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河西(1 / 2)
大都督在信中与冯德兄弟相称,这让冯德极是受用,也有了底气,便踏实坐在这个副总制的位子上。
嘉峪关内,肃州卫。
孙传庭两日夜未曾合眼,十分亢奋,坐镇嘉峪关调派兵力,一百五十里长的正面边墙处处告急,求援的轻骑一队接着一队,有些被孙传庭言辞训斥了,有些还当场挨了军棍。尽人皆知孙大人的野心,满脑子建功立业,是要在西北有一番大作为的。
帅营里人人都提心吊胆,时刻担心逼的太紧了,全线崩溃。
大明西北好些年没有打过这样的仗了,前线士卒以团练,地方驻军为主,撑的住么。孙传庭心中却是有底气的,他看穿了一个势字,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不可阻挡,还振臂高呼喊出保卫乡梓,建功立业的口号。
延绥镇重建,这些团练,地方武装就是他的班底。
孙传庭对陕兵信心十足,多年夙愿终于达成,他给延绥镇新军取名天雄军,基本部队便是陕西地方武装,陕兵能战呀。这延绥镇新军中有大量身家清白的陕西子弟,军官,则多数是在边军混迹多年,郁郁不得志的老卒,这些百战老卒也是大明边军的精华。
这条建军路线昔年戚继光走过,大都督马城走过,孙传庭如今也是这样做的。
嘉峪关一线,此时战局十分诡异。
嘉峪关以北一片安静祥和,数万鞑骑破关而入,越过长城进入北边的丘陵山林间,不知所踪。嘉峪关以南却全线血战,明军依托北大河死守。嘉峪关前更是没有出现一兵一卒,让明军在关前山谷内险要处布置的种种防御,都成了摆设,鞑子,也没蠢到以轻骑强攻险要的嘉峪关。
孙传庭稍一沉吟,便将嘉峪关正面的兵力抽调大半,驰援两翼。
肃立在帅营中,孙传庭面上镇定自若,心中却是有些汗颜的,他自诩兵法韬略天下无双,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论起兵法谋略他是谁也不服的。然而真打了起来,孙传庭才发现这十余万骑兵铺天盖地的扑过来,他竟有些手忙搅乱,只有招架之功了。
此时,孙传庭方晓得了一个道理,所谓名将都是打出来的。
在帅营中肃立片刻,孙传庭面无表情坐到太师椅上,端着一个成化青瓷茶杯沉吟良久。南线激战正酣,那个冯德果真好本事,竟硬生生守住了,没有开口向他要一兵一卒的援军。北线,那数万不知所踪的鞑骑,却让孙传庭寝食难安,这股鞑骑便是他的心腹大患。
这股鞑骑破关而入的目的,让孙传庭犹豫不决。
数万鞑骑就在嘉峪关北边,数十里外,向东可长驱直入河西腹地,向南,那就是嘉峪关的背面,嘉峪关防线整个柔软的下腹部,可都在鞑骑兵锋之下。这股鞑骑会向东还是向南,孙传庭实在无法判断。轻敌了,孙传庭心中懊悔,他是未曾料到十余万鞑骑漫山遍野而来,竟是如此无孔不入。
嘉峪关东南,文殊镇。
数百皂衣轻骑在山路上狂飙突进,进至文殊,丁文朝勒住战马瞧着一团乱的文殊镇,大皱眉头,这文殊镇就在河西走廊上,是个山沟里的大镇子,如今,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明军当作了驻地,纷乱的镇子里到处都是军兵,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数百骑立在镇子外头,一骑皱眉埋怨道:“孙传庭打的什么仗,这等要地,竟无人整治么。”
丁文朝不冷不热道:“非议上官,掌嘴。”
