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扩兵数十万(1 / 3)
尽管说仍然觉得五百艘的数量有些太多了,可是楚毅好不容易答应削减一半,他们要是再讨价还价,万一惹得楚毅不快到时候一言而决,他们可就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
杨一清同焦芳几位阁老对视一眼,只听得焦芳向着楚毅一礼道:“还请大总管务必以大局为重,我等不是不赞同大总管兴建海军之举,然则当有一个限度,否则的话怕是国库难以支撑,所以我等才会劝阻大总管。”
听到焦芳解释,楚毅笑着道:“诸位皆是国之柱石,本王也能够理解诸位的想法,只是海军大兴乃是未来之大势,任何阻挡者,毕竟为后世所痛骂!”
楚毅能够说到这一点,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够意识到楚毅开海以及大力发展海军的决心。
早朝散去,内阁几位阁老却是留了下来,毕竟再建五百艘舰船所涉及的事情却是方方面面,需要各部衙门的通力配合才行,否则的话,再建五百艘舰船也不过是一句空话吧,想要将之落实到实处,自然要由几部官员配合。
朱厚照一脸笑意的看着楚毅同内阁诸位阁老在那里争执不已,自己却是置身事外做旁观者。
反正对于这些事情他也并不擅长,倒不如等到楚毅同几位阁老讨论出一个结果来,然后他来做决断便是。
谷大用站在朱厚照的身旁给朱厚照倒上茶水,轻声笑着道:“大总管当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算是对于百工之道也有所涉及,真的论及博学的话,怕是满朝文武,没有人能够超过大总管者!”
朱厚照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别人不清楚,他却是再清楚不过楚毅的才学了,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会任命楚毅为皇子之太傅,正是因为楚毅一身才学,朝中罕有人及。
一般的官员如果说面对几名阁老,怕是早就懵了,然而楚毅却是同几位阁老争执的头头是道,反倒是将几位阁老给反驳的哑口无言。
只听得楚毅向着杨一清道:“杨大人,本王属意再行招募海军五万!”
既然要再建海船,那么这些舰船必然要有人去操持,所以说扩张海军显然就是一种必然。
只是先前楚毅已经拟请再行扩建海军,招募十万海军,如果说加上程向武先前所招募的水师士卒的话,这就是十二三万之多了。
现在楚毅再招募五万的话,到时候海军足足可以达到近二十万之众,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虽然说大明号称拥兵数百万,但是傻子都知道,那所谓的数百万其实是指各个地方已经同普通农夫没有多少区别的卫所兵罢了。
天下数百万之众的卫所兵恐怕加起来可战之兵能够达到十万就不错了。
大明能够拿得出手的其实也就是九边之地的十几万兵马以及京营、腾襄四卫营等近二十万人马,两者加起来都不过三十余万罢了。
相对于大明一亿多的人口,按照封建时代军民比例,大明就算是供养数以百万计的军队都不是问题,当然能够维持多久还要另说,可是如果真的是穷兵黩武的话,轻松可以武装起来二三百万的军队来。
大明建国之初,卫所制度的确是为大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卒,多大二三百万之众,尤其是这些兵卒还能够自给自足,令太祖朱元璋自得不已。
及至正德之时,卫所制度早已经崩坏,数以百万计的卫所士卒彻底荒废,如同虚设一般,非但起不到保家卫国之作用,反而是成为国家一大隐患。
整个大明真正可战之兵其实也就只有边镇、京营两部分的人马,加起来差不多三十多万,现在楚毅再行扩军,相对大明偌大的体量而言,区区五万人真的算不得什么。
尤为重要的是楚毅不久之前曾提出重整卫所的建议,虽然说还没有开始施行,但是在场一众人可谓是掌握着大明实权的人物,自然再清楚不过。
身为兵部尚书的杨一清心中也清楚一点,一旦重整卫所,到时候整个卫所,除了可堪一战的士卒之外,其余老弱病残尽皆分发田地,除其军户,使之归之于民户,介时大明所剩下的士卒也就剩下了三十余万,就算是楚毅不提扩军,杨一清也要提请。
所以说现在楚毅开口要求海军再行扩军五万,杨一清丝毫没有反对的意思,反而是一脸赞同的道:“大总管,不若再扩军十万如何?”
楚毅闻言不禁哈哈大笑,对于杨一清的反应,楚毅并不觉得惊讶,杨一清的顾虑,楚毅心中再清楚不过。
说到底,杨一清就算是军略不差,可是其眼界仍然是停留在过往,将海军同过去的水师一般看待,完全没有将水师从步卒当中分出去来看。
在杨一清看来,水师士卒就是步卒,所以说楚毅扩张所谓的海军就是扩大步卒的数量。
楚毅微微摇了摇头向着杨一清道:“杨大人,再扩张五万海军却是足矣。”
杨一清闻言脸上不禁流露出几分失望之色,本以为可以接着楚毅提议扩军的机会使得朝廷所掌控的大军数量能够提升一些,不曾想楚毅竟然没有坚持大肆扩军。
不只是杨一清一脸的惊讶,甚至于包括天子朱厚照都有些疑惑的看着楚毅,大家都做好了楚毅狮子大开口的准备了,结果楚毅的要求反而是出乎他们的预料。 ↑返回顶部↑
杨一清同焦芳几位阁老对视一眼,只听得焦芳向着楚毅一礼道:“还请大总管务必以大局为重,我等不是不赞同大总管兴建海军之举,然则当有一个限度,否则的话怕是国库难以支撑,所以我等才会劝阻大总管。”
听到焦芳解释,楚毅笑着道:“诸位皆是国之柱石,本王也能够理解诸位的想法,只是海军大兴乃是未来之大势,任何阻挡者,毕竟为后世所痛骂!”
