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共和国的新布局(2 / 3)
一年过后,他们都获得了应得的土地。不过,他们计划的是以集体的名义接受土地,他们的计划,是在波特兰以东的平原上,开发共和国的第一家集体农场。
虽然那里目前还是印第人居住的地方,可要是在北美这相对简单的地方他们都混不下去,就别想着返回满清拯救中华百姓了。
人口不足后世的一个县的共和国,如今竟然拥有了七个省和两个特区,还有海参崴及库页岛这个海外领。想想都让人觉得激动。
把共和国的行政结构进行调整之后,领导们开始着手民生的调整,目前最紧迫的,是国民的基础教育。
现在来自满清的移民将近50000人,可是能认识自己的名字,读写能有百来个字的也才两万人不到,就算如此,还得多亏夜校的功劳。
至于说能达到21世小学三年级水平,能顺畅的读书看报的人数,如今连2000人都不到。
在满清移民们看来,就算没有功名,也能算个读书人的,也不过四五百人而己。
至于说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和文理知识,在穿越众看来,能算个读书人的,最多不超过200人,这其中,还算是穿越众亲自教习的结果。
共和国的国民教育,任重而道远。
但是,也不只是坏消息,由穿越众亲自培养的种子,来自满清的10-15岁的大孩子们,经过短短一年多的速训,已经有近一百人达到了小学六年级的水平了。
以杏贞、魏秀均、陈娇娇等女子为代表的女生们,发挥了女生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们现在已经完全能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水平。
毕竟,在中国的古文环境下熏陶下成长的人们,对于国文的理解自然比别人容易很多。
但是,对于数学的理解,以她们的思维,实在是一时难以接受那些复杂的公式和计算。她们几个的数学水平,勉强能达到小学四年级吧。
不过,魏昌厚和姜春、孙国良等人却表现了在理科方面的天赋,虽然也只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已经能接受和理解初中的理化知识了。
魏昌厚是因为他有深厚的家底,而姜春和孙国良虽然以前没有读过书,但二人一来本身比较聪明,二来二人在庙岛一带的时候跟穿越众打交道较久,也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识。
魏昌厚今年已经十三岁了,没有如历史上的那样喜欢爬树摘果。他现在迷恋上了化学,对他来说,看着几样简单的物质幻化出奇怪的景象,他觉得太神奇了,如今的他是杨金诚的忠实小弟。
不过,看到他过了十三岁仍平安无事,知道内情的人总算松了口气。
魏氏姐弟在北美安顿之后,托船队给家里也捎过了信。知道他们在这边还好,本以为一双儿女已经没有人了的魏源是喜出望外,不但托人带来了信,还表示自己有空都要过来看看,若不是因为现在有官身在身,他自己都想过来看看。
不过,他还是答应帮尽快,安排几个读书人过来帮他看看。看在师傅的份上,程玉林打算回去拜访一番,并想邀集一些好友过来,毕竟,这边的读书人确实太少了。而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确实太多。
姜春现在最喜欢的,便是跟在黄元泰的身后,对于他来说,要是自己能造出一支这样的枪,该得有多成功,可当喻峰拿出自己的机枪之后,他震惊了,这哪里是枪,这是杀人利器啊。喻峰只是将自己的枪交给他拆了一遍,他就把图画了出来,他现在在吴越的工厂时做个学徒工,但是,但已经决定了,以后一定要开发出那种厉害的机枪出来。
孙国良却更喜欢种地。在他看来,美洲的许多物种都是那么的新奇,红薯、土豆、玉米哪怕种在旱地里,都能那么高产,要是在满清也能大量种植,那自己还会不会来到北美?
