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节(2 / 4)
居然以策问为主,自己所研读多年的四书五经和时文居然只是占了一个极小的比例,这让这些读书人如何能够接受啊?许多人便开始大骂朝廷的不公,更有那性子冲动,胆子大的更是跑到了学宫和孔庙里去哭诉,大说朝廷的不是。这些人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唐枫随之就成了他们抨击的对象,大讲他的不是,更有人言唐枫乃是乱世之根源。
大明对言论方面还是放得很开的,那些言官更是可以风闻奏事,皇帝都不能加罪,这与后来历史上的满清大相径庭。可是在得知这些读书人的一些激烈言论之后,锦衣卫的人就忍不住了,许多人都想从唐枫这里得到允许,从而抓捕一些个太过分的人。对此唐枫却没有批准,他道:“这样的反应我早就料到了,他们一时接受不了,总是要发发牢骚的,若这一点我们都不允许,那与当初的阉党有什么分别呢?”
“可是常此下去,难保他们不会乱了这社稷啊?”有人担心地道:“他们的言辞里已经提到了国公您这么做是对祖宗的不敬,更有人说您全然否定了当初太祖时的成规,分明是别有用心哪。”
“放心吧,他们闹不出太多的花样来。”唐枫很有把握地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当初就是那些有着高官身份的人都难有所作为,更不要提这些完全是白丁身份的书生了。至于这些言论,当事情成为事实之后,自然不会再出现,他们只有顺应大局而已。”
说着这话的时候,唐枫也觉着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些巧合了,怎么都是和朱元璋对着干的呢?他要禁海,自己偏偏是开海。他禁商,自己鼓励商业。他喜欢在他国使者来时宣扬大明之富而给予对方足够的好处,自己偏偏是一毛不拔。他提倡八股取士,用以约束民智,自己却又闹出了这么一出。若是朱元璋地下有知,可能会爬出来和自己掐架吧?
其实唐枫这却是有些多虑了,但凡是改革,总是要改变原来的一切的。而大明原来定下的规则,都是朱元璋一手创立的,他自然只能与之唱反调了。虽然心里觉着古怪,但这并不影响唐枫的决定,他依然要对科举进行改革。
一切也真如唐枫所想的那样发展着,在眼看着朝廷对自己等人的反对声浪不闻不问之后,那些士子们的反对热情也就迅速地低落了下去。胳膊拧不过大腿的认识他们还是有的,也很清楚若是反对这次的恩科,吃亏的只会是自己。所以在闹了一阵之后,这些人便只得重新拿起了书本,悉心苦读,而这一次,他们也更加的务实了,开始关心起来国计民生。
五月间,恩科开考,那来自各省的举子齐集京城,又是好一阵的热闹,大家谈论更多的是怎么写那策论,而不是继续诋毁这次的变革。
到了五月底,中试的人就被一一公布了出来,一切已经成了事实之下,那些原来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们也开始更注重对国事的了解,一切都照着唐枫希望看到的发展着,大明的改变渐渐成形……
第665章继续变革
一次加开恩科的制度改革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因为有了这一改变,使得有心入仕途的那些士子们对策论的关注不禁提高了许多。要知道在以往的时候,虽然科举考试也分为明经和策论两个方面,可决定考生成绩的却还是明经科,也就是四书五经和八股。可是有了这么一次例外,就让考生们不敢如以往般的肯定了,若是在秋闱以及今后的科考中也照着这个来的话,他们只靠着明经科未必就能出好成绩,所以许多人也随之改变了策略。
