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知青媳妇跑路后 第177节(1 / 4)
程涛看着堆在招待所的这大堆小堆。
“你小舅到底想干啥?”程涛问齐和昌。
“来自一个老人家迟到的愧疚,你和姐就安心接着吧。”
程涛:“……”
第110章 望金欣喜
迟到的愧疚?
说实话, 程涛并不知道这几个字要如何解释。
在父母选择这件事情上,他其实并不需要任何人的愧疚和解释,那是程青松和毛凤莲在有独立自主意识的情况下做出来的选择。
没有任何人强迫, 没有任何人规劝,就只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他们不是因为里面有曾经的领导才去救人,而是因为他们救了人,里面恰有领导而已。
没有哪个孩子不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程青松和毛凤莲是好父母, 对于家里三个孩子来说都是如此。
他们选择成全自己的“义”没有什么错,作为儿子,程涛尊重这种选择,同时他也觉得父母非常伟大。
所以在程涛看来, 这个愧疚大可不必。
“你这样说,这些东西我倒是不能接了。”
因为父母的缘故, 他们姐弟受到了公家不少照顾。因为感谢,所以照顾恩人的儿子这一点无可厚非, 但如果超出这个界限,程涛就有些不舒服了。
当然, 还有另外的原因。他是程涛,虽然对舅爷的感情都能感同身受,两个人的灵魂在这个身体里完美融合。但是他到底还是程涛,他的思维更多还是本人的思维, 在他的想法里, 程青松和毛凤莲是伟大的。
据说当初他们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用时总长都不超过半个小时, 必是得有怎样的决断, 夫妻俩才能慷慨赴义。他们以血肉之躯拯救了万福公社的很多人, 也是因为他们死得太惨烈, 所以一直到现在万福公社没对他二人都发自内心的感谢,甚至他们姐弟仨到现在还能吃着爹妈的红利。
这都是程涛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感受到的。他没有办法对舅爷的真实感受真情实感,这也是事实。想也知道,作为亲生儿子,对父母肯定是有“怨气”的,没有办法,天底下没有哪个孩子不想父母陪自己长大。
齐和昌一点都没感到意外,程涛就是这样的人,他有着自己的坚持,别管面对的是谁,他总能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你父亲曾经是我小舅的警卫员,母亲则当过他的卫生员,当初可以说是跟着我小舅出生入死过来的。后来他们复员回村,还亲自拐道省城来和我小舅辞行。几位长辈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是非常深厚了,我之所以说准备这些东西是他老人家感到愧疚,大概是因为觉得没有照顾好你,和其他没有关系。”齐和昌解释。
像他们,活着或者是什么时候离开其实都是不确定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都和他们的选择有关,轻如鸿毛,重于泰山,程青松夫妻两个属于后者。
小舅肯定不会因为他们因为救人去世而感到愧疚,更多的是心疼小辈们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的原因,不过这个他现在还不确定要不要和程涛说。
“不仅是因为这个吧,是不是还和他儿子有关。”程涛似笑非笑。
齐和昌说了这么多,就没一句点在根上的。吃饭的时候他就觉得张小舅的儿子,那个叫张卫军的人不对劲儿,怎么来形容呢?就是觉得这个人欠欠儿的。
明明每次都是他挑起话头,说出的内容让人听了就不愉快。这个人要不是顶不会聊天,就是故意找茬,综合他从头到尾的表现,程涛觉得应该是后者。
另外,他在桌上故意提起了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知道程涛从来没有上过工农兵大学之后他脸色都白了,这之后他说话变得小心翼翼,对程涛和程红秋的态度也发生了大转弯。
说起这个就要提两句,程红秋和程涛的性格看似不一样,可以说是相差甚远,但其实内涵是一样的。你敬我一尺,我回你一丈。你不敬我一寸,我还是回你一丈。
所以,张卫军在一开始就暴露了。
齐和昌没想到程涛竟然一针见血,点明了事情的本质。
“张卫军是我小舅的养子,他的生父是我小舅曾经最好的战友。在一次战争中,他因为就我小舅去世了,临终遗言就是让我小舅把他的孩子收作养子抚养长大。” ↑返回顶部↑
“你小舅到底想干啥?”程涛问齐和昌。
“来自一个老人家迟到的愧疚,你和姐就安心接着吧。”
程涛:“……”
第110章 望金欣喜
迟到的愧疚?
