消息传递滞后,于是不管什么事情都慢吞吞的。好比徐文美,出去了半年才有消息送回来。在后世是难以想象的。
而平安能做的就是等。不过他目前也的确是没有心思在意朝堂上的事,因为现在混堂司面临着改建的大事。消息传来之后,所有人都振奋不已。因为他们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被裁掉的那一部分人,也会安排新的差事,并不用担心会被遣送出宫。
这里的大部分人并不关心要做的是什么事,只要有钱拿能养活家里人就是了。反正在混堂司做的也都是力气活儿。
大家更好奇新的锅炉房造出来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不少人消息灵通,早就知道这件事跟平安有关系,纷纷来找他打听消息。但平安对此一概装傻了事。心中则感叹张东远做事情干脆利落,说是会解决,这才不到两个月,就已经安排好了。
所以谁能说权势不是好东西呢?
平安能够忽悠别人,但有泰却是知根知底的,甚至亲眼看到平安做的计划书,根本瞒不过去。不过他也没有宣扬出去的意思,就是每天都很兴奋,上完了自己的差事,还跟着大家娶看修建中的锅炉房。每当听见有人赞叹,便露出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来。
宫中所用的东西,总是精益求精,哪怕只是个锅炉房。所以这一造就造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直到满京城里都已经传遍了朝廷即将跟西边开战的消息,这边的锅炉房才终于算是造好了。
第一次试用时,张东远本人也到场了。见果然省时省力,不由大喜。这东西不光是宫里能用,外头也总有可以推广的地方,比如军营之中,便很能够用得上。到时候就都是他张东远功劳簿上的一笔了。 ↑返回顶部↑
不过平安很快就不得不下定决心了。
这时节已经是腊月,新年将至,各地到任期满的官员们纷纷回京,等候迁调,各地的消息也都被送到京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王从义也给平安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的消息。
消息是冯玉堂那边送来的,走了皇城司的路子,直接送到了王从义手里。王从义和石世文隐隐不对付,冯玉堂又是平安的人,消息更是指定了给平安,所以他立刻就送过来了。
这是一封短信,主要是说他在那里一切顺利,已经初步铺开了摊子。然后顺便提了一句,他已经跟平安派去的人联络过,也做好了相关的安排。
言辞含糊,但平安一看就知道说的是徐文美已经安顿好了。至于究竟是留在那边,还是去了江南,便不得而知了。
徐文美的事情才是平安跟赵璨所有矛盾的根本来源。收到消息之后,平安对于自己最近的疏懒和松懈不免也生出几分警惕来。再次提醒自己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从前的事说不上来谁对谁错,但已经足够让平安知道,自己跟赵璨继续纠缠不休并不合适。他没有任性的权力,也不能够在承受再一次的意外和疏忽大意了。
虽然受到了一点打击,但收到这封消息,平安最多的还是高兴。毕竟西边的事情进行得顺利,徐文美也安顿好了,一切都按照计划往前推进,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
更让平安高兴的是,新年结束的第一个大朝会上,皇帝便隐隐露出打算对西边用兵的意思来了。
众所周知,草原上才是合适的养马之处。大片广漠的草场,才能养出优良的马匹。而有了马匹,才能装备骑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大楚自己目前只有两处养马地。第一处是上林苑,这里养的都是皇室私用的马匹,一共不过几百匹马,聊胜于无。
另一处在北边的燕州。如今大楚军队使用的马匹,几乎都是这里提供的。但仍旧远远不足。
原本涿州那边也是有马场存在的,但是西边的草原人不安分,那里时时都会有小规模的战争爆发,养那么多马在那里,说不准就会被草原人掠去,得不偿失,因此后来废置了。
这一次对西边用兵,皇帝的意思是要将边境线再往西推进一个州左右的范围。那边大片地方都适合用来养马,纳入国土之后,自然便能够利用起来。在几年之内,便可装备出一支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的骑兵。
而骑兵,是用来对付北边的长河部落的。燕州的马场也好,西边的草地也好,论起来都比不上长河部落所占据的长河流域。那里水草丰美,物产丰富,但气候环境又与江南截然不同,很适合养马。
长河部落曾经依靠骑兵征战天下,举世皆惊。直到现在,虽然大楚已经立国多年,提起长河部落来,仍旧令人心有戚戚。
这才是大楚真正的心腹之患。不过当年他们被太祖率军击破,元气大伤,内部又自己分裂成了各个小部落,所以这几十年来都在休养生息,并没有什么威胁。
但是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分久必合,北边这几年来动作频频,皇帝也有些按捺不住了。再不做好准备,说不定又要被人压着打。
有识之士多少都能看出来几分,所以对于皇帝的暗示,并没有人立刻跳出来反对。
只不过战争也不是那么好打的,朝中需要做的准备还有许多。至少一两年才能真的打起来。——这让平安很不适应。他觉得打仗应该是大卡车把军队全都拉过去,短时间内便能够交战,分出胜负。
但是在这个年代,消息传递滞后,于是不管什么事情都慢吞吞的。好比徐文美,出去了半年才有消息送回来。在后世是难以想象的。
而平安能做的就是等。不过他目前也的确是没有心思在意朝堂上的事,因为现在混堂司面临着改建的大事。消息传来之后,所有人都振奋不已。因为他们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被裁掉的那一部分人,也会安排新的差事,并不用担心会被遣送出宫。
这里的大部分人并不关心要做的是什么事,只要有钱拿能养活家里人就是了。反正在混堂司做的也都是力气活儿。
大家更好奇新的锅炉房造出来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不少人消息灵通,早就知道这件事跟平安有关系,纷纷来找他打听消息。但平安对此一概装傻了事。心中则感叹张东远做事情干脆利落,说是会解决,这才不到两个月,就已经安排好了。
所以谁能说权势不是好东西呢?
平安能够忽悠别人,但有泰却是知根知底的,甚至亲眼看到平安做的计划书,根本瞒不过去。不过他也没有宣扬出去的意思,就是每天都很兴奋,上完了自己的差事,还跟着大家娶看修建中的锅炉房。每当听见有人赞叹,便露出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来。
宫中所用的东西,总是精益求精,哪怕只是个锅炉房。所以这一造就造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直到满京城里都已经传遍了朝廷即将跟西边开战的消息,这边的锅炉房才终于算是造好了。
第一次试用时,张东远本人也到场了。见果然省时省力,不由大喜。这东西不光是宫里能用,外头也总有可以推广的地方,比如军营之中,便很能够用得上。到时候就都是他张东远功劳簿上的一笔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