这也正是唐枫希望看到的现象,国家的强盛其实还是要靠精英分子的力量的,而在大明的这个时候,读书人就是精英分子,能在会试里名列榜上的更是精英里的精英,这些人若是真能在学识上更上层楼,眼光不被那四书五经这样的书所困住的话,大明想要更进一步地发展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这一次的秋闱所点的一百多名进士就有多半是能让唐枫满意的人才,他们除了明经科的考试成绩优异之外,于治国为官一道上也有着不弱的本事。一般来说,这些新晋的进士是不可能立刻授予实职官的,他们或将被放入翰林院中继续深造,或是回乡等待,等到哪里有了缺后,才会被任命到该处为官。可是这一次唐枫却大异于往常,将这些人和之前恩科考试中名列前茅的士子一起委派到了陕西等地为官。
这也是当下大明官场的局势所造成的,虽然已经过了好些年了,可陕西等地的衙门还没有满额。这一方面是许多人不想去那贫穷的所在,二来也是朝廷一时找不到适合的人选,只有命当地的那些官员兼任数职。现在有这么一些对治民有着理论基础的新科进士出现,唐枫自然不会任他们回去了,正好用这些很是破败的地方来验证这些人的能力。
从这几百人中,唐枫选出了五十六个成绩突出的,为他们安排了县令、县丞等各种官职,都是实职官。在任官的当天,日理万机的安国公也拨冗亲自见了他们,一者为他们打打气,二者也算是提个醒。
看到一身蟒服的国公突然出现,着实地让这些新科进士们感到受宠若惊。虽然他们中有不少人在此之前还对唐枫对科举的改变耿耿于怀,可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自己已经成了大明官员时,他们心里就只剩下感激了,自然对唐枫这样的大人物很是敬重。
看到众人见自己到来都有些紧张,唐枫便是一笑:“各位,若是仔细讲来,你们该叫我一声前辈,所以在这里就不必太过拘礼了。”他指的是自己也曾是同进士的身份,虽然这与现在的他并无多少关系,但却也很好地搞活了气氛。
众人见国公居然如此和善,脸上的紧张之色便也不见了,纷纷笑着称是,也有顺着他的话称呼唐枫为前辈的。见大家都有些放松了下来,唐枫才继续道:“不过朝廷的规制却不能因此而不顾,此番我一力主张让你们以新科进士的身份远赴他处为官,可知道是为的什么吗?”
对此,众人心里也有些不解,便都拿眼看向了唐枫,等着他的解释。唐枫呵呵一笑,这才道:“只因为在我心中,你们将成为我大明未来的栋梁之材,此次让你们去任那县令等官不过是要试上一试你们的本事而已。若是在这些官职上你们能做出了成绩来,将来回到京城之后,必然会有你们一展报复的时候。不过……”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拿眼扫过了一张张激动而怀着期盼眼神的年轻脸庞道,“若你们做了官不但没有作为,反而出了什么差错的话,本国公下手也绝不会留情,不会因为你们是我看重的人就对你们网开一面。”
“我等记下了!”一众年轻的官员连连点头道,他们都满怀着信心,相信以自己十多年的学识,一定能在任职上做出一番成绩的。
“好,那本公就拭目以待了。三年之后,本国公希望你们所有人都是做出了成绩的人。还有一点我要告诉你们,虽然当年的乱事已经过去了,可在陕西当地,百姓们对官员依旧是深怀着戒心的,你们这一去,不但要治理好地方,而且要把握一个度,万不能使当地的百姓再对朝廷不满。若不然的话,不用三年,本公就会奏请朝廷革了你们的职。”这预防针还是得打的,不然唐枫怕这些人眼高手低,使那几处地方的情况更加的不堪。
这几十人中虽然没有陕西几省的,但却也知道当初的乱事,再有唐枫的这一提醒,自然不敢再大意了,连忙说道:“我等一定不负朝廷和国公的厚望,一定能将在职的属地治理好,使那里的百姓重新知道朝廷的好处!”
“如此甚好。好了,其他的本国公也不多说了,我已经命人在旁边的厅中为你们备下了一些酒菜,就权当是为各位饯行和预祝各位能够成功吧。请!”
