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败家子 第54节(2 / 4)
冯文渊率先下车,帮着将王守道扶下车后,与迎上来的白凤举寒暄道:“大哥,文渊这次又要打扰了!”
白凤举不赞同地笑道:“你看看你,又说这客气话,你是我们白家的姑爷,说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快咱们别在门口说话了,这两位是?”
冯文渊一拍脑袋笑道:“瞧我这记性,大哥,这是我的恩师王夫子,夫子他饮了些酒,身子疲倦,我们还是赶紧把夫子安顿下来休息吧,至于孙兄待会详细给你引见!”
看着王守道满脸倦容,白凤举见了个礼后,便带路来到客房。几人共同努力,终于将王守道安顿下来了。
王守道是长辈,因身体原因可以不用面见白院长白夫人,何青云他们身为小辈,是一定要前去见礼的。
客厅里,白院长白夫人一左一右端坐着,众人来到屋子中间给二人请安道好后,便被安排入座。
丫鬟上了茶后,便退下了。冯文渊自然挨着白院长,何青云就坐在他的下手边。众人与白院长夫妻寒暄几句,喝过茶后,便被白凤举引着来到他书房闲谈。
白凤举三十来岁,已经娶妻生子,目前考取了举人功名。想白家家大业大,资源也充足,所以白凤举才能这样年轻就是举人。
电视剧里演的那些年轻英俊的状元公都是虚构的,在古代,读书考功名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有一定的积累,没有一定的阅历,是不可能中举的。
别看何青云几人这样容易就考取了秀才,这是因为秀才是百里考场的第一步而已。每经历一次科考,学子离成功就进了一步,只要坚持走下去,终有一天能鱼跃龙门。
当然,这个时间是不定的,有些人短短十几年就能成功,有些人则一辈子都是徒劳。何青云还是有许多话想与白凤举交流的,他想吸取白凤举好的经验,为以后的科考做准备。
五人共处一堂,孙耀祖轻易不发话。白凤举问过他小妹的情况后,便笑着说恭喜。何青云接过话头,乘机将自己心中的疑虑问了出来。
何青云要求白凤举详细地说一说他们三年后要面对的乡试,他想在这三年里好好发力,争取一举拿下举人功名。
白凤举似乎早就料到了他们会说起在这个方面的事,他微微一笑道:“也是,你们现在已经是秀才,按照你们的心性,不会因为一时的成就便让欢喜迷了双眼!”
接下来的时间里,白凤举详细地说了他这些年来的学习心得。他认为科举考试不仅考验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最重要的是折磨他的心性。
一个人再如何聪明机灵,没有坚韧的毅力,在这漫长的征途中,他只会成为一闪而逝的流星,经过短暂的风光后,便陨落在科举的长河里。
科举取材于四书五经,题材就这么多,几本书,一年的时间就能学会。领悟力强的,一年就抵得上别人三年。
科举的第一关就是考秀才,这个并不是很难。或许你读书很用功却考不上,平日里一点就透,天资聪颖的人却是不费力气就把它拿下。
若是天资聪颖的人心性也坚韧,那么他的未来必定大有作为。但是往往有一大部分人因为轻易地考过了秀才,便觉得科举也就是那么回事,以后的日子里放松了学习,三年一过,乡试就会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巴子。
因此天资聪颖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是肯坚持的人一定能有收获。白凤举没有说什么学习的技巧,却将科举人最重要的东西给他们点拨了出来。
四人互相对视一眼后,默契地起身对白凤举躬身行了一礼。可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对于四人来讲,理解通透了这番话,将受益无穷。
一人一间客房,洗漱安顿下来后,何青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两世为人,心性这个东西自然虚无缥缈,但是他坚信自己能够一如既往地刻苦努力,考不上进士,誓不罢休。
又是坐着马车,晃晃悠悠地回到了书院。何青云已经与王守道商量过了,他决定今后不用来书院读书了。
书他已经读够了,将来如何完全靠他自己,夫子能教的他都已经会了。当然王守道是不舍得何青云这个得意门生回家的,不过知道他回家要开学堂后,便也只好同意了。
教书育人自然是好的,他这个学生他知道,一定错不了,他欠缺的只是阅历罢了。
欠缺阅历的何青云告别了书院,告别了恩师,告别了两个好兄弟,心情沉重地回到了家。当然没有忘记满足他宝贝儿子吃好吃的愿望,买了一大堆糖果点心。
家里的日子过好了,何青云就不想苦了孩子们。在学习上,他对他们要求严是一回事,真心疼爱他们,满足他们的小愿望又是另一回事。
对于何家的孩子,何青云是打心里喜欢,何明耀兄妹更是他的心头肉。何明耀小子皮,何青云虽然时常笑骂他,但是对他的看重是个人都明白。
何秀瑛小胖子皱个眉头,何青云都要心疼半天,何家可没人敢对何秀瑛说上一句重话,就是小何李氏都不敢说教她。
索性,何秀瑛就是个软萌萌的小姑娘,从来没有仗着何青云的疼爱做出什么不好的事。反而是何明耀这小子,仗着天资聪颖,有些小傲娇,有些小霸道。 ↑返回顶部↑
白凤举不赞同地笑道:“你看看你,又说这客气话,你是我们白家的姑爷,说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快咱们别在门口说话了,这两位是?”
