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抗日 第16节(1 / 4)
宋哲元一直饶有兴趣的看着两人表演,听见姜树人喊出了“天才”,而这个天才已经表明是要帮自己和29军的,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得到了什么,对欧阳云的态度完全改变。
姜树人再次将两份设计翻了翻,问欧阳云:“欧阳先生,您的设计里好像有一些数据没有标出来。”
“是的,毕竟是我的专利,万一失窃那损失可就大了。”
姜树人点点头表示理解,说:“我在法国的时候听说过盘尼西林,它是英国人亚历山大·弗莱明首先发现的,目前国外的一些专家还在对它进行研究,没想到你已经完全掌握了它的特性,如果其疗效真如你论文上所说,那么这必将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您是想在国内办厂喽?”
姜树人这番话够分量,里程碑这样的字眼都出现了,宋哲元固然是听得眼珠子都差点掉了出来,就是欧阳云也大汗淋漓——丢人啊,他原来还以为世界上已经有国家能够生产盘尼西林了呢,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东西刚刚被发现而已——哎,亏他还是一个学医的,还曾经想悬壶济世呢……
无知者无畏啊,欧阳云今天才算深切体会出了这句话的真正涵义,大汗之余暗说看来以后得慎言慎行,不然还不知道将要闹出怎样的笑话,这是遇到一个知道盘尼西林的,如果遇到一个外行,那他这番苦心岂不是对牛弹琴?!冷静下来,他点点头,对姜树人投以感激的目光,然后对宋哲元说:“我找宋公主要就为这事,多用途车还罢了,这盘尼西林一旦面世,那绝对贵比黄金,真开办这么一家工厂的话,没有军队保护,我怕会被心怀叵测的人利用啊。”
姜树人笑了笑:“那您为什么不直接和国民政府合作呢?”
欧阳云冷笑:“国民政府?你还相信它吗?我反正是极度不信任的。”
姜树人问这么一句其实是试探的意思,毕竟,他是靠宋哲元吃饭的嘛。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他对宋哲元说:“宋公,树人要恭喜你了,如果欧阳先生真能和29军合作办厂的话,29军以后就等于搂着个钱罐子了。”
宋哲元激动起来,钱罐子啊,29军最缺的就是这个了。有了钱就等于有了好武器、好装备,如果29军的装备能和日军一样的话,那——他有些不敢想了,姜树人不会骗他,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欧阳云的居心,“欧阳能和29军合作,自是极好的事情,欧阳,提你的条件吧!”在他看来,对方肯定会有条件,心中打定主意,只要这个条件不是太苛刻,那就接受了。
事情终于按照自己的设想发展到预定轨道上来了,欧阳云松了一口气,暗暗庆幸自己赌对了。今天这步棋,他是冒了风险的——如果宋哲元真如历史上所说的,在对待日本人的立场上相当摇摆的话,那他今天就是狼入虎口了。好在,历史似乎欺骗了他,由此可见,历史学家们再睿智,在研究人性的时候,还是容易出现误差。
他来找29军合作,自然是有条件的,不过,这个条件对此时的宋哲元和29军说,根本就算不得条件——
欧阳云的条件很简单,总结起来可以归结为一个承诺,一个保证:29军必须承诺不打内战,坚决的抗日,同时保证下属企业的独立和安全。承诺必须在报上登出,而保证则需要和欧阳云签订一份协议,同时提供一个团的编制,这个团就叫做“学兵团”。
历史上,29军的学兵团是在一二九运动发生后出现的,现在因为欧阳云这只小蝴蝶的出现,她提前登上了历史舞台。
学兵团又将带给中国怎样的故事呢?它还会是一场悲剧吗?
第23章 铁砂掌的威力
25师训练班驻地训练场,学兵们三三两两的正坐在地上休息。训练场边上站着三个教官,其中一人正是梁大伟。
梁大伟看上去心情不佳,脸色一直比较凝重,他的视线不时有意无意的扫过人群里的楚天歌,眼神里带着一些比较复杂的成分——曾澈到食堂逮人果然碰了壁,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他出这么个主意的用意,竟然把难题踢还回来。特务处里,官大一级压死人,最讲究服从,所以他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却也只能接下这个注定里外不是人的任务。只是,且不论他是不是真的想要拿人,只看目前楚天歌在学兵中的声望,想要当众抓捕的话估计不太可能——学兵们虽然军事素质不行,可是却是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都敢干的主。要命的是25师高层虽然表态支持,却又暧昧的说军方不适合出面,于是,所谓的支持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至于特训组里那几个学兵,还是别指望了——自从得知“河北事件”就是“抗日双雄”所为,那几个家伙竟然把他们视为偶像,现在正崇拜得不行……梁大伟思量着,楚天歌的形象渐渐的和只刺猬融为一体,让他感到头大无比。
梁大伟在关注着楚天歌,后者同样在注意着他,而且有意无意的把自己藏在人群里。来之前,欧阳云特地交代过他,一切行动以保证安全为基础,实在不行就撤。这话让他心头暖暖的,同时也坚定了他一定要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的决心。
两人的目光似无意实有意的对撞了几下,在梁大伟的主动挑战下(楚天歌是这么认为的),大有火星四溅之势,他决定使出欧阳云交代的最后一招。
许是两兄弟心有灵犀吧,楚天歌不知道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欧阳云也在使用着这一招。这一招的名字就叫做“小道消息”。
他神神秘秘的问周围的学兵:“听说了吗?”
“什么?”
“国民政府某位大员已经和日本人签下协议了。”
“又签什么协议?不会是又一个《塘沽协定》吧?”
“差不多,我听说了一条有关我们训练班的。”
“恩?”“快说说看。”……
“日本人要求解散25师学生训练班。”
“不是吧?日本人算什么东西?他说解散我们就解散啊?”