将一众他所看重的人都送走了之后,唐枫就继续着自己的改革。有了前面一系列的变革成功的经验之后,唐枫再对大明的原有制度进行变革就驾轻就熟得多了。有了海禁的开启和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而如此一来,原来三十税一的税率自然也就不再适合发展了。唐枫就在正元四年的秋冬之交出台了新的商业税的税率,达到了十五税一的高度。
虽然如此一来商人要交给朝廷的银子是多了,可是因为近几年来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商人赚取的利润远超过往,这让他们倒也能负担得起。另外,税收的提高也象征着商人地位的提升,原来正因为他们的卑下,朱元璋才定下的低税率,这样一来,许多的大商人对此项变革不但没有反对,反而是举双手地表达了自己的赞成。
虽然民间的一些顽固势力对此依然颇有看法和微词,但这些声音却已经无法改变这一切的发生了。而且总体来说,那些在地方上有名望的人也多是有着商人背景或是与商人有着什么瓜葛的,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自然会极力促成此事了,那些反对的者更是不可能有所作为。这正象是唐枫当初所希望的那样,当有更多的人和自己的利益绑在一处时,固有的守旧思想便不可能阻止变革的到来了。
除了商人和商业税收这一块外,唐枫对大明稳定的根本——卫所官兵也进行了察查。上百年来,因为吃空饷和抢夺官兵的土地,已经使得各省卫所官兵的数量急剧下降,即便留下的也多是些老弱,这才是李自成这样的反贼能造反成功的关键所在。若是明初时的大明军队实力,即便再是天灾人祸,也不可能让这些跳梁小丑有出头的一天。
之前唐枫虽然也知道这个问题,却因为有着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又不想两面作战,才暂时隐忍了下来。可如今朝廷里的官员已经被收服,又有不少人被派去积累经验,为今后政策的延续奠定着基础,他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处理此事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唐枫也并没有对这卫所里的弊病不管不顾,他早就秘密地让锦衣卫的密探对全国上百个卫所进行了暗中的调查,现在证据已经齐全,是该秋后算帐了。一道道的兵部调令,以及圣旨不断地从大明的中枢发了出去,整顿卫所的行动开始了。
唐枫知道,相比起来,北方的官军作风比之南边要强硬一些,所以这次他便先难后易,先拿南边江浙两省开刀。因为没有了嘉靖年间的倭寇之祸,所以现在这两省的兵力已经不是太多了,再加上某些将领的侵占土地,使得官军逃跑,这两个省的兵员十不足二,正是最好的开刀对象。 ↑返回顶部↑
大明对言论方面还是放得很开的,那些言官更是可以风闻奏事,皇帝都不能加罪,这与后来历史上的满清大相径庭。可是在得知这些读书人的一些激烈言论之后,锦衣卫的人就忍不住了,许多人都想从唐枫这里得到允许,从而抓捕一些个太过分的人。对此唐枫却没有批准,他道:“这样的反应我早就料到了,他们一时接受不了,总是要发发牢骚的,若这一点我们都不允许,那与当初的阉党有什么分别呢?”
“可是常此下去,难保他们不会乱了这社稷啊?”有人担心地道:“他们的言辞里已经提到了国公您这么做是对祖宗的不敬,更有人说您全然否定了当初太祖时的成规,分明是别有用心哪。”
“放心吧,他们闹不出太多的花样来。”唐枫很有把握地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当初就是那些有着高官身份的人都难有所作为,更不要提这些完全是白丁身份的书生了。至于这些言论,当事情成为事实之后,自然不会再出现,他们只有顺应大局而已。”
说着这话的时候,唐枫也觉着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些巧合了,怎么都是和朱元璋对着干的呢?他要禁海,自己偏偏是开海。他禁商,自己鼓励商业。他喜欢在他国使者来时宣扬大明之富而给予对方足够的好处,自己偏偏是一毛不拔。他提倡八股取士,用以约束民智,自己却又闹出了这么一出。若是朱元璋地下有知,可能会爬出来和自己掐架吧?