冯文渊一拍脑袋笑道:“瞧我这记性,大哥,这是我的恩师王夫子,夫子他饮了些酒,身子疲倦,我们还是赶紧把夫子安顿下来休息吧,至于孙兄待会详细给你引见!”
看着王守道满脸倦容,白凤举见了个礼后,便带路来到客房。几人共同努力,终于将王守道安顿下来了。
王守道是长辈,因身体原因可以不用面见白院长白夫人,何青云他们身为小辈,是一定要前去见礼的。
客厅里,白院长白夫人一左一右端坐着,众人来到屋子中间给二人请安道好后,便被安排入座。
丫鬟上了茶后,便退下了。冯文渊自然挨着白院长,何青云就坐在他的下手边。众人与白院长夫妻寒暄几句,喝过茶后,便被白凤举引着来到他书房闲谈。
白凤举三十来岁,已经娶妻生子,目前考取了举人功名。想白家家大业大,资源也充足,所以白凤举才能这样年轻就是举人。
电视剧里演的那些年轻英俊的状元公都是虚构的,在古代,读书考功名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有一定的积累,没有一定的阅历,是不可能中举的。
别看何青云几人这样容易就考取了秀才,这是因为秀才是百里考场的第一步而已。每经历一次科考,学子离成功就进了一步,只要坚持走下去,终有一天能鱼跃龙门。
当然,这个时间是不定的,有些人短短十几年就能成功,有些人则一辈子都是徒劳。何青云还是有许多话想与白凤举交流的,他想吸取白凤举好的经验,为以后的科考做准备。
五人共处一堂,孙耀祖轻易不发话。白凤举问过他小妹的情况后,便笑着说恭喜。何青云接过话头,乘机将自己心中的疑虑问了出来。
何青云要求白凤举详细地说一说他们三年后要面对的乡试,他想在这三年里好好发力,争取一举拿下举人功名。
白凤举似乎早就料到了他们会说起在这个方面的事,他微微一笑道:“也是,你们现在已经是秀才,按照你们的心性,不会因为一时的成就便让欢喜迷了双眼!”
接下来的时间里,白凤举详细地说了他这些年来的学习心得。他认为科举考试不仅考验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最重要的是折磨他的心性。
一个人再如何聪明机灵,没有坚韧的毅力,在这漫长的征途中,他只会成为一闪而逝的流星,经过短暂的风光后,便陨落在科举的长河里。
科举取材于四书五经,题材就这么多,几本书,一年的时间就能学会。领悟力强的,一年就抵得上别人三年。
科举的第一关就是考秀才,这个并不是很难。或许你读书很用功却考不上,平日里一点就透,天资聪颖的人却是不费力气就把它拿下。
若是天资聪颖的人心性也坚韧,那么他的未来必定大有作为。但是往往有一大部分人因为轻易地考过了秀才,便觉得科举也就是那么回事,以后的日子里放松了学习,三年一过,乡试就会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巴子。
因此天资聪颖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是肯坚持的人一定能有收获。白凤举没有说什么学习的技巧,却将科举人最重要的东西给他们点拨了出来。
四人互相对视一眼后,默契地起身对白凤举躬身行了一礼。可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对于四人来讲,理解通透了这番话,将受益无穷。
一人一间客房,洗漱安顿下来后,何青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两世为人,心性这个东西自然虚无缥缈,但是他坚信自己能够一如既往地刻苦努力,考不上进士,誓不罢休。
又是坐着马车,晃晃悠悠地回到了书院。何青云已经与王守道商量过了,他决定今后不用来书院读书了。
书他已经读够了,将来如何完全靠他自己,夫子能教的他都已经会了。当然王守道是不舍得何青云这个得意门生回家的,不过知道他回家要开学堂后,便也只好同意了。
教书育人自然是好的,他这个学生他知道,一定错不了,他欠缺的只是阅历罢了。
欠缺阅历的何青云告别了书院,告别了恩师,告别了两个好兄弟,心情沉重地回到了家。当然没有忘记满足他宝贝儿子吃好吃的愿望,买了一大堆糖果点心。
家里的日子过好了,何青云就不想苦了孩子们。在学习上,他对他们要求严是一回事,真心疼爱他们,满足他们的小愿望又是另一回事。
对于何家的孩子,何青云是打心里喜欢,何明耀兄妹更是他的心头肉。何明耀小子皮,何青云虽然时常笑骂他,但是对他的看重是个人都明白。
何秀瑛小胖子皱个眉头,何青云都要心疼半天,何家可没人敢对何秀瑛说上一句重话,就是小何李氏都不敢说教她。
索性,何秀瑛就是个软萌萌的小姑娘,从来没有仗着何青云的疼爱做出什么不好的事。反而是何明耀这小子,仗着天资聪颖,有些小傲娇,有些小霸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