楚毅能够说到这一点,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够意识到楚毅开海以及大力发展海军的决心。
早朝散去,内阁几位阁老却是留了下来,毕竟再建五百艘舰船所涉及的事情却是方方面面,需要各部衙门的通力配合才行,否则的话,再建五百艘舰船也不过是一句空话吧,想要将之落实到实处,自然要由几部官员配合。
朱厚照一脸笑意的看着楚毅同内阁诸位阁老在那里争执不已,自己却是置身事外做旁观者。
反正对于这些事情他也并不擅长,倒不如等到楚毅同几位阁老讨论出一个结果来,然后他来做决断便是。
谷大用站在朱厚照的身旁给朱厚照倒上茶水,轻声笑着道:“大总管当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算是对于百工之道也有所涉及,真的论及博学的话,怕是满朝文武,没有人能够超过大总管者!”
朱厚照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别人不清楚,他却是再清楚不过楚毅的才学了,否则的话他也不可能会任命楚毅为皇子之太傅,正是因为楚毅一身才学,朝中罕有人及。
一般的官员如果说面对几名阁老,怕是早就懵了,然而楚毅却是同几位阁老争执的头头是道,反倒是将几位阁老给反驳的哑口无言。
只听得楚毅向着杨一清道:“杨大人,本王属意再行招募海军五万!”
既然要再建海船,那么这些舰船必然要有人去操持,所以说扩张海军显然就是一种必然。
只是先前楚毅已经拟请再行扩建海军,招募十万海军,如果说加上程向武先前所招募的水师士卒的话,这就是十二三万之多了。
现在楚毅再招募五万的话,到时候海军足足可以达到近二十万之众,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虽然说大明号称拥兵数百万,但是傻子都知道,那所谓的数百万其实是指各个地方已经同普通农夫没有多少区别的卫所兵罢了。
天下数百万之众的卫所兵恐怕加起来可战之兵能够达到十万就不错了。
大明能够拿得出手的其实也就是九边之地的十几万兵马以及京营、腾襄四卫营等近二十万人马,两者加起来都不过三十余万罢了。
相对于大明一亿多的人口,按照封建时代军民比例,大明就算是供养数以百万计的军队都不是问题,当然能够维持多久还要另说,可是如果真的是穷兵黩武的话,轻松可以武装起来二三百万的军队来。
大明建国之初,卫所制度的确是为大明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卒,多大二三百万之众,尤其是这些兵卒还能够自给自足,令太祖朱元璋自得不已。
及至正德之时,卫所制度早已经崩坏,数以百万计的卫所士卒彻底荒废,如同虚设一般,非但起不到保家卫国之作用,反而是成为国家一大隐患。
整个大明真正可战之兵其实也就只有边镇、京营两部分的人马,加起来差不多三十多万,现在楚毅再行扩军,相对大明偌大的体量而言,区区五万人真的算不得什么。
尤为重要的是楚毅不久之前曾提出重整卫所的建议,虽然说还没有开始施行,但是在场一众人可谓是掌握着大明实权的人物,自然再清楚不过。
身为兵部尚书的杨一清心中也清楚一点,一旦重整卫所,到时候整个卫所,除了可堪一战的士卒之外,其余老弱病残尽皆分发田地,除其军户,使之归之于民户,介时大明所剩下的士卒也就剩下了三十余万,就算是楚毅不提扩军,杨一清也要提请。
所以说现在楚毅开口要求海军再行扩军五万,杨一清丝毫没有反对的意思,反而是一脸赞同的道:“大总管,不若再扩军十万如何?”
楚毅闻言不禁哈哈大笑,对于杨一清的反应,楚毅并不觉得惊讶,杨一清的顾虑,楚毅心中再清楚不过。
说到底,杨一清就算是军略不差,可是其眼界仍然是停留在过往,将海军同过去的水师一般看待,完全没有将水师从步卒当中分出去来看。
在杨一清看来,水师士卒就是步卒,所以说楚毅扩张所谓的海军就是扩大步卒的数量。
楚毅微微摇了摇头向着杨一清道:“杨大人,再扩张五万海军却是足矣。”
杨一清闻言脸上不禁流露出几分失望之色,本以为可以接着楚毅提议扩军的机会使得朝廷所掌控的大军数量能够提升一些,不曾想楚毅竟然没有坚持大肆扩军。
不只是杨一清一脸的惊讶,甚至于包括天子朱厚照都有些疑惑的看着楚毅,大家都做好了楚毅狮子大开口的准备了,结果楚毅的要求反而是出乎他们的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