其实唐枫这却是有些多虑了,但凡是改革,总是要改变原来的一切的。而大明原来定下的规则,都是朱元璋一手创立的,他自然只能与之唱反调了。虽然心里觉着古怪,但这并不影响唐枫的决定,他依然要对科举进行改革。
一切也真如唐枫所想的那样发展着,在眼看着朝廷对自己等人的反对声浪不闻不问之后,那些士子们的反对热情也就迅速地低落了下去。胳膊拧不过大腿的认识他们还是有的,也很清楚若是反对这次的恩科,吃亏的只会是自己。所以在闹了一阵之后,这些人便只得重新拿起了书本,悉心苦读,而这一次,他们也更加的务实了,开始关心起来国计民生。
五月间,恩科开考,那来自各省的举子齐集京城,又是好一阵的热闹,大家谈论更多的是怎么写那策论,而不是继续诋毁这次的变革。
到了五月底,中试的人就被一一公布了出来,一切已经成了事实之下,那些原来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们也开始更注重对国事的了解,一切都照着唐枫希望看到的发展着,大明的改变渐渐成形……
第665章继续变革
一次加开恩科的制度改革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因为有了这一改变,使得有心入仕途的那些士子们对策论的关注不禁提高了许多。要知道在以往的时候,虽然科举考试也分为明经和策论两个方面,可决定考生成绩的却还是明经科,也就是四书五经和八股。可是有了这么一次例外,就让考生们不敢如以往般的肯定了,若是在秋闱以及今后的科考中也照着这个来的话,他们只靠着明经科未必就能出好成绩,所以许多人也随之改变了策略。
这也正是唐枫希望看到的现象,国家的强盛其实还是要靠精英分子的力量的,而在大明的这个时候,读书人就是精英分子,能在会试里名列榜上的更是精英里的精英,这些人若是真能在学识上更上层楼,眼光不被那四书五经这样的书所困住的话,大明想要更进一步地发展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这一次的秋闱所点的一百多名进士就有多半是能让唐枫满意的人才,他们除了明经科的考试成绩优异之外,于治国为官一道上也有着不弱的本事。一般来说,这些新晋的进士是不可能立刻授予实职官的,他们或将被放入翰林院中继续深造,或是回乡等待,等到哪里有了缺后,才会被任命到该处为官。可是这一次唐枫却大异于往常,将这些人和之前恩科考试中名列前茅的士子一起委派到了陕西等地为官。
这也是当下大明官场的局势所造成的,虽然已经过了好些年了,可陕西等地的衙门还没有满额。这一方面是许多人不想去那贫穷的所在,二来也是朝廷一时找不到适合的人选,只有命当地的那些官员兼任数职。现在有这么一些对治民有着理论基础的新科进士出现,唐枫自然不会任他们回去了,正好用这些很是破败的地方来验证这些人的能力。
从这几百人中,唐枫选出了五十六个成绩突出的,为他们安排了县令、县丞等各种官职,都是实职官。在任官的当天,日理万机的安国公也拨冗亲自见了他们,一者为他们打打气,二者也算是提个醒。
看到一身蟒服的国公突然出现,着实地让这些新科进士们感到受宠若惊。虽然他们中有不少人在此之前还对唐枫对科举的改变耿耿于怀,可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自己已经成了大明官员时,他们心里就只剩下感激了,自然对唐枫这样的大人物很是敬重。
看到众人见自己到来都有些紧张,唐枫便是一笑:“各位,若是仔细讲来,你们该叫我一声前辈,所以在这里就不必太过拘礼了。”他指的是自己也曾是同进士的身份,虽然这与现在的他并无多少关系,但却也很好地搞活了气氛。
众人见国公居然如此和善,脸上的紧张之色便也不见了,纷纷笑着称是,也有顺着他的话称呼唐枫为前辈的。见大家都有些放松了下来,唐枫才继续道:“不过朝廷的规制却不能因此而不顾,此番我一力主张让你们以新科进士的身份远赴他处为官,可知道是为的什么吗?”
