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回家(1 / 3)
爱德华没想到事情会是如此戏剧性的结果,可谓是意外的惊喜。
既然满清朝廷已经承认了自己的合法身份,他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开办共和国的领事馆了。
北京不行,这里是天子脚下,共和国的人好象自陈大勇走了之后,就没有人过来了。但听说上海那边他们有专门的据点。一得了耆英的准信,爱德华就兴冲冲地把北京的产业都卖了,坐船直接南下,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上海。
没想到,在外摊租上,他刚挂起“北美西岸共和国驻清领事馆”的牌子,立即就有人找到了他。
“你是…爱德华?”那人似乎也不确信能在这里遇到自己人,共和国也有驻清的大使馆了,自己怎么没听说过。
“孙先生,见到你简直太高兴了。”爱德华一看就蹦跳着搂住了孙承训。
孙承训却有些微微的酸楚,一个白人对共和国能有如此的归属感,想想自己的有些同胞,是不是有得太那个了。
“你怎么会在这里?还有,这大使馆怎么回事?”孙承训疑惑地指着那块大牌子。
“走,进去再和你说,”爱德华却是大大咧咧的拉着孙承训就进了大厅。
使馆还没有请人,东西有些零乱,爱德华有些难为情的腾出了一张椅子,让孙承训坐了,开始大倒苦水。说起陈大勇的不告而别,也是有些小小的怨气。
“这个,真的不能怪陈大勇,”孙承训也听过这事,“他也不知道自己就被人盯上了,走得太慌忙,要不是有人提前通知他,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了。”
“这个,我也知道。”其实爱德华当初也打听过陈大勇的事情,知道他是迫于无奈,如今说出来,不过是借此发一下牢骚,倾诉一下这些日子的苦楚。
“你说的这清朝朝廷让我们放手移民,这事是真的?”孙承训也想不到满清会沦落到这步田地,会公然的把自己的灾民甩手丢出去。
“不会有假,我打听了一下,他们想这样省下来赈灾的银子,再说,那些灾民的土地他们还可以收了私分了,这么好的事情,他们不会不答应的。”没想到,爱德华才来中国一年多,就已经勘破了许多大清的社会现状。
“这个,我们还是不能不慎重,好不容易有个光明正大移民的机会,我们可要抓长紧了。我马上去发报,让琉球那边明天过来几条船。其它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谈。”
说完拨腿就要走。
“他们马上就能过来?”爱德华不知道电报的事情,不相信这么快就能过来人。
“呵呵,几分钟后他们就能收到了,一个小时之后就能派出船。”孙承训轻松的说道。“等下次本土来船的时候,我让他们替你那里也装上台电台,有这东西,就是快。你这里安顿好,明天和我一起去看,看能带走多少人。”
尽管此次淮河水泛滥,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过记载,遭灾的也就淮安周边几个州县而己,但抬眼看到的景象仍让孙承训等人大吃一惊。
洪水其实早已退去,但是,洪水走过的痕迹仍到处清晰可见。
江淮一带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因此洪水一过,全部良田都遭水淹没过,洪水夹着昏黄的泥沙,把水稻全部湮没。如今洪水退去,黄沙却仍严严实实的盖在稻苗上。
有些农民正在田里努力的从黄沙中拨弄出一些禾苗,但一看那就是徒劳,许多禾田经洪水多日浸泡,早已枯萎,要是再能救活过来,那也是真的大难不死了。
更要紧的是,洪水把大多数人的房子都淹没了。因为江淮一带经常遭受水灾,人们建造的房子也多是不耐水淹的土砖房,洪水过后,许多房屋都倒踏,压死了不少人,路上随处可见披麻戴孝的人们。
死去的人们已经解脱了,但许多人的粮食都被洪水浸泡或者冲走,活着的人们却还不知道怎么熬下去。
最要命的是,他们期待的官府的赈灾粮迟迟不见下来,通往南北的官道还被封死了,他们连求亲访友的机会都没有了。
当他们吃完最后几颗粮食,他们心中开始怀疑,官府是打算彻底放弃他们了么。
所以,当孙承训和爱德华带着人押着几车粮食过来的时候,灾民们立即就将他们团团围住了。
“干什么,你们想干什么。”爱德华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围着自己,立即就有些紧张了。
“好了,大家都去排队去,等我们把粥都煮好了,大家都有份的。”孙承训倒是不慌不忙地,招呼着几个力干将大锅扛下了车。
