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释嘉纳听闻,军粮是被江南沈家收购,也暗暗松了一口气。反正他的直接交易对象是巴特尔,后者又沒有直接向淮安一带输送粮食。至于沈家会不会与朱屠户勾结,那已经是隔了两道手的事情,与他已经彻底沒了关系。
  想到这儿,他也迅速在脸上重新堆起笑容。拉着耶律昭的手,语重心长地问道,“兄弟你的意思是……?钱不凑手对不对?怎么不早点儿言语呢?还非绕这么大的圈子…这次你替大伙赚回來的钱,尽管拿去做本金就是。如果缺口还大的话,老哥我再想办法帮你凑一些。咱们兄弟之间,还客气什么?总之,咱们都是为了让弟兄们手头宽裕些,不是为了自己…”
  “不瞒老哥您…”耶律昭拱了拱手,感动莫名,“兄弟我的确吃不下那么大一批货。好歹跟沈家还算有交情,就让他们宽限了半个月去筹集本金。如果老哥您准备参一股的话,兄弟我求之不得。”
  “嗯………”释嘉纳低声沉吟,“到底是什么货,兄弟你能不能透漏一二?”
  五倍的红利,听起來的确诱人得很。可数额大到连宁海商号都拿不出來,他却不得不小心谨慎一些。
  “品种不多,就两样…”耶律昭点点头,非常痛快地回应。“第一种,就是这个…”
  说着话,他又迅速从衣袖里掏出一块圆圆的东西,在大伙眼前乱晃。
  太阳西沉,中军帐里头的光线有一点儿暗。可众人的眼睛却同时射出了灼灼精光。是镜子,在北方拿钱都很难买到的镜子。市面上已经被捧到了一寸一万贯,怪不得连巴特尔这个财神童子都吃不下。
  “嘶……”释嘉纳也被惊得,连连倒吸冷气。新纳的小妾,已经在枕头边上说了无数回,想要一面镜子。可身为四品高官,自己却根本沒有地方去弄。如今,巴特尔却说,他能吃进半船…这是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有半船的金子,正顺着潍水在缓缓朝自己漂了过來,只要伸下手,就可以轻松收入囊中。
  “巴特尔”却唯恐众人吃惊得程度不够,笑了笑,非常骄傲地补充,“兄弟我手里这面,是最小的。船上最大的一面,足足有一丈高,三尺宽。人走在旁边,连脸上的汗毛孔,都能照得清清楚楚…”
  “嘶………”众将陪着释嘉纳一道吸冷气。一寸一万贯,一丈高,三尺宽,那是多少寸?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该死的沈万三,居然敢,居然敢把如此重宝窃为己有?这东西根本不该卖,直接献出來,献给,献给大伙共享才是…
  “除了镜子之外,还有一样东西,价值比镜子更高。市面上以前根本沒出现过,大人见了,就会知道巴特尔所言非虚…”耶律昭的声音继续传來,充满了无法拒绝的诱惑。
  “什么东西?”
  “巴特尔,你赶紧说,别卖关子…”
  “巴特尔,你再卖关子,等会酒桌上见…”
  众将听得心痒难搔,跳着脚大声催促。
  “我说不上來,你们自己看好了…”耶律昭摇摇头,非常遗憾地回应。随即,将头再度扭向军帐门口,大声吆喝,“來人,把自鸣钟,给诸位大人抬过來开开眼界。速去,速去…”
  “是…”站在门外的俞廷玉大喜,用蒙古话利落地回应。随即,与路礼两人飞奔而去。片刻之后,却带着二十余名弟兄,像看护佛祖舍利一般,抬着一个被金色丝绒包裹的巨大物件闯入了中军帐。
  到了此刻,释嘉纳只想看一看,到底什么东西,价值居然比镜子还贵?哪还顾得上再去追究对方失礼不失礼…向前迎了数步,笑着吩咐,“快点,快点,快点把丝绒套子打开。老夫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我兄弟如此珍惜…”
  “掌柜?”俞廷玉不肯听从,装模做样地用目光向耶律昭请示。
  “打开吧,释嘉纳老哥不是外人…”耶律昭仰着头,满脸骄傲。
  “是…”俞廷玉低声答应,带领众位弟兄,迅速解开金色丝绒。露出个一个丈许高,三尺宽的金丝楠木柜子。
  “这是……?”释嘉纳大失所望,皱着眉头追问。
  “大人请下令掌灯…”耶律昭笑了笑,下巴扬得更高。
  “來人,把蜡烛点起來…”释嘉纳依言下令,不一会儿,中军帐里就飘满了牛油大蜡特有的刺激气味儿。但是,在场所有人,包括抬物件的“伙计们”,却谁也沒觉得油烟的味道难闻,一个个盯着柜子,目瞪口呆。
  柜子的两侧和后面,只是简单的雕了一些花卉,雕工虽然精美,却绝对称不上什么传世之作。然而,柜子正面,却镶嵌着一整块清澈透明的冰翠,比大伙见到过的金箔还要光洁平整,肉眼看过去,一下子就能将柜子内部的花样,看个通透。
  更难得的是,在冰翠之后,还有一面直径一尺,浑圆的镜子。镶嵌在柜子内部偏上位置,可以清晰地照见每个人眼里的贪婪。偏偏这块价值连城的圆形镜子周围,又被十二块手指头粗细,红色的宝石,均匀等分。在镜子的正中央,则很煞风景地探出了一长一短两支玳瑁指针。短的指在正下方,长的,则指在了距离正上方大约两三块宝石远的位置,随着人们沉重的呼吸,似乎还在缓缓移动。
  “这东西,被沈家称为自鸣钟。据说乃朱屠户亲手打造,一共造了五台。沈家用了等重的黄金,才从扬州换回了其中三台。一台翻了三倍价格,卖给了泉州蒲家,另外两台,眼下俱在潍州的仓库中,准备等到战乱平息后,水路运往大都。”唯恐众人不识货,“巴特尔”低声解释。
  “诸位请看那根长针,每走一格,为五分钟。每转一圈,则为半个时辰,淮安那边称为一个小时。而每个小时,短针移动一格。只要在时钟背面留出的孔洞探进钥匙,上足了里边的机关。则可以昼夜不停地转动,每天所差,不会超过两块宝石。”
  两块宝石,则是十分钟。按照眼下标准,应该刚好是一刻钟的三分之二。这,可真得能称为巧夺天工了。任何一样工具,包括大都城内观测天象用的水鈡,都不可能做到如此精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