他现在在国营农场实习,让更多的人吃饱饭,已经成为他最强烈最迫切的渴望。
但是,共和国要想真正的强大,靠这些人远远不够。
共和国的高层已经决定了,在每个定居点,至少成立一所小学,在每个省,至少成立一个中学。
象杏贞、魏秀均这样的,按正常的道路,他们是继续升学就读,但现在却没有时间给他们了。他们都将被派出去,作为各小学的教师,让更多的孩子读上书。至于她们自己,更多的可能只能靠自己的自学了。
杏贞没有随着刘宇留在西雅图,她到现在还恨着刘宇呢,要不是刘宇把她拐来,说不定人家还在做着皇后的梦呢。她选择去的是金山,听说那里有许多的金子,这辈子做不了皇后了,要是能有很多的钱,貌似也不错。
魏秀均要跟着陈志成去半岛特区,在那里已经有一千多名满清移民,和三四十名移民们的孩子们了。她将去那里亲任校长,负责筹备新的学校。
魏昌厚却不想去,他还要留在杨金诚身边好好学习呢。姐弟从来没有开这么远,临走的时候,免不了一番交待。
陈娇娇受葛秀娟的影响不小,如今也很是雷厉风行,她不想听从父母的安排,她也想有自己的天地,她选择的,是如今仍是一片空白的沙东省,那里的移民们都还没有安排她,她这一去,肯定要吃不少的苦了。
将这一些都安顿下去,这一段时间刘世杰可没有少加班。 ↑返回顶部↑
虽然那里目前还是印第人居住的地方,可要是在北美这相对简单的地方他们都混不下去,就别想着返回满清拯救中华百姓了。
人口不足后世的一个县的共和国,如今竟然拥有了七个省和两个特区,还有海参崴及库页岛这个海外领。想想都让人觉得激动。
把共和国的行政结构进行调整之后,领导们开始着手民生的调整,目前最紧迫的,是国民的基础教育。
现在来自满清的移民将近50000人,可是能认识自己的名字,读写能有百来个字的也才两万人不到,就算如此,还得多亏夜校的功劳。
至于说能达到21世小学三年级水平,能顺畅的读书看报的人数,如今连2000人都不到。
在满清移民们看来,就算没有功名,也能算个读书人的,也不过四五百人而己。
至于说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和文理知识,在穿越众看来,能算个读书人的,最多不超过200人,这其中,还算是穿越众亲自教习的结果。
共和国的国民教育,任重而道远。
但是,也不只是坏消息,由穿越众亲自培养的种子,来自满清的10-15岁的大孩子们,经过短短一年多的速训,已经有近一百人达到了小学六年级的水平了。
以杏贞、魏秀均、陈娇娇等女子为代表的女生们,发挥了女生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们现在已经完全能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水平。
毕竟,在中国的古文环境下熏陶下成长的人们,对于国文的理解自然比别人容易很多。
但是,对于数学的理解,以她们的思维,实在是一时难以接受那些复杂的公式和计算。她们几个的数学水平,勉强能达到小学四年级吧。
不过,魏昌厚和姜春、孙国良等人却表现了在理科方面的天赋,虽然也只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已经能接受和理解初中的理化知识了。
魏昌厚是因为他有深厚的家底,而姜春和孙国良虽然以前没有读过书,但二人一来本身比较聪明,二来二人在庙岛一带的时候跟穿越众打交道较久,也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识。
魏昌厚今年已经十三岁了,没有如历史上的那样喜欢爬树摘果。他现在迷恋上了化学,对他来说,看着几样简单的物质幻化出奇怪的景象,他觉得太神奇了,如今的他是杨金诚的忠实小弟。
不过,看到他过了十三岁仍平安无事,知道内情的人总算松了口气。
魏氏姐弟在北美安顿之后,托船队给家里也捎过了信。知道他们在这边还好,本以为一双儿女已经没有人了的魏源是喜出望外,不但托人带来了信,还表示自己有空都要过来看看,若不是因为现在有官身在身,他自己都想过来看看。
不过,他还是答应帮尽快,安排几个读书人过来帮他看看。看在师傅的份上,程玉林打算回去拜访一番,并想邀集一些好友过来,毕竟,这边的读书人确实太少了。而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确实太多。
姜春现在最喜欢的,便是跟在黄元泰的身后,对于他来说,要是自己能造出一支这样的枪,该得有多成功,可当喻峰拿出自己的机枪之后,他震惊了,这哪里是枪,这是杀人利器啊。喻峰只是将自己的枪交给他拆了一遍,他就把图画了出来,他现在在吴越的工厂时做个学徒工,但是,但已经决定了,以后一定要开发出那种厉害的机枪出来。
孙国良却更喜欢种地。在他看来,美洲的许多物种都是那么的新奇,红薯、土豆、玉米哪怕种在旱地里,都能那么高产,要是在满清也能大量种植,那自己还会不会来到北美?
他现在在国营农场实习,让更多的人吃饱饭,已经成为他最强烈最迫切的渴望。
但是,共和国要想真正的强大,靠这些人远远不够。
共和国的高层已经决定了,在每个定居点,至少成立一所小学,在每个省,至少成立一个中学。
象杏贞、魏秀均这样的,按正常的道路,他们是继续升学就读,但现在却没有时间给他们了。他们都将被派出去,作为各小学的教师,让更多的孩子读上书。至于她们自己,更多的可能只能靠自己的自学了。
杏贞没有随着刘宇留在西雅图,她到现在还恨着刘宇呢,要不是刘宇把她拐来,说不定人家还在做着皇后的梦呢。她选择去的是金山,听说那里有许多的金子,这辈子做不了皇后了,要是能有很多的钱,貌似也不错。
魏秀均要跟着陈志成去半岛特区,在那里已经有一千多名满清移民,和三四十名移民们的孩子们了。她将去那里亲任校长,负责筹备新的学校。
魏昌厚却不想去,他还要留在杨金诚身边好好学习呢。姐弟从来没有开这么远,临走的时候,免不了一番交待。
陈娇娇受葛秀娟的影响不小,如今也很是雷厉风行,她不想听从父母的安排,她也想有自己的天地,她选择的,是如今仍是一片空白的沙东省,那里的移民们都还没有安排她,她这一去,肯定要吃不少的苦了。
将这一些都安顿下去,这一段时间刘世杰可没有少加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