看着锅子被支起来,水也倒了下去,灾民们的情绪稍稍稳定了下来。 ↑返回顶部↑
既然满清朝廷已经承认了自己的合法身份,他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开办共和国的领事馆了。
北京不行,这里是天子脚下,共和国的人好象自陈大勇走了之后,就没有人过来了。但听说上海那边他们有专门的据点。一得了耆英的准信,爱德华就兴冲冲地把北京的产业都卖了,坐船直接南下,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上海。
没想到,在外摊租上,他刚挂起“北美西岸共和国驻清领事馆”的牌子,立即就有人找到了他。
“你是…爱德华?”那人似乎也不确信能在这里遇到自己人,共和国也有驻清的大使馆了,自己怎么没听说过。
“孙先生,见到你简直太高兴了。”爱德华一看就蹦跳着搂住了孙承训。
孙承训却有些微微的酸楚,一个白人对共和国能有如此的归属感,想想自己的有些同胞,是不是有得太那个了。
“你怎么会在这里?还有,这大使馆怎么回事?”孙承训疑惑地指着那块大牌子。
“走,进去再和你说,”爱德华却是大大咧咧的拉着孙承训就进了大厅。
使馆还没有请人,东西有些零乱,爱德华有些难为情的腾出了一张椅子,让孙承训坐了,开始大倒苦水。说起陈大勇的不告而别,也是有些小小的怨气。
“这个,真的不能怪陈大勇,”孙承训也听过这事,“他也不知道自己就被人盯上了,走得太慌忙,要不是有人提前通知他,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了。”
“这个,我也知道。”其实爱德华当初也打听过陈大勇的事情,知道他是迫于无奈,如今说出来,不过是借此发一下牢骚,倾诉一下这些日子的苦楚。
“你说的这清朝朝廷让我们放手移民,这事是真的?”孙承训也想不到满清会沦落到这步田地,会公然的把自己的灾民甩手丢出去。
“不会有假,我打听了一下,他们想这样省下来赈灾的银子,再说,那些灾民的土地他们还可以收了私分了,这么好的事情,他们不会不答应的。”没想到,爱德华才来中国一年多,就已经勘破了许多大清的社会现状。
“这个,我们还是不能不慎重,好不容易有个光明正大移民的机会,我们可要抓长紧了。我马上去发报,让琉球那边明天过来几条船。其它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谈。”
说完拨腿就要走。
“他们马上就能过来?”爱德华不知道电报的事情,不相信这么快就能过来人。
“呵呵,几分钟后他们就能收到了,一个小时之后就能派出船。”孙承训轻松的说道。“等下次本土来船的时候,我让他们替你那里也装上台电台,有这东西,就是快。你这里安顿好,明天和我一起去看,看能带走多少人。”
尽管此次淮河水泛滥,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过记载,遭灾的也就淮安周边几个州县而己,但抬眼看到的景象仍让孙承训等人大吃一惊。
洪水其实早已退去,但是,洪水走过的痕迹仍到处清晰可见。
江淮一带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因此洪水一过,全部良田都遭水淹没过,洪水夹着昏黄的泥沙,把水稻全部湮没。如今洪水退去,黄沙却仍严严实实的盖在稻苗上。
有些农民正在田里努力的从黄沙中拨弄出一些禾苗,但一看那就是徒劳,许多禾田经洪水多日浸泡,早已枯萎,要是再能救活过来,那也是真的大难不死了。
更要紧的是,洪水把大多数人的房子都淹没了。因为江淮一带经常遭受水灾,人们建造的房子也多是不耐水淹的土砖房,洪水过后,许多房屋都倒踏,压死了不少人,路上随处可见披麻戴孝的人们。
死去的人们已经解脱了,但许多人的粮食都被洪水浸泡或者冲走,活着的人们却还不知道怎么熬下去。
最要命的是,他们期待的官府的赈灾粮迟迟不见下来,通往南北的官道还被封死了,他们连求亲访友的机会都没有了。
当他们吃完最后几颗粮食,他们心中开始怀疑,官府是打算彻底放弃他们了么。
所以,当孙承训和爱德华带着人押着几车粮食过来的时候,灾民们立即就将他们团团围住了。
“干什么,你们想干什么。”爱德华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围着自己,立即就有些紧张了。
“好了,大家都去排队去,等我们把粥都煮好了,大家都有份的。”孙承训倒是不慌不忙地,招呼着几个力干将大锅扛下了车。
看着锅子被支起来,水也倒了下去,灾民们的情绪稍稍稳定了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