那部下腆着脸轻轻在嘴上打了一下,嘿嘿一笑,丁文朝也懒的去追究,这般乱法也在情理之中,几十万人的大决战,能不乱么。这一路打河西走廊行来,从陇西到武威,再到张掖都是一团乱。孙传庭要和十余万鞑骑决战于嘉峪关,奈何鞑子不听话呀。
鞑子是人不是木头,十余万鞑骑不会乖乖等着你去杀,是会四处乱跑的呀。
丁文朝立在马上,低声道:“进去瞧瞧,寻几个口齿清楚的来。”
数骑打队伍里飞出,进了文殊镇,亮出虎牌,便将文殊镇守将吓了一跳,慌忙赶来拜会军情司的大人。丁文朝瞧着那战战兢兢的文殊镇守备,温言询问,那守备怎敢放肆,自是有一句便说一句,这守备知道的也不多,却足够丁文朝从只言片语间,分析出当下的战局。
稍一思索,丁文朝率四百余骑进驻文殊镇,且不急着去嘉峪关。
丁文朝是什么人,那是打老了仗的老将,长期跟随马城东征西讨,十几年打过来的,在马城身边耳濡目染,便是一根木头也教成一代名将了。他自知这时候去嘉峪关也是添乱,嘉峪关天险那是什么地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用不着他这几百人添乱。
进驻文殊镇,进了官厅,丁文朝便温言道:“这位大人,请将这些天收到的公文找来吧。”
那守备点头哈腰的走了,很快便拿来数十份公文。
丁文朝端坐在官厅里,翻看着这些帅营送来的公文,他这些年是做什么的,是做情报分析的,从这些帅营快马送来的公文来看,孙传庭对嘉峪关的背面,河西走廊的西头还是有所防备的,早就下令让这文殊镇守备整顿兵马,防备着鞑骑的偷袭了。
奈何,这河西走廊的西段塞满了人,那文殊镇守备芝麻绿豆大的官,那一路明军也不会听他的呀。丁文朝翻完了几十份军报,便敏锐的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河西走廊如今是危机四伏,鞑骑越过边墙,无孔不入,沿着河西走廊向东,可攻陇西,向西,向南,可突袭嘉峪关的背面。 ↑返回顶部↑
嘉峪关内,肃州卫。
孙传庭两日夜未曾合眼,十分亢奋,坐镇嘉峪关调派兵力,一百五十里长的正面边墙处处告急,求援的轻骑一队接着一队,有些被孙传庭言辞训斥了,有些还当场挨了军棍。尽人皆知孙大人的野心,满脑子建功立业,是要在西北有一番大作为的。
帅营里人人都提心吊胆,时刻担心逼的太紧了,全线崩溃。
大明西北好些年没有打过这样的仗了,前线士卒以团练,地方驻军为主,撑的住么。孙传庭心中却是有底气的,他看穿了一个势字,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不可阻挡,还振臂高呼喊出保卫乡梓,建功立业的口号。
延绥镇重建,这些团练,地方武装就是他的班底。
孙传庭对陕兵信心十足,多年夙愿终于达成,他给延绥镇新军取名天雄军,基本部队便是陕西地方武装,陕兵能战呀。这延绥镇新军中有大量身家清白的陕西子弟,军官,则多数是在边军混迹多年,郁郁不得志的老卒,这些百战老卒也是大明边军的精华。
这条建军路线昔年戚继光走过,大都督马城走过,孙传庭如今也是这样做的。
嘉峪关一线,此时战局十分诡异。
嘉峪关以北一片安静祥和,数万鞑骑破关而入,越过长城进入北边的丘陵山林间,不知所踪。嘉峪关以南却全线血战,明军依托北大河死守。嘉峪关前更是没有出现一兵一卒,让明军在关前山谷内险要处布置的种种防御,都成了摆设,鞑子,也没蠢到以轻骑强攻险要的嘉峪关。
孙传庭稍一沉吟,便将嘉峪关正面的兵力抽调大半,驰援两翼。