说实话, 程涛并不知道这几个字要如何解释。
在父母选择这件事情上,他其实并不需要任何人的愧疚和解释,那是程青松和毛凤莲在有独立自主意识的情况下做出来的选择。
没有任何人强迫, 没有任何人规劝,就只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他们不是因为里面有曾经的领导才去救人,而是因为他们救了人,里面恰有领导而已。
没有哪个孩子不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程青松和毛凤莲是好父母, 对于家里三个孩子来说都是如此。
他们选择成全自己的“义”没有什么错,作为儿子,程涛尊重这种选择,同时他也觉得父母非常伟大。
所以在程涛看来, 这个愧疚大可不必。
“你这样说,这些东西我倒是不能接了。”
因为父母的缘故, 他们姐弟受到了公家不少照顾。因为感谢,所以照顾恩人的儿子这一点无可厚非, 但如果超出这个界限,程涛就有些不舒服了。
当然, 还有另外的原因。他是程涛,虽然对舅爷的感情都能感同身受,两个人的灵魂在这个身体里完美融合。但是他到底还是程涛,他的思维更多还是本人的思维, 在他的想法里, 程青松和毛凤莲是伟大的。
据说当初他们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用时总长都不超过半个小时, 必是得有怎样的决断, 夫妻俩才能慷慨赴义。他们以血肉之躯拯救了万福公社的很多人, 也是因为他们死得太惨烈, 所以一直到现在万福公社没对他二人都发自内心的感谢,甚至他们姐弟仨到现在还能吃着爹妈的红利。
这都是程涛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感受到的。他没有办法对舅爷的真实感受真情实感,这也是事实。想也知道,作为亲生儿子,对父母肯定是有“怨气”的,没有办法,天底下没有哪个孩子不想父母陪自己长大。
齐和昌一点都没感到意外,程涛就是这样的人,他有着自己的坚持,别管面对的是谁,他总能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你父亲曾经是我小舅的警卫员,母亲则当过他的卫生员,当初可以说是跟着我小舅出生入死过来的。后来他们复员回村,还亲自拐道省城来和我小舅辞行。几位长辈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是非常深厚了,我之所以说准备这些东西是他老人家感到愧疚,大概是因为觉得没有照顾好你,和其他没有关系。”齐和昌解释。
像他们,活着或者是什么时候离开其实都是不确定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都和他们的选择有关,轻如鸿毛,重于泰山,程青松夫妻两个属于后者。
小舅肯定不会因为他们因为救人去世而感到愧疚,更多的是心疼小辈们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的原因,不过这个他现在还不确定要不要和程涛说。
“不仅是因为这个吧,是不是还和他儿子有关。”程涛似笑非笑。
齐和昌说了这么多,就没一句点在根上的。吃饭的时候他就觉得张小舅的儿子,那个叫张卫军的人不对劲儿,怎么来形容呢?就是觉得这个人欠欠儿的。
明明每次都是他挑起话头,说出的内容让人听了就不愉快。这个人要不是顶不会聊天,就是故意找茬,综合他从头到尾的表现,程涛觉得应该是后者。
另外,他在桌上故意提起了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知道程涛从来没有上过工农兵大学之后他脸色都白了,这之后他说话变得小心翼翼,对程涛和程红秋的态度也发生了大转弯。
说起这个就要提两句,程红秋和程涛的性格看似不一样,可以说是相差甚远,但其实内涵是一样的。你敬我一尺,我回你一丈。你不敬我一寸,我还是回你一丈。
所以,张卫军在一开始就暴露了。
齐和昌没想到程涛竟然一针见血,点明了事情的本质。
“张卫军是我小舅的养子,他的生父是我小舅曾经最好的战友。在一次战争中,他因为就我小舅去世了,临终遗言就是让我小舅把他的孩子收作养子抚养长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