对此,众人心里也有些不解,便都拿眼看向了唐枫,等着他的解释。唐枫呵呵一笑,这才道:“只因为在我心中,你们将成为我大明未来的栋梁之材,此次让你们去任那县令等官不过是要试上一试你们的本事而已。若是在这些官职上你们能做出了成绩来,将来回到京城之后,必然会有你们一展报复的时候。不过……”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拿眼扫过了一张张激动而怀着期盼眼神的年轻脸庞道,“若你们做了官不但没有作为,反而出了什么差错的话,本国公下手也绝不会留情,不会因为你们是我看重的人就对你们网开一面。”
“我等记下了!”一众年轻的官员连连点头道,他们都满怀着信心,相信以自己十多年的学识,一定能在任职上做出一番成绩的。
“好,那本公就拭目以待了。三年之后,本国公希望你们所有人都是做出了成绩的人。还有一点我要告诉你们,虽然当年的乱事已经过去了,可在陕西当地,百姓们对官员依旧是深怀着戒心的,你们这一去,不但要治理好地方,而且要把握一个度,万不能使当地的百姓再对朝廷不满。若不然的话,不用三年,本公就会奏请朝廷革了你们的职。”这预防针还是得打的,不然唐枫怕这些人眼高手低,使那几处地方的情况更加的不堪。
这几十人中虽然没有陕西几省的,但却也知道当初的乱事,再有唐枫的这一提醒,自然不敢再大意了,连忙说道:“我等一定不负朝廷和国公的厚望,一定能将在职的属地治理好,使那里的百姓重新知道朝廷的好处!”
“如此甚好。好了,其他的本国公也不多说了,我已经命人在旁边的厅中为你们备下了一些酒菜,就权当是为各位饯行和预祝各位能够成功吧。请!”
将一众他所看重的人都送走了之后,唐枫就继续着自己的改革。有了前面一系列的变革成功的经验之后,唐枫再对大明的原有制度进行变革就驾轻就熟得多了。有了海禁的开启和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而如此一来,原来三十税一的税率自然也就不再适合发展了。唐枫就在正元四年的秋冬之交出台了新的商业税的税率,达到了十五税一的高度。
虽然如此一来商人要交给朝廷的银子是多了,可是因为近几年来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商人赚取的利润远超过往,这让他们倒也能负担得起。另外,税收的提高也象征着商人地位的提升,原来正因为他们的卑下,朱元璋才定下的低税率,这样一来,许多的大商人对此项变革不但没有反对,反而是举双手地表达了自己的赞成。
虽然民间的一些顽固势力对此依然颇有看法和微词,但这些声音却已经无法改变这一切的发生了。而且总体来说,那些在地方上有名望的人也多是有着商人背景或是与商人有着什么瓜葛的,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自然会极力促成此事了,那些反对的者更是不可能有所作为。这正象是唐枫当初所希望的那样,当有更多的人和自己的利益绑在一处时,固有的守旧思想便不可能阻止变革的到来了。
除了商人和商业税收这一块外,唐枫对大明稳定的根本——卫所官兵也进行了察查。上百年来,因为吃空饷和抢夺官兵的土地,已经使得各省卫所官兵的数量急剧下降,即便留下的也多是些老弱,这才是李自成这样的反贼能造反成功的关键所在。若是明初时的大明军队实力,即便再是天灾人祸,也不可能让这些跳梁小丑有出头的一天。
之前唐枫虽然也知道这个问题,却因为有着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又不想两面作战,才暂时隐忍了下来。可如今朝廷里的官员已经被收服,又有不少人被派去积累经验,为今后政策的延续奠定着基础,他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处理此事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唐枫也并没有对这卫所里的弊病不管不顾,他早就秘密地让锦衣卫的密探对全国上百个卫所进行了暗中的调查,现在证据已经齐全,是该秋后算帐了。一道道的兵部调令,以及圣旨不断地从大明的中枢发了出去,整顿卫所的行动开始了。
唐枫知道,相比起来,北方的官军作风比之南边要强硬一些,所以这次他便先难后易,先拿南边江浙两省开刀。因为没有了嘉靖年间的倭寇之祸,所以现在这两省的兵力已经不是太多了,再加上某些将领的侵占土地,使得官军逃跑,这两个省的兵员十不足二,正是最好的开刀对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