肃立在帅营中,孙传庭面上镇定自若,心中却是有些汗颜的,他自诩兵法韬略天下无双,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论起兵法谋略他是谁也不服的。然而真打了起来,孙传庭才发现这十余万骑兵铺天盖地的扑过来,他竟有些手忙搅乱,只有招架之功了。
此时,孙传庭方晓得了一个道理,所谓名将都是打出来的。
在帅营中肃立片刻,孙传庭面无表情坐到太师椅上,端着一个成化青瓷茶杯沉吟良久。南线激战正酣,那个冯德果真好本事,竟硬生生守住了,没有开口向他要一兵一卒的援军。北线,那数万不知所踪的鞑骑,却让孙传庭寝食难安,这股鞑骑便是他的心腹大患。
这股鞑骑破关而入的目的,让孙传庭犹豫不决。
数万鞑骑就在嘉峪关北边,数十里外,向东可长驱直入河西腹地,向南,那就是嘉峪关的背面,嘉峪关防线整个柔软的下腹部,可都在鞑骑兵锋之下。这股鞑骑会向东还是向南,孙传庭实在无法判断。轻敌了,孙传庭心中懊悔,他是未曾料到十余万鞑骑漫山遍野而来,竟是如此无孔不入。
嘉峪关东南,文殊镇。
数百皂衣轻骑在山路上狂飙突进,进至文殊,丁文朝勒住战马瞧着一团乱的文殊镇,大皱眉头,这文殊镇就在河西走廊上,是个山沟里的大镇子,如今,被四面八方赶来的明军当作了驻地,纷乱的镇子里到处都是军兵,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数百骑立在镇子外头,一骑皱眉埋怨道:“孙传庭打的什么仗,这等要地,竟无人整治么。”
丁文朝不冷不热道:“非议上官,掌嘴。”
那部下腆着脸轻轻在嘴上打了一下,嘿嘿一笑,丁文朝也懒的去追究,这般乱法也在情理之中,几十万人的大决战,能不乱么。这一路打河西走廊行来,从陇西到武威,再到张掖都是一团乱。孙传庭要和十余万鞑骑决战于嘉峪关,奈何鞑子不听话呀。
鞑子是人不是木头,十余万鞑骑不会乖乖等着你去杀,是会四处乱跑的呀。
丁文朝立在马上,低声道:“进去瞧瞧,寻几个口齿清楚的来。”
数骑打队伍里飞出,进了文殊镇,亮出虎牌,便将文殊镇守将吓了一跳,慌忙赶来拜会军情司的大人。丁文朝瞧着那战战兢兢的文殊镇守备,温言询问,那守备怎敢放肆,自是有一句便说一句,这守备知道的也不多,却足够丁文朝从只言片语间,分析出当下的战局。
稍一思索,丁文朝率四百余骑进驻文殊镇,且不急着去嘉峪关。
丁文朝是什么人,那是打老了仗的老将,长期跟随马城东征西讨,十几年打过来的,在马城身边耳濡目染,便是一根木头也教成一代名将了。他自知这时候去嘉峪关也是添乱,嘉峪关天险那是什么地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用不着他这几百人添乱。
进驻文殊镇,进了官厅,丁文朝便温言道:“这位大人,请将这些天收到的公文找来吧。”
那守备点头哈腰的走了,很快便拿来数十份公文。
丁文朝端坐在官厅里,翻看着这些帅营送来的公文,他这些年是做什么的,是做情报分析的,从这些帅营快马送来的公文来看,孙传庭对嘉峪关的背面,河西走廊的西头还是有所防备的,早就下令让这文殊镇守备整顿兵马,防备着鞑骑的偷袭了。
奈何,这河西走廊的西段塞满了人,那文殊镇守备芝麻绿豆大的官,那一路明军也不会听他的呀。丁文朝翻完了几十份军报,便敏锐的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河西走廊如今是危机四伏,鞑骑越过边墙,无孔不入,沿着河西走廊向东,可攻陇西,向西,向南,可突袭嘉峪关的背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