“日本人说了自然不算,可问题是,如果换做军事委员会下令呢?” ↑返回顶部↑
姜树人再次将两份设计翻了翻,问欧阳云:“欧阳先生,您的设计里好像有一些数据没有标出来。”
“是的,毕竟是我的专利,万一失窃那损失可就大了。”
姜树人点点头表示理解,说:“我在法国的时候听说过盘尼西林,它是英国人亚历山大·弗莱明首先发现的,目前国外的一些专家还在对它进行研究,没想到你已经完全掌握了它的特性,如果其疗效真如你论文上所说,那么这必将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您是想在国内办厂喽?”
姜树人这番话够分量,里程碑这样的字眼都出现了,宋哲元固然是听得眼珠子都差点掉了出来,就是欧阳云也大汗淋漓——丢人啊,他原来还以为世界上已经有国家能够生产盘尼西林了呢,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东西刚刚被发现而已——哎,亏他还是一个学医的,还曾经想悬壶济世呢……
无知者无畏啊,欧阳云今天才算深切体会出了这句话的真正涵义,大汗之余暗说看来以后得慎言慎行,不然还不知道将要闹出怎样的笑话,这是遇到一个知道盘尼西林的,如果遇到一个外行,那他这番苦心岂不是对牛弹琴?!冷静下来,他点点头,对姜树人投以感激的目光,然后对宋哲元说:“我找宋公主要就为这事,多用途车还罢了,这盘尼西林一旦面世,那绝对贵比黄金,真开办这么一家工厂的话,没有军队保护,我怕会被心怀叵测的人利用啊。”
姜树人笑了笑:“那您为什么不直接和国民政府合作呢?”
欧阳云冷笑:“国民政府?你还相信它吗?我反正是极度不信任的。”
姜树人问这么一句其实是试探的意思,毕竟,他是靠宋哲元吃饭的嘛。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他对宋哲元说:“宋公,树人要恭喜你了,如果欧阳先生真能和29军合作办厂的话,29军以后就等于搂着个钱罐子了。”
宋哲元激动起来,钱罐子啊,29军最缺的就是这个了。有了钱就等于有了好武器、好装备,如果29军的装备能和日军一样的话,那——他有些不敢想了,姜树人不会骗他,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欧阳云的居心,“欧阳能和29军合作,自是极好的事情,欧阳,提你的条件吧!”在他看来,对方肯定会有条件,心中打定主意,只要这个条件不是太苛刻,那就接受了。
事情终于按照自己的设想发展到预定轨道上来了,欧阳云松了一口气,暗暗庆幸自己赌对了。今天这步棋,他是冒了风险的——如果宋哲元真如历史上所说的,在对待日本人的立场上相当摇摆的话,那他今天就是狼入虎口了。好在,历史似乎欺骗了他,由此可见,历史学家们再睿智,在研究人性的时候,还是容易出现误差。
他来找29军合作,自然是有条件的,不过,这个条件对此时的宋哲元和29军说,根本就算不得条件——
欧阳云的条件很简单,总结起来可以归结为一个承诺,一个保证:29军必须承诺不打内战,坚决的抗日,同时保证下属企业的独立和安全。承诺必须在报上登出,而保证则需要和欧阳云签订一份协议,同时提供一个团的编制,这个团就叫做“学兵团”。
历史上,29军的学兵团是在一二九运动发生后出现的,现在因为欧阳云这只小蝴蝶的出现,她提前登上了历史舞台。
学兵团又将带给中国怎样的故事呢?它还会是一场悲剧吗?
第23章 铁砂掌的威力
25师训练班驻地训练场,学兵们三三两两的正坐在地上休息。训练场边上站着三个教官,其中一人正是梁大伟。
梁大伟看上去心情不佳,脸色一直比较凝重,他的视线不时有意无意的扫过人群里的楚天歌,眼神里带着一些比较复杂的成分——曾澈到食堂逮人果然碰了壁,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他出这么个主意的用意,竟然把难题踢还回来。特务处里,官大一级压死人,最讲究服从,所以他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却也只能接下这个注定里外不是人的任务。只是,且不论他是不是真的想要拿人,只看目前楚天歌在学兵中的声望,想要当众抓捕的话估计不太可能——学兵们虽然军事素质不行,可是却是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都敢干的主。要命的是25师高层虽然表态支持,却又暧昧的说军方不适合出面,于是,所谓的支持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至于特训组里那几个学兵,还是别指望了——自从得知“河北事件”就是“抗日双雄”所为,那几个家伙竟然把他们视为偶像,现在正崇拜得不行……梁大伟思量着,楚天歌的形象渐渐的和只刺猬融为一体,让他感到头大无比。
梁大伟在关注着楚天歌,后者同样在注意着他,而且有意无意的把自己藏在人群里。来之前,欧阳云特地交代过他,一切行动以保证安全为基础,实在不行就撤。这话让他心头暖暖的,同时也坚定了他一定要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的决心。
两人的目光似无意实有意的对撞了几下,在梁大伟的主动挑战下(楚天歌是这么认为的),大有火星四溅之势,他决定使出欧阳云交代的最后一招。
许是两兄弟心有灵犀吧,楚天歌不知道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欧阳云也在使用着这一招。这一招的名字就叫做“小道消息”。
他神神秘秘的问周围的学兵:“听说了吗?”
“什么?”
“国民政府某位大员已经和日本人签下协议了。”
“又签什么协议?不会是又一个《塘沽协定》吧?”
“差不多,我听说了一条有关我们训练班的。”
“恩?”“快说说看。”……
“日本人要求解散25师学生训练班。”
“不是吧?日本人算什么东西?他说解散我们就解散啊?”
“日本人说了自然不算,可问题是,如果换